王曉穎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教學并非單一的知識傳授,而是學生心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和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動機、需要、態(tài)度及情感狀態(tài)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如何消除學生在英語學習時存在的焦慮、急躁情緒,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使之輕松、愉快、主動地學習英語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本文從教學實踐中的學生學習情感因素及教師教學情感策略入手,詳細闡述了情感教學策略產(chǎn)生的背景、內(nèi)涵以及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及意義。
一、情感策略激活課堂
1.情感激活策略的背景與意義
(1)理論背景
20世紀中葉以來畢生致力于第二語言獲得研究的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斯蒂芬 ·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了第二語言學習的“情感障礙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該學說認為“情感因素起著對輸入過濾的作用,情感障礙的負作用致使消極者對外語的輸入抵制過濾,而積極者將獲取更多更全面的輸入”。由此可見“情感障礙(Affective Filter)”對外語習得和學習的作用與反作用直接關系到高中英語課堂“激活”與否或“激活”質量的優(yōu)劣。
(2)現(xiàn)實意義
結合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不難發(fā)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總傾向于把課堂沉悶、學生學習效果差的根本原因咎責于教學中學生的不成熟的認知系統(tǒng),而往往忽視了教學主體和施教者本身的情感因素。一方面受教育對象缺乏學習動機、自信心和過度焦慮等情感因素會致使情感障礙的產(chǎn)生,另一方面,教師自身的情感調控與情感激活策略也是決定課堂教學效果和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氛圍的重要因素。
因此,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心理學領域所關注的,施教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控制”因素必然貫穿于“激活”課堂的始終。用“情感激活”策略消除“情感障礙”已成為新課改背景下教學相長的成長力。
2.情感激活策略實施過程
(1)“理性——感性——理性”——情感認知的轉化是激活課堂的內(nèi)在要求
“理性——感性——理性”的認知階段是高中生對于第二外語的學習動機的理想化呈現(xiàn)。新生開學時在經(jīng)歷了極為短暫的、積極的升學動力后,對外語學習的理性動力逐漸褪去,冗長的單詞和枯燥的語法教學使大部分學生在內(nèi)心情感因素上對英語學科避而遠之,被動接受和疲態(tài)心理將呈上升趨勢,并可能成為集體情緒消極進而影響日常教學的順利進行。
在長期一線教育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每學期期中考試前后的英語課堂正是學生對該學科情感關注的再創(chuàng)時期,英語教師應特別關注課堂教學趣味性與知識梯度漸進性的統(tǒng)一,目的是使更多的學生從情感層面上減弱、縮短“情感障礙”對外語輸入的消極過濾,以持續(xù)的關注度和高漲的學習熱情通透純凈地傾聽和呼喚源于內(nèi)心的潛在“交流”動力,從而真正激活課堂知識,學以致用。正如體育運動學中突破“極限”的道理,此時的英語課堂正是從初始的“理性”進入“感性”的“瓶頸”時期,在教師正確的“情感激活輔助”策略的指導下,順利進入“感性”求知階段的英語學習已然為終極“理性”情感的形式奠定堅實基礎。
因此,正確運用“情感激活”策略是高中英語課堂保持持續(xù)“激活”動力的伏筆,在特定時期主動把握學生情感的微妙變化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立足教材,挖掘情感因素——是激活課堂的核心
學科教材即課本是中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和標本。它是“激活課堂”的動力源泉,并為生成新的教學資源和“激活點”提供最為可靠的范例與素材。全面領悟教材“以生動的形象,純正的語言激勵學生學習的喜悅感和交際的暢快感”這一理論精髓,深刻挖掘并充分靈活運用教材資源的情感因素,以觸動學生的真情實感,激發(fā)可以從根本上保障“一激即中”的全方位激活。以高中英語課本高二上冊為例,各單元所涉獵的范圍廣博,涵蓋了科技、藝術、建筑、人物、詩詞、地理等多種主題。游弋其中,必然會有至少一個或是多個主題因素貼近學生日常熟悉或喜愛的知識范疇。對于這一部分教學素材,熟悉感和親切感造就了學生情感方向的重心偏移,強烈的交際欲望和表現(xiàn)欲望可自主激發(fā),因此較容易“激活”;而對于學生知識的盲弱區(qū),因陌生而畏懼,因畏懼而放棄最終致使整個課堂易產(chǎn)生負面消極情緒。因此教師應提前尋覓教材中看似微弱,卻可以扭轉被動局面的可“激活”元素,以“點”破“面”,著力在學生的“零情感”或“負情感”的教學元素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旦“冷凍”知識破冰,新鮮感和求知欲就如一架溫暖如虹的情感之橋從此“激活”了原本沉悶冰冷的課堂。
(3)情感教學環(huán)境動態(tài)呈現(xiàn)——激活課堂氛圍的有效途徑
輕松積極的教學氛圍是培植“情感激活策略”,并運用“情感策略”激活課堂的天然“溫室”。當教育環(huán)境提供了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環(huán)境時,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向泉水一樣源源不息。課堂是高中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陣地,因此英語教師應該把課堂營造為一個讓學生有機會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參與競爭活動和獨立思考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地方,師生間民主而平等,交流自由卻不散漫,讓廣大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除此之外,融洽的師生關系也是構建積極學習氛圍的必要因素。教師若要順利地完成英語課堂教學任務,除了需完成自身角色的轉變外,教師還應關注另兩方面問題:第一,在學習任務上,教師應對學生保持合理的成功期望,給學生布置中等程度的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學有所成,不斷被積極激勵從而步入相信自我和相信教師的良性循環(huán)軌道;第二,課堂40分鐘的教學最高境界正是開展充裕的課余交流與關愛,因而在情感認知方面,教師應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給與學生無限的潛能激勵和溫暖的言語鞭策。
言之鑿鑿不如情之切切。除了教師以個人魅力和良好的教師素養(yǎng)不遺余力地推行“情感”烘托氛圍下的課堂運行環(huán)境之外,同學間的充滿友愛的學習環(huán)境和惺惺相惜的彼此襯托更是該環(huán)境下不可回避的話題。試想,課堂教學環(huán)境千變?nèi)f化,教師個人經(jīng)驗與預判也不能覆蓋方方面面的課堂隨機矛盾乃至同學糾紛,此時,僅僅依靠教師的權威或是說教已然不能圓滿解決問題,那么已經(jīng)成型或者正在完善狀態(tài)下的班級情感氛圍將化矛盾于無形之中并且為今后或將出現(xiàn)的新型情感問題,培養(yǎng)解決的“潤土”。
(4)激勵點評,以“情”動人——推動教學體系的良性循環(huán)
激勵點評是指教師在學生每完成一單元的學習任務時,對其知識整體掌握度和課堂綜合表現(xiàn)給出的積極評價?!扒楦屑せ畈呗浴弊鳛樾迈r血液引入課堂教學,它的順利實施和發(fā)展是建立在教學相長的基礎上,學生的表現(xiàn)是評價“激活策略”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教師對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綜合展現(xiàn),整體學生配合的表現(xiàn)以及個別學生代表的表現(xiàn)都應分別給予評價。教師評價與否,合適與否都關系著“激活策略”是否能順利實施。
激勵點評一般分為:第一,點評課堂整體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這項工作可由教師課后獨立完成或由師生共同完成,學生以問卷形式展開。第二,點評全體參與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包括優(yōu)缺點,這項工作由教師在當堂課程完成之后進行深入總結,并于下一個目標開始之前完成。教師可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課堂實例當堂點評,同時請全班參與,學生補充評價,此方法有利于集體激勵,營造整體向上的氛圍。第三,就個別學生的突出表現(xiàn)給與積極鼓勵,以正面表揚為主,從而以點帶面,鼓勵他人。
教師在“情感策略“指導下所實施的激勵點評既有助于學生監(jiān)控、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又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樹立積極的情感價值觀,還有利于形成亦師亦友的最佳師生關系。
二、課堂教學實例
以高一英語第二冊Module 3 Music(外研社版)第一部分教學內(nèi)容:即“Vocabulary and Lead-in”為教學范例,談談“情感教學策略”的實際運用方法。
1.教學背景
高一英語第二冊“Module 3 Music”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主題類型之一。它貼近生活,活潑生動,在學習情感的基礎層面最易引起學生共鳴。
2.教學對象
教學對象為高一年級3班全體同學,見表1。
3.教學目的
了解音樂類型,熟悉各種與音樂相關的詞匯,完成情感輸入和情感輸出兩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為課文閱讀打基礎。
(1)情感輸入
教師預先選取當前學生最為熟悉及熱門的歌曲,以及歌曲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或者相關的名家名言,在實踐和語言乃至文學等幾個層面上引入單元主題,在授課內(nèi)容,語言輸入,更在情感上,價值取向上貼合全班同學。
(2)情感輸出
以“My favorite songs and music stars”為主題,各組學生開展生動活潑的分享式交流。由此可見,話題內(nèi)容不限,情感傳遞渠道多樣化,學生在語言知識傳遞的背后,體現(xiàn)的是對個人以及集體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與共同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共同情感”營造與渲染造就了豐富的成果輸出。
(3)綜合能力提升
以曲動人,以情感人,以言傳教。這三個方面的關聯(lián)程度緊密,缺一不可,音樂的三維立體效果,烘托出情感搭建的平臺,在此基礎之上的語言、態(tài)度、能力與價值被逐一傳遞。
4.教學方式
按照下述方式進行教學綜合安排:
①教學模式設計;②學生課前預備;③詞匯導讀;④表演輸出;⑤點評。
特別說明的是學生課前的準備環(huán)節(jié)需要在師生融洽溝通的環(huán)境中完成,那么教學過程將不再是唯一師生情感搭建的時段,而被延伸至課前探討和課后交流中。
5.教學輔助工具
6.教學步驟實施
(1)課前準備
各小組推薦一名“Music star”,以該同學最擅長的歌曲曲風準備交流素材,內(nèi)容可選取一些同學們耳熟能詳,情感貼近的并最感興趣的名家名段。
(2)課堂引入展演
按照音樂類型報告分配進行編排,見表2。
(3)任務型詞匯導入
Question1:What? instruments? are? necessary? for good songs?
Question2:What instruments do you know?
Question3:What words can you think about those music styles?
該環(huán)節(jié)參見課本P21練習2,可以與小組或同桌以討論交流的方式開展。
(4)小組競賽
問題設置以及答案揭曉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開展,目的是在積極熱烈的氛圍中,呈現(xiàn)“以情動人”的教學環(huán)境。
A.Music Award 2021—The best music in my heart 2021.最佳歌曲評選
B.Guess Game—What are the music styles as fol- lows?搶答歌曲類型
—Quick response for the songs names.以唱猜名
C.Discussion — What is the reason for your vote?投票理由陳述
D.Debate— For or Against?歌曲背后的故事分享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當全班投票結束之后,新一輪的語言表述環(huán)節(jié)是“情感提升”的關鍵節(jié)點,各組同學拋開本組必勝的固有信念,進入了安靜的思考環(huán)節(jié),在其余歌曲故事娓娓道來的過程中,心靈凈化,思維啟迪,價值共鳴。學生在愉悅的狀態(tài)下再次進行學習和思考,其效果必將增強。
(5)應急情況處置
A.事件描述:在小組分享環(huán)節(jié),一名女同學即興發(fā)揮,為其他組別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了一組總結講解,并以圖表的形式呈現(xiàn)在黑板上,因事先無說明,個別同學表示不能完全理解。此時,教師的情感激勵無疑是化解誤會的首要步驟,然而解鈴還須系鈴人,只見小組成員紛紛起立,為剛剛未能完成的任務進行自發(fā)補充講解,有的同學重新畫圖,有的同學幫助修改字跡擦黑板,有的同學繼續(xù)向主講人詢問不理解的地方,還有的同學自發(fā)詢問其他小組成員的修改意見……此時再多的語言也顯冗長,情感激勵下的小組互助分工,不僅巧妙地化解了臨時出現(xiàn)的矛盾,更增強了同學間的情感和班級團結氛圍。
(6)情感點評
A.各小組成員在以上諸多歌曲中,選擇自己覺得最能代表英語語言美感的歌詞段落或句子,評價對自己音樂主題的感受;
B.教師選取最佳英文歌詞評價各組同學的表現(xiàn)。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坝⒄Z課程標準”指出:“積極情感如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高中英語日常教學的成功開展源于廣大學生源于內(nèi)心的求知欲和上進心,源于一線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更源于師生情感交流、教學相長的融洽的過程。
新課改的“長征”才剛剛開始,積極主動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努力促使學生智、能、情、趣均衡發(fā)展,也就是使認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進,達到素質的全面發(fā)展。這不僅是教師身份的體現(xiàn)還是教師個人情感的內(nèi)在需求。
(作者單位:重慶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