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億年前,大陸還是一片不毛之地;經(jīng)歷過寒武紀大爆發(fā)的古生代海洋,卻已經(jīng)充斥著生命。它們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間,拓展新的領(lǐng)域。在4.7 億年前的奧陶紀,植物以原始的卑微之姿登上陸地,并在4.3 億年前的志留紀生出支撐其“站立”的維管,最終在3.9 億年前的中泥盆世長成郁郁森林。植物的根系造就了肥沃的土壤,陸地變成了樂土。節(jié)肢動物早在4.3 億年前就緊隨維管植物的出現(xiàn)爬上了陸地。而到了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兩棲動物則用笨拙的四肢探出泥沼,大型動物也自此正式開啟了陸地副本。
根據(jù)科學界最為流行的猜想,海底的深海熱泉是生命最可能的誕生地。如此,生命便起源于幽深的海底。黑暗給了生命漆黑的家園,它們卻最終浮上海面,尋找光明。而陸地之上,正是陽光最熾烈之處。中生代之初,全球的陸地匯聚成超大陸,這里炎熱、干燥,成為萬千爬行動物的樂園。它們之中,有廣為人知的恐龍,征服天空的翼龍,以及重回海洋的魚龍、蛇頸龍等海生爬行動物。對于海生爬行動物來說,回歸海洋就像生命史中一聲“歸去來兮”的長嘆。從海洋到陸地本就不是從低級到高級的單線旅程,只要身體結(jié)構(gòu)能和生存環(huán)境相適應(yīng),經(jīng)歷了從海到陸的奮進后,選擇自陸入海的歸去,反而造就了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的輝煌時代。
本期雜志的封面文章以深圳博物館展出過的蛇頸龍標本——摩根南泳龍為引子,介紹了這類海生爬行動物的形態(tài)和習性,由化石入手,細數(shù)它們因為歸去海洋而鍛煉出的本領(lǐng),如長脖子、槳狀鰭肢、胃石、卵胎生等,趣味盎然。作者韓蒙還親自組織了她所在博物館的海生爬行動物展覽,把這些曾經(jīng)入海巡游的動物標本恢復成生前的姿態(tài),放進陸地上的博物館,讓岸上的我們領(lǐng)略它們的風采。對于這些曾經(jīng)選擇從陸地“歸去”海洋的動物來說,這樣的“上岸”又變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歸來”。
自然博物館作為地球歷史的檔案館,承載著我們這個“蓋婭”星球最珍貴的回憶。在本期“博物館巡禮”欄目的兩篇文章中,讀者也可以跟隨兩位作者的筆觸,看見眾多從冰川時代和恐龍時代歸來的生物,與古老地球共腦。在“進化歷程”欄目中,我們將回味泛龜鱉類和銀杏家族的進化史,而“地史鉤沉”欄目則會詳述雪球地球的奇景。“進化窗口”以兩個化石保護和利用的實例,告訴我們遠古生物從石頭里“歸來”博物館的路途有多難,要耗費多少辛勞和巧思。而我們也高興地看見,所有這些辛勞和巧思都不會白費,它們最終都會像“奧妙地球與奇特生命”古生物繪畫大賽所呈現(xiàn)的那樣,化為知識和眼界,住進小朋友和大朋友的畫筆里、心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