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楠
(遼寧省遼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遼寧 遼陽 111000)
在臨床上認為酮癥酸中毒是因為人體當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在血液當中過多的堆積進而使得人的血液表現(xiàn)為酸性而呈現(xiàn)出酸中毒癥狀[1]。糖尿病導致的胰島素不足會使人體的酮體濃度大大提高,這也是導致患者形成酮癥酸中毒的主要致病原因。酮癥酸中毒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在病癥發(fā)病之后病情迅速進展,對患者產(chǎn)生的影響巨大。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心力衰竭會導致在治療上的難度大的增加,并且該病癥還會不斷的加重,若未及時救治,患者會陷入昏迷狀態(tài),嚴重時引起死亡。對于此類患者,需展開急救措施,才能夠在短時間內挽救患者生命,而在患者接受急診救治的過程中,急救護理也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救護理在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急診科進行治療的10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以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為50例。觀察組有25例男患者,25例女患者,年齡28~68歲,平均年齡為(45.16±11.27)歲;糖尿病病程1~19個月,平均(11.32±3.52)個月;酮癥酸中毒發(fā)病到入院時間1~6 d,平均(3.52±1.06)d。對照組有24例男患者,26例女患者,年齡31~71歲,平均年齡為(44.68±10.37)歲;糖尿病病程1~21個月,平均(11.38±3.44)個月;酮癥酸中毒發(fā)病到入院時間1~6 d,平均(3.48±1.12)d。研究對象均經(jīng)過倫理驗證(檢驗符合《世界醫(y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在《知情同意書》上面簽名。以SPSS統(tǒng)計學軟件驗證所有一般資料的統(tǒng)計學差異,均未達到滿足統(tǒng)計學標準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本文患者及時的開展常規(guī)的降低血糖的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對患者提供氧氣支持,通過注射用鹽酸胺碘酮進行用藥。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急救治療,遵醫(yī)囑對患者開展病情監(jiān)護。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具體的了解和監(jiān)測,并且常規(guī)的對患者應用藥物,干預過程中注意維持患者的安全。觀察組則通過急救和綜合護理進行干預,具體如下。
1.2.1 急救治療 入院之后應立刻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一條靜脈通道需立刻利用生理鹽水和小劑量的胰島素混合溶液進行微量泵入。同時,注意監(jiān)測患者血糖變化,隨時調整胰島素的劑量,以免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與急性腦水腫。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確定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
1.2.2 護理方法 ①病情觀察。應對患者的生命指標的變化情況和生命體征進行常規(guī)監(jiān)測,了解患者的呼吸和心率等相關指標。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異常表現(xiàn)時,應該按階段的實施針對性的防護,以便于保證患者的整體安全[2]。②環(huán)境護理。及時治療患者的同時也要側重于為患者改善病房環(huán)境,這是提高患者整體舒適度的有效措施。應維持患者病房的安靜和舒適,定期打掃衛(wèi)生,并注意具有充足的光照和通風,維持溫度適宜,濕度適宜,盡可能減少對患者的探視,提升患者的療養(yǎng)環(huán)境質量。③持續(xù)低流量供氧。對患者通過低流量吸氧的方法實施干預,在濕化瓶當中按照一定比例應用乙醇來改善患者肺泡張力,維持其呼吸的通暢性,這是保證患者正常呼吸功能的有效措施[3]。還要注意了解并觀察患者鼻腔當中是否存在分泌物,并及時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對患者進行救治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滿足患者的舒適度需求,并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需要開展護理,常規(guī)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進行及時的記錄。如有異常表現(xiàn)出現(xiàn)要及時停止對患者用藥,并且將患者的相關信息和表現(xiàn)等及時向主治醫(yī)師進行反饋,以便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協(xié)助患者對分泌物進行清理,應防止因此而導致的窒息。④輸液護理。對患者進行輸液治療時應及時觀察患者是否有相關反應出現(xiàn),并根據(jù)患者的反應對輸液的速度進行調整,應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則[4]。⑤心理護理。要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jù)評估所得的結果,是針對性對患者提供心理護理。注意和患者進行溝通,在溝通中對患者進行正面的引導,觀察患者的心理所向,傾聽患者的主訴和心聲,并且對患者提供安慰。告知患者病情出現(xiàn)的具體原因,使患者意識到良好情緒對病情恢復的影響。同時對患者提供鼓勵,使患者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治療和護理,這對促進病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⑥飲食護理。急救結束之后,應盡早指導患者通過流質飲食來維持機體的營養(yǎng)需求,確定患者進食沒有嘔吐或其他不適癥狀之后可以通過半流質飲食進行飲食,持續(xù)飲食10 d以后,可以逐漸的過渡到軟食[5]。在飲食上應告知患者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原則,多食用膳食纖維,多食用有助于消化和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告知患者堅持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減少辛辣和刺激性飲食的攝入。⑦胰島素與補鉀護理。針對酮癥酸中毒患者,可保持小劑量持續(xù)性靜脈滴注治療。胰島素速度應控制在3.9~6.0 mmol/L。如速度過快,會引發(fā)低血糖,速度過慢會降低酮消除率[6]。護理人員應全面觀察患者血糖情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調整胰島素的滴注速度。如患者血糖下降不明顯,可適當增加胰島素的滴注速度,并注意全面觀察患者血糖、生命體征與全身狀況。⑧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在提供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應告知其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告誡患者不可隨意增加藥量。指導患者正確的血糖儀使用方法和胰島素的使用方法。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鼓勵患者適當進行體育鍛煉[7]。
1.3 觀察指標 ①滿意度:滿意度評估量表為我院根據(jù)需求自制,調查問卷主要包括20個題目,每個題目對應設置3個選項,分別為十分不滿、感覺一般、滿意,對應的分值分別為0分、2分、5分,最終評分為0~100分。滿意度根據(jù)滿意情況劃分為完全滿意、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對應的分值分別為:①> 90分。②80~89分。③60~79分。④<60分。②微量指標:對所有患者全面急診護理干預前后的空腹血糖值(4.4~6.1 mmol/L為標準)、血酮值(0~0.3 mmol/L為標準)和尿酮(-為標準)進行統(tǒng)計和比較。③康復指標:主要包括血糖達標時間、血酮達標時間、尿酮轉陰時間。④胰島素使用:統(tǒng)計兩組患者經(jīng)過不同護理的胰島素用量。⑤搶救效果: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搶救效果分為痊愈、有效、無效3個級別。痊愈:經(jīng)過治療以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尿酮、血酮等恢復到正常的標準,空腹血糖值達到正常標準之內,此外血液循環(huán)、電解質和生理指標等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經(jīng)過急救之后臨床癥狀均有明顯的改進,但并沒有達到痊愈的標準,尿酮、血酮等和治療之前恢復超過80%,空腹血糖值與治療前相比恢復超過80%,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電解質和生理指標等各項指標也有明顯的恢復,但沒有達到痊愈的標準;無效:患者治療以后臨床癥狀沒有明顯的改進,甚至加重,尿酮、血酮等治療前相比恢復不足80%或者加重,空腹血糖值和治療前相比恢復不足80%或者加重,血液循環(huán)、電解質和生理指標等各項指標無明顯的改變或者加重。急救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⑥低血糖:統(tǒng)計兩組研究對象的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文中結果需要計算的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均導入IBM SPSS 26.0中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滿意度和搶救效果數(shù)據(jù)表示為[n(%)],實施秩和檢驗,統(tǒng)計Z(U)值;計數(shù)資料(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表示為[n(%)],以χ2檢驗,求χ2值;計量資料(空腹血糖值、血酮值、血糖達標時間、血酮達標時間、尿酮轉陰時間、胰島素用量)標示為(±s),以t檢驗,求t值。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滿意度 觀察組(49例,占98.00%)相比對照組(39例,占78.00%)具有更加可觀的整體護理滿意度(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經(jīng)過不同護理后的滿意度比較[n(%)]
2.2 微量指標 觀察組的急救后24 h血糖、血酮、尿酮值和對照組相比都明顯占有優(yōu)勢(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急救前后的各類微量指標比較(mmol/L,±s)
表2 兩組患者急救前后的各類微量指標比較(mmol/L,±s)
2.3 康復指標 相比對照組,觀察組具有更短的血糖達標時間,更少的血統(tǒng)達標時間和尿酮轉陰時間(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后的康復指標比較(h,±s)
表3 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后的康復指標比較(h,±s)
2.4 胰島素用量 觀察組[(58.56±5.32)U]的胰島素用量少于對照組[(69.95±6.49)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5974,P=0.0000)。
2.5 搶救效果 相比對照組(34例,占68.00%),觀察組(45例,占90.00%)有更為理想的急救有效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比較[n(%)]
2.5 低血糖事件 相比對照組(10例,占20.00%),觀察組(0)有更少的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χ2=11.1111,P=0.0009)。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主要表現(xiàn)是加重糖尿病,改變呼吸與神智、休克與脫水等。酮癥酸中毒會出現(xiàn)在各個年齡段的糖尿病患者中[8]?;颊咴诎l(fā)病后短時間內難以治愈,病情嚴重者還可能由于胰島素濃度降低致使體內重要器官功能出現(xiàn)障礙,繼而引起其他疾病,加重患者的病情。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血液滲透性與血糖水平升高會產(chǎn)生較多的丙酮酸和乙酞乙酸,致使患者病情加重[9]。因此,在患者入院后需在第一時間接受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①觀察組(49例,占98.00%)相比對照組(39例,占78.00%)具有更加可觀的整體護理滿意度。②觀察組的急救后24h血糖、血酮、尿酮值和對照組相比都明顯占有優(yōu)勢。③相比對照組,觀察組具有更短的血糖達標時間,更少的血統(tǒng)達標時間和尿酮轉陰時間。④觀察組相比對照組,其胰島素用量明顯更少。⑤相比對照組(34例,占68.00%),觀察組(45例,占90.00%)有更為理想的急救有效率更理想。⑥相比對照組(10例,占20.00%),觀察組(0)有更少的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梢?,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同時展開急救與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性急救與護理,對改善患者病情有重要的意義。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恰當?shù)募本却胧軌蛟谧疃痰臅r間內促使患者獲得治療,同時可依據(jù)臨床急救措施采取相應的服務模式。常規(guī)護理措施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急救護理措施更全面,對解除患者病情危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從患者主觀意識來看,護理滿意度也更高,更能夠滿足患者病情康復的需要。全面急診護理可減少胰島素用量。有研究認為,并非對患者使用胰島素越多發(fā)揮的效果就會越好,胰島素增多會導致機體出現(xiàn)排斥反應,形成低血糖事件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0]。通過全面急診護理能控制胰島素的用量,利于提升搶救的安全性。對患者除了減少胰島素用量外,還需積極的補水、補鉀,通過全面嚴謹?shù)淖o理保護來落實科學性的指導,體現(xiàn)全面急診護理的干預價值。
綜上所述,急診救治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提供急救護理措施可有效糾正患者的微量指標,促進患者的康復,減少胰島素用量,提升搶救效率,降低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