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張金輝(編譯)
世界上第一個接種非洲豬瘟(ASF)疫苗的時刻不久將到來。該是時候了,因為該病毒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地傳播。生產非洲豬瘟疫苗人們有哪些選擇?研究進展又如何?
圖1 科學家在尋找非洲豬瘟疫苗方面取得了多大進展?(照片:坎瓦)
由于非洲豬瘟對豬幾乎總是致命的,因此預防病毒性疾病的引入,是目前無非洲豬瘟病毒國家的首要重點任務,這一點至關重要。然而,在非洲豬瘟流行地區(qū),疾病的控制有賴于有效診斷和迅速撲殺受感染和暴露的豬只。但這不是預防、控制和根除非洲豬瘟的有效方法。因此,迫切需要開發(fā)安全高效的疫苗,并保證其在該領域的最佳應用。
在全球范圍內,有幾種策略被用于開發(fā)疫苗。然而,非洲豬瘟病毒具有復雜的雙鏈DNA 基因組,這很棘手也很難解決。感染這種病毒會導致豬淋巴組織中B 淋巴細胞和T 淋巴細胞的大規(guī)模被破壞,最終沒有有效的免疫反應產生。另外,通常的滅活疫苗不能有效地預防非洲豬瘟病毒的感染。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其他因素,如有限的資源、病毒流行病學的復雜性、缺乏的中和抗體、遺傳變異性以及與發(fā)病機制和免疫調節(jié)有關的知識差距,很明顯,為什么難以開發(fā)出有效的疫苗。
此外,需要完全確定宿主保護性反應和保護性抗原的確切性質,以設計有影響力的疫苗。盡管存在這些局限性,一些致力于非洲豬瘟疫苗學研究的實驗室,已經(jīng)在該領域做出了一些有影響力的發(fā)現(xiàn)。
病毒要么是從野外分離出來的,要么是通過實驗產生并測試其安全誘導保護性免疫的能力。減毒病毒可以是自然產生的低毒株,也可以是通過刪除編碼毒力因子的特定DNA 序列而減毒的毒株。全病毒疫苗分為兩類。
非洲豬瘟弱毒疫苗可以誘導不同程度的保護,從60%到100%不等,以抵抗強毒力病毒的攻擊,但它們有可能引起疫苗接種后反應、不良副作用和安全問題。用弱毒活病毒而不是用選定抗原進行免疫的優(yōu)點是:在感染過程中,宿主通常會遇到針對所有病毒抗原的免疫反應;因此,它更有效。目前看來,這種方法是所有策略中最有希望的,但需要進一步研究、開發(fā)非洲豬瘟弱毒疫苗,并解決重大挑戰(zhàn)和安全問題。
生產能夠提供免疫保護的滅活非洲豬瘟疫苗的努力,一直是徒勞的,而且在受到毒力病毒的挑戰(zhàn)時也沒有保護作用。非洲豬瘟滅活疫苗具有抗原性,但不能刺激機體產生完整的細胞免疫反應,這可能是非洲豬瘟滅活疫苗不能提供針對非洲豬瘟病毒的免疫保護的部分原因。
亞單位非洲豬瘟疫苗使用一種確定的病原體結構、非結構或未分配的蛋白質,作為抗原來刺激機體免疫應答。使用重組蛋白進行的一些初步疫苗接種實驗,給出了有希望的結果,無論是作為純化蛋白還是重組活載體病毒構建體,可以與其他重組蛋白組合進行后續(xù)研究。
基于DNA 的非洲豬瘟疫苗,將編碼特定抗原的DNA 序列轉移到生物體中,以誘導免疫反應。盡管基于DNA 的非洲豬瘟疫苗,可以誘導高水平的免疫應答,但它們仍然不能完全抵抗病毒毒株的挑戰(zhàn)。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DNA 疫苗的潛在優(yōu)勢包括:刺激免疫反應、提高疫苗穩(wěn)定性、不存在任何傳染源以及相對易于大規(guī)模生產。
病毒、細菌或基于質粒的基因表達載體已被用作抗原遞送平臺,以誘導針對非洲豬瘟病毒的免疫應答。盡管活載體非洲豬瘟疫苗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但在非洲豬瘟病毒鼻內攻毒后,活載體非洲豬瘟疫苗并沒有提供顯著的保護。
豬群接種非洲豬瘟候選疫苗后,保護水平從0%到100%不等,這取決于豬的品種、疫苗劑量、傳遞途徑和用于攻毒的病毒分離物。最近的研究,對疣豬和灌木豬(兩種野豬)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以更好地了解其對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的耐受機制,以及與家豬比較,這些豬種的抗感染力是如何產生的。盡管有前景的非洲豬瘟候選疫苗可供選擇,但現(xiàn)階段在引入商品疫苗之前,還需要進行持續(xù)的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