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沛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和情感本就能互聯(lián)互通。情感可通過樂器演奏抒發(fā)出來,配合音樂更是給人一種新的聽覺享受。打擊樂與管弦樂等的差異在于打擊樂演奏可給人帶來視聽的雙重盛宴。但打擊樂在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無法表達情感的樂器類型,所以對演奏者來說,只有在打擊樂演奏過程中注入充沛的情感,才能讓聽眾產(chǎn)生共情,給音樂增添活力與生命力,使演奏過程更加鮮活。為了演奏出更加動人的打擊樂,必須明確情感在其中的價值,并為此做出努力。
為了更好地探討情感和打擊樂演奏之間的聯(lián)系,應當對打擊樂與演奏等情況進行分析,具體包括對打擊樂含義、類型、基本特點、常見功能的介紹,同時還需要對不同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進行探討,才能做好區(qū)分,明確特色。與此同時,了解打擊樂演奏過程中的情感表達問題也具有必要性。
打擊樂具體是除了打弦樂器之外發(fā)聲采用擊、打兩種方式的樂器的統(tǒng)稱。打擊樂器的具體分類是以樂器本身的音高進行確定的。大部分的打擊樂器都具備一個確定的音高,但打擊樂中也有小部分鼓的音高是不確定的,例如定音鼓中的大鼓和小鼓通常沒有確定音高。在打擊樂器中,又可將其分為自鳴樂器和膜鳴樂器兩種,自鳴樂器顧名思義就是自身就可以發(fā)聲的樂器,如吊鈸、木琴和三角鐵等;膜鳴樂器則是樂器上方一般會覆蓋一層膜,演奏者可以通過擊打膜而發(fā)聲,常見的膜鳴樂器有大鼓、小鼓、定音鼓等。
打擊樂器在戲曲中通常被稱為武場,武場一般由大鑼、小鑼和鐃鈸構成,其中大鑼和小鑼主要發(fā)揮固定音高點的功能,大鑼負責下滑音響,小鑼負責上滑音響,而鐃鈸本身則是涵蓋了不同音高的平行音響。由上述樂器構成的武場中,綜合音響可以和現(xiàn)場念白進行配合,從而大大增強整體演奏的節(jié)奏感,使得音樂演奏的表達能力增強。在京劇中,打擊樂器應用的種類更加豐富,往往會應用梆子、木魚等作為樂器進行演奏。在戲劇舞臺的呈現(xiàn)過程中,打擊樂不僅可以增添伴奏感,還成了戲劇舞臺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舞臺氛圍,通過打擊樂器帶動舞臺節(jié)奏,實現(xiàn)對表演全局的把控。
每一種樂器都有著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打擊樂器的情感表達方式是通過打、擊等,在力度、速度、節(jié)奏、音色和音響上體現(xiàn)出參差和差異,進而展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為演奏營造良好氛圍。為了更好地了解打擊樂的功能,可以從傳統(tǒng)戲曲的角度進行分析。在傳統(tǒng)戲曲表演中,表演者念白、唱曲、開打等都需要依賴節(jié)奏分明的打擊樂器,通常情況下打擊樂器的功能包括三方面。首先,打擊樂器中的鑼、鼓等可以起到強化節(jié)奏的作用,使打擊樂器營造出的富有韻律感的節(jié)奏貫穿于正常表演中,與演奏者、演奏曲目和相關情節(jié)進行深度結合;其次,打擊樂器能更加形象地表現(xiàn)出表演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藝術效果,擊打樂器的同時使得聽眾產(chǎn)生共鳴;最后,實現(xiàn)對演奏的引導和控制,使情節(jié)跌宕起伏,更好地對演奏者和聽眾進行引導,引人入勝。
打擊樂器分為多種類型,不同類型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存在一定差異。以材料作為分類標準,打擊樂器大體上可以分成響銅、響木和皮革三種。在演奏響銅類樂器時,演奏者需要充分結合不同樂器的特色進行表演。對鑼的演奏而言,演奏者必須放松肩部和肘部,力度適度,并且盡可能保持自然,這樣才能確保發(fā)聲的均衡、有力。對響木樂器的演奏者而言,以梆子演奏為例,需要前低后高,將梆子本身特色和全部樂器節(jié)奏相結合,以實現(xiàn)相互映襯。在演奏皮革類打擊樂器時,以鼓為例,需要演奏者借助充分的力道敲擊鼓面。如果樂曲想要營造低沉厚重的效果,演奏者應該集中敲擊鼓面的中心位置,再渲染氛圍、展現(xiàn)氣勢。
真正的音樂必須能實現(xiàn)情感傳達和渲染,這樣才能打動觀眾,打擊樂演奏也不例外,需要演奏者對演奏作品本身有著獨特、豐富、深入的理解,從樂曲本身中尋找演奏過程中的自我和特色,在這個過程中,演奏者的情感能實現(xiàn)自然流露。要想在打擊樂演奏過程中實現(xiàn)情感表達,要求演奏者做到兩點:第一,對要演奏的樂曲進行深入、透徹的研究,在這個過程中要思考樂曲的思想內(nèi)容,通過探究達到一定的精神境界,同時還需要對樂曲節(jié)奏進行合理想象,將節(jié)奏融匯到自身血液中,并且致力于進入樂曲的意境中;第二,演奏者需要將前期所做的準備充分應用到打擊樂表演中,在表演中集中精力的同時也需要融入自身的情感。與此同時,演奏時不能被外界環(huán)境影響,要達到自由忘我的境界。
許多樂器都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打擊樂器亦是如此。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雖然打擊樂器種類有些單一,但打擊樂器依然對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具有重要性。即便人們借助的是石頭等隨處可見的物品,也無法影響對打擊樂器和音樂演奏的熱情。眾所周知,在遠古時期就衍生出了打擊樂,歸根結底,是因為它能實現(xiàn)情感思想的傳達,是一種可內(nèi)斂、可外放、可優(yōu)美、可壯烈的思想表達方式。由此可見,打擊樂誕生之初就與情感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打擊樂產(chǎn)生、發(fā)展和傳承的過程中,其功能形式逐漸多樣,適用于不同場景、場合,既可以實現(xiàn)節(jié)奏的良好控制,又能實現(xiàn)氛圍的烘托,還能借助多元的演奏形式給人們以豐富奇特的體驗,廣受社會大眾歡迎。與一些管弦樂器相比,雖然打擊樂器在情感表達上仍然存在一定缺陷,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但是其情感傳達的必要性和層次性是受到人們認可且無法被忽略的。
脫離打擊樂,只從音樂的角度討論情感問題,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之間所呈現(xiàn)出來的關系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從樂曲的生成和表演過程來看,樂曲的創(chuàng)造離不開情感,一個具有音樂價值和鑒賞價值的作品,必然是融合了創(chuàng)作者諸多情感與經(jīng)驗的作品,否則它就會淪為形式。好的樂曲需要用演奏者的情感來帶動他人的情感,樂曲表演過程中更加離不開情感的融合和發(fā)散。總而言之,情感對打擊樂表演具有基礎性和全局性作用。
在打擊樂演奏過程中,能實現(xiàn)情感完美貫穿的演奏者少之又少。原因在于音樂表演時存在情感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的問題。一方面,在音樂表演過程中,部分演奏者全程忽視了情感,完全沒有意識到情感融合的重要性和基礎性;另一方面,在音樂表演中,演奏者雖然已經(jīng)意識到情感融合的重要性,但是總體上缺乏正確的融合方式和計劃,導致情感融合效果不佳,表演效果也難以提升。
與此同時,打擊樂表演中面臨情感融合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表演者個人的情感融合方面的問題,還有一些個人演奏技巧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表演者受制于自身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缺乏對情感融合重要性的認識,導致對樂曲、曲譜缺乏必要且深入的理解,這也是影響情感傳達的一個重要要素。
了解了當前打擊樂表演中情感培養(yǎng)面臨的問題,認識了情感對打擊樂表演具有的極大價值,所以需要積極采取措施,實現(xiàn)打擊樂演奏和情感表達的完美融合,做好樂曲認知和理解工作、關注演奏技巧、在日常訓練和最終演奏中達到融合、關注情景設定的三種要素是常見策略。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具備良好的基礎,這樣才能確保質(zhì)量和效率,對音樂這種藝術形式而言更是如此,基本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需要強調(diào)認知與理解能力對演奏者表演的作用。一個演奏者在學習打擊樂器之初,除了基礎技巧之外,往往會更加強調(diào)認知與理解能力的加強,因為演奏者的樂曲演奏不能天馬行空,而應是對樂曲的深度理解與表達。而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和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演奏者的演奏效果,一旦缺乏必要、充足且正確的理解與認知,極有可能導致演奏過程出現(xiàn)意外,演奏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具備理解能力,演奏者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日常生活體驗、情感體驗與樂曲的融合,具備更加豐富的情感。
一個成功的演奏者在具備了豐富的理解與認知能力之后,要想將日常生活情感體驗轉化為樂曲情感,還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具體來看,打擊樂器類型繁多,每一種樂器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即便不需要演奏者掌握全部的演奏技巧,也需要演奏者了解不同樂器的音色、節(jié)奏等特點,這樣才可以在樂曲演奏中實現(xiàn)不同樂器的配合,改善演奏效果。音樂與正常說話聊天一樣,能表達思想與情感,若是演奏者對演奏技巧全面掌握,就能使音樂語言更加豐富和形象,更能被觀眾所發(fā)現(xiàn)和理解,也更能體現(xiàn)出演奏者的水平和樂曲的魅力。通常情況下,演奏者需要做到身體動作和樂曲節(jié)奏的一致,手腕的敲擊、身體的晃動和樂曲結構保持穩(wěn)定和諧的關系,這樣有利于實現(xiàn)二者的融合。
眾所周知,日常訓練和最終演奏是循序漸進的關系,演奏者通過日常高強度的訓練,希望在最終表演時達到完美狀態(tài),但是日常訓練與最終演奏在總體氛圍等方面存在差異,不可能完全避免最終演奏時不出現(xiàn)問題?;诖?,演奏者需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最終表演時,放平心態(tài),避免過度緊張影響演奏效果,與此同時,還需要充分熟知自身演奏的基本情況,展開演奏前的針對性練習和分析,積極克服問題。除此之外,良好的心態(tài)需要豐富的實踐累積經(jīng)驗,為此演奏者應該積極參加表演,在積累豐富經(jīng)驗之后,就能有效消除緊張心理,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其一,情景設定是打擊樂演奏中的重要情感要素,有利于演奏者將情感直接內(nèi)化,從而實現(xiàn)對情感內(nèi)化的功能體現(xiàn)。作為一個演奏者,在練習樂曲時往往需要先設定一個特殊的情景,保證情景的優(yōu)化。因為演奏者對打擊樂的作品理解存在差異,所以只有一部分的演奏者能投入真情實感。而且演奏并非只是為了完成表演,應是為了享受演奏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演奏更為吸引人。
其二,情景設定作為演奏者表演的一種模式,其會使得演奏者在打擊樂表演中能身臨其境,將打擊樂最真實的感情演奏出來,把握演奏的基本韻律,將內(nèi)在的情感通過演奏的方式直接表現(xiàn)出來,以便使得表演更加吸引人、打動人、震撼人。
其三,情景設定作為打擊樂演奏中的感性層面,所發(fā)揮的作用往往是其他類別的要素難以代替的,往往也被稱為打擊樂的精髓。情感要素屬于打擊樂的重要內(nèi)容,因為基本上任何一個作品都有一個重要的文化內(nèi)核,將打擊樂與時代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新的創(chuàng)新,能使演奏風格更加多元化,并蘊含特殊情感。
綜上所述,對樂器演奏來說,技巧和經(jīng)驗是基礎,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情感便是其靈魂所在,其對樂器演奏的非常重要。不同樂器演奏形式不同,帶給聽眾的感受也存在差異,但打擊樂無疑是其中最為狂放的樂器演奏形式之一。雖然打擊樂的表現(xiàn)形式如此外放和不羈,但是其對演奏者演奏水平的要求并不低于任何一種樂器。只有技巧、經(jīng)驗與情感表達能力兼具的演奏者才能完成具有層次性的演奏,給聽眾帶來視聽雙重享受?;诖?,需要深入了解情感在打擊樂演奏中的意義,同時積極進行提升,確保打擊樂演奏中情感與技巧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