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琴 胡海銀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在宮外孕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20年7月期間,本院于收治的88例宮外孕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常規(guī)組(n=44)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n=44)在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SAS與SD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在宮外孕圍手術期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
關鍵詞:心理護理;宮外孕;圍手術期
【中圖分類號】R71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6--01
宮外孕又名異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宮腔外的部位著床,宮外孕常見病因為輸卵管相關病變,受精卵通過輸卵管進入子宮著床,若患者輸卵管中的某一部位發(fā)生病變,受精卵在進入子宮的過程中在該部位受到阻擋,將在那個部位著床發(fā)育,造成宮外孕[1]。宮外孕典型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陰道出血、停經(jīng)、腹痛等,病情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等癥狀。目前,宮外孕患者多為年輕未育女性,部分患者由于文化程度較低,且對自己所患的疾病沒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擔憂手術會給自己的身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容易產(chǎn)生恐慌、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影響患者手術后病情的恢復和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在患者圍手術期間予以心理護理,能有控制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對手術治療的安全感。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88例宮外孕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心理護理在宮外孕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7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88例宮外孕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常規(guī)組(n=44)和觀察組(n=44)。常規(guī)組患者44例,年齡21~41歲,平均年齡(27.83±1.94)歲,妊娠周數(shù)6~15周,平均周數(shù)(10.89±0.35)周,未育27例,已育17例;觀察組患者44例,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28.17±2.19)歲,妊娠周數(shù)5~16周,平均周數(shù)(11.04±0.42)周,未育25例,已育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本次研究已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經(jīng)影像學確診為宮外孕患者;②符合手術指征;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婦科疾病;②惡性腫瘤;③合并心、肝、肺、腎功能疾病者;④精神病史者。
1.2方法
常規(guī)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用藥指導,飲食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護理內容包括:①通過向患者發(fā)放與患者疾病相關的知識宣傳手冊、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宮外孕的注意事項等,使患者對自己所得疾病有一定的了解;③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幫助;④護理人員在手術前與患者、患者家屬溝通,及時解答患者和患者家屬提出的與手術治療相關的問題;⑤若患者過于害羞,護理人員可適當考慮患者的要求,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減少患者隱私部位的暴露;⑥護理人員在術后為患者講解有關的注意事項,增加查房次數(shù)。
1.3觀察指標
①SAS(焦慮自評量表)[2]:正向評分1-4分,負向評分4-1分,中國常模結果,50分為SAS(焦慮自評量表)標準分臨界點,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為重度焦慮,所得分數(shù)高,焦慮情緒越高。
SDS(抑郁自評量表):正向評分1-4分,負向評分4-1分,中國常模結果,53分為SDS(抑郁自評量表)標準分臨界點,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為重度抑郁,所得分數(shù)越高,抑郁情緒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根據(jù)SSP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n)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SAS評分對比
根據(jù)表1數(shù)據(jù)可知,兩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
2.2 SDS評分對比
根據(jù)表2數(shù)據(jù)可知,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前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D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
3討論
宮外孕的患病人群以年輕女性為主,宮外孕患者會出現(xiàn)腹痛,程度劇烈,病情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患者死亡。該病會對女性體內的輸卵管部位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患者即使經(jīng)過手術治療,也無法避免日后出現(xiàn)不孕的可能,嚴重威脅女性的健康和生命。部分患者由于對疾病缺乏一定的認識,放大疾病對自己的身體可能造成的損害,對手術沒有足夠的信心,出現(xiàn)焦慮、抑郁、恐慌等負性情緒,影響治療效果。心理護理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心理狀態(tài)予以患者護理,向患者正確介紹自己所患的疾病,加深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減輕患者對手術產(chǎn)生的顧慮,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3]。
根據(jù)上述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采用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患者SDS評分與SAS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
由此可知,在宮外孕患者圍手術期中應用心理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對手術的安全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何聰明. 圍手術期護理在腹腔鏡治療宮外孕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9, 19(09):206-206.
[2]王曉娜. 全程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在異位妊娠患者腹腔鏡手術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J].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8, 27(22):183-184.
[3]宮曉華, 劉欣, 錢曉焱. 心理護理干預對產(chǎn)婦分娩鎮(zhèn)痛效果的影響[J]. 中華麻醉學雜志,2018,38(2):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