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郡
“收點禮品、禮金犯不上什么條規(guī),也算不上權錢交易”,這是某省一區(qū)衛(wèi)生健康委原黨委委員、副局長在落馬后懺悔時說的話??v觀眾多反腐敗案件,不乏這樣一種現(xiàn)象:黨員干部日常也堅守原則,也有規(guī)矩意識、底線意識。但那些熱衷“人情投資”者在和黨員干部的交往中,并不是一開始就送錢送物,而是從細微著手,打著人情往來的幌子進行“人情投資”,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步一步使黨員干部放松警惕,淡化廉潔意識,最終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
在近年來查辦的腐敗案件中,有趁賀婚、探病、祝壽、吊唁等特殊日子進行“人情投資”的,有提供出國旅游“贊助”的,有幫助裝修房屋、贈送家電、低價出售房產(chǎn)的,手段五花八門。那些“人情投資”者理由充足,作為接受者的黨員干部也坦然接受?!叭饲橥顿Y”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市場,一方面是部分黨員干部廉潔意識淡漠,認為自己只是交了一批重哥們義氣的老板朋友,認為與老板朋友之間的人情往來屬于正常的人情互動,并沒有違法亂紀,甚至有的認為自己的能力不比一些老板差,在不違反重大原則情況下收老板朋友的一些小恩惠,以滿足不平衡的心態(tài)無可厚非。另一方面,那些熱衷“人情投資”者也為追求自身更大利益、實現(xiàn)自身更大目標,對接近、籠絡掌握巨大資源的黨員干部趨之若鶩。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形成了禮尚往來的習俗。黨員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在這個人情濃厚的國度里,人們高興時聚一聚,逢年過節(jié)相互走一走,或對方有困難時給予一定的幫助,這些純屬正常的人情互動。然而,如果人情往來以權力為根基,以“同學關系”“老鄉(xiāng)關系”“親戚關系”等為幌子,并通過權力尋租牟取私利,就成了頻頻導致黨員干部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人情投資”。
作為黨員干部,一定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時刻校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坐標,一日三省吾身,搞清楚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認清“人情投資”的隱蔽性、危害性,煉就“火眼金睛”,增強防范意識,堅決抵制“人情投資”的侵蝕。凈化好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圈”“親情圈”,不給那些熱衷“人情投資”者以可乘之機。在工作和生活中分清賄與禮、公與私、情與法,切實為自己的人情往來劃好“紅線”。
“人情投資”不可小覷,唯有防微杜漸,守住初心,明白“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道理,系好廉潔的第一??圩?,將個人的權力置于黨內(nèi)外群眾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之中,才能避免為“人情投資”所累。
(作者單位:南京科技職業(yè)學院執(zhí)紀審查處)
責任編輯:段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