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鳳
(遼寧省營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中心醫(yī)院(營口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手術室,遼寧 營口 115007)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tǒng)中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fā)于40歲以上的人群。結直腸癌的病因具有不明確性,可能與患者的日常飲食、慢性炎癥刺激、癌前病變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1]。從最近幾年臨床接診的結直腸癌患者數量來看,發(fā)病率每年都在以不等的速度增長,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在經濟快速發(fā)展的當下,現代化醫(yī)療技術發(fā)展迅速,微創(chuàng)理念逐漸深入臨床,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已被廣泛應用于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本研究旨在分析手術室護理配合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中選出84例按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平均42例。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為40~75歲,平均年齡為(56.20±3.40)歲;其中乙狀結腸癌13例,左半結腸癌8例,右半結腸癌7例,直腸癌14例。觀察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范圍在41~76歲,平均年齡為(56.90±3.50)歲;其中乙狀結腸癌12例,左半結腸癌7例,右半結腸癌8例,直腸癌15例。兩組研究對象均經《世界醫(y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檢驗符合標準(經過倫理驗證),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過SPSS統(tǒng)計學軟件檢驗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具備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經診斷均被確診為結直腸癌,符合結直腸癌的診斷標準;患者均經過結腸鏡診斷,并具備有影像學診斷依據;患者均存在手術治療的條件和指征;患者有完整的臨床資料,記錄了詳細聯(lián)系方式和家庭住址。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其他腫瘤、腫瘤遠處轉移的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或近2周內服用過抗凝藥物的患者;精神障礙、存在嚴重的溝通和交流障礙的患者;同期參與其他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對照組患者輔以手術室常規(guī)常規(guī)性護理措施,在手術操作前幫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遵循醫(yī)囑完成各類術前準備工作;在手術操作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根據手術操作情況提供對癥支持護理;在手術結束后展開各類康復性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則展開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配合。具體操作如下。
1.3.1 術前護理 確保術前護理的有效性對患者手術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①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來院治療時對醫(yī)院環(huán)境不熟悉,對自身病情不夠了解,很容易產生負性情緒,擔心手術效果[2]。因此,在手術操作前1 d,護理人員應探視患者,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手術室環(huán)境、麻醉效果與作用,向患者介紹主治醫(yī)師。針對負面情緒異常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向其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向患者強調配合醫(yī)護人員對確保手術順利展開的重要性[3]。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并采取適當的方式疏導患者情緒,及時安慰、鼓勵患者,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增進護患關系。②皮膚與管道護理。護理人員應在術前做好皮膚、胃腸道準備護理工作。在術前3 d遵醫(yī)囑予以患者口服紅霉素、甲硝唑等藥物。術前1 d與手術當天清晨按照手術要求對患者進行灌腸清潔,以減少患者感染的發(fā)生。針對手術區(qū)域毛發(fā)比較長或較多的患者,可適當修剪,隨后利用濃度為0.5%的碘伏清潔,預防感染[4]。③做好儀器與器械準備工作。確保腹腔鏡手術順利的實施,儀器和設備的準備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護理人員須在術前檢查相關儀器設備的性能,排除和更換存在故障的儀器,并確定儀器設備清洗和消毒的情況。準備無菌溫水、紗布條和自制標本袋等物品,保障手術可以順利完成。
1.3.2 護理配合 在手術操作期間,不同護理人員的護理任務不同。器械護理人員需在患者術前,提前檢查和整理精密器械和相關物品,并按照手術醫(yī)師的使用順序擺放手術器械。按照要求消毒、鋪單后。巡回護理人員配合操作,共同清點和固定器械、紗布條與相關設備的導線[5]。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應主動配合各項操作,適時擦拭腹腔鏡的鏡頭,以免鏡頭出現霧化干擾手術操作。巡回護理人員熱情接待患者,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必要時需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移動患者時切忌妥善處理。認真核對患者的信息和腕帶,確定無誤后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內。幫助患者采取合適的體位,利用肩托固定患者,以免頭部滑動[6]。幫助患者穿上雙層腳套,使用約束帶固定。護理人員還應幫助麻醉師完成麻醉,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刂戚斠核俣龋{整補液量。術后待患者蘇醒后,將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1.3.3 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將患者送回病房,做好護理交接工作。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免長時間臥床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幫助患者翻身叩背、排痰,以免出現肺部感染。術后指導患者飲食,告知患者日常飲食應保持清淡,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辛辣、堅硬、油膩食物[7]。維持胃管與導尿管的暢通,預防變形,注意患者引流液的變化。
1.4 觀察指標 ①手術指標:主要包括兩組患者的手術所需時間、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所需時間等。②術后并發(fā)癥:包括術后吻合口畸形愈合、術后感染、術后出血等。③生活質量:以SF-36生活質量指數開展生活質量的評估,主要評估的條目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等8個維度。每一個條目的賦分分別為30分、8分、12分、25分、24分、10分、6分、30分,最終得分按照公式“×100”計算(即每個條目的最終得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說明生活質量越理想。④焦慮和抑郁情緒:利用GAD-7量表評估焦慮情緒,該量表當中涉及到9個項目,每個項目賦分為0~3分,焦慮的嚴重程度隨著評分的增高而增高;利用PHQ-9量表評估抑郁情緒,該量表當中存在9個項目,每個項目同樣賦分為0~3分,抑郁程度隨著評分的增高而增高。⑤滿意度:利用自制的滿意度評估量表對所有研究對象開展問卷調查,滿意度調查量表共計分為10個條目,每個條目設置為5個等級,最低分為2分,最高分為10分,條目評分越高說明滿意度越好。將最終的滿意度評分劃分為4個等級,分別為完全滿意、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對應的分值分別為:①>90分。②80~89分。③60~79分。④<60分。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所有數據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和驗證,以IBM SPSS26.0統(tǒng)計學軟件開展。其中滿意度屬于等級資料,表示為“[n(%)]”形式,經秩和檢驗后推導出U(Z)值和P值;吻合口畸形愈合、術后感染、術后出血等為計數資料,同樣表示為“[n(%)]”形式,經卡方檢驗后,推導出χ2值和P值;手術所需時間、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所需時間、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GAD-7量表、PHQ-9量表評分為計量資料,表示為“(±s)”形式,經t檢驗后,推導出t值和P值。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指標 觀察組護理以后的手術所需時間、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所需時間和對照組相比明顯更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后的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后的手術指標比較(±s)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5例,占11.90%)經過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經過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16例,占38.10%)明顯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2.3 生活質量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均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更為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比較(分,±s)
2.4 焦慮和抑郁情緒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GAD-7量表、PHQ-9量表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兩組的GAD-7量表、PHQ-9量表評分均得到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更突出(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比較(分,±s)
表4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比較(分,±s)
2.5 滿意度 觀察組(40例,占95.24%)經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后的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34例,占80.95%)經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的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后的滿意度比較[n(%)]
結直腸癌有著非常高的發(fā)病率,是近年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僅次于胃癌,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群[8]。從臨床資料中了解到,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致使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嚴重威脅[9]。目前,結直腸癌已成為繼乳腺癌、肺癌、胃癌后對患者產生嚴重影響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結直腸癌的全球每年發(fā)病率超過94萬人,其中有超過50萬人次經過治療后無效而死亡。結直腸癌在我國的發(fā)病率表現為逐年升高的趨勢,發(fā)病率達4%,對患者的生命質量產生的影響和威脅巨大。結直腸癌患者一般都存在負面情緒,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威脅,導致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較差,因此需及時采取有效、科學的方法進行治療。
微創(chuàng)技術是最近年新起的一種技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已成為結直腸癌的首選治療措施。腹腔鏡手術在可視的條件下,準確定位,使操作更便捷,明顯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且對患者產生的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有利于結直腸癌患者預后效果的改善。但手術屬于有創(chuàng)性操作,會對患者造成創(chuàng)傷。為促進患者術后恢復,還需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10]。手術室護理配合是在手術室內對患者配合嚴謹科學的護理,其目的是促進患者更快的恢復健康。將手術室護理配合應用在臨床護理中能在各個科室的護理中發(fā)揮理想的作用[11]。
針對于此,本研究將手術室護理配合應用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中,從結果中可以看出:①觀察組護理以后的手術所需時間、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所需時間和對照組相比明顯更短。②觀察組(5例,占11.90%)經過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經過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16例,占38.10%)明顯更低。③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無差異,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均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更為顯著。④護理前,兩組患者的GAD-7量表、PHQ-9量表評分差異不顯著,護理后,兩組的GAD-7量表、PHQ-9量表評分均得到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更突出。⑤觀察組(40例,占95.24%)經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后的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34例,占80.95%)經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的滿意度更高。這主要是因為對患者進行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配合,積極的進行術前訪視,可重點對患者進行宣教,使患者認識到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提高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的耐受程度,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和不良影響[12]。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積極的進行胃腸道準備,有助于減少術中出現感染的情況,可有效防止術后切口感染等情況,有助于手術切口的愈合。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做好各項器械的準備工作,排除器械故障等,同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綜合性的為患者的康復和恢復提供了條件[13]。通過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配合,能使護理工作更嚴謹,綜合性的強化手術室巡回護士之間的配合,護士熱情引導患者進入手術室內,并進行心理安撫,在對患者進行移動的過程中等盡量保證動作輕柔。在手術過程中配合麻醉科醫(yī)師和手術醫(yī)師開展各項護理操作,同時堅持舒適性的原則,對患者提供各項優(yōu)質細致的護理[14]。在護理中利用預見性的護理原則對患者開展指導,可避免患者術后出現的并發(fā)癥,提升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過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配合能夠促使醫(yī)護工作者之間的工作配合度大大提高,手術室護士通過嫻熟的技巧配合手術各項操作,并熟練掌握使用手術的儀器和設備,各項護理操作迅速準確,有效促進患者手術指標的完善,減輕各項不良事件的出現概率,提高了手術治療的安全性、患者的整體舒適度及整體生活質量。利用手術室護理配合要求醫(yī)護工作者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原則,根據患者的需求為患者提供科學性和嚴謹性的護理[15]。手術室護理可有效的拉近護士和患者之間的關系,提升患者對護理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經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通過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進行干預,可以有效的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提高整體手術治療的質量,減少并發(fā)癥出現的概率,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使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