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守邊關(guān)

2022-03-22 01:53鄧在艷
含笑花 2022年2期
關(guān)鍵詞:老山莊園邊境

鄧在艷

以前,每次寫作的時候,文字總是呼嘯而至,可到麻栗坡采訪后,面對沉重的生命話題,我才明白生命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史詩,無論如何下筆都太輕。到祖國的邊境麻栗坡縣,就看見家家戶戶的房子上,都有一面迎著凜冽寒風招展的五星紅旗,像是在無聲地訴說著每一個邊境百姓的家國誓言。這片被世人敬仰的土地,在那段發(fā)生邊境沖突的艱難歲月里,牽動著億萬中華兒女的心,無論多么華麗的語言、多么壯麗的詩篇,在它面前都顯得蒼白。在新時代的今天,無數(shù)邊疆兒女初心依舊,用青春堅守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2022年1月10日的早晨,濃霧沉沉,車從文山城出發(fā),走了一段高速路之后,便跟著導航上了山,沿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顛簸前行,董干退役軍人服務站便成了此行的第一站。進入退役軍人服務站內(nèi),墻上的“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離軍不離黨”三行字尤為顯眼,讓人頓生敬意。據(jù)董干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張后貴回憶,在2019年采集老兵信息時的場景,令他終生難忘,至今仍然記憶猶新,他回憶說:“老兵們的退伍證,是用棉紙制作的,已經(jīng)變得很脆,稍微一用力,已經(jīng)發(fā)黃的棉紙就會碎掉,必須要很小心很小心才行?!?/p>

我們用過午餐之后,董干鎮(zhèn)政府的院心里,便來了一位身著迷彩服的兵哥哥,他的名字叫曾宏斌。當這位大哥哥一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他那標準的身材、干練的動作,讓在場的人都以為他是一名正在服兵役的軍人,娜姐脫口而出:“你是現(xiàn)役軍人吧?”。雖然曾宏斌戴著口罩,可他的微笑怎么也掩飾不住,他的笑容就像冬天里的太陽一樣,在寒風中給遠道而來的我們莫大的慰藉。

隨著采訪的深入,我們了解到33歲的曾宏斌,曾經(jīng)服兵役12年,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青春。2020年12月25日,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他毅然決然從丘北舍得應急管理中心前往麻栗坡董干鎮(zhèn),是第一批到董干參加邊境疫情防控守卡的工作人員。談到自己的工作時,曾宏斌告訴我們,當初他轉(zhuǎn)業(yè)的時候,就是看中了舍得應急管理中心的“舍得”兩個字,所以就選擇了那個地方,繼續(xù)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到如今,他依舊懷著那顆“舍得”的心,用自身行動支持著國家的邊境防疫工作,從老家丘北轉(zhuǎn)戰(zhàn)麻栗坡董干鎮(zhèn)從事疫情防控工作,管理在邊境防疫守卡民兵。

在管理民兵的過程中,由于卡點分散,而且各卡點之間間隔遠,統(tǒng)一集中難度很大;民兵的年齡不一樣,年齡最小的是18歲,年齡最大的是47歲;民兵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樣,對于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認知也是不一樣的。進而加大了管理難度加大。曾宏斌作為管理者,首先從民兵的年齡、性格、家庭環(huán)境等進行分析,進行重新分組。其次,為了做好每個組的工作,他和組長一起關(guān)心民兵的生活,做好統(tǒng)籌謀劃,讓民兵們可以安心工作。第一批到董干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民兵,還有張勝、徐國恩、楊波虎、何廷亮等人,如今依然留在曾宏斌管理的溫暖大家庭之內(nèi),不分晝夜地在卡點執(zhí)勤、巡邏,錯過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自覺“為國守門,為國把關(guān)”。

從曾宏斌的敘述中,我們了解到,起初卡點電沒有接通,手機信號不穩(wěn)定,就連飲用水,都要民兵們一桶一桶從山腳提到山上去,條件可謂非常艱苦。到了夜里,民兵們巡邏的時候,更是危險重重,會有猴子、野貓、青蛇等冷不丁從草叢里鉆出來,嚇得人直打哆嗦,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晚上巡邏的時候,民兵們需要隨身帶上硫黃粉,預防被蛇咬傷;睡覺的時候,偶爾螞蟻也會爬到床上去,咬得人發(fā)癢。此外,外出巡邏的時候,他們每個人手里還會拿上一根警棍,當然用于照明的電筒、用來消毒的酒精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曾宏斌帶領隊伍在苗皇山一帶巡邏,到了雨夜路面濕滑,山上的落石滾滾而下,稍有不慎就會跌下山崖。在一次的巡邏途中,民兵徐國恩一不小心被石塊劃破小腿,縫了五六針。曾宏斌安排負傷的徐國恩回家休息,徐國恩卻說:“我請假了,就少了一個人,大家就一點兒休息時間都沒有了,我不能這么自私?!庇捎谑乜ㄐ枰?4小時輪崗,盡管已經(jīng)負傷縫針,徐國恩還是堅持留下來,走起路來一歪一歪的,分外讓人心疼。當曾宏斌談到徐國恩的時候,他說:“正是有很多像徐大哥這樣的守邊人,不斷感染著我,才給了我留下來的勇氣!”。

給民兵徐國恩縫針的醫(yī)生,正是曾宏斌的妻子郎富華,一個多年堅守在董干衛(wèi)生院的醫(yī)生。曾宏斌到董干從事民兵管理工作之后,就認識了董干衛(wèi)生院的郎富華,兩人認識兩個月后就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攜手一生。對于曾宏斌的工作,郎富華一直非常支持,當談到妻子郎富華時,曾宏斌動情地說:“我很感謝她,是她給了力量,給了我堅守在邊境的決心”。當曾宏斌陪受傷的同事來就醫(yī)的時候,郎富華總會給曾宏斌打預防針,尤其是在給徐國恩縫針的時候,郎富華對曾宏斌說“你平時要小心點,我可不想親自給你縫針?!?,這句話曾宏斌一直記在心中。郎富華對于丈夫曾宏斌的關(guān)心和擔心,已經(jīng)飽含在了她說的這句話里。但她,從來不抱怨,而是管理好家里的一切,給曾宏斌一個溫暖的家,默默支持曾宏斌的工作。

忙起來的時候,曾宏斌基本顧不上家里,除了怕妻子擔心,也怕母親擔心他。于是,每次回到丘北探望母親,要重新回到防疫一線之前,他就用善意的謊言騙母親:“媽,沒事的,不危險!”,然后又開始奔赴邊境一線,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這幾年,他覺得虧欠最多的還是妻子,他和妻子剛剛新婚不久,本該和妻子一起度蜜月……盡情享受新婚的快樂,可他卻沒有做到,他覺得是自己作為丈夫的失職,因此心中不免生出許多的歉疚來。晚婚的他本來可以休18天的婚假,他卻只請了6天婚假,辦完婚禮儀式之后,又匆匆回到邊境一線。他的孩子出生的時候,原本可以休一個月護理假,和家人一起帶帶孩子,盡情享受做父親的快樂。但是,因為擔心邊境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只休了5天護理假,就急急忙忙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繼續(xù)在邊境巡邏、管理民兵的伙食和住宿,與大家同甘共苦,共同守望邊關(guān)星月,守護祖國安寧。盡管如此,他的妻子郎富華還是沒有一句怨言,依舊無聲地支持丈夫的工作。

平時,守卡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一連兩三天都是連軸轉(zhuǎn),連睡覺都成了一種奢望。在卡點上,沒有任何可以消解寂寞的方式,用曾宏斌的話來說“除了巡邏就是巡邏”。尤其是到了夜里,萬籟俱寂,茫茫的黑夜,讓人更加孤寂。所以,由于工作壓力大、耐不住寂寞、家中有事等原因,第一批到董干守卡的民兵中,只剩下楊波虎、張標等9人。

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老百姓的支持和幫助,曾宏斌和他的民兵隊伍才有留下來的決心和勇氣。為了祖國和人民,為了邊境安寧,他們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歲月。而今,盡管條件艱苦,危險無處不在,曾宏斌依舊沒有退縮,一直堅守在邊境一線,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守邊,是男人的使命,軍人的使命!”,這也是曾宏斌踐行愛邊、守邊的錚錚誓言。

在邊境線上,守卡不僅是民兵們的工作,也是每一個邊境老百姓的事,老山山頂上寫著的那句話“放牛也是巡邏,種地也是站崗”,就是最好的寫照。邊境善良的老百姓,除了參與邊境巡邏,還經(jīng)常將一籮一籮的南瓜、豆尖、洋芋等蔬菜,送給民兵們,真正是“民擁軍,意比泰山重;軍愛民,情似東海深。”據(jù)曾宏斌回憶,在普弄銃樣的卡點上,曾有老百姓在種地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國邊民想要強行沖卡,就迅速向曾宏斌管理的卡點報告。民兵們趕到后,他國邊民迅速退去,有效化解一場防疫危機,守護祖國和人民的平安。

在麻栗坡縣猛硐瑤族鄉(xiāng)的老山周邊,有一個叫做下銅塔的村莊,位于煙山霧海的半山上,我們采風的最后一天就來到這里。那里的半山上,住著一位品格堅毅的瑤家兒郎盤毅,作為邊境百姓的盤毅,就如他的名字一樣,堅守在下銅塔這個地方,和很多邊境百姓一樣,堅守在祖國的邊境,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憑著一己之力修復“貓耳洞”文化,抒寫著他愛邊、守邊? 的決心與赤誠。

1977年出生的盤毅,曾經(jīng)由于家境貧寒,十四歲輟學,多次到外地務工。近三十年來,盤毅做過石廠工人,還干過農(nóng)場開荒、口岸搬運、印刷書籍等工作,多種職業(yè)的反復磨煉,鑄就了堅韌的品格,越是艱難越是向前。直到2001年,從廣東回鄉(xiāng)之后的盤毅,在政府的組織下,參加了一個多月的民兵集訓,在內(nèi)心深處燃起了對軍人的崇敬和一股保護老山文化的火苗。時至今日,他用瑤家兒郎的堅毅和對革命英烈的崇敬,開啟了保護“國旗下的貓耳洞”文化的先例,成了貓耳洞文化的守護者,成了紅色文化的傳承人。

1月12日中午,我和州文聯(lián)副主席韋治娜、麻栗坡縣文聯(lián)主席袁微等一行人,去到了猛硐鄉(xiāng)的下銅塔。那一天,上山的路上,霧特別大,能見度很低,讓我們猶如置身云端,愜意叢生之感。剛下車,一位戴著黑帽子、身著黑風衣、穿著黑灰色牛仔褲、滿臉堆笑的伙子——盤毅就已經(jīng)在上坡路的右側(cè)等候我們,與我們在這煙山霧海之間來了一場美麗的遇見。接到我們之后,盤毅急忙上前為我們引路,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步入了千古瑤寨莊園內(nèi)。茅草屋頂?shù)默幷f園門檻上,書寫著一幅火紅的對聯(lián)“古色古香天地人和惟綠源,山瀾水迤靈微秀地迎賓客”,給人賓至如歸之感,讓人忍不住想去親近這片莊園,想要一探究竟。大家一面討論著這副對聯(lián)的妙處,一面拾級而上,欣賞著莊園內(nèi)的綠景,猶如置身世外桃源之內(nèi),真真有種“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歸真之感。

“苔痕上階綠”的臺階兩旁,挺立著兩棵翠綠的大樹,就像兩個放哨的衛(wèi)兵一樣守護著千古瑤寨莊園。緩緩進入莊園,鳥叫聲此起彼伏,苦竹、吊竹、米湯果樹等植株漸漸映入眼簾,讓人心馳神往,如沉綠海。若是入了夜,在山間的綠蔭之下靜坐,會讓人感受到一種“夜靜春山空”的沉寂之美。在這片安靜的莊園內(nèi),置身在綠意榮榮的世界,你可以與自然自由對話,忘卻一切塵世的煩惱,山歸真,水歸真,人亦歸真。一路上,與盤毅攀談的過程中,我們才得知他已經(jīng)四十五歲了。他和妻子盤勝麗,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兒子和一個上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奇怪的是,盤毅這位瑤家兒郎,卻依舊是青春的模樣,歲月在他的臉上不著痕跡,叫人難以置信。許是善良的人,終會得到歲月的饋贈,擁有青春的容顏,享有幸福的人生。

繼續(xù)往莊園的深處走去,還有一個寬闊的魚塘,魚兒在魚塘內(nèi)歡快地游著,像是在迎接我們的到來。周圍的綠樹,倒映在碧澈的魚塘里,讓魚塘內(nèi)的層層波紋蕩著綠意,魚兒歡快地在綠意間穿梭。莊園內(nèi),不僅有綠的樹、綠的水、綠的風,連水里的魚兒也被染綠了。盤毅在開發(fā)這個莊園的時候,不僅注重綠意氛圍的營造,而且還打造了充滿現(xiàn)代氣息的KTV包房,包房內(nèi)暗黃色的墻上掛著一塊近50英寸的顯示屏,讓顧客可以隨意點歌。

從盤毅的口中我們得知,他現(xiàn)在正在打造一款老山古樹茶,目的是讓登上老山前來看望戰(zhàn)友的老兵和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莊園里可以喝上一杯熱騰騰的老山古樹茶,重走老山之路、重溫老山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如今,盤毅在他的千古瑤寨莊園內(nèi),已經(jīng)無數(shù)次接待了前來老山祭奠戰(zhàn)友的老兵同志,老兵同志們每每離開的時候,盤毅都會為他們奉上一小盒老山古樹茶,將人間大愛傳遞,將老山精神傳向遠方,讓人們一起來銘記老山精神、致敬英雄。當有游客到訪老山,在他的莊園內(nèi)喝茶、烤燒烤的時候,盤毅都會以“貓耳洞文化”作為紅色教育的活本教材,向每一位來訪的客人講述身邊的守邊故事,讓游客將老山文化帶向祖國的大江南北,帶向世界。

參觀完莊園內(nèi)的KTV包房,盤毅又帶著我們在一條鄉(xiāng)間小路上,從上而下前行,濕滑的路面上,被安上了防滑的石子兒。道路的內(nèi)側(cè),有一個發(fā)電機,山水從高高的山上“嘩嘩嘩”傾瀉而下,電機就不停地轉(zhuǎn)動,噴出來的水就如瀑布一樣,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盤毅告訴我們:“這是利用水的沖力發(fā)電”。那時,我簡直認為盤毅是個了不起的工程師,居然可以想出如此巧妙的辦法。瞬間,我對盤毅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我立馬向他豎起大拇指,贊揚起他來:“盤大哥,你真是個智慧達人呀,太佩服你了!”,他急忙反駁:“我只是個小學生,不是什么智慧達人!”,現(xiàn)場的人極為詫異,都以為自己聽錯了。從盤毅的事跡中,我讀懂了人的一生,不在于你的出身如何,而是在于你有一顆不斷向上、向善的心,這樣就可以讓接近你的人就如接近光。

四十多年前,老山周邊發(fā)生邊境沖突時,盤毅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可那時的情景依舊歷歷在目,讓他終生難以忘懷。循著歷史的時光,向著盤毅的記憶深處而去,當初邊境百姓挖貓耳洞,不僅僅是為了讓老百姓和士兵們躲進去,預防彈片帶來的傷害。同時,還因為發(fā)生邊境沖突時,谷物不能放在家里,不然炮彈一來,茅草房就會起火,一切都將化為烏有,人們就連生活的重要物資也都會一并失去。挖了貓耳洞之后,在發(fā)生邊境沖突時,邊境百姓就將谷物搬到貓耳洞內(nèi)存放,以此保障自身的物質(zhì)生活。

為了保護貓耳洞文化,銘記“老山精神”,自2018年伊始,盤毅就開始自發(fā)對貓耳洞文化進行修復。到現(xiàn)在,盤毅已經(jīng)和妻子以及自家的兩個孩子一起用三年多的時間,修復了7個貓耳洞的紅色文化。而且,在修復貓耳洞文化的過程中,全部都是盤毅自費完成的,可見他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盤毅一邊修復貓耳洞文化,一邊以貓耳洞文化為載體搭建緬懷先烈的愛心平臺,讓每一位到此看望戰(zhàn)友的老兵,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治愈老兵的精神創(chuàng)傷以及戰(zhàn)火給這片土地帶來的創(chuàng)傷,縫合這片土地的傷痕。盤毅還談到2019年4月28日,當老兵們組團到老山看望革命英烈時,盤毅就是在他的莊園內(nèi)接待老兵們的。當時,老兵們看到盤毅恢復的貓耳洞文化,再追憶往昔崢嶸歲月,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紛紛為盤毅的行為點贊。

采訪當天,當盤毅被問到“為什么要堅持恢復貓耳洞文化?”他微笑著說:“曾經(jīng),英烈們用身軀擋住了子彈,讓我成為邊境的幸存者,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傳承老山精神的信念,一直支撐著我恢復貓耳洞文化?!薄N覀冊诒P毅的身上,看到了作為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擔當,看到了他身上濃郁的愛國情懷,看到了邊境百姓對祖國的擁護和熱愛。過去,貓耳洞是發(fā)生邊境沖突時,戰(zhàn)士和邊境百姓為了躲避戰(zhàn)火,避免帶來更大傷害而修建的。如今,被修復的貓耳洞文化以其自身獨有的紅色文化魅力,成為我們民族的珍貴文化瑰寶,不斷豐富著老山精神的內(nèi)容?,F(xiàn)存的貓耳洞,警醒著我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邊關(guān)戰(zhàn)士用鮮血澆灌的革命鮮花,我們要且行且珍惜。

在修復貓耳洞文化的過程中,盤毅和妻子從每一個晨曦到黑夜,把貓耳洞內(nèi)的垃圾和多余的泥土用鏟子清理出來。為了避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清理出垃圾和泥土之后,盤毅又自己開貨車,把垃圾和泥土運出去,找垃圾場傾倒。現(xiàn)在,在盤毅和他家人的努力下,被修復的7個貓耳洞外面都鐫刻著一副紅字對聯(lián),例如“祖國的巨擘,民族的星斗”“牢記使命,默默奉獻”“國家永不孤寂,身軀化作山脈”等,都是盤毅一筆一畫鐫刻上去的,每一個字既靈動飄逸,又堅韌有力。每副對聯(lián),都傾注著盤毅的心血,都是對老山精神的再次解讀,譜寫著新時代的今天邊境百姓“扎根邊疆”的決心。

在恢復貓耳洞文化的初期,對于只有小學文化的盤毅來說,過程是極為艱辛的,尤其是在鐫刻貓耳洞洞口前對聯(lián)的這件事,對盤毅來說顯得尤為艱難。然而,盤毅并沒有放棄修復貓耳洞文化,他心里想到曾經(jīng)犧牲的烈士們,想著為祖國和人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他便日復一日地堅持苦練毛筆字。鐫刻對聯(lián)之前,盤毅先在貓耳洞洞口前固定上豎形石條,再到精心挑選哪副對聯(lián)適合放在貓耳洞前,然后請廣告公司把對聯(lián)打印出來貼在豎形石條上,他自己再用毛筆一筆一筆添實。用毛筆添實之后,再用刻刀一刀一刀將字刻在石條上,把對聯(lián)刻好之后,盤毅再細心地給每個字一筆一筆添上紅色油漆,等到油漆風干之后,對聯(lián)鐫刻的過程才算真正完成。每一副對聯(lián)的橫批,沒有任何文字,都是一顆紅色的五角星,“扎根邊疆,心向中央;擁護核心,心向北京”在盤毅身上得以生動實踐,他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守邊人的使命。

而今,我們看著貓耳洞外的每一副對聯(lián),都像是看到了曾經(jīng)邊境戰(zhàn)士誓死保衛(wèi)祖國的場景,他們用生命將錚錚誓言寫在那片大地上。同時,我們還會聯(lián)想到盤毅沒日沒夜、不辭辛勞地修復貓耳洞文化,驚嘆他過人的毅力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寫到這里,我想起了前幾天在麻栗坡烈士陵園里看到的一塊烈士墓碑,上面刻著“葉小乖烈士墓”幾個大字,身著軍裝的葉小乖烈士,照片上的他就像個孩子一樣,讓人看了分外心疼。墓碑上有葉小乖烈士的介紹,他曾是三五貳零五部隊六十四分隊的排長,年僅二十五歲,就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除了葉小乖,陵園內(nèi)還住著許許多多未能回到故土和媽媽懷抱的烈士,將熱血灑在了祖國的邊疆。

為了讓烈士陵園內(nèi)的烈士安息,默默無聞的守墓人一直在堅守,李志林和他的父親李有權(quán)、母親陳慧香,兩代守墓人,守護著陵園內(nèi)的每位烈士。如今,已經(jīng)退休的李有權(quán)和陳慧香夫妻倆,每到逢年過節(jié)都還會去烈士陵園內(nèi)看望烈士們,把烈士們當作自己逝去的親人。尤其,到了過年吃年夜飯的時候,已經(jīng)搬離烈士陵園的他們,還要用三輪車拉著一車年夜飯,去陵園內(nèi)祭奠烈士們,祭奠完之后他們才回家吃年夜飯。當時,陳慧香奶奶動情地說:“等我閉眼的時候,我就不去看他們了!”,在她的有生之年,她一直都是烈士的親人,烈士陵園的守護者。

現(xiàn)在,盤毅在每一個已修復的貓耳洞外圍,插著一桿小紅旗,上面寫著“國旗下的貓耳洞”七個字。當我們路過時,那一桿小紅旗在冷風中飄著,噗噗作響,尤為動人。烈士們的英靈,好像就隨著飄揚的紅旗,在祖國的上空,庇護著我們的中國。

盤毅,以瑤家兒女的無私、質(zhì)樸、純真與熱愛守護著祖國的邊疆,以邊疆為基地,致富圖強。盤毅在修復貓耳洞文化的同時,結(jié)合自身的民族特色,建起了自家的千古瑤寨莊園,將紅色文化和瑤族莊園文化融為一體,傾情打造富有紅色文化特色的莊園文化。在莊園的后院內(nèi),盤毅還模擬上老山的盤山公路上的貓耳洞,設計了三個大型的貓耳洞,將貓耳洞文化與莊園文化深度融合。莊園內(nèi)三個模擬貓耳洞連起來的“貓耳洞文化”,同樣篆刻著三幅紅色的對聯(lián),分別是“熱血男兒保邊疆,自衛(wèi)還擊奔戰(zhàn)場”“犧牲我一個,幸福十億人”“今日人民幸福日,乃是英烈血鑄成”,既大氣磅礴,又動人心弦。內(nèi)涵豐富的貓耳洞文化,讓每一個到過這里的人,都得以被“老山精神”淬煉思想,在精神上受到一次深度的洗禮。

當我看到對聯(lián)上的“熱血男兒保邊疆”七個字時,內(nèi)心莫名涌動,生出許多感動來。瞬間,一直居住在馬崩哨所山頂上的第十四代苗家人王興仁一家,從我的記憶深處徐徐走來。山頂上的其他人家都搬走了,他家依然獨自生活在山頂上,成了守護祖國邊境的“活界碑”,是真正的“一家固一村,一家守一國”,守好國門成了他畢生的夙愿、無悔的選擇。曾經(jīng),作為村支書的王興仁,不分白天黑夜地帶著掃雷部隊,在邊境線上排雷,消除安全隱患。前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王興仁又帶著巡邏部隊,不舍晝夜地在邊境巡邏?,F(xiàn)在,他又把自己的小兒子交給了部隊,到甘肅當兵,將來再延續(xù)他們一家人世世代代守邊的誓言。于此,王興仁一家,日日夜夜守在邊境,成了守邊的“活界碑”。

而盤毅,在邊境建起了“千古苗寨莊園”,將祖國的事業(yè)扎根在邊疆,又是新時代守邊人的另一種堅守。我們與盤毅交談時,了解到他計劃在莊園內(nèi)持續(xù)打造集餐飲、貓耳洞文化愛心平臺和旅游業(yè)為一體,整合紅色資源、瑤族文化,用墻畫的方式具現(xiàn)貓耳洞文化和瑤族文化,發(fā)展旅游業(yè)帶動邊疆人民致富,堅定愛邊、守邊的決心。同時,盤毅還談到后期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品牌打造中,還將推出的每一個產(chǎn)品都賦予一個感人的紅色故事,把正宗的老山古樹茶、干竹筍等農(nóng)副產(chǎn)品進行文化包裝,打造故事產(chǎn)品,讓遠方的客人拿著農(nóng)副產(chǎn)品時,一起永遠銘記“老山精神”。盤毅還談到,以后為了帶動老山周邊的老百姓致富,將以貓耳洞文化為載體,把莊園做大做強,甚至將企業(yè)發(fā)展上市,解決村民的就業(yè)問題,以此激發(fā)邊疆發(fā)展的內(nèi)生動力。

從盤毅恢復貓耳洞文化的事例上,我們不難聯(lián)想到了一位像他一樣,不怕苦、不怕難的邊境百姓,一位平民排雷英雄——王開學。作為一個普通的平頭百姓,當居住的土地上,遍地都是地雷,他想到的不是離開那片土地,而是把土地上的雷排出來,堅定地守在邊境,守住自己家鄉(xiāng)的每一寸土地。經(jīng)過一次次試驗,他測出了能讓電子地雷爆炸的重力是2.8公斤,能讓反步兵地雷爆炸的重力是1.5公斤,能讓子母地雷爆炸的重力是0.06公斤……自1990年3月排出第一顆雷以來,他了用近三十年的時間,歷經(jīng)無數(shù)次實驗和無數(shù)個驚心動魄的瞬間,在享有“地雷村”之名的土地上,排出了1.4萬余顆地雷,種出了280余畝的經(jīng)濟作物。

當我們采訪王開學時,他冷靜地說:“肉眼看上去地雷很多的地方是安全的,看不見地雷的地方反而是最危險,所以我每一次排雷時都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忘記每一天都是第一次排雷”。去年,由于邊境疫情防控的需要,政府要在邊境建設疫情防控的物理防護障礙。但是,由于地雷太多,工程無法順利進行。于是,已經(jīng)五十多歲的王開學在政府相關(guān)工作人員的邀約下,再一次走上了排雷的戰(zhàn)場。當排到一處地雷很多的地方時,工程隊的工人,都因為害怕迅速離開了幽深的草叢,負責人也勸他不要拿生命開玩笑,準備將工程繞道而行??赏蹰_學一再堅持,認為祖國的土地一分也不能讓,他匍匐在邊境線上,用三天時間排出了2.5米的通道,讓工程得以順利完成,既為政府節(jié)省了300余萬元的資金,又守住了祖國的領土。

王開學作為一個普通百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過人的毅力、魄力和耐心、細心,傾訴了他對祖國深沉的愛。于他而言,不是軍人,勝似軍人,早就用自己的青春向祖國起誓,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保家衛(wèi)國的誓言。于此,王開學和盤毅一樣,將自己的事業(yè)和祖國的事業(yè)相結(jié)合,愛家、守家就是愛邊、守邊。

曾宏斌、盤毅、王開學等都是新時代的守邊人,是頂天立地的熱血男兒,在我們看來“熱血男兒保邊疆”是常有的事,說來并不稀奇,談來也不是奇聞??墒?,這一次我們來到麻栗坡采風的過程中,卻有一位奇女子——唐飛,讓人驚嘆怎么會有這樣神奇的女人?她現(xiàn)在就職于麻栗坡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我們到麻栗坡縣三天的采訪過程中,都是由她全程陪同的。帶我采風的路上,她還把自己的故事,講給了我們所有的人,一起分享她人生的幸福與感動。

四十出頭的她對工作依舊充滿熱情,不負黨和人民的期許,忠誠守望,踐行著自己的使命。唐飛的爸爸叫唐標強,也是一名退伍軍人,并在邊境沖突中參加過戰(zhàn)斗。雖然唐標強已經(jīng)去世,但在唐飛的記憶最深處,深深地記得在她很小的時候,爸爸回來一段時間又要出去一段時間。她雖然小,卻知道爸爸是要去保家衛(wèi)國,所以從來不去刻意地阻止爸爸。一次,唐飛的爸爸又要前往前線,唐飛和姐姐唐燕追著爸爸跑了好幾里地,哭著鬧著不準爸爸出去,最后還是拗不過爸爸,目送爸爸的背影漸漸消失。在那個時候,唐飛就已經(jīng)埋下她對軍人的崇高敬意,注定一生要為守護軍人而工作。

唐飛從小就崇拜軍人,當別人給她介紹對象的時候,她總是說不合適,也就不當回事。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軍人李松,她那顆要強的靈魂才被軟化。唐飛談到李松的時候,總是笑中帶淚,每說出的一個字都顯得那樣珍貴。從她的敘述中,我們得知她的丈夫當時是在麻栗坡船頭服兵役,她在城里面工作,要見一面是非常困難的??衫钏蓞s堅如磐石地認定了唐飛。唐飛總會收到李松的信,幾乎兩三天就會有一封。一直到他們結(jié)婚為止,她收到了李松的一百多封信,最長的一封信達20多頁,可見李松對愛的真誠!再次談到那一摞高高的信,唐飛的臉上,總露出掩飾不住的微笑。

由于丈夫李松的工作原因,唐飛和李松的婚禮,都是在軍營里面舉行的。可唐飛沒有任何怨言,看著部隊的士兵們?yōu)樽约簻蕚涞幕榉繒r,她熱淚盈眶。往后,她的一生都在踐行著“軍嫂的諾言”,以柔克剛,把自己奉獻給了她崇拜的事業(yè)。結(jié)婚后,才發(fā)現(xiàn)遠在貴州的李松家境極為困難,可她依然不離不棄,堅定地和李松走在一起,踐行愛的諾言,踐行一起守邊的誓言;李松沒有時間,她就一個人照顧老人、孩子,扛起家庭的重擔;父親唐標強生病,她除了忙自己的工作外,還要衣不解帶地照顧父親;丈夫李松做闌尾炎手術(shù),遠在貴州的父母沒能來,她也一個人扛下所有;由于工作太過繁忙,分身乏術(shù),她就耐心地教會了幼小的兒子自己煮飯,學會獨立。唐飛,這個柔弱的女人,用千百種溫柔,以柔克剛,回應著她熱愛的生活。

2018年9月初,受低渦影響,暴雨影響著文山大部分地區(qū),麻栗坡縣境內(nèi)由于局部大暴雨引發(fā)洪災。當時,在民政局工作的唐飛,組織工作人員運送物資,四處組織救援隊救助百姓。那時候,在麻栗坡縣城的街道上,總有唐飛來來回回呼喊的聲音,如今聽來,她的嗓音依舊是沙啞的。可是,那沙啞的嗓音卻顯得如此美妙,說出的話令人感動。救災過程中,唐飛雖然是個女人,卻把自己當男人在用,投入到救災工作中,她,用一個女人的溫柔和堅強,將百姓的疾苦裝在自己的心中,用無聲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使命,履行著軍嫂的諾言。

后來,麻栗坡縣成立退役軍人事務局,當接到上級的安排,她又欣然接受任務,又挑起了重擔,踐行“一日是軍嫂,終生是軍嫂”的誓言。而今,她分管的麻栗坡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管理方法得當,到烈士陵園內(nèi)放眼望去,沒有一根雜草,墓碑上沒有任何灰塵。根據(jù)守墓人李志林的回憶,在烈保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員,一旦發(fā)現(xiàn)烈士墓被損毀就會立即報備,并馬上組織工人進行修理;如果烈士墓上有雜草,就會立即鏟掉,妥善保管烈士墓;如果烈士的墓碑上或墓前有灰塵,烈保中心就會及時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擦拭、清掃,讓烈士墓永遠是干干凈凈的,讓烈士們得以安息。

我們和唐飛一起到烈士陵園內(nèi),采訪到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的主任儂迪菲,她談到“不怕死,不怕苦,不怕虧”的老山精神時,說她自己總會跟前來看望烈士的家屬說:“我們在這里,守好你們的家人,請你們放心!”,幾句簡單的話就是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守護,讓我們在場的所有人淚目。因為有了唐飛和烈保中心的守墓人們,犧牲的烈士才有一個溫暖的家。她們雖然是女人,卻巾幗不讓須眉,以柔克剛,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千斤重擔。

除夕夜,當我們準備吃年夜飯,享受著闔家歡樂的時光時,我下意識想要拍張照紀念,發(fā)個微信朋友圈。一打開微信,卻在朋友圈里看到了邊境線上,黑夜里電筒的亮光照著守邊人前行的山路,邊關(guān)的冬雨淋濕他們的頭發(fā)……為了讓我們過上一個平安年,守邊人離開了家人,在邊境線上沒日沒夜地巡邏,守著我們共同的中國、共同的人民。我們“不是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因為有了守邊人,祖國和人民才有了平安。

他們一個個平凡的守邊人,用青春抒寫著守邊關(guān)動人的誓言,用青春擁抱邊境的每一寸土地,固守在防疫一線。

3038501908211

猜你喜歡
老山莊園邊境
珍瓏·青石子度假莊園
邊境小城馬斯特里赫特
老山蘭——戰(zhàn)士的魂
皺眉人
動物莊園
印度KL莊園
時政
民工給你上一課
窗外
獵殤
东方市| 舞阳县| 枣阳市| 驻马店市| 启东市| 常山县| 桃园市| 文登市| 临泽县| 司法| 辽阳市| 卢氏县| 特克斯县| 微山县| 通渭县| 葫芦岛市| 将乐县| 竹山县| 日照市| 拜泉县| 佛教| 陕西省| 张掖市| 龙里县| 贵港市| 象山县| 庄河市| 屏东县| 确山县| 读书| 福安市| 清水县| 保德县| 博罗县| 太白县| 临沂市| 双牌县| 庆城县| 玉屏| 迁西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