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筱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浪潮的興起,國家和學校以及社會都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僅僅只看重學生對于語文古詩的背誦,對課文的理解,更重要的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的應用到實踐中的能力,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對學生將來的發(fā)展以及個人的提升沒有任何好處和幫助。本文旨在分析小學語文言語實踐的問題以及探討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言語實踐 問題與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4.019
在人們的日常交流中,言語溝通是交流的基本能力,而小學正處于從幼兒園進入學校的關鍵時期,年齡較小,且表達能力并不強,還需要教師的細心教導和培養(yǎng)指導。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更加全面、優(yōu)秀的人才,要讓語文向實踐靠攏。不僅僅提升學生們語文成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對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和全面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小學語文言語實踐的現(xiàn)狀及問題
1.對學生的真實情況并不了解
由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個體差異性,自身的發(fā)展以及成長背景、家庭條件等都不同。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情缺少了對孩子們的關懷,因此忽視了孩子們的素質(zhì)發(fā)展。加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將言語實踐作為語文學科學習的附屬品,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并不高,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由于教師面對眾多學生時并不能做到一對一的教育和細心指導,因此學生的言語實踐能力就不會有太多時間去鍛煉和實踐,間接的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2.教學模式單一、固定化、效率低
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只有在聽教師講課,回答問題時才會去訓練自己的言語實踐,哪怕教師讓同學們之間小組討論的時候同學們也寧愿用自己的家鄉(xiāng)話去討論,這反映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單一化,對于新《課標》要求的標準來說過于死板,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以及言語實踐能力的提升。而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對課堂內(nèi)容的參與度降低,很難將學生和所將內(nèi)容結合起來,多數(shù)學生對講課內(nèi)容不感興趣,受到束縛,造成學習效率的低下。
3.師生對于言語學習的關注點不同
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顯示,教師們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更加注重文章的思路、理解方式、寫作背景等等;而小朋友們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更加注重認識新字、詞、句子以及修辭邏輯等等。而兩者關注點的不同導致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無法“對癥下藥”。
4.對言語實踐理解不到位
某位筆者曾經(jīng)做過一個調(diào)查問卷,實驗抽取了15位教師和40位學生,邀請他們按照實際填寫完調(diào)查問卷之后收集起來,發(fā)現(xiàn)對于“言語形式”的理解這一項只有大概10%左右的教師選擇了十分了解。20%的學生選擇了了解,而剩下百分之九十的教師和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不理解“言語形式”或者對該詞并不熟悉。
二、小學語文言語實踐的教學策略
1.情景教學法培養(yǎng)言語實踐能力
針對學生對于言語表達訓練時間不足的情況,可以講課堂上的詞語作為問題解決的切入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是告訴學生們或者讓學生自己查詢字詞的拼音,然后不斷重復字詞,加強記憶。整個過程實際上對言語能力的鍛煉沒有任何幫助,僅僅對于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上有一些鍛煉。而情境教學法則可以很好的解決學生們鍛煉不足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一些課文內(nèi)容對話較多的課文時,可以先用多媒體讓學生們搜尋一下課文當中出現(xiàn)的詞。學生們不知道這個詞的意思,教師便可以通過自己的講解和多媒體的展示讓同學們對詞語有更好的理解。像“生機勃勃”,則可以給孩子們播放一些新生出現(xiàn)的圖片和視頻,加深同學們的理解。之后讓同學們分組,同學之間按照不同的身份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同學們有感情的去讀課文中的內(nèi)容。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陶罐和鐵罐》《軍神》等等。感受不同課文不同角色的情感,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想象力,理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到共鳴。在這樣的課堂上要盡力讓全部同學們都參與到整個過程中來。在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的同時,更能鍛煉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是對言語實踐的最有效的鍛煉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多為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讓學生盡量參與,敢于表達,把課堂當成表現(xiàn)自己的舞臺,把教師和同學當成自己成長路上的陪伴者,這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播種、收獲,并不斷取得進步。
2.增加學生閱讀量,培養(yǎng)言語閱讀意識
言語實踐能力不足歸根結底還是對于文字閱讀積累量的不夠,學生的心中并沒有很多的內(nèi)容想要去表達,對語言文字不夠熟悉導致,而在日常課堂中適量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平時不僅僅是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固守傳統(tǒng),教師還可以挑選一些精彩的片段或者有意義的課外讀物,既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豐富學生的閱讀方式,增加閱讀儲備,提高閱讀速度,愛上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自己的發(fā)散性思維。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的某個角落建立“讀書角”,讓同學們把自己讀過的或者喜歡的書籍帶到學校來,都放在“讀書角”上,分享給自己的同學們,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感受班級的濃郁的書香閱讀氛圍,更能在閱讀的同時,鍛煉自己與其他同學交往交流的本領以及提升自己與其他同學相處的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把自己推薦的書目或者學校引進的優(yōu)秀書籍、刊物等等放在圖書角,每周固定一個時間讓大家沉浸在閱讀的氣氛中,讀完之后可以在分組進行組內(nèi)的總結,最后由小組長對全組的閱讀情況進行總結。如果一個同學看到了一本好書,總結的同時就又會是吸引其他同學閱讀這本好書的機會,像這樣星星之火不斷傳遞,無論是班級氛圍建設、閱讀水平和閱讀量增加還是言語實踐的總結分析能力的提高,都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支持班級的學生不斷進取、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3.課外拓展學生的言語實踐能力
對于不同的文章具有不同的學習方式,而小學的課文大多是記敘文、散文和故事的形式展開的,根據(jù)不同的文章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路,則會收獲不同的教學效果。還是那句話,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小孩子,活潑是他們的天性,好動是他們的本領。我們可以借此給他們體驗的機會,用生活的實踐來提供給孩子們嘗試的機會。例如,在故事講述時就可以分角色扮演鍛煉學生能力。而記敘文的時候就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讓學生去室外進行探究和活動。例如,在學習《鄧小平爺爺植樹》一課時,就可以安排學生們親身體驗植樹的過程,深度感受課文所表達的內(nèi)容和主旨,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又能掌握一門植樹技巧,教導同學們愛護植物,樹立良好的、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言語表達能力的同時提升實踐能力。除此之外,像《落花生》這種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課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可以讓同學們?nèi)ナ彝飧惺軐嵨?,讓同學們體會到作者想表達的情感,之后用自己的言語表達出來,就是對言語實踐能力最好的鍛煉。
此外,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課本上知識的講述和傳授,更多的還要讓學生學會表達,這才是語文學習最關鍵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因為學生們在生活中并不會有專門的課文給學生們分析和表述,更多的是生活中的新聞、別人發(fā)來的微信、過生日的祝福、旅游攻略的制定等等。讓生活“語文化”讓語文“生活化”是言語實踐的根本。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對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
4.注重同學之間的合作訓練
仔細觀察學生課堂上的學習狀態(tài)就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于自己周圍的同學會呈現(xiàn)一種較為放松的態(tài)度,教師則可以緊緊抓住這個特點,讓同學們互相合作、協(xié)作訓練。
例如,在學習《牛郎織女》這一課時,教師則可以讓同學們分組進行訓練,去試想一下牛郎織女在一年沒有見面的情況下去約會會是一個怎么樣的情況。除此之外,還可以巧妙利用課本中出現(xiàn)的插圖,即牛郎織女在見面時的插圖,讓學生們發(fā)揮想象去感受插圖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以及描述插圖的內(nèi)容。如果是同學們作為這個插圖的作者,會選怎么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對“牛郎織女”以及“愛情”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想象力,更能讓同學們都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感受牛郎織女的愛情的魅力,去理解“愛情”這個詞,去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每個人的發(fā)展都是獨特的,其自身語言特點也是獨特的,這是由每個人不同的差異性導致的。而小學生的言語習慣和特性是可擬的,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對于一些不善言辭或者羞于表達的同學,教師們就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環(huán)節(jié)來組織孩子們進行言語實踐。例如,在學習課文《火燒云》的時候,就可以讓同學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小組內(nèi)部成員每個人都說一句概括火燒云特點的話,然后小組內(nèi)部推選出一位同學分享出來??偨Y完了之后可以讓同學們分享一些自己類似的爬山旅游經(jīng)歷以及經(jīng)歷過程中出現(xiàn)的有趣的事情。而在學習《四季之美》的時候就可以讓大家學習贊美四季的詩詞,或者播放一些關于四季風景的視頻,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讓孩子們感受祖國壯美,同時,能夠在積極的環(huán)境中改變自己,提高自己,讓言語實踐在課堂中發(fā)光發(fā)熱。
5.按照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展開教學
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對于語言的使用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對事物的表達已經(jīng)具備了自己的理解,而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們就要糾正孩子們存在的事與物的對應錯誤的問題,確保學生們能夠清楚正確認識到自己傳達的意思以及正確理解別人表達的意思,之后才可以進行語言和表達方式的規(guī)范,形成自己的表達的邏輯思路。
例如,在學習說明文的時候,一般具備的“提出問題——舉例分析——回答問題”思維如果直接丟給孩子們讓他們?nèi)ダ斫猓⒆觽兛赡懿⒉粫斫夂徒邮苓@樣的一個思維方式,如果一步步展開教學,穩(wěn)扎穩(wěn)打地培養(yǎng)孩子們的能力,學生們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維方式,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文章的主旨。最后,在觀察了別人的邏輯思路和思維方式之后,才可以加以創(chuàng)新和重組,形成自己的思路,加之教師的指引,才能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
在學習記敘文的時候更可以讓學生模仿作者去對人或物進行外表或心理上的描寫。例如在學習老舍先生的《貓》時,從貓的動作、性格等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描寫,除此之外還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對細節(jié)活動進行描寫。這時候教師們就可以對學生進行言語實踐上的引導,教師可以問學生:“像這樣對具體的描寫大家是不是能夠感受得到呢?大家可以給自己身邊的同學或者是對自己喜歡的教師進行一個類似的描寫,然后我們舉行一個比賽,讓同學們來猜,看誰寫的更加生動形象,好不好?”這樣的提問不僅能夠激起同學們的興趣,更能用比賽來提高同學們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在認識更多字詞的同時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好奇心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將新學的知識運用到新的實踐中。
6.重視詞句的變換和使用
要想讓同學們具備更好的表達能力,就必須有真實的實例提醒同學們?nèi)ジ惺懿煌~句的魅力和表達。例如,在《烏鴉喝水》這一課的教學中,涉及很多的動詞如“放”“慢”“撿”“叫”等等??梢試L試讓學生們主動“刪”或“換”掉一些詞,感受不同的字或者詞給人來的不同效果,理解作者在這個地方用這個詞而不用那個詞的原因,在這里用這種表達方式的優(yōu)點和好處。鼓勵學生主動去改變不同的詞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己的解決方法來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改寫,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又能鍛煉其思維的擴散能力。
例如,在《慈母情深》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授課時就可以抓住一些關鍵詞句像課文中的“但頭腦卻喜歡吞‘革命英雄主義’,一如今天的女孩子們喜歡嚼泡泡糖”來詢問同學們:“作者寫這段話的時候除了用‘吞’還可以用其他的詞,像‘嘗’‘吃’等,那么這個地方用‘吞’相比較其他詞的好處在哪里呢?體會作者寫這句話用這個詞的感情,大家可不可以用這個詞造個句呢?”當學生們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時,教師并不要直接否定學生,每個人對課文的理解都存在差異性,教師要循循善誘并不斷引導學生的思維更加發(fā)散。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體會某個字的精確生動,觸及作者以及讀者內(nèi)心深處的靈魂,感受不同文字帶來的微妙變化,品析作品的同時也會增加學生們的言語實踐能力,在遇到自己的造詞造句的問題時,就會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綜上所述,言語實踐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對知識的學習還是以后與別人的溝通交流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自己,挑戰(zhàn)自己,反思自己。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長處,彌補自身教學不足,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認清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履行教師職業(yè)道德和教師責任,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幫助學生們?nèi)〉酶玫陌l(fā)展。
參考文獻:
[1] 瞿菊艷《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關注言語形式的實踐探討》,《文理導航》2021年第9期。
[2] 白紅林《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加強語言實踐的策略》,《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20年第9期。
[3] 趙政雄《農(nóng)村小學“以讀促說,以說促寫”的言語實踐教學》,《家長》2021年第30期。
[4] 曾細梅《用好文本“空白”,夯實語言實踐——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加強語言實踐策略》,《文淵(中學版)》2019年第7期。
311550058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