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泰, 鄒堅堅, 王 威, 李漢文, 李沛?zhèn)悾?楊凱志, 胡 真
(1.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fā)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650; 2.稀有金屬分離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東 廣州 510650; 3.廣東省礦產(chǎn)開發(fā)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650; 4.新疆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鋰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核能和航空航天等行業(yè),是我國戰(zhàn)略性關鍵金屬[1]。 我國鹽湖鹵水鋰儲量大,但鎂鋰比高達40 以上,提取難度大[2],偉晶巖型鋰礦成為重要的鋰礦來源[3-4]。 近年來,川西、南疆地區(qū)厘定出多條超大型偉晶巖鋰鈹多金屬礦床[5-6],是未來我國稀有金屬生產(chǎn)重要潛在基地。
浮選法是礦石提鋰的主要選別方法[7]。 我國學者研發(fā)的“三堿二皂一油”藥劑制度、“堿法不脫泥”選別工藝,利用堿溶蝕預處理調(diào)控鋰輝石和長石礦物表面性質(zhì),不僅增加了鋰輝石礦物表面活性位點,而且在長石等脈石礦物表面生成硅酸鈉等親水物質(zhì),增大了鋰輝石與長石等礦物的可浮性差異[8]。 本文以新疆某偉晶巖型鋰輝石礦為研究對象,開展了浮選試驗研究,著重考察了磨礦細度、堿溶蝕預處理以及浮選捕收劑組合對鋰輝石浮選指標的影響,為偉晶巖型鋰輝石礦浮選開發(fā)提供技術依據(jù)。
對試樣進行了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試樣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質(zhì)量分數(shù))/%
從表1 可知,原礦中Li2O 品位達到1.65%,伴生有價礦物鉭鈮含量較低,雜質(zhì)元素Fe 含量為0.42%,脈石礦物元素主要為SiO2和Al2O3,合計含量達到88.42%。
采用顯微鏡和MLA 對原礦進行了礦物含量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原礦礦物組成(質(zhì)量分數(shù))/%
從表2 可知,樣品中鋰礦物種類多達7 種,以鋰輝石為主;存在少量鉭鈮鐵礦和鈮鐵金紅石;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鈉長石和鉀長石。
鋰輝石浮選分為正浮選和反浮選兩種[9-10]。 基于該礦樣礦石性質(zhì)特點,本文擬定了鋰輝石正浮選流程,首先考慮鋰輝石浮選磨礦細度,然后研究堿溶蝕預處理、組合捕收劑調(diào)控礦物表面對鋰輝石浮選的影響,原則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原則工藝流程
試驗所用碳酸鈉、氫氧化鈉均為分析純,氧化石蠟皂(731)、環(huán)烷酸皂、油酸鈉、水楊羥肟酸、GYHN 均為工業(yè)純(其中GYHN 為廣州粵有研礦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科學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自主研發(fā)的新型皂類捕收劑);試驗用水為自來水。 所用磨礦機為XMQ-Φ240×90A 錐形球磨機,浮選機為XFD 型單槽浮選機。
磨礦不僅是選廠的主要能耗作業(yè),也會直接影響有價礦物的分離和產(chǎn)品質(zhì)量。 粒度較粗時,粗粒鋰輝石和未能解離的鋰輝石難隨泡沫上浮,影響鋰輝石浮選指標;粒度過細又會造成鋰輝石等礦物過磨,在細泥中損失較多[11-12]。 在粗選調(diào)整劑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用量各1 000 g/t、捕收劑氧化石蠟皂和環(huán)烷酸皂用量各400 g/t 條件下,考查了磨礦細度對鋰浮選指標的影響,結果見圖2。
圖2 磨礦細度對鋰輝石浮選指標的影響
圖2 結果表明,增加磨礦細度有利于鋰回收,當磨礦細度-0.074 mm 粒級含量超過71.6%時,回收率基本趨于穩(wěn)定,繼續(xù)增加磨礦細度,精礦Li2O 品位降低。因此選擇磨礦細度-0.074 mm 粒級占71.6%進行后續(xù)試驗。
堿溶蝕預處理改善鋰輝石與長石等脈石礦物表面性質(zhì),兩者可浮性差異增大,有利于浮選分離。 在捕收劑氧化石蠟皂用量400 g/t、環(huán)烷酸皂用量400 g/t 條件下,分別考查了碳酸鈉(氫氧化鈉用量1 000 g/t)和氫氧化鈉(碳酸鈉用量1 000 g/t)等不同堿溶蝕預處理對鋰輝石浮選指標的影響,結果見圖3。
圖3 結果表明,碳酸鈉對鋰輝石浮選影響十分明顯,當用量超過1 000 g/t 時,會導致鋰回收率明顯下降;氫氧化鈉對提高鋰回收率有利,當用量超過1 000 g/t時,回收率基本趨于平穩(wěn),但氫氧化鈉過量也會使其他脈石礦物上浮,影響精礦Li2O 品位。
圖3 堿溶蝕預處理對鋰輝石浮選指標的影響
在鋰輝石浮選中,傳統(tǒng)單一捕收劑包括十二胺、油酸、油酸鈉、氧化石蠟皂(731)、環(huán)烷酸皂和苯甲羥肟酸等。 傳統(tǒng)單一捕收劑雖然價格低、來源廣,但其選擇性較差,而且藥劑用量大,尤其對于礦物種類較多的實際礦石,單一捕收劑難以獲得良好指標。 不同捕收劑按照一定比例組合使用,發(fā)生共吸附、疏水端加長,產(chǎn)生正協(xié)同作用,比單一捕收劑具有更好的捕收效果。新型皂類捕收劑GYHN 對鋰輝石具有選擇性好、耐低溫等特點。 固定731 用量400 g/t,考查了731 分別與水楊羥肟酸、油酸鈉、環(huán)烷酸皂和GYHN 組合對鋰輝石浮選的影響,結果見圖4。
圖4 組合捕收劑對鋰輝石浮選指標的影響
圖4 結果表明,水楊羥肟酸對鋰輝石浮選效果較差;油酸鈉具有良好的捕收能力,但選擇性不佳,精礦Li2O 品位較低;與環(huán)烷酸皂相比,GYHN 表現(xiàn)出更好的選擇性,且同等藥劑用量下,鋰回收率更高。 最終選擇GYHN 與731 組合作捕收劑,用量均為400 g/t。
基于條件試驗研究結果,開展了鋰輝石浮選閉路試驗研究,試驗流程見圖5,結果見表3。
圖5 鋰浮選閉路試驗流程
從表3 可知,閉路試驗能獲得鋰精礦Li2O 品位5.52%、回收率82.90%的技術指標;鉭鈮礦物在鋰精礦中得到富集。 通過堿溶蝕處理、組合浮選捕收劑作用,即使未脫泥也取得了良好的分離指標,進一步表明了試驗選擇的工藝參數(shù)可靠、工藝流程穩(wěn)定。
表3 鋰浮選閉路試驗結果
1) 浮選回收偉晶巖型鋰輝石礦,關鍵是鋰輝石和長石等鋁硅酸鹽脈石礦物的分離。
2) 堿溶蝕預處理可以改善鋰浮選與鋁硅酸礦物的可浮性差異,需控制好碳酸鈉、氫氧化鈉用量;氧化石蠟皂(731)與GYHN 組合使用能發(fā)揮正協(xié)同作用,強化對鋰礦物的浮選回收。
3) 通過閉路試驗進一步驗證了工藝流程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在不脫泥情況下,最終獲得了Li2O 品位5.52%、回收率82.90%的鋰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