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玉 娟
(南京藝術學院 傳媒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13)
民國時期,西方生活方式、休閑娛樂習慣在中國逐漸盛行。迪士尼動畫也在這一時期傳入上海,并大獲成功。迪士尼動畫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動畫的發(fā)展,進一步影響大眾對動畫藝術的審美。這些外部社會環(huán)境促使了民國時期萬氏兄弟的動畫電影不僅具有迪士尼動畫的藝術特征,而且主導著大眾對動畫藝術的審美期待。萬氏兄弟通過動畫電影把對動畫藝術的時代審美與偉大反帝斗爭融為一體,創(chuàng)作出許多彰顯中華民族精神的經典之作,不僅滿足了人們精神上的需求,而且服務于政治,獲得了斐然的成就?,F(xiàn)有的相關研究多集中于萬氏兄弟動畫民族化的實踐,而關于其動畫的審美特征與愛國精神的研究卻很少。藍凡認為,萬氏兄弟“開辟了中國動畫電影的民族化探索之路”[1]。黃文靜在《“孤島”時期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的民族性研究》中強調了民族性在動畫中的表現(xiàn)。劉宜東與虞吉的《早期中國動畫技術與美學的研究——以 1930—1941年萬氏兄弟動畫為例》一文雖然提到了萬氏兄弟動畫是對當時社會語境的觀照,但是重點討論的是動畫技術。研究民國時期萬氏兄弟動畫電影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與愛國精神,為解讀萬氏兄弟動畫提供了一些啟示與感悟。
自1843年開埠到20世紀初期,上海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城市。西方科學技術與思想流入并逐漸興盛起來。經濟和文化的共同發(fā)展使上海成為當時中國最發(fā)達的城市。作為具有世界眼光的滬上媒體,推動了傳播媒體的飛速發(fā)展,電影行業(yè)也開始盛行起來。這一時期,中國引入美國電影,迪士尼動畫開始進入上海的電影院,隨之引起了觀影熱潮。有些迪士尼動畫電影甚至一票難求。迪士尼動畫的引入在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動畫藝術的萌芽與發(fā)展,揭開了中國動畫產業(yè)發(fā)展的序幕。
追溯我國動畫的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是我國最早投入動畫行業(yè)的領軍人物,是我國動畫的先驅。1919年,萬氏兄弟經常到影院觀看動畫片,這時的動畫片叫作“卡通片”,是插在故事片前放映的[2]6。當時他們觀看最多的是美國卡通片,如《大力水手》《勃比小姐》和《從墨水瓶中跳出來》等。這些新奇、趣味橫生的動畫影片吸引了萬氏兄弟極大的興趣,并激發(fā)了他們制作中國動畫的強烈愿望與決心。由于西方列強侵略,當時制作動畫的技術被西方列強所壟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萬氏兄弟寫信給相關國家咨詢動畫技術但這些信件如石沉大海,根本得不到回復。他們一度沒有參考資料,沒有技術上的支持,更沒有資金購買動畫設備。可以說,中國動畫在起步階段就步履維艱。
此后經過七八年的堅持與探索,萬氏兄弟終于初步掌握了制作動畫的原始技術。最終完成了從無聲動畫到有聲動畫、二維手繪動畫與真人拍攝相結合制作動畫的方法,實現(xiàn)了技術到藝術的飛躍。1926年,萬氏兄弟采用逐格拍攝的方法,制作出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萬氏兄弟說:“《大鬧畫室》有數千張畫稿,就要拍數千次,每次都要練上十幾次,拍完12分鐘的《大鬧畫室》,要付出多大的艱辛和毅力,我們自己也記不清楚了?!盵2]28至此,萬氏兄弟揭開了中國動畫史的第一頁,也揭開了萬氏兄弟致力于我國動畫事業(yè)的序幕。
一個時代的審美風尚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下形成的。民國時期的上海,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休閑娛樂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觀看動畫電影就是其中一種。動畫電影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種審美形式,更是一種審美形態(tài)的表現(xiàn)。民國時期迪士尼動畫藝術迎合時代之風,激起了審美想象和文化想象,引起媒體效應和消費熱潮,并成為動畫藝術領域的主旋律,博得眾人的喜愛,在文化界也受到了廣泛關注。魯迅先生忙里偷閑,也會去看卡通電影,而且興致很濃。當時17歲的張愛玲發(fā)表了《論卡通畫之前途》,并對迪士尼動畫影片做了評論,且持肯定的態(tài)度。林語堂曾三次以米老鼠為主題撰文[3]102-110,大力提倡米老鼠樂觀幽默的生活態(tài)度,對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積極意義。迪士尼動畫在上海民眾中生根發(fā)芽,迪士尼卡通明星受到了中國觀眾的追捧,迪士尼影片還成為當局慶祝兒童節(jié)而免費播放的電影內容之一。金城大戲院和京都大戲院都播放了與米老鼠有關的影片。由此可見,迪士尼動畫在民國老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3]98。
迪士尼動畫在民國社會強烈反響促成了我國動畫藝術審美標準的形成。有關米老鼠的動畫影片進入中國之后,不僅在滬上各大電影院輪回播放,而且各類報紙雜志對其進行爭相刊載,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卡通動畫明星。迪士尼動畫在民國影視文化中占主流地位,引領著動畫藝術的發(fā)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眾對動畫電影的審美。萬氏兄弟把對迪士尼動畫的感性認識詮釋于動畫作品之中。這些動畫影片迎合了時代風尚,也使其打上迪士尼動畫的烙印。
在早期,萬氏兄弟對迪士尼動畫的學習主要采取的是模仿與借鑒。迪士尼動畫在角色造型方面對萬氏兄弟動畫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較為突出的有1934年的《飛來禍》,又名《鼠與蛙》。該片的角色造型主要以模仿迪士尼為主,首先在角色比例上打破了傳統(tǒng)中國繪畫的寫實風格,摒棄了“三庭五眼”“站七坐五蹲三半”等繪畫方法。萬氏兄弟大膽地采用了夸張變形、擬人等動畫角色設計方法。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刻意忽略了對人物關節(jié)的強調與刻畫,線條運用以圓潤為主。迪士尼動畫角色最主要特征是給人一種圓潤感,進而給人一種可愛感。萬氏兄弟這種設計方法潛移默化地受到了美國迪士尼動畫的影響。片中的青蛙充滿了迪士尼動畫角色造型藝術風格,青蛙外形與米老鼠非常像。細長的雙臂和雙腿,腳踩一雙米老鼠的黑色大靴子,一雙胖乎乎的面包手,又厚又大,燈籠似的卡通大眼睛等。這些外形特征顯示出其受迪士尼動畫角色造型的深刻影響。
在學習動畫的過程中,萬氏兄弟雖然受到了迪士尼的影響與啟發(fā)。但在創(chuàng)作自己作品的實踐中,他們努力尋找中國動畫的出路,極力探索本民族動畫的藝術風格,嘗試用民族藝術資源進行動畫藝術創(chuàng)作。萬氏兄弟吸收中國戲曲藝術元素,并將其運用于動畫角色造型設計。1939年,《鐵扇公主》中的孫悟空造型設計和米老鼠動畫造型相像,如出一轍。直到現(xiàn)在有些人還認為該片中的孫悟空是對迪士尼的模仿。但從民族化的角度來說,它明顯地長著一張京劇桃心臉,是在桃心臉的基礎上進行動畫造型的拼貼。在五官設計上,自帶煙熏妝的卡通大眼睛,充滿了猴子的靈性與可愛,無形之中流露出京劇臉譜的韻味。雖然外形上充滿迪士尼特點,但是整體上又不失中華民族藝術的特征與趣味。該片另一個主角鐵扇公主,其造型來自當時流行的神怪武俠片中的女俠形象,眉清目秀,打扮利落[4]21。鐵扇公主造型設計沒有借鑒美國卡通風格。萬氏兄弟沒有運用太多動漫夸張表現(xiàn)手法,而是一種貼近真人比例的動畫角色設計,把中國畫線描人物表現(xiàn)技法用到鐵扇公主造型設計上。鐵扇公主手拿寶劍,一雙柳葉眉與櫻桃小口,微微上翹的丹鳳眼,與迪士尼卡通大眼睛形成強烈的對比。該片中孫悟空與鐵扇公主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萬氏兄弟對我國動畫民族化的初步嘗試與探索。同時,也是對美國動畫藝術的一種挑戰(zhàn)。雖然該片中民族化元素有所運用,但是還略顯不足,稍顯稚嫩。
迪斯尼動畫影片一貫是老少咸宜的娛樂佳作,具有濃厚的幽默感。迪斯尼有著“帶給所有人歡笑”的目標。其動畫影片歷來劇情簡潔,敘事節(jié)奏輕松明快。影片中的故事情節(jié),或者一些載歌載舞的敘事片段,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們帶來歡聲笑語,用詼諧幽默的手段宣泄人們內心的情感。迪士尼動畫電影中層出不窮的幽默元素讓民國觀眾目瞪口呆、愛不釋手,這在當時的中國電影界是極為罕見的。影片中的幽默感也給萬氏兄弟的動畫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啟迪。他們努力學習迪士尼動畫影片幽默的表現(xiàn)方法,最終推出了《大鬧畫室》《駱駝獻舞》等以娛樂為主的動畫影片。
1926年,萬氏兄弟制作了中國第一部卡通片《大鬧畫室》。該片上映后,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影片主要以模仿迪士尼動畫的幽默為主,采用了迪士尼動畫真人表演拍攝與手繪動畫相結合的動畫制作方法。影片故事內容詼諧有趣,充滿滑稽性。正如《申報》盛贊《大鬧畫室》“劇情尤為突梯滑稽、不落普通滑稽片之窠臼”[5]。該片嵌入迪士尼動畫喜劇表演形式。影片講述一位畫家在作畫時,忽然從畫中跳出一個穿著中式服裝的小人,淘氣又滑稽,搗亂畫家的作畫,給畫家添了不少的麻煩。最后,經過一番追逐打鬧,小人被趕回了畫中[6]。整個影片充滿了搞笑與幽默。這部生動有趣的動畫片在電影院上映后,引起很大轟動,甚至許多美國人觀看后,都贊美此片可以和美國卡通片相媲美。
另外一部動畫影片《駱駝獻舞》不僅是一部輕松幽默的娛樂片,而且還是一部教育影片。通過生動的故事,揭示人不可自命非凡、盲目自大。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該片題材新穎,不同于同一時期抗日題材動畫影片,是一部具有強烈諷刺意味的作品。題材取自《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講述了獅王宴請百獸,獅子在宴會上表演舞蹈,贏得了其他動物熱烈的掌聲。而自命不凡、愛慕虛榮的駱駝也上臺獻舞。事實上,駱駝根本不會跳舞,結果大出洋相,丑態(tài)百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該片以一系列幽默的故事為電影敘事主線,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與連貫性,與同時期迪士尼動畫影片的敘事結構如出一轍。
載歌載舞是美國動畫片表現(xiàn)熱鬧氣氛的重要形式[7],也是美國動畫片營造戲劇性歡樂氣氛的重要手段,對萬氏兄弟動畫片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歌舞片段輔助電影進行線性敘事,是迪士尼動畫慣用的一種電影敘事范式。動畫加入類似百老匯電影中的歌舞片段,增強了影片的視覺吸引力和趣味性。萬氏兄弟為了增添影片的娛樂性,進一步學習迪士尼動畫電影的敘事方法。在《駱駝獻舞》中,駱駝獻舞的舞蹈動作與背景音樂緊密地結合,完美地表現(xiàn)了駱駝動作的滑稽與可笑,其夸張的動作通過音樂充分地體現(xiàn)了出來?!惰F扇公主》中大段的歌舞片段為這部充滿偉大抗戰(zhàn)精神的動畫電影增添了觀賞性。片中鐵扇公主為取悅牛魔王的歡心,擺下酒席載歌載舞。背景音樂是三四十年代比較流行的曲調,無形之中拉近了觀眾與影片之間的審美距離,背景音樂與觀眾之間形成了共鳴,滿足了觀眾的審美期待。另一片段牛魔王從豬八戒手中騙回芭蕉扇,回去路上得意洋洋的唱段把牛魔王滿心歡喜的心情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很顯然,這些片段都模仿了迪士尼動畫的敘事范式,都是為了更好地講故事,不僅有效地增添了影片的趣味性,而且對中國動畫電影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我國動畫起步于20世紀30年代左右。由于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日本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激起了中國人民極大的憤怒,促使了中國人民民族意識加強,抗日救亡運動全面展開。在抗日愛國運動的熱情下,萬氏兄弟在當時反日怒潮和左翼文化運動的影響下,立志讓動畫成為抗日救國的有力武器[4]15。他們將對動畫藝術的追求融入民族救亡圖存的時代大潮,以動畫創(chuàng)作參加抗日救亡愛國運動,為抗戰(zhàn)服務,走上了抗日斗爭的道路。動畫藝術第一次走上了政治的舞臺,成為宣傳抗日、發(fā)動大眾積極參加抗戰(zhàn)的重要工具與武器。因此,我國早期的動畫在形成之初就與別的國家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它有著特殊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正如萬籟鳴所說:“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xiàn),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在苦難的中國,我們沒有時間開玩笑,要讓同胞覺醒起來,我們拍攝了反映受壓榨勞苦人民的生活和激發(fā)中國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20余部短片?!盵4]15萬氏兄弟借助這些動畫電影,直接表達了他們的愛國之情。同時也注定了這一時期動畫影片的題材與內容,主要以反帝抗日救國為主,反對外敵的侵略,爭取抗戰(zhàn)早日勝利。
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為了讓中國人民早日覺醒起來,萬氏兄弟在宣傳抗日救國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并創(chuàng)作出許多彰顯民族抗戰(zhàn)意志的經典之作。這些作品宣傳反帝反侵略,表達了他們強烈的愛國情懷。在1930年到1937年之間,他們拍攝20余部動畫短片,反映勞苦大眾的生活,激發(fā)國人進行反帝抗日活動。1931年的《同胞蘇醒》講述的是一頭睡醒的雄獅同日本侵略者的斗爭。萬氏兄弟以象征的手法形象地把中國比作一頭雄獅,而雄獅代表著力量和勇氣,東方雄獅象征著中國崛起。片中充滿了各種宣傳抗日的標語與口號,如“抗戰(zhàn)到底,堅決不做亡國奴”“救亡圖存,抵制日貨”“國事危機,抗戰(zhàn)到底”等。萬氏兄弟通過影片用比較直白的方法宣傳抗日救國。影片中的口號喊出了楚囊之情,喊出了中國人民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與民族精神。1932年的《精誠團結》也是一部喚醒中國人民抗日的動畫影片,片中把日本比喻為一條惡蟲,不斷地蠶食我國的東北,穿著不同服裝的中國人民,齊心協(xié)力地把惡蟲埋掉,把中國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間不屈不撓的斗爭決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影片中出現(xiàn)“精誠團結”的宣傳口號,在一定程度上為喚起中國人民抗日,起到了積極宣傳的作用,表現(xiàn)了中華兒女的愛國一心、同仇敵愾,凝聚起全民族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這兩部動畫短片在藝術形式上雖然都是黑白片,但是影片畫面清晰,絲毫不影響它們宣傳抗日的積極作用。
1934年的《血錢》是一部真人與動畫相結合的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學生上課后的一段遐想,把抵制日貨、提倡國貨與救亡圖存緊密地結合起來。描繪了中國人拿起武器,同日貨斗爭。影片把中國人民群情激昂,高漲的愛國熱情充分地表現(xiàn)了出來。此外,1936年的《民族痛史》獲得了國民黨政府內政部、教育部獎勵。這是中國第一部在國內獲獎的動畫片[4]16-17。該片是一部反帝影片。萬氏兄弟以鮮明的階級立場,講述了鴉片戰(zhàn)爭以后,腐敗的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危害了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法言語的痛苦和災難。萬氏兄弟通過這些影片表達了他們的愛國之情,為喚起中國人民進行抗日,起到了積極鼓舞的作用。
這一時期最為著名的是1940年的《鐵扇公主》。該片一經問世就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可以說它是一部“現(xiàn)象級”作品。其在內容上是借用《西游記》里“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片段改編而成。影片雖然是古代神話故事,但卻充滿了偉大抗戰(zhàn)精神,充分顯露出當時萬氏兄弟的動畫風格。在內容上暗含了對日本侵略中國的諷刺和中國人民的反抗之意。影片有意識地將故事情節(jié)寓言化,賦予了寓教于樂的意義,最后把同牛魔王的斗爭比喻為我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zhàn)爭,象征性地將抗日內容放入了影片[8],用隱喻的手法表現(xiàn)了萬氏兄弟的愛國思想。為了呼應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共同抗日,唐僧在影片中奮臂高呼“團結起來,齊心協(xié)力,不怕困難,共同對抗牛魔王”的口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口號,表現(xiàn)出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與決心。
萬氏兄弟在武漢中國電影制片廠還繪制了動畫片《抗戰(zhàn)歌輯》1—6集[2]35。主要由《馬兒跑》《滿江紅》《打回東北去》《保家鄉(xiāng)》《朝鮮進行曲》《沈陽花鼓》等這些在抗日根據地非常流行的歌曲配上動畫進行演唱,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極大地鼓舞了全國民眾的抗日熱情和斗志,在當時大受歡迎。同一時期,他們還創(chuàng)作了《抗日標語卡通》1—7集,其中有《軍民合作》《募寒衣》《五月紀念歌》《上前線》等。這些影片采用動畫的形式,將一條條標語運用動畫的表現(xiàn)手法在銀幕上形象地“動”起來,增強了平面化的視覺效果,使動畫作品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從而為發(fā)動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抗日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此外,還有以提倡使用國貨為主的《國貨年》。萬氏兄弟通過該片真實地描繪了國人的愛國壯舉,充分反映了中國人民抵制日貨的斗志與決心。還有呼吁人民群眾參加抗日的《漏洞》《抵抗》以及從伊索寓言改編而來、宣傳衛(wèi)生的動畫片《消滅蒼蠅》,適合兒童觀看,富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萬氏兄弟通過這些影片,鼓舞了當時處在民族壓迫下的中華兒女,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激發(fā)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精神,無形之中擔負起宣傳抗日的偉大歷史使命,有一定積極向上的作用。
民國時期萬氏兄弟動畫的藝術價值是不朽的,它在動畫歷史長河中始終擁有生命力。每個時代,都有其特定社會環(huán)境下的審美標準。民國時期萬氏兄弟動畫審美觀是在迪士尼動畫影響下形成的,其在動畫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上主要是“西為中用”,有其對迪士尼動畫藝術表現(xiàn)的學習,也有對我國動畫民族化的嘗試與實踐,高度凝練出萬氏兄弟對動畫藝術的理想與智慧。同時,民國時期萬氏兄弟動畫順應時勢,創(chuàng)作的動畫電影已超越了視覺上的審美,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以民族救亡為主題,高度體現(xiàn)了愛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危亡之際所萌發(fā)的光明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