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華, 韓 芹, 向乾坤
(西華師范大學 a.歷史文化學院 b.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心, 四川 南充 637009)
清末四川共設立98處商會,“占全國商會總數793個的12.3%,名列各省之冠”[1]247,但在商會研究上卻略顯薄弱。四川地區(qū)①從1904年開始設立商會,1904至1908年僅設5處商會,1906年全國設立商會108處,但四川竟一會未設,至1909年四川商會數量開始爆發(fā)式增長,僅1909年、1910年兩年便設立81處商會,為全國之最[2]419。目前學界對商會研究頗多②,以(清末+民初+民國)* (商會+商務分會)為檢索式檢索出期刊論文共170篇,其中官商關系、商事公斷處、商會的社會活動幾個板塊的論文較多。從研究主體看,以商務總會居多,從地域看,西部、西南部地區(qū)商會研究較少,且對基層商會的組織系統(tǒng)探討不夠深入,運作模式沒有過多探究,也未對基層商會運行模式的不足進行分析。四川商會研究以重慶、成都及成都周邊地區(qū)為主,成都、自貢、榮縣等地商會均有學者研究,但四川商會的宏觀研究著述甚少。目前為止,還沒有關于廣安商會③的研究,筆者著手對《清代廣安州商務分會檔案》④進行研究,通過運用檔案、報紙、地方志等材料,試圖對清末廣安商會組織系統(tǒng)進行梳理,探究地方基層商會組織構成和運行模式,為了解四川地區(qū)基層商會提供途徑,同時為進行比較研究打下基礎。四川沿江城市眾多,廣安作為沿江的小型城市有這種類型城市的普遍性。廣安商會作為四川較早設立的基層商會有獨特性。在研究廣安商會普遍性的同時,作簡略對比研究,這對于豐富四川地區(qū)商會研究有重要學術價值,也為在理論高度總結中國近代商會史研究成果提供必要的實證基礎。
“清末商會的成立是中國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和資產階級力量增長的結果,商會的出現反映了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盵3]清末廣安州的地方經濟在度量衡、貨幣等方面出現了種種問題,商會成立對規(guī)范商業(yè)市場秩序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廣安商會成立的必要性。頻繁的商貿往來,利于商會組織的發(fā)展,加之地方商幫和官府的支持,也為商會成立提供了可能。廣安商會從籌備到正式成立費時彌久,1906年紳商蒲金萬等申請試辦,1907年由督院立案,1908年開試辦大會,最后于1909年8月19日開正式成立大會,啟用農工商部頒發(fā)商會、商幫的印章,在各方見證下正式成立。⑤清末廣安商會定名為“廣安州商務分會”,其會所設在“三圣街”[4]84,清末四川地方商會受地方商幫影響較為嚴重,多數的會址都設在各個神會的組織場所,如達縣商務分會“覓會址文昌宮”[5]54,瀘縣商務分會會址在水神廟等。
廣安州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處賨巴交通河道,川湖陜界三環(huán)毗連”[6]62,州域遼闊,“為川北巨郡,江山雄于他邑”[7]190,又“為渠江所經,商賈往來利通食貴”[7]288,自古水陸通衢,有通向四方的驛道,“為水陸交錯之區(qū),商貨銷埸,素稱暢旺”[8]17,利于和其他地區(qū)進行經濟交流。“廣安地非衡要,百物滋豐,有桑麻之饒,有倉稟之食”,廣安州雖地非衡要,但物阜民豐,交通較為便利,各行業(yè)貿易繁盛,其“斗載、花行、綾錦資本巨萬而布帛通于鄰,大榖糧達于渝忠,鐵木萃于巴渠,竹紙行于陜漢”[9]33,各行業(yè)繁盛也形成了各類商幫。
廣安州水上交通相對便利,嘉慶年間廣安、達縣、三匯、重慶等地江畔建設了碼頭,廣安還參與了三匯船幫的運營,“清末民初,三匯成立三河船幫公所……其總領(后改稱經理)由宣漢、達縣、渠縣、巴中、廣安、岳池六縣輪流充任”[10]75-76。清朝四川沿江沿河城市大多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如廣元“為陜甘藥材的集散市場……瀘州是自流井、犍為和沱江沿岸等地鹽的集散地……趙家渡則為川西平原和沱江流域許多州縣貨物的集散地……灌縣城(即灌口鎮(zhèn))……為山貨、藥材、皮毛以及大宗農副產品的集散地”[1]488。相比于其他沿江流域的城市來說,廣安州的水路交通優(yōu)勢便沒有那么明顯,但相對于廣安州境內其他地區(qū),廣安城已經是優(yōu)勢區(qū)位。部分縣城商會甚至無法與鄉(xiāng)鎮(zhèn)商會相比,四川“各縣的商會大多設立于縣城。然而,亦有少數的例外……金堂、簡陽、射洪、渠縣的商會均沒有設在縣城,而分別設立于趙家渡、石橋鎮(zhèn)、太和鎮(zhèn)及三匯鎮(zhèn)”[11]244。
廣安州物阜民豐,交通也較為便利,經濟理應獲得較大發(fā)展,但清末廣安州的經濟卻出現了諸多弊病。當地物價波動頻繁,經濟每況愈下,商販從“持籌金碧交輝,貨貝充溢”到“百貨昂值,人慨錢荒”;在度量衡問題上,官府設置的官斗由廟祝僧道或衿監(jiān)(一般由地方秀才擔任)掌管,但“衿監(jiān)經紀者……多為豪強覬覦,爭奪州境業(yè)榖糧者曰斗載幫”,斗載幫串通斗斛者,采用“踢斛、淋尖、抽頭、撒地”等方式“把持高下,畏強凌弱”,致使民生???,行業(yè)混亂;而貨幣出現了“銀用天下,錢用地頭”的現象,清末“奸徒私鑄、私販”銅錢,導致“毛錢充斥”,嚴重影響了區(qū)域間的經濟交流[9]30-40。而且熟悉商事的官員鮮有,“中國商民平日與官場隔閡……遇有詞訟,不能速為斷結,辦理不得其平,以致商情不通,諸多阻滯”[12]5091。為解決這些弊端,商會組織應運而生。
“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產生和發(fā)展,傳統(tǒng)的行幫組織內部融入了新的經濟因素,商人也認識到傳統(tǒng)行會落后渙散的弊端,迫切需要成立商會。”[13]44廣安州“各商熱心墊費千余并遵章選舉總理、會董,草定章程”[6]61,于1908年12月10日召開廣安商會試辦大會,“集發(fā)二十余商幫商號”[14]6進行試辦。廣安商會雖1908年才開始試辦,但早在1906年,“舉人蒲金萬”便稟請廣安州正堂轉商務總局,請求試辦“商務分會”,并由職員“金崇崗酌擬章程”,此事“揆之各處設立分會之例,尚無不合”[8]17。為盡快擬定章程開會試辦,“分會派紳赴省考察”[8]20,移備了相關公文、報紙和章程用以參照,其中章程因“嘉定、瀘州、合州現未成立”商會,僅移備了重慶府商務總會和敘州府商務分會章程各一份[15]31-32。到1908年10月商務總局又“催開會試辦”,以廣安商會于1906年立案,“至今年余,尚未開會”為由,下令盡快開會,為其“訂期十二月初十日”開會試辦[14]12。
1908年11月,各商幫按章程提交商董選舉書,推舉商董。1908年12月10日舉行試辦大會,邀請“地方長官暨各官佐到會證明訓詞,以為紀念,舉行開會禮”[14]15,會上共有二十余商幫,204名商民,推舉左含章為廣安商會總理,試辦會上廣安商會成員演說了“例會宗旨大義”并“陳說權利義務”[14]10。指出商會的“目標是用集體的力量謀求工商業(yè)發(fā)展及增進公共之福利”[16],“創(chuàng)設商務分會自俟為聯絡商情,講求實業(yè)起見”[8]17,溝通商情對于各商幫都是有利的,自是得到眾多商幫的支持。廣安州正堂也在會上訓誡——“本州所以光臨會場,非但壯會場瞻觀,實以盡我保護提倡的義務……惟愿近日開會后……不但與外國競爭,還要勝過他們……本州在任一天,保護你們一天,維持你們一天,提倡你們一天”[14]6。地方官府希望借此與洋人爭利,所以大力倡導、支持廣安商會成立,而這種想法與商會的訴求不謀而合,當時四川的市場充斥著洋紗、洋布等,“重慶……進口洋貨值從1875年的15.6萬兩,增加到1906年的1482.3萬兩,增長了94倍”[17]283,通過重慶這些洋貨被銷售到四川各地,嚴重沖擊了當地市場,損害了地方商人的利益。當時四川的經濟傾向是反對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他們認為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是“輸人之產,淪人之國,滅人之種”,而“不以刀兵,不以水火”[18]。廣安商會的成立符合地方商人、商幫和官府的共同利益訴求,自是得到了各方的支持。
在開試辦會時廣安商會沒有“圖記”,試辦會后“只候圖記,到日再行啟用,通報所有”[14]17。到1909年廣安商會“遵于八月正式開會,啟用圖記”[6]62,并“擇吉日(宣統(tǒng)紀元己酉年)(1909)八月十九日,通告城鄉(xiāng)商家,知請州正堂蒞會舉行正式成立開會”[19]42,會上由“農工商部頒傳廣安州商務分會圖記一顆”[20]33,同時廣安州“正堂蒞會監(jiān)臨,給發(fā)各商幫印章”[6]49,這也標志著廣安商會正式成立。
廣安商會是以地方商幫為基礎建立的,“成都商務總會的組織系統(tǒng)不是由商務分會、商務分所構成”[21]13,而是“系各行為基礎,以行業(yè)符于字義,命名之分會,集各分會組成”[22]。廣安商會由地方商幫構成,其人員由總理、會董、商董、議員等組成,此外還常設一些職位,如文牘、會計、庶務等以處理日常事務,其下屬組織有地方商幫和商事公斷處。
試辦大會前,“總理連日召集會董選任會職務……又催各幫公舉議員列會”,據1909年1月27日會議表冊記錄,商會有會董14人、議員19人、商董23人[23]27-28??傮w來看,廣安商會人員共由三個部分組成,皆為無薪酬的名譽職務,屬義務供職??偫碡撠熒虝郑纹谝荒?,為全體商民代表,由會董推舉產生;其下為會董、議員(代議)和商董,皆由商幫商民推舉產生,照章程每年一舉,遇事則開會;最后是商會普通會員,可推選商董、議員等。廣安商會規(guī)定商會會員有“重大或緊要之件”可向州“正堂起訴或請示”,商會“只蓋圖記”,由“商人直接呈請核辦”,而未入會者“不得沾此利益”[6]50。
1.總理
總理即總理會董,按部章商務分會“派總理一員。應由各地會董齊集會議,公推熟悉商情,眾望素孚者”,即廣安商會總理數量應為一名,由商會會董推舉產生,按部章規(guī)定,商務分會總理任期一年,同時商部規(guī)定“總理、協(xié)理設有納賄、偏徇、顛倒是非等情……立與參處不貸”[24]21-28。
廣安商會的試辦“會上204名商民推選左含章為該會總理”[25]203,看似總理并非按部章由會董集議公推,而是由全體商民推選產生,實際應當理解為商民推舉會董,再由會董推舉總理。如瀘縣商會于1910年“建會所于大河街水神祠內,定名為瀘縣商務分會事務所”,按章程“各幫設幫董一人,事務所設會董二十一人,由會董互推總理會董一人,主持會務,以兩年為任期”[26]74。瀘縣的總理會董任期兩年,與《奏定商會簡明章程》規(guī)定的“以一年為期,先期三月”[24]21-28有所違背。1909年成立的綿竹商務分會,雖為商務分會“實行會董制”,但“設總理、協(xié)理,并選會董五人”[27]112開展商會工作,什邡“縣商會初名商務分會,清宣統(tǒng)末年成立,舉總董、副董各一人”[28]71,這與《奏定商會簡明章程》有悖,但實際并不沖突,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做一些變更,部章規(guī)定各商會章程“以由俾益商務,無悖本部定章為斷”[24]21-28。
2.會董、議員與商董
廣安商會由總理、會董、代議(議員)、商董等決議商會各項事務,會董、商董和議員由商會會員推舉,皆為義務職務,不過有發(fā)達后再議之類話語,如“決議年終紅獎費”時,“到場各員”認為需“容緩籌議”[23]67。1908年除推選總理一名外,還另設“會董十三名,代議十九名”[14]17。至1909年,增加會董一名,此時廣安商會共有“會董十四名,代議十九名,商董廿三名”[29]6。
(1)會董
會董,即商會董事,“商會董事也稱議董,通過各商家公舉產生”[30]141,任期一年。1907年廣安商會有“會職十二,各以會董兼任”[20]11,廣安商會試辦時設會董13人,至1909年增加1人,設會董14人。廣安商會規(guī)定“會董各員各有職務,分別切當辦事”[23]3,并由勸業(yè)道“頒發(fā)圖記,并給各董執(zhí)照,以專責任”[31]29?!盀榱司S持商會的正常運轉與處理平時復雜的事務,(商會)常設一些職位,比如,文牘、會計、庶務等各員”[32]。廣安商會設9個會職,其中調查、察查、研究各2人,庶務、文牘和會計各1人,皆由會董兼任。調查員負責調查日常事務,如“調查員調查州屬棉業(yè)一俟”[23]30;研究員負責研究各項規(guī)則并起草,如制定會董各員權限責任詳細規(guī)則、會議普通規(guī)則[23]3。同時規(guī)定“會董概不領薪,獎費亦不定給,應照章每年一舉,使無偏勞”[14]16-17,會董無薪資,可按年終盈利的兩成作為紅獎,且不為常項。其他地方商會也有類似規(guī)定,如河北的唐山商務分會規(guī)定總理及會董各員“概不支領薪水或須酌給車馬費”[33]1573。
1910年3月,廣安商會接勸業(yè)道通知,“各分會應于會董中推舉值年八人”,值年于會董中產生,稱值年會董。如遇到“有商人赴會投理之事,即由總理邀集值年會董秉公理處”,相當于由總理和值年會董組成常設的商事處理機構,值年會董“仍以一年為任滿”,到期后“另行公推,準留請四人繼任,以資熟手”[34]3。
各總理、會董等須遵守部章規(guī)定的職責,不允許越權。對總理、協(xié)理的處分并非虛言,對會董也有類似規(guī)定,如“犍廠商會董事賀昌運,以會董代辦總理,妄分畛域、擴張權力、冒濫開支、干預詞頌種種,違背部章程……將其撤退”,對于違背部章,不符合規(guī)定的會董,一律撤職。此外,還有其他懲罰措施,如“剝奪公民權利”“十年內不準干預商界公事”等[20]4。
(2)議員
議員,又稱代議。議員由各商幫推舉產生,廣安商會規(guī)定“各幫應舉議員一人”[35]10,任期一年,名譽議員譙興盛在辭職報告中提到“前歲蒙雅選評議名譽,原言對年更換,至今兩年未開另選?!盵29]25對年即周年,這說明議員的任期為一年。議員有議員證書,由廣安商會發(fā)放,1909年1月21日廣安商會開會第一星期就制定議員證書的格式。
“代議由各幫公推到會,無事專司調查,協(xié)贊視為當然義務”[14]17,廣安商會的議員由各幫選舉公推到會任職,參會時對某項決議提供意見是議員的職責,平時議員則負責協(xié)助商會完成各項調查事務。議員和商董雖同屬于廣安商會和商幫,但商董與議員職責有所不同,商董負責全幫事務側重于商幫,而議員則側重于商會。商董與議員職責不同,不能兼任,如雜貨幫姚恒玉“不得已辭退議員而擔任幫董,亦進商務義務”[35]7。
雖商幫有權推舉議員,但各商幫是按實際情況自行決定是否推舉議員的。如茶幫商董為曾云程,推舉議員一人為王化龍;錢幫商董馬襄云,推舉議員一人為周績庶。也有不推舉和多推舉議員的情況,如炭幫推舉張漱泉和陳鴻順兩人為議員,茶幫未推舉議員。由于部分商幫沒有推舉議員,也導致議員人數少于商董人數。
(3)商董
商董即商幫董事,負責管理商幫事務所,總理全幫事務,按規(guī)定“各幫應舉商董一人,代表全幫”[14]18。商董任期為一年,由各幫商人照章公舉到會 “委以專責,成至于任期滿”,再由商幫、商號遵照“續(xù)舉各節(jié)”[14]19。各幫商董的選舉在廣安商會開試辦大會前就已經完成,新加入商會的商幫也需要進行以上流程。
重新選舉或更名重組的商幫需向商會報告,新入會的商幫也需按章程行事,須經商會批準。如1909年原炭幫更名為喻義會,選舉周興順為喻義會商董。喻義會為入廣安商會于1909年2月13日提交商董選書, 2月14日提交入會報告書,申明更改原因,及商幫重組的責任人,廣安商會回應稱“報告各節(jié)均悉,既熱心商會愿入……所舉董事周興順著即赴會接見”[29]15。經商會批準同意后,喻義會才算加入廣安商會。
新商幫入會者,須核定商幫資產,全體商人繳納基本金,同時推舉商董,經廣安商會批準方可入會。1909年3月22日錢幫加入商會——“錢幫劉義、豐農等,已經眾簽押,甘愿入會……查該幫……置有田業(yè)一份,計谷陸十挑,納租谷八石,甘愿認定本會基本金十兩,每月認繳經費龍銀二元,該幫派簽押入會七十人,認定經費于八月起繳,經到場各員許可,入會登記。”為加入廣安商會,錢幫繳納了入會基本金,同時每月認繳了固定的會費。此前,劉義、豐農等投了選書,推舉了錢幫馬驤云為商董,“馬驤云代表該幫,該董亦于今日入會參議,經眾決議許可”[23]93-94。至此,錢幫和新商董加入了廣安商會。
商會分三個層次,按層次高低分為總商會、商務分會和商務分所。三個層次互不隸屬,獨立性較強,其“實質在聯絡,不在統(tǒng)轄”[36],商務分會的下屬組織有商幫和商事公斷處,廣安商會由地方商幫組成,商幫天然與其有隸屬關系,此外,廣安商會為了處理商務糾紛還設立了商事公斷處。
1.商幫
商會成立之前各商幫是以神會的形式組織的,廣安州有三十余個神會,如1905年《佃田地房屋文約》中提及的黑神會,神會領導者為首事[37]1。此外還有至圣會,首事為胡士林;文武會,首事為白濟川;福德會,首事為李福順;川主會,首事為唐恩吉等[38]2。1908年12月,廣安商會試辦開會時有下屬商幫23個,皆于同年11月遞交商董選書,包括陳衣幫、裁衣幫、京果幫、酒油幫、茶幫、洋紗幫、絲煙幫、磁器幫、雜貨幫等[14]22-38。1909年喻義會和錢幫入會,到正式開會時已有25個商幫。
各商幫須“開辦事務所,設置職員”[39]52,“以便組織幫事”[23]86。如裁衣幫事務所“定名軒轅會”,為籌辦事務所,將之前“買街房三間,一間做作事務”,另外兩間和商幫土地一起出租,收租金作為經費,并“定期(1909年)十月六日開所辦事”[39]54。1909年8月,廣安商會要求各幫將“從前現在各幫行規(guī)則、章程限日交會”,如有重新制定或更改的情況,也須呈送商會留存,商會會對各商幫章程規(guī)則提出意見,如茶幫規(guī)則第八條規(guī)定“無論何地……皆得為會員”,商會批注茶幫“是幫不是會,何為會員”,茶幫得此批注便將此條更改為“皆為本幫人”[40]6。
此外,各商幫事務所也設置了處理日常事務的職務,大致與廣安商會相同。各職員由選舉產生,任期均為一年,可以連任,如炭幫“公眾選舉庶務羅萬順,會計陳益廷,議員張漱泉、陳鴻順,文牘陳象賢”[39]67等,茶幫也規(guī)定“公推幫董一員、庶務一員、調查一員,由幫董總理全幫事務所,庶務員輔助幫董司理財政……調查員調查茶桌之增減……貨價之漲落”[41]21。廣安商會成立時,會董、商董等均無薪酬,唯有外聘專職人員給予薪酬,商幫事務所也是如此規(guī)定,在提交事務所職務名單中有特別說明——“前列七員年中辦事員均是盡義務,概無薪水,雇用三人不在此列”[40]53。
2.商事公斷處
1912年四川成都、重慶商務總會“要求政府,設立商事公斷處……制定商事公斷處章程”[42]1544-1577。但早在1906年,商部規(guī)定就各商會遇到訟案需要“竭力勸導,從速理結,以息訟累為宗旨”[43]38,這也是清政府從官方層面賦予商會處理商事糾紛的權利。1907年成都商務總會設立“商事裁判所”以處理商事案件,擬訂了裁判章程共101條,“專以和平處理商事之糾葛,以保商規(guī)、息商累為宗旨”[44]。大量的商事糾紛使得地方官府不堪其擾,到1909年勸業(yè)道指出“訟獄繁與,拖累難了”,各商會遇商事糾紛“查照辦理,實為息訟省累之要端”[40]26。
1909年1月21日廣安商會決議“訂定公斷章程”并“附定清算手續(xù)規(guī)則”,1月27日,研究員提交了“公斷草章一冊”[23]2,26。廣安商會的商事公斷處是由公斷員和評議員組成的,但由于各種限制,實際是由“會董兼公斷員”“商董兼評議員”[45]108-109的模式進行?!蹲喽ê喢髡鲁獭芬?guī)定“凡華商遇有糾葛,可赴商會告知總理,定期邀集各董,秉公理論,從眾公斷,如兩造尚不折服,準其具稟地方官核辦”[46]。而廣安商會規(guī)定“遇商人中有糾葛事件”,“商會責在保商,當代商伸理,一視同仁,互相保護,間或目的難達,即代商要求官府,使官府亦盡保護義務”[14]10。商事糾紛由總理邀請各董公斷,不服商會公斷可稟告地方官府辦理,這與《奏定簡明章程》中的規(guī)定流程大致相同。
1910年3月,勸業(yè)道指出“商會本有處理商事之責,特不必用公斷處之名,乃各屬商務分會,往往援案設立公斷處,選舉主斷、各員評議,殊屬誤會”,其認為成都商會事務繁多,才需要設立商事公斷處,要求各商會酌予變通,推舉值年替代商事公斷處,并取消“現有公斷處明目及選有主斷、評議各員”[34]3。此后,廣安商會商事公斷處被取消,改由總理與值年會董處理商事糾紛,但并未改變地方商事由商會處理的局面。
廣安商會1909年第一次會議提出由察查員“制定各董員、議員缺席假退病辭表”,并“附制作功過及事實分數格式”[23]1。從申請試辦到正式成立,廣安商會借鑒了其他商會成立的經驗,不斷完善商會的各項運行制度,包括請假、請辭、開會、簽到等一系列制度,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商會組織運行系統(tǒng)。
廣安商會各董、各員請假、請辭等需要對商會作報告,商會會對此作出批復。如李華封的請假書——“具報告書人李華封為要請長假事情。鄙人今年修建座宅……每日在鄉(xiāng)……特請長假五月”[29]25,報告書上需表明請假原因及時間。請假情況將在會議記錄上登記,如1909年閏2月8日會議,有“會董酆高隆,請假一星期,因病條存”“議長陳天祜,因號事請假一月條存”“王化龍因事請假一日條存”的樣式,皆為手寫[23]34-36。
同年3月15日后,還出現了原因加“請假”、或備注“自行請假”的模式。如1909年3月22日會議上,“李任泰,因病回鄉(xiāng),不能與會條存 請假”“周意盛目疾 請假”,“代議涂傅廉,目疾未愈 請假”,此時已經出現了“請假”字樣的印章,此三者皆為文字加“請假”印章的模式[23]89。
議員、會董也有請辭的情況——“具辭報告人譙興盛,年五十七……前歲蒙雅選評議名譽,原言對年更換,至今兩年未開另選,承眾公攜帶,虛占明目……因去臘以來,己病纏延未脫兼家事繁遽,無力辦公,特請消減?!币虿≌堔o,自無理由拒絕,商會同意請辭并做出批復——“名譽議員……老病纏身……請辭注消,自是正當理由,著候提議決定另選補闕可也”;1909年7月商會調查吳鴻達請辭,稱“公事繁榮,實難分身到會,恐誤調查職任,是以辭退”;時任商會會計一職的黃時瑞于1909年8月請辭,總理左含章以“商會人少事繁,何必意見用事”的理由挽留,望黃“應仍耐勞任職,勿庸辭事”[29]25-30。
廣安商會每年都會有閉會和開會兩項。如1909年的開會閉會通知——“為牒知事案察查年假通章,遵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十二月十日閉會,遵于宣統(tǒng)二年(1910)正月二十日開會……總理、會董及各員人等,各幫董……應宜照例放假,以示休息”[19]76-79,商會的各項事務受地方官監(jiān)督,此文件由廣安商會呈報廣安州正堂,具體稟告了商會各職員年假休息和開會閉會時間。
此外,廣安商會每星期開一次常會,參加人主要有總理、會董和議員,如“二月初十日,請會董、議員開星期會議”[23]23。除常會外,遇事則召開不定期的特別會議,參加人員不定,主要為總理、會董、議員和商董共同參加的全體會議,會議需做會議記錄,由書記書寫。成都商務總會實行集議制度,集議分為兩種,一為“尋常之會……每月逢一”[46]召開,一月一次,這與廣安商會的“每星期一會”有所差別,按規(guī)定廣安州“凡重大貨品應予以成幫……匯合成行,每星期一會,既可籍通商情消息,又可核實經費出入”[6]62,廣安商會規(guī)定常會為每周一次,以溝通商情、核定經費支出。二為臨時通知的“特別之會……遇有應行提議之事,則另開特別之會”[46],廣安商會開會的時間較為頻繁,為完善各項制度時常開特別之會,據統(tǒng)計1909年從農歷1月21日到3月23日,短短90天時間內,共召開21次會議。
除請假、請辭等制度外,廣安商會的會議還有“簽到”這一制度,這一制度從1909年1月21日會議開始制定,到同年3月15日會議開始實行。未實行之前的會議記錄僅為會議內容和參會人員,如“宣統(tǒng)元年(1909)廿四日會議記錄——辦理會區(qū)所在地商家門戶統(tǒng)計冊,調查員王成堯、吳鴻達提議。各幫商董劉問之、談友于……傅文安”[23]4。此時還沒有簽到程序和配套設施,各董、各員僅有名字。
1909年3月14日對某事決議時,各員需要附蓋印章,3月15日后的會議記錄中,贊同決議者的名字上方會印上“贊”的字樣,同時名字下方需用個人印章再次確認,未帶印章者需在名字下方寫上“自”的字樣。未到或請假會用印章印上“未到”或“請假”的字樣,其中“未到”字樣在名字上方,“請假”字樣在名字下方,此外,還有“到”的印章,未到者可由他人代投,如“劉問之 周代”“談友之肖代”等[23]71。
也有無故缺席,未在簽到冊上簽到的職員。因廣安商會各職多為無薪酬的義務職務,各職員“不負責任……平時任意缺席”,廣安商會為整頓商會紀律,規(guī)定對“不遵召集,玩不赴會,任意缺席”[47]2的職員處以罰銀五元的措施,這極大地減少了此類行為的發(fā)生。廣安商會在會議簽到制度上有完整的流程和相應的配套設施,其模式也在不斷地完善。
廣安商會試辦之初無會場制度,1909年3月8日會議決議了四個會場相關制度——第一,“新任初次到會,本會各員,例應歡迎,各具衣冠接見”。如有新任的會董、商董等,商會將舉行歡迎儀式。第二,“一次鳴鈴,各員預備;二次鳴鈴,各員就座;三次鳴鈴,客官臨場”。以鳴鈴為信號,對會場秩序作了嚴格的規(guī)范。第三,“即日各員接見官府,行歡迎一揖就座畢演說……由主席決定鳴鈴散會?!币?guī)定接見地方官員只需作一揖便可就座,散會由主席決定,仍以鳴鈴為信號。第四,“地方官能隨時臨會,隨時出席,隨時發(fā)案,然無決議權”,廣安商會受地方官員監(jiān)督,地方官員可旁聽其開會[23]54-55。
同年3月10日,又作了更細致的規(guī)定。如“八鐘,各員齊聚;九鐘,迎接大賓,總理會董接入總務房序坐;廿分頭鈴,各員預備;三十分鐘二鈴,各員就坐;四十分三鈴,請大賓到會堂正坐演說宣告,各員行歡迎禮向大賓一揖;十鐘,大賓訓詞廿分,提議十分,評議廿分,決議十分;十一鐘,散會”[23]60-61。從人員到齊、就坐、迎接賓客都有相關的時間安排,還規(guī)定了每個流程的時間,如訓詞用時二十分鐘,提議、評議、決議共用時四十分鐘,整個會議流程十分清晰。
以鳴鈴為信號也不是廣安商會所特有,1909年浙江“湖墅城北商會開特別大會,選舉總理、議董……鐘鳴二時,搖鈴開會”[48]225。湖墅商務分會在召開大會時也以鳴鈴為信號,但沒有具體到某一鈴做某事,相對于湖墅商務分會,廣安商會的會場制度更顯完善。
地方商幫的神會有兩個體系,一是以鄉(xiāng)土神祭祀為中心,如貴州會館稱為黑神廟,四川會館稱為川主廟;二是以行業(yè)神祭祀為中心,如藥幫會館,稱為藥王廟[49]。地方商幫是廣安商會成立的基礎,而地方商幫與神會關系緊密,故而最初廣安商會規(guī)定其“經費照會章第八條,每年在各神會間款項下開支”[14]16-17,但商務總局認為廣安商會章程模糊不清,定其“經費由各商輸助,只求籌辦公敷用,不期盈余,每年預算決算之呈報核銷”[6]61。廣安商會每年做全年經費預算細目冊,由各商幫認定繳納,每月一繳,以敷公用。
按規(guī)定廣安商會的“經費由各商幫自由繳納”[45]87到會,但因“經費屬于義務性質”出現了滯納的情況,廣安商會認為“各幫行既聽其自由認納,又足有寬限十日”,“逾期乃至催告不納,其自由太無限”,為解決此弊端,廣安商會規(guī)定“不納者處以五角至二元之罰”,對挪用經費者“處罰開除其董首,停止其公權五年”[45]92-94。各商幫每月認納的金額在一到四元不等,每月初一至初十日交納經費,十一日對未繳納款項者進行催款,十二至十四日進行罰款,分別罰款五角、一元、兩元[50]14。各商幫繳納商會經費的資金來源以神會款項居多,如零米幫“所納經費在本幫神農會,如不足,再籌貨抽納”,錢幫“所納經費在本幫神會業(yè)產租息”[51]1-20。
繳納的經費用于商會的辦公支出,包括全年開會閉會費、公務調查文辦會費、人員薪資等,如1913年預算案里指出“薪資:干事、書記、速記,一百四十元;工資:廚役、傳事,二十一元”[45]6。經費使用項由各負責職員提議,會董、議員等決議,大部分經費使用項為贊同使用,也有駁回的情況,如1909年的預算中便駁回了“會役四名”的決議,原定“速記二名”也被駁回一名,僅“贊用一名”[45]51。
廣安商會創(chuàng)立于清末新政時期,倡導商業(yè)是清末新政改革內容之一,它使商會的內涵發(fā)生了變化,使商會有從經濟領域向政治領域延伸的趨勢。這點可以從公文的行文稱呼上體現,“縣商會僅是縣署領導下的人民團體,但縣知事公署對縣商會行文常用公函,少有用令,而不相隸屬的相當于鄉(xiāng)級政權的團正對商會行文居然用呈,尊商會為上級”[52]340。當時的公文行文中的上下級、平行機構之間的程式、用詞、稱謂十分講究,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值得探究的問題。廣安商會建立后規(guī)范了廣安州商業(yè)市場秩序,促進了地方經濟發(fā)展,還對地方社會的自治有積極影響,如開辦戒煙所、商業(yè)學堂及舉辦慈善活動等。此外,廣安商會還積極支持保路運動,對辛亥革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廣安商會作為地處西部,且較為遠離大城市的基層商會,它與中東部大城市以及這些地區(qū)基層商會在組織形態(tài)上大致類似,但還是有些許不同。中東部城市的總商會如天津、漢口等總商會和武昌、漢陽等基層商會都較早地建立了商團,而廣安商會并沒有在清末建立商團。與成都總商會相比,廣安商會的開會時間顯得更加頻繁,成都總商會由于商業(yè)繁盛,商會人員眾多,召集不易,故常會為一月一次,而廣安商會人員較少,為一周一次。廣安商會組織有著獨特性,廣安商會事多人少,會職皆由會董兼任,其商事公斷處也由于人員不足而采用會董兼公斷員、商董兼評議員的方式。
通過對廣安商會的組織系統(tǒng)運行模式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其缺乏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和激勵機制,如保定商會就規(guī)定除“約請會計庶務外,擬再于會董內舉名譽會計、庶務各二員,督率辦事”[33]1569,而地方商會考慮到人員成本等因素,并未建立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對于激勵機制也是相當的不完善,會董等為無薪酬的義務勞動,年終紅獎費也并未發(fā)放,各地商會大抵都有此問題。雖有不足,但相對于傳統(tǒng)的地方商業(yè)組織,廣安商會有進步性。廣安商會成立前各商幫由神會的形式組織,地方商幫的神會以鄉(xiāng)土神或行業(yè)神祭祀為中心,而廣安商會的成立,開始打破廣安州地緣和行業(yè)的隔閡。此外,商會是得到清政府官方承認的民間團體,相對于地方商幫有更多的話語權,能夠更好地為地方商人發(fā)聲??傊?,廣安商會的組織系統(tǒng)和運行制度較為全面,其組織的性質、功能和各項機構、職位的設置都透露出現代商業(yè)組織的氣息。
注釋:
① 這里的四川地區(qū)指的是清末時期的四川地區(qū),包括重慶部分地區(qū)。
② 近期的論文有鄭成林的《南京國民政府度量衡改制中的商會參與》、魏文享的《商會協(xié)征與機構扣繳:近代廣東所得稅的征稽》、張世慧的《清末商會與商號破產清理》等;最新著作有朱英的《近代中國商人與商會》和《曲折的抗爭:近代上海商會的社會活動與生存策略》、董瑞軍的《近代東北商會研究》;還有商會檔案和史料匯編,如《寧波總商會史料輯錄》《湘鄂贛商會資料匯編》等。
③ 廣安商會在清末時稱廣安州商務分會,到民國改州為縣,稱廣安縣商會。本文出現的“廣安商會”皆指代清末廣安州商務分會。
④ 廣安區(qū)檔案館目前保存了清末廣安商會檔案58卷,共計2500余件,記錄了從1906到1911年廣安商會的各項事宜,內容包括商會的成立、組織、商事報告書、各幫情形等方面。據筆者考證,《民國廣安縣商會檔案》中部分時間無從考證的文件,其時間應為清末。
⑤ 據筆者考證,廣安商會共召開了兩次成立大會,試辦大會時間為1908年12月10日,正式成立大會時間為1909年8月19日。李柏槐在《民國時期成都工商同業(yè)公會研究》一文中指出“廣安州商務分會成立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實際上廣安商會在1907年并未成立,其上呈憲政編查館的成立時間一欄中填寫了“光緒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州舉人蒲金萬等發(fā)起呈部查核,三十三年(1907)由……督院立案”,僅表達了1907年呈部查核并立案。在《廣安州縣志》中提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十日,州商務分會正式成立”,“正式成立”用詞不妥,1908年仍處于試辦階段,在《為選舉紳商左含章為總理咨請領發(fā)圖記加扎委派一事通知》中指出1909年廣安商會“擇吉日(宣統(tǒng)紀元己酉年)(1909)八月十九日……正式成立開會”。此外,1910年5月在《為整肅職務一事牒》中也有提到“敝會去年八月成立”,即1909年8月才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