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穗冰
摘要:勞動分為有酬勞動與無酬勞動。自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來,無酬勞動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義務勞動、玩樂勞動和志愿勞動。作為具有時代特色的無酬勞動形式,志愿勞動對促進青年社會化——消除勞動異化、消除心靈隔閡、促進政治參與、涵養(yǎng)利他理念具有重要價值??梢詮捻椖績?yōu)化和管理優(yōu)化兩方面激勵青年參加志愿勞動。
關鍵詞:青年;無酬勞動;義務勞動;玩樂勞動;志愿勞動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2)02-0016-06
勞動分為有酬勞動與無酬勞動。馬克思深入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有酬勞動,發(fā)現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剩余價值。從另一個角度看,工人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的勞動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無酬勞動——勞動成果被資本家無償占有。但這種無酬勞動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本文所稱的無酬勞動,是指在沒有回報和酬勞的前提下自愿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不包括工人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的勞動,也不包括人們之間互助的勞動。
馬克思非常推崇勞動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他說:“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提高社會生產”即改造客觀世界,“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即改造主觀世界,這兩個作用在無酬勞動中最能體現出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把教育目標從“德智體美”擴展到“德智體美勞”,并總結了勞動的“四最”——“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2]。最能體現“四最”精髓的當屬無酬勞動。青年是無酬勞動的主力軍。以志愿勞動為例,14~35歲的青年志愿者占總數的一半以上,數量一直穩(wěn)居各年齡段首位[3]。因此,研究青年的無酬勞動,無論對客觀世界的改造還是對青年主觀世界的改造,都有重要價值。
一、 無酬勞動的發(fā)展
無酬勞動的主要形式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而不斷地發(fā)展變化,自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以來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1956年,黨的八大把國內主要矛盾歸結為“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與“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實”的矛盾,以及“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與“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的矛盾[4]。這個論斷從供求關系方面反映了社會現實:消費需求方“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和生產供給方“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產生矛盾?;饷艿年P鍵是生產供給方提升供給水平。從長遠來看,提升供給水平需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從短期來看,提升供給水平可以增加勞動時間。而八小時以外的義務勞動正是增加勞動時間的辦法。這段時期人們強調勞動的政治意蘊,“勞動光榮”成為具有時代特色的勞動口號。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在《人民日報》上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此后神州大地掀起了義務勞動的高潮,學雷鋒活動、義務植樹活動、愛國衛(wèi)生運動在社會上蔚然成風。義務勞動有兩個特點:一是由單位組織,屬于集體活動的一部分,勞動的政治價值大于經濟價值;二是表面上看是自愿的,實際上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義務勞動的“義務”二字正表明了這一點:義務是必須承擔的,而不是可以選擇的,不參加義務勞動將承受單位的政治和人際壓力。義務勞動是無酬的、公益的,但未必是自愿的。
1978年,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把社會主要矛盾表述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力”的矛盾[5]。從供求關系看,消費需求方的物質文化需要日益增長;生產供給方已能滿足人民的基礎需要,但與世界上先進國家相比,社會生產力依然落后。緩解這一矛盾的方式是大力發(fā)展生產力,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水平。這段時期人們強調勞動的經濟意蘊,“多勞多得”成為具有時代特色的勞動口號。隨著單位逐步減少對職工生活的干預,由單位組織的大規(guī)模義務勞動也褪去了原有的熱度。上個世紀90年代,伴隨國際互聯網的興起,中國的社會結構和人們的心理結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0后”“00后”長大成人后,他們不再注重“勤勞致富”的理念。他們在網絡上從事純粹以個人興趣而不以創(chuàng)造財富為目標的勞動,如為外國影片做中文字幕、在“知乎”上回答問題、為偶像刷流量等。因為勞動與玩樂高度重合,故這種勞動又被稱為“玩樂勞動”。玩樂勞動基本上是無酬勞動。與義務勞動相比,玩樂勞動有三個特點:一是由青年主動選擇而不是單位組織,勞動的悅己價值大于政治或經濟價值;二是完全自愿,沒有受到外界壓力;三是青年表面上是自主勞動,實質上受平臺資本剝削,同時,形式上是勞動解放,實質上受欲望支配難得自由。除玩樂勞動外,隨著居民社區(qū)的興起,由居民自組織的現代意義上的志愿勞動開始出現。1990年,深圳經濟特區(qū)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正式依法登記注冊的志愿社團——深圳義工聯[6],引發(fā)了人們對勞動的經濟價值與人的自由本性之間關系的討論。
2012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指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的矛盾。從供求關系看,消費需求方的“物質文化需要”轉變?yōu)椤懊篮蒙钚枰保ā懊裰?、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要求[7];生產供給方對不同領域、不同區(qū)域的供給不平衡,社會生產力在擺脫了落后局面的同時尚待充分發(fā)展。解決矛盾的關鍵是發(fā)展生產力和調整利益格局,即人們所說的“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此前在收入分配層面,初次分配依托市場機制,主要對勞動收入進行分配,強調分配效率;再分配依托政府機制,主要使用稅收杠桿,強調分配公平。如今這兩種機制已不能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依托社會機制的“第三次分配”引起人們的關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一次在國家文件中寫入“第三次分配”,明確“重視發(fā)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fā)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yè)” [8]。志愿勞動是第三次分配的載體。與玩樂勞動相比,志愿勞動有三個特點:一是玩樂勞動雖然由青年主動選擇,但主要憑個人興趣,具有無意識性,而志愿勞動通常是在理性思考后做出選擇,具有自覺性;二是玩樂勞動雖然也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但未必具有公益性,而志愿勞動是“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和其他組織自愿、無償向社會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務”[9],公益性是志愿勞動的靈魂;三是志愿勞動以第三次分配的方式促進社會公平,解決了義務勞動高度關注社會整體而忽略個體切身體驗的問題,也解決了玩樂勞動高度關注個體切身體驗而忽略社會價值的問題,是比較理想的無酬勞動形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刺激了志愿勞動的發(fā)展,各地志愿者大軍運輸抗疫物資、護送醫(yī)務人員上下班、為被隔離家庭買米買菜、給社區(qū)居民驗核酸等,志愿勞動與有酬勞動成為驅動社會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雙輪。同年7月,中共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決定建立各層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強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10]。志愿勞動成為具有時代特色的無酬勞動形式,志愿者隊伍也迅速發(fā)展壯大。截至2021年7月,中國實名志愿者已達2.06億人,志愿勞動總時間達243 167萬小時[11]。
二、志愿勞動對青年的價值
志愿勞動既然屬于一種勞動形式,當然能夠改造客觀世界、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但是,與有酬勞動相比,志愿勞動最大的優(yōu)勢不在于它的工具性價值,而在于它對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價值。青年正處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社會化是由“自然人”轉變?yōu)椤吧鐣恕钡倪^程。在這個過程中,青年要不斷增長知識和技能,錘煉性格與品行,在完善自身的同時提升為社會服務的能力,以推動社會不斷進步。這是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志愿勞動對促進青年社會化、實現青年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
(一)消除勞動異化
志愿勞動有助于消除勞動異化。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異化做了形象的描述:“只要肉體的強制或其他強制一停止,人們就會像逃避瘟疫那樣逃避勞動。[12]”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異化建立在資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價值的基礎上。如果不從階級分析角度而僅對勞動的異己性特征進行解讀的話,社會主義社會也有勞動異化現象。
在呼喊“勞動光榮”口號的年代,勞動異化表現為勞動在一些場合蛻變?yōu)閼土P手段。一方面,人們尊重勞動、贊美勞動者;另一方面,校園中教師懲罰調皮的學生抄寫課文、擦黑板,大街上執(zhí)法人員懲罰違規(guī)者掃大街,工廠里主管懲罰犯錯的員工干重活等等。
在呼喊“多勞多得”口號的年代,勞動異化表現為人們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拼命勞動,“過勞死”成為新的社會問題。
在玩樂勞動的年代,青年相信“一夜暴富”的網絡神話,追求“月光”式的生活享樂,寧愿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揮灑旺盛的精力,也不愿為養(yǎng)家糊口勞動,于是“巨嬰”“啃老族”相繼出現。從表面上看,玩樂勞動擺脫了勞動的強制性,消除了勞動異化。但實際上,隨心所欲地參加勞動并不能真正消除勞動異化,只是對辛苦勞動的一種逃避。在玩樂勞動中,“玩樂”的成分大于“勞動”的成分。一旦玩樂勞動者失去父母的供養(yǎng),就將重新面對勞動的強制。
相比之下,志愿勞動真正消除了勞動強制,成為青年的自主選擇。青年之所以選擇志愿勞動,是因為志愿勞動啟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力,他們能從中享受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志愿勞動的目標是幫助處于困苦或危難之中的人,志愿者需要面對一定的困難甚至風險,經常在沒有領導者和固定工作程式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條件自己做出判斷,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志愿者的生活技能、心理素質、溝通能力、決策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都經歷了一次挑戰(zhàn)。如果他們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就會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青年之所以選擇志愿勞動,還因為志愿勞動能帶來被需要、被尊重、被感恩的深層愉悅體驗。美國學者繆其克說:“他們喜歡這種相對不受老板監(jiān)管的自由和被托付重大責任的現實……他們能夠以自己的工作為自豪,而這些感覺在他們正式的工作中是得不到的。[13]”這是志愿勞動快樂的源泉。玩樂勞動也是一種快樂勞動,但玩樂勞動主要是獨樂,而志愿勞動是眾樂,志愿勞動者、同伴和受助人因同一個困難問題的解決而感到快樂。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他人的贊許會給自己帶來快樂,同時他人的快樂也對自己有感染作用,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志愿勞動能夠使勞動的快樂最大化。
(二)消除心靈隔閡
互聯網對青年的人際關系產生兩方面影響:一方面,網絡無中心、無邊界、多節(jié)點的特點促使青年形成平等互動的關系;另一方面,網絡的虛擬性、機械性、離散性特點促使青年成為原子化的個體。當代青年是空前孤獨的一代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重了他們的孤獨感。為了阻斷疫情傳播,人們封閉在各自的小空間內,通過電腦鍵盤與外界聯絡。即使外出,人們也戴著遮住臉龐的口罩,對商家實行無接觸式付款,并刻意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身體的隔離加深了心靈的隔閡,如何實現人與人之間的聯合成為時代之問。
工業(yè)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合屬于協(xié)作,圍繞著復雜工業(yè)品的生產,人們既有分工又有協(xié)作。由于各自為經濟利益最大化打算,人們之間的協(xié)作經常被惡性競爭所打斷。信息社會初期人與人之間的聯合屬于聚合,圍繞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人們聚集起來一邊玩樂一邊勞動。但這種聚合是偶然的、任意的,一旦任務完成或喪失了興趣,人們就會重新回歸原子化的個體。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合應當躍升到一個新階段:摒棄物的依賴性與人的隨意性,為了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發(fā)展真誠、全面、穩(wěn)固的合作關系。志愿勞動能促進人與人之間形成理想化的合作關系:志愿者和同伴、受助者之間圍繞著同一目標——受助人利益最大化,組成平等、尊重而非等級關系的團隊,面對同一道社會難題一起思考對策、采取行動,共同經歷勞動過程的艱辛,共同分享勞動收獲的喜悅。這是人與人之間自覺而不是被動、無私而不是功利、長久而不是隨機的合作,即真誠、全面、穩(wěn)固的合作。
志愿勞動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有效提升了社會信任水平。信任是當代社會的稀缺資源,青年的孤獨感正源于信任的缺失。如果人們信任某個人,他一般會在對方需要時提供幫助,因為他相信在自己需要時對方也會提供幫助,這是一種對等信任;如果人們信任陌生人,他一般會在陌生人需要時提供幫助,因為他相信在自己需要時陌生人也會提供幫助,這是一種普遍信任,即社會信任。志愿勞動是一種普遍信任,它建立在人與人互相信任的基礎上,通過陌生人之間的真誠合作,達到人類利益最大化的結果,而這反過來又將增進社會信任,加強社會團結。
(三)促進政治參與
黨的十九大詮釋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民主”被排在第一位。比起手握權力的中年人、遠離職場的老年人,青年對民主的需求尤為強烈。英國學者吉登斯指出:“全球化時代人們的政治參與呈現從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的轉變趨勢”[14]。生活政治是以日常生活與個人成長為中心的政治。志愿勞動是對生活政治的積極參與,也是一種民主行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的目標,“治理”與“管理”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多方主體參與。青年是治理的生力軍,志愿勞動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當代青年參加志愿勞動,無償貢獻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有助于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水平、增進社會和諧、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優(yōu)化社會治理績效。通過志愿勞動,志愿者和受助人一起提升了社會歸屬感和政治認同感,這是青年政治參與效能的直接體現。
相對于義務勞動的運動式動員,志愿勞動是一種參與式動員。青年主動參與志愿勞動,傳播自己的所見所感,引起社會公眾共鳴,進而推動最廣泛的社會參與,凝聚民心。參與式動員在應對社會危機事件時成效顯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初期,一大批青年志愿者趕赴武漢,有的參與救護患者,有的協(xié)助安置旅游者,有的搭建疫情數據應用系統(tǒng)和服務器系統(tǒng)……他們第一時間傳遞出來的信息鼓舞了人心,調動了全社會參與抗疫的積極性,激起了人們空前高漲的愛國主義熱情。參與式動員在抗疫中比運動式動員更快地發(fā)揮了作用。
(四)涵養(yǎng)利他觀念
志愿勞動就其根本目的而言是利他的。2020年,廣東省社工與志愿者合作促進會、廣東省團校志愿服務研究中心對14 949名青少年參與志愿勞動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76.1%的人傾向于“幫助有需要的人”,47.65%的人傾向于“為社會、國家做貢獻”,42.5%的人傾向于“鍛煉自己的能力”,38.66%的人傾向于“實現個人價值”,25.12%的人傾向于“增加社會見聞,獲得和豐富自己的經驗”,選擇其他原因的比例較低[15]。排在前兩位的原因可以歸入“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類,排在第三至第五位的原因可以歸入“為己利他”類,可見參與志愿服務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這些復雜的原因正是當代青年形形色色價值觀的映射。人固有利己的本能,否則就無法滿足生存的需要,但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人精神需要的滿足只能借助他人實現,所以在欲望的“本我”之上有精神的“超我”存在,這個“超我”表現為人的價值觀。無論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還是心存增長勞動技能、促進人際交往、提升社會經驗、積累社會資本等利己期待,只要最終的落腳點是“利他”,都是善的價值觀。形形色色的善的價值觀,正是新時代青年真實而豐富的生命體現。
善的價值觀從何而來?只能從善的實踐中來。志愿勞動是一種善的實踐。青年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學會為他人著想,體會奉獻的快樂,感悟與人為善的意義,通過接收肯定性的反饋不斷強化善的動機,最終形成善的價值觀。這種善的價值觀具有群體感染作用,同伴的鼓勵能夠有效提升志愿者幫助他人的勇氣,增加志愿勞動的樂趣,并在志愿者群體間形成從眾效應,促進善的價值觀廣泛傳播。受助人在困難時得到援助,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關愛,能增強社會信任,提升社會歸屬感,產生回報社會的愿望。甚至旁觀者也能通過觀察志愿勞動的過程,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善意,由此心靈得到凈化,社會認同感增強。
三、志愿勞動的激勵措施
志愿勞動是符合新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的無酬勞動方式,應當激勵青年參加。志愿勞動的激勵措施包括優(yōu)化項目和優(yōu)化管理。
當前阻礙青年參加志愿勞動的主要因素是項目不合適。一些青年抱怨:偶爾參加一次志愿勞動,卻發(fā)現自己提供的并非受助人需要的幫助,比如送知識下鄉(xiāng)卻遭遇冷眼,原本期待的愛心之舉成了自討沒趣;志愿勞動幾乎都是體力勞動,打掃衛(wèi)生、送貨跑腿、派發(fā)傳單,幾乎成了苦活、臟活、累活的代名詞,沒有專業(yè)知識的用武之地,缺乏成就感;志愿勞動項目多年不變,只有受助人在變,沒有新鮮感。因此,激勵青年參加志愿勞動應從優(yōu)化項目入手。
簡單來說,志愿勞動就是“人幫人”。這兩個“人”——志愿者和受助人的需求是項目設計的核心。志愿勞動項目首先應當是受助人真實的需求,不是志愿者組織自上而下設計出來的。成功的志愿勞動項目要建立在深入細致的社會調查基礎上,急受助人之所急,想受助人之所想。這不僅是志愿勞動意義的真正體現,也是志愿勞動有吸引力、可持續(xù)的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志愿勞動項目應當兼顧志愿者的合理需求,比如挑戰(zhàn)專業(yè)技能、積累社會經驗、擴大人際交往等,讓“為己利他”的志愿者能夠在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這是志愿勞動能夠充分調動志愿者積極性、主動性的關鍵,同時決定著志愿勞動項目的成效。
阻礙青年參加志愿勞動的另一個因素是管理不到位。一些青年想參加志愿勞動,但是找不到志愿者組織;一些青年想幫助他人,卻發(fā)現參加志愿勞動需要大段的空閑時間,而自己只有碎片化的時間,或者志愿勞動項目距離遙遠,耗費在路上的時間太多;一些青年參加志愿勞動后,發(fā)現志愿勞動并不是學校規(guī)定的社會實踐項目,結果還要另外擠時間參加學校規(guī)定的項目,弄得兩頭奔波、疲憊不堪。
志愿勞動應當優(yōu)化管理。網絡化管理是信息時代較為理想的管理方式。目前我國有一些志愿者網站,但主要用于發(fā)布動態(tài)消息,未能充分利用互聯網實現志愿勞動人、財、物的最佳配置。建議志愿者組織聯合起來建立統(tǒng)一管理的網站,網站上既有志愿者庫,也有志愿勞動項目庫。每名登記注冊的志愿者以身份證號為唯一賬號,登陸賬號后可以一鍵查找志愿勞動項目,充分利用自己的零碎時間就近參加志愿勞動。網站對志愿者實施動態(tài)管理,根據項目類別、勞動時長、勞動成果、受助人反饋、志愿者組織反饋等為每一次志愿勞動記分,對志愿勞動的全過程實行有效監(jiān)督。志愿者在網站上的積分累計達到一定標準可以兌換獎勵,如兌換社會實踐學分、學習交流機會、接受免費服務次數,還可以在網站上領取志愿者電子證書、優(yōu)秀志愿者獎狀等。
從義務勞動、玩樂勞動到志愿勞動,我國青年的無酬勞動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不斷變換勞動的形式,也不斷對青年社會化產生影響。其實,青年社會化的過程也是社會青年化的過程:在傳統(tǒng)社會,青年成長更多地受社會的影響;在信息社會,青年成長更多地影響社會,即社會青年化。隨著無酬勞動的發(fā)展,當青年真正體驗到“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16]”之時,人類將進入更為理想的社會階段。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7.
[2]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01).
[3]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中國志愿服務發(fā)展報告(2017)[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22-23.
[4]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299.
[5]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69.
[6]譚建光.中國志愿服務:從青年到社會——改革開放40年青年志愿服務的價值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8(4):30.
[7]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8]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06(01).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5號)志愿服務條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2.
[10]八問新時代文明實踐之四:如何實現志愿服務精準常態(tài)?[EB/OL].(2020-07-16).http://www.wenming.cn/wmsjzx/sjqy/202007/t20200716_5713085.shtml.
[11]全國志愿服務數據統(tǒng)計[EB/OL].(2021-07-26)., https://chinavolunteer.mca.gov.cn/NVSI/LEAP/site/index.html#/home.
[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9.
[13] [美]馬克·A·繆其克,約翰·威爾遜.志愿者[M].魏娜,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136.
[14] [英]安東尼·吉登斯.超越左與右——激進政治的未來[M].李惠斌,楊雪冬,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11.
[15]譚建光.中國特色的志愿服務與青年發(fā)展——實施《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的多維度研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1(1):9-18.
[1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
(責任編輯:楊在良)
309450190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