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旭
(鄭州財經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教學質量是高校立身的基石,不斷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社會所需要人才的重要保障。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意見》中,教育部明確提出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課程建設質量,確保課程教學質量。進一步地,高校內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要不斷完善,建立起多主體的全鏈條多維度高校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1]。而學生作為教學服務的直接受眾與最終受眾,是評價教學質量高低的有力發(fā)言人。因此,論文試圖構建基于學生滿意度的教學質量調查,以學生為評價主體調查當前階段學生心中的學校教學質量水平,在此基礎上,探索提升鄭州財經學院教學質量的可行路徑。
依據教學情境與教學標準的不同,當前學術界對教學質量沒有統(tǒng)一的界定。《教育大辭典》中認為教學質量應最終落腳于培養(yǎng)對象質量的高低;房???、陳敏(2010)認為教學質量是指在既定的社會現實前提下,高等教育機構通過教育教學過程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學生個體發(fā)展需要的水平;李森、蘭珍莉(2017)認為教學質量就是針對既定教學目標,教師教與學生學所滿足的滿意水平。雖然不同學者對教學質量的理解不同,但都是圍繞教學效果展開,即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獲得適應社會需要、個體發(fā)展需要的能力的高低程度。同時,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別是教學過程的主導因素與主體因素。
學生滿意度來源于客戶滿意度理論,是客戶滿意度理論在高等教育學界的應用??蛻魸M意度是一個主觀的概念,客戶的滿意來自客戶感知價值和客戶預期的比較,比較的結果決定客戶滿意程度的高低。因此,客戶滿意度具有主觀性與層次性。為了更好的量化研究客戶滿意度,學術界提出了客戶滿意度指數模型(CSI)來測評客戶的滿意度水平以及研究影響客戶滿意度的因素。學生滿意度借鑒了客戶滿意度理論,將其客戶定位于享受高等教育服務的學生。因此,學生滿意度是指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服務過程中,將個人預期與學校所提供的相關教學服務的實際感知相對比之后的滿足程度。學生滿意度同時具有主觀性、層次性與可量化性。
基于此,論文以學生滿意度理論為基礎,結合鄭州財經學院實際,參考張祥艷、朱慧(2018)對高校學生滿意度指數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選定學生基本信息及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動機、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及課程設置、教師、實踐教學、教學基礎設施、教學管理六個指標構建了學生滿意度指數模型,從六個方面測評學生對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并由此提出提升教學質量的對策與建議。
借鑒客戶滿意度指數模型(以費耐爾邏輯模型為主要參考),論文以學生滿意度理論為基礎,結合鄭州財經學院實際情況,參考張祥艷、朱慧(2018)構建了學生滿意度指數模型。此模型中,學生預期、學生對教學質量的感知、學生對教學價值的感知共同決定學生滿意度,學生滿意度的高低將導致學生忠誠和學生抱怨。
學生滿意度指數測評體系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學生滿意度指數;第二層次為學生滿意度指數模型中的7個潛在變量,即學校形象、學生預期、學生對質量的感知、學生對價值的感知、學生滿意度、學生忠誠度、學生抱怨;第三層次為第二層次指標展開得到的指標,主要為調查問卷所包含的六大部分,即學生基本信息及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動機、對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及課程設置的滿意度、對教師的滿意度、對實踐教學的滿意度、對教學基礎設施的滿意度、對教學管理的滿意度;第四層次為第三層級指標展開得到的調查問卷上的具體問題。
論文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鄭州財經學院的教學質量進行了學生滿意度調查,調查對象為鄭州財經學院不同專業(yè)、年級的學生,調查方式為隨機調查。通過在網上發(fā)布調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34份。圍繞學生滿意度指數模型的層次指標,學生滿意度調查問卷共有36個問題,每個問題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來定量化描述學生的滿意度,同時采用SPSS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信度是指測驗結果的可靠性與一致性。一般來說,信度越高,測驗結果受隨機因素的影響越小,測驗結果的可靠性越高。目前最常見的信度分析系數是 Cronbach系數,若系數在0.7以上,則說明測驗結果的可靠性較高。經分析,調查問卷的各維度信度均在0.8以上,問卷的整體信度為0.875,表明該問卷的可靠性較強。
效度是指問卷的有效性與準確性。效度越高,表明問卷測驗的結果真實度越高、準確性越高。此問卷調查結果利用KMO值和Bartlett球形度來檢驗。一般來說,若KMO值大于0.6、Bartlett檢驗對應p值小于0.05說明問卷之間有較強的相關性,即問卷效度較高。通過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83,Bartlett檢驗對應p值為0.000,表明問卷效度較高。
通過對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因子的載荷系數與共同度均大于0.4,表明研究項和主成分之間有著較強的關聯性,即該問卷中的問題設置是合理的、問卷調查結果是有效的。
運用SPSS軟件得到問卷中第三層次指標學生的滿意度平均值及學生對教學質量的整體滿意度平均值。由于問卷中每個問題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來定量化描述學生的滿意度,因此采用3.00作為理論上中等強度的觀測值。根據分析結果可知,學生對學校的教學質量整體滿意度為3.80,表明學生對學校的教學質量整體上是認可的,但距離很滿意(5分)仍存在差距,需要不斷改進以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滿意度。
分指標來看,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滿意度最高且為4.06,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學校注意加強對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另一方面可能是教師注重課堂教學,以自身教學與學術能力教育引導學生。而同時,學生對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及課程設置滿意度最低,這可能是因為當前的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及課程設置不被學生理解或沒有滿足學生的期望。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及課程設置進一步優(yōu)化以實現高等教育的目的、滿足學生的期望。針對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根據調查結果,36.91%的學生受教育的最主要動機為進一步深造,33.48%的學生為了找到滿意的工作,16.74%和12.88%的學生分別是為了獲得職業(yè)技能和畢業(yè)證,這提示我們在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中,要注意關注學生需求,對其進行有利的引導與滿足。其他指標如教學設施、教學管理與實踐教學都在整體均值附近,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但仍存在改進空間。
在第三層次指標的分析基礎上,對其細分指標第四層次指標進一步地分析,以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更直接有利的依據。運用SPSS軟件,得到了第四層次指標中學生滿意度排名前十的指標和學生滿意度排名后十的指標。
學生滿意度排名前十的指標主要涉及教師教學、教學設施以及實踐教學三個第三層次指標,結果與第三層次指標分析結果相呼應。其中教師課堂教學態(tài)度與教師教書育人的學生滿意度最高,其平均值均為4.09,同時其他4項有關教師教學的也依次排列在前列,表明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滿意度較高,教師教學質量得到了學生的肯定。另外,有3項屬于教學設施層次,說明學校的教學設施相對完善,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習實訓中教師的指導情況的學生滿意度也較高,平均值3.88,高于學生對教學質量的整體滿意度。
學生最不滿意的十項指標,主要設計專業(yè)培養(yǎng)、實踐教學與教學管理三個第三層次指標,與第三層次指標分析結果相符。在學生最不滿意的十項指標中,有7項屬于專業(yè)培養(yǎng)指標。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專業(yè)培養(yǎng)指標是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宏觀指導指標,學校在新生入學時及開設課程前沒有及時向學生講解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與課程設置的原因,導致學生對這一方面知之甚少甚至不理解;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學生認為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及課程設置與現實結合不夠緊密或沒有滿足個人需求而導致的。同時,學生對學校安排的實踐機會和實習企業(yè)及崗位的滿意度較低。另外,學生對學校聽取學生意見并做相關改進的滿意度較低,這啟示我們在提升教學質量的過程中,不能忽視了教學管理的作用。
從整體上看,學生對學校教學質量的滿意度為3.80,屬于中等偏上水平。從第三層次指標來看,學生滿意度由高到低的指標分別為教師教學(4.06)、教學設施(3.83)、教學管理(3.78)、實踐教學(3.75)、專業(yè)培養(yǎng)(3.59)。從第四層次指標來看,學生滿意度排名前十的指標中主要涉及教師教學、教學設施以及實踐教學三個第三層次指標,其中教師課堂教學態(tài)度與教師教書育人的學生滿意度最高,其平均值均為4.09;學生滿意度排名后十的指標中,主要設計專業(yè)培養(yǎng)、實踐教學與教學管理三個第三層次指標,其中學生對專業(yè)發(fā)展前景指標的滿意度最低,其平均值為3.41。
優(yōu)化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及課程設置,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所學專業(yè)的發(fā)展現狀及前景、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與培養(yǎng)特色以及專業(yè)方向的課程設置都是不滿意的。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質量提升過程中,必須重視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及課程設置的優(yōu)化。根據教育部總體規(guī)劃要求,結合學校專業(yè)特色與現實發(fā)展實際,對當前的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及課程設置進行調整與改進,加強現實應用在課程中的滲透。
提質增量地開展專業(yè)實習實訓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根據調查結果顯示,33.48%的學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動機為找到滿意的工作,而當前學生對學校安排的實踐機會、實習單位以及實習崗位是顯著不滿意的。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必須結合專業(yè)需求與學生實際開展實訓實踐活動。當前學校采取了多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如與企業(yè)進行合作,參與各種競賽比賽,組織相關實踐活動等,雖然這些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部分實踐能力,但根據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其缺乏核心的實踐能力。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專業(yè)特色來選擇合作的企業(yè),做到專業(yè)對口,使專業(yè)理論知識得到發(fā)揮與鍛煉;同時,學校還應擴寬實習實訓方式,讓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與發(fā)展方向來主動選擇實習實訓的崗位和方式。
加強教學管理,做好學生學習保障工作。高校中的學生受教育的動機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在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也必須重視教學管理,做好學生的學習保障工作,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一是學校需要做好校風學風引導工作,塑造好學校的整體風氣,以軟文化熏陶學生養(yǎng)成奮發(fā)向上的積極態(tài)度;二是學校需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建議,采納有建設性的建議并做出實際行動以回應學生。
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加強課堂思政工作。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學生感受最直觀的教學質量滿意度重要構成因素,在提升教學質量過程中,必須重視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關注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培養(yǎng),鼓勵教師磨課與教學反思,使過硬的課堂教學能力成為教師的特色之一。在注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同時,也必須加強課堂思政工作。通過課堂思政,教師一方面嚴于律己,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與學術道德,做到以身作則;另一方面通過課堂思政引導學生,使學生得到熏陶,以先進典型為榜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觀,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