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詩經(jīng)·小弁》“佗”字解

2022-03-16 09:40:52劉澤琳
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毛詩有罪本義

劉澤琳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省齊魯文化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14)

《小弁》是《詩經(jīng)·小雅》中的一首哀怨詩,目前對于該詩詩旨主要有兩種看法:其一,《毛詩序》稱“《小弁》,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1]970,即認為詩記載了周幽王放逐太子姬宜臼一事。《毛詩故訓傳》進一步補充云:“幽王取申女,生太子宜咎。又說褒姒生子伯服,立以為后,而放宜咎,將殺之?!盵1]970其二,魯詩認為此詩是尹吉甫兒子伯奇受父虐待而作?!对娙伊x集疏》中有“《小弁》《小雅》之篇,伯奇之詩也。伯奇仁人,而父虐之,故作《小弁》之詩”[2]697的說法。無論選取何種意旨進行解讀,該詩所抒發(fā)的都是抒情主人公因其父親聽信讒言而將其放逐的哀怨情緒,表達幽怨哀傷、怨天尤父之情。而第七章末句“舍彼有罪,予之佗矣”正是此詩表達情感的關鍵。《小弁》第七章原文如下:

君子信讒,如或酬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伐木掎矣,析薪扡矣。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對于“舍彼有罪,予之佗矣”一句中的“佗”字,《詩經(jīng)》的歷代注疏都對其進行了訓釋,有諸多釋義,主流觀點主要可分為動詞說和代詞說兩類:以《毛詩故訓傳》等為代表的漢注釋“佗”為“加”,《說文解字》釋為“何”,清人嚴元照進一步解釋為“背負”之義,屬動詞;以《毛詩正義》為代表的唐注認為“佗”為“他人”之義,屬代詞。本文即對以上兩種觀點進行辨正,并結(jié)合《敦煌寫本毛詩白文三卷》中的異文,對此句中“佗”字的釋義進行探討。

一、“佗”字的動詞釋義

(一)“佗”為“施加”之義

漢注認為“佗”字之義屬動詞詞性,首見于《毛詩故訓傳》:“佗,加也?!盵1]970按毛亨的解釋,“佗”字當為“施加”之義。鄭玄在此基礎上,釋“予”為“我”,解釋“舍彼有罪,予之佗矣”一句為“舍褒姒讒言之罪,而妄加我太子”[1]970,那么該句中被施加罪名的對象應當是太子姬宜臼。故“予之佗矣”當為“佗我”,也就是“加(罪名)于我”。據(jù)此,該句是言周幽王信褒姒的讒言,欲立褒姒之子伯服,故強加罪名于太子宜臼,令他前往申國反省一事。

毛亨等注解家依照具體的文義與語境,探求“佗”字的釋義,這種訓詁方法為“據(jù)境證義”。在這種觀點看來,“佗”應當作“施加”之義,與前文“舍彼有罪”之“舍”相對,符合“妄加罪名”的語境。此說得到了后世大多數(shù)《詩經(jīng)》解讀者的認同。如:王安石《詩義鉤沉》釋此句為“‘舍彼有罪’之讒人,而加己以非其罪”[3]180;朱熹《詩集傳》釋為“今乃舍彼有罪之譖人,而加我以非其罪”[4]218;劉沅《詩經(jīng)恒解》解為“舍彼有罪而加諸無罪”[5]197。以上諸解都是建立在釋“佗”為“加”基礎之上的?!犊滴踝值洹分幸嘁源司錇槔忉尩溃骸啊俄崟贰墩崱罚翰⑼屡P切,音唾,加也?!对姟ば⊙拧罚荷岜擞凶铮柚⒁??!盵6]18因此,《毛傳》釋“佗”為“加”,是一種被解詩者廣泛認同的主流觀點。此外,王念孫釋“拸”字為“移加之”,又引前述毛說,以證“‘佗’與‘拸’,亦聲近義同”[7]112,這也從因聲求義的角度證明了此說的合理性。

然而,任何詞語的解釋都要有旁證,而不能孤立存在。“佗”表示“加”的用法僅見于此詩“予之佗矣”之句,后世著作除引用此觀點外,再無他證。清代朱鶴齡在《詩經(jīng)通義》中即反駁釋此說:“按毛云:佗,加也。《集傳》同。然考之字畫,‘佗’即‘他’,無訓‘加’者?!盵8]43朱氏從字形上判斷,“佗”當釋為“他”,認為該字在其他典籍中并沒有被訓釋為“加”的情況。在此我們不得不懷疑,若僅憑孤立的語境強就詞義,而沒有其他語句進行佐證,是為“孤證不立”。因此,將“佗”解作“加”是否正確還需進一步探討。

(二)“佗”為“背負”之義

漢代的其他訓詁學專著則運用“以形索義”的方法,探討“佗”字本義。如許慎《說文解字》云:“佗,負何也。從人,它聲。”又云:“何,儋也。”[9]371“佗”“何”二字遞相為訓,以證其義為“擔荷”,即以肩負物。從“佗”的這一本義出發(fā),認為該字是一個形聲字。人旁表意,其古文形體像一個彎腰的人,表示背負;“它”表聲,隸變前寫作“”。以此形訓,“佗”字的本義應是具體的“背負”之義,進一步指抽象的“負擔”。

《說文解字》釋“佗”字并沒有以“予之佗矣”一句舉例,這種觀點被清人進一步闡發(fā)。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云:“負,何也。負字蓋淺人增之耳?!缎⊙拧罚骸岜擞凶?,予之佗矣?!秱鳌吩唬骸?,加也?!速⒈玖x之見于經(jīng)者也。佗之俗字為‘駝’,為‘馱’?!盵8]371認為“佗”在“予之佗矣”中作本義解。此外,段氏認為《說文》中“佗,負何”之“負”當為衍文,按照《說文》的釋字體例,確實少見用兩個并列同義詞來釋詞的現(xiàn)象,段氏所言應是。

對于“佗”作“負何”之義,胡承珙也給出了其他書證:“疏說非是?!墩f文》:‘佗,負何也。’是‘加’者,佗之本義?!斗窖浴罚骸惨泽H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佗,亦謂之賀?!秲x禮·士喪禮》注云:‘賀,加也?!R’之為‘加’,猶‘佗’之為‘加’矣?!盵10]1005是從詞匯比較的角度給“佗”下了定義,即指靠人或動物背負?!稘h書》中有“以一馬自佗負三十日食”一句,顏師古注:“佗,音徒何反。凡以畜產(chǎn)載負物者皆為佗?!盵11]2978-2979“佗”字表示動物的“馱負”“載負”之義?!犊滴踝值洹肪蛯ⅰ氨池摗敝x單列,與“加”義并列:“又《集韻》《韻會》《正韻》:并唐何切,音‘駝’,俗謂背負,曰‘佗’。”[6]18由此可見“佗”作背負之義是有先例的。

此外,清代學者嚴元照引《毛詩故訓傳》與《說文解字》之說,釋“‘加’為儋何之義”[12]10,似是將《毛傳》與《說文》之義相連,又言《說文》《廣雅》諸例皆得證《毛傳》之義。但此二義不得并說,若放置于文本語境中,“加”字并不能理解為“背負”之義,此解甚誤。因為漢代注家即認為,“佗”字依據(jù)形旁表示一人彎腰背負狀,可證本義為“儋何”,確定“佗”字為人背負之義,后來由具體引申為抽象,有了背負罪名的意思。而“予之佗矣”之“予”字本就有“推予”之義,又何須再重復之?故將此句中的“佗”字釋為“儋何”或“背負”也不確。

二、“佗”應當為“他人”之義

除了表示動詞外,孔穎達《毛詩正義》對“佗”字之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說:“此‘佗’謂佗人也。言舍有罪,而以罪與佗人,是從此而往加也,故曰‘佗,加也’?!盵1]972此說亦是從《毛詩故訓傳》的觀點來理解,不同的是,將“佗”字的詞性由動詞變成了代詞。然而,孔氏并未對“佗”字真義進行詳細說解,需要進一步討論。

對于“佗”字的聲旁“它”,《說文解字》詳細分析了該字的意義:“它,蟲也。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9]678即認為“它”有名詞的用法。段玉裁注:“相問無它,猶后人之不恙,無恙也。語言轉(zhuǎn)移,則以無別故當之。而其字或假‘佗’為之,又俗作‘他’,經(jīng)典多作‘它’,猶言‘彼’也?!盵9]678由此可知,佗”字的聲旁“”,是“蟲”之義,隸變作“它”字。上古時期多為穴居,故人們常詢問“無它乎”,類似今人之“無恙”,于是“它”字就逐漸有了指代之義,又引申為“別故”。而后來,“它”在“別故”的意義上又引申出“別的”“其他”之義,由名詞變成了旁指代詞。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的“王顧左右而言他”為指事,《左傳·成公二年》中的“蕭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為指人??梢哉J為,“他”字指代人的功能即發(fā)源于此基礎上。《康熙字典》亦單列此義項,云:“《廣韻》托何切?!都崱贰俄崟贰墩崱罚簻吻?,妥平聲,與‘他’‘它’通。《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佗’。 ”[6]18

嚴元照對“它”字與“佗”字的關系進行了討論,認為“它”字“或從蟲,作蛇,以音義推之,‘他人’之‘他’當作它,后人以聲近借用佗字”[9]10。這是有旁證依據(jù)的。按照音義來推求,“他人”之“他”當作“它”,后人以聲近借用“佗”字,所以《廣韻》中解釋其為“非我也”。然而這并非是詩句中“佗”字的規(guī)范釋義?!睹珎鳌酚枴百ⅰ睘椤凹印?,《說文解字》訓“佗”為“背負”,而《毛詩正義》對此未分析。嚴元照還認為,“它”字,小篆寫作,也寫作。《說文·人部》沒有從的字,所以《廣韻》認為“他”字是隸變俗體字。正如前文所述,“或假‘佗’為之,又俗作‘他’,經(jīng)典多作‘它’”。徐灝《說文解字注箋》亦言:“古無‘他’字,假‘它’為之;后增‘人’旁作‘佗’,而隸變?yōu)椤??!盵13]14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亦認為“佗即他,謂音唾,訓加,似無意義。予、與同。謂舍彼之罪而予之他人耳”[14]28。由此可見,“佗”字表示指代,放在原句中是比較合理的?!坝柚⒁印毕喈斢凇坝杷?,即表示將罪名給予公子姬宜臼。以此《毛詩正義》訓解為確。嚴可均認為,“‘佗者置之‘他’,所謂斥居于申也”[8]43,即把“佗”釋為“他”更能凸顯此詩斥責幽王所娶之申女的意味。

隨著地下文獻的出土,《詩經(jīng)》中的異文問題也逐漸成為了研究熱點。敦煌寫本中有《小弁》一詩,原文此句為“舍彼有罪,予之他矣”[15]585,要證明“佗”字應作“他”解,甚至可以認為《詩經(jīng)》原文即為“予之他矣”。如此,則“予之佗矣”中的“予”字應為動詞,意為“給予”。

三、“佗”“它”“他”三字關系

針對敦煌寫本中的異文“他”,結(jié)合徐灝所言古無“他”字之說,我們可以進行一定的推斷:在上古時期,只有“它”字存在而無“佗”字和“他”字,后來“它”字具有了代詞的作用,而“佗”與“他”都是在“它”字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漢字。關于“佗”“它”“他”三字的關系,有三點需要說明:

其次,“佗”字的本義為“負何”,但在《詩經(jīng)·小弁》中用作“它”的假借字,是加“人”旁而作指代用,可指人也可以指物,這是后起的用法。但到后來,“佗”字使用的機會逐漸減少,差不多成了死字。此外,有的學者還提出一種說法,認為“‘它’可視為‘駝’的省字,指駱駝。人背負身外之物就像駱駝一樣,故‘佗’的本義指負荷”[17]96-97,亦是一種訓釋文字的方式。

最后,“他”是“佗”的隸變俗體字。因為表示“佗”字的右半邊“它”很像是“也”字,在甲骨文中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它”和“也”字形相混的現(xiàn)象,于是不少人把“佗”字寫成了“他”,這種現(xiàn)象應當出現(xiàn)于秦漢之際。在先秦時期,表示“他”之義的“佗”字依然出現(xiàn),如《左傳·隱公元年》的“佗邑唯命”。

綜上所述,對于“它”“佗”“他”三字的發(fā)展脈絡,我們亦可做一梳理:最初,在甲骨文中,“它”字用作名詞表示蛇類動物,后來通過假借,引申為代詞。從金文開始,出現(xiàn)了“佗”字,其本義為“儋何”,而后假借表示“其他”之義,又俗體作“他”,始見于篆文?!八弊肿至x不斷演變的過程,也是指物義項不斷虛化的過程。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要探求某字在具體文本當中的意義,借助字形的考辨與結(jié)合具體語境是缺一不可的,只有通過詳細的考辨,方可求得字義的發(fā)展脈絡,這對于我們探尋先秦典籍中具體的字義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猜你喜歡
毛詩有罪本義
他們就是“有罪”
安大簡《詩經(jīng)》虛詞異文考略
北方論叢(2022年4期)2022-07-20 01:43:34
夜讀(二)
中學生報(2022年5期)2022-04-29 20:00:37
從出文看《毛詩正義》單疏本到十行本的演變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16
回到規(guī)范分析:克隆人行為是否有罪的方法論審視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42
“酉”字初探
青年時代(2016年7期)2016-05-14 11:40:50
“自”的本義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
樂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8
大連書家之張本義
海燕(2013年2期)2013-07-09 12:34:12
應驗吧
雜文選刊(2007年23期)2007-05-14 13:37:38
汕尾市| 新化县| 钟山县| 达州市| 焉耆| 临夏县| 鸡西市| 莫力| 云龙县| 肇州县| 荆州市| 新竹市| 十堰市| 横山县| 黑龙江省| 台山市| 尼木县| 正蓝旗| 十堰市| 灵山县| 兴城市| 三台县| 察隅县| 四川省| 保康县| 衢州市| 鄂尔多斯市| 延寿县| 同仁县| 林周县| 睢宁县| 麻栗坡县| 太湖县| 舞钢市| 板桥市| 启东市| 当阳市| 金阳县| 聂拉木县| 那曲县|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