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豐市龍山中學 馮群香
《紅樓夢》在高一語文必修下冊教材中以“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形式出現(xiàn),可見其重要性。但無論讓學生“閱讀”哪個版本,要讀完前80回的61 萬字都絕非易事,更何況還要認識975 個人物,理清盤根錯節(jié)的情節(jié)。因此,如何在有限時間里有效閱讀整本《紅樓夢》,便成為我的研究方向。
1.以身作則,先于學生閱讀?!都t樓夢》這種經典名著,我個人感覺是“常讀常新”,所以老師要在課堂上“收放自如”,必須自己先熟悉文本。
2.研究理論,指導學生閱讀。首先交代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其前80 回以庚辰本為底本,后40 回高鶚續(xù),紅樓夢研究所校注。其次制定計劃,考慮到高一下學期按科分班,第一學期高一級全員精讀:在校閱讀時間計劃用16周,內容為前80 回,一周讀5 回。其次是做好“讀書筆記”:讀名著一定要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包括記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美句、疑點、難點等。
1.書籍文具:每生借閱或購買一本“人文版”《紅樓夢》;準備一本400 頁的筆記本(減少更換);購買幾支熒光筆(用于標注)。
2.不同階段采用不同方法:高一第一學期精讀;第二學期前8 周略讀;課堂教學開始后,根據課堂內容跳讀。
筆者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從高一第二學期開始,每天晚修前放一集電視劇。36 集,六周放完。學生在看電視的過程中,通過生動的畫面回憶小說內容并加以聯(lián)想、推理;與此同時,還可在筆記本寫下自己的見解或疑問。因為“看電視”這個任務,兩個班的班風、學風更好了:課堂上學習熱情日益高漲;下課后仍然一手拿著《紅樓夢》,一手拿著讀書筆記,或鉆研、或探討、或爭論、或沉思……《紅樓夢》這本經典名著已經在學生心里扎下了根,正在積蓄能量,準備開花結果。
兩個班“實踐課”開始后,我安排第三個典型任務——獨立創(chuàng)作:每人講完自己的內容后,寫一篇1000 字左右的文章,以此記錄自己和《紅樓夢》的情緣,讀后感、人物論、情節(jié)概述、鑒賞評價、續(xù)寫、改寫均可,還可以創(chuàng)作長詩。
為了擴大研究范圍,我面向高一級全體學生(1506 人)舉辦了一場以“選擇題”為類型的“四大名著知識競賽初賽”;評改后,遴選出前150 人,于半個月后參加以“填空、對對子、問答、仿寫、作文”為題型的“四大名著知識競賽”復賽。兩套原創(chuàng)試題考核了成書、版本、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主題、技法及學術研究。兩次“筆試”,較為全面地考查了高一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鑒賞水平。
高二上學期結束“外國小說”的教學后,我計劃辦一場以《紅樓夢》為主的名著鑒賞“藝術節(jié)”。我給學生布置典型任務: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特長,以唱歌、跳舞、朗誦、繪畫、書法、話劇、器樂表演等形式演繹《紅樓夢》;同時面向全級征集“《紅樓夢》主題”的書法、繪畫作品。我負責“謎語”“歇后語”和宣傳海報的制作。因為疫情調整活動方案,改為班內舉行“《紅樓夢》鑒賞匯報演出”。
學生全權負責:選主持人、海選節(jié)目、排節(jié)目單、寫串場詞、編舞臺劇……一周后,我負責驗收。驗收結果喜人,我擴大戰(zhàn)果,申請公演。
學生以投票方式選節(jié)目,重組“匯演節(jié)目單”,利用班里多媒體搜音樂,自備服裝和道具,最終以唱歌、跳舞、朗誦、小提琴演奏、鋼琴演奏、舞臺劇、猜謎語等形式獻上一臺完美的匯演。接下來的一個半月里,我和學生利用有限的課余時間,經過五次改稿,三次聯(lián)排,讓《夢·紅樓》登上了2022 元旦晚會的舞臺,給全網觀眾奉獻一場“紅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