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真
廣州市鐵一中學(xué)中學(xué)語文高級教師
青鳥文學(xué)社指導(dǎo)老師
題目呈現(xiàn)
廣州的飲食文化聞名全國,所謂“食在廣州”,飲食文化源遠(yuǎn)流長。以“尋訪廣州美食”為主題,尋訪廣東特色的菜肴、靚湯,并采訪相關(guān)的人物……用心發(fā)現(xiàn)美味中的別樣感受,點點滴滴,品味美食的意義,尋找生活的真諦。
請以“尋訪”為題目,寫一篇關(guān)于美食的記敘文,要求內(nèi)容真實,不少于600字。
寫作導(dǎo)引
命題作文“尋訪”,有“尋找、尋覓,訪求、訪問、訪談”之意,要綜合“尋”和“訪”的意思,注重“尋”的過程,寫出“訪”的意義,要避免糾結(jié)于一點,忽視其他而偏題,如寫“尋找”時,只寫尋找的過程而忽略訪談訪問的要求,或者只有訪問而忽略尋覓的過程。“尋訪”這個動詞后面,可以添加自然、人物和事件等賓語,寫作方向非常多元,選材可謂豐富。
導(dǎo)讀部分的文字限制是明顯的,可見出題者意在打破“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僵局,要求學(xué)生有目的地、主動地、有探索性地深入大街小巷,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和去找尋廣州飲食的各種細(xì)節(jié)??疾閷W(xué)生對本土文化、傳統(tǒng)文化的體會和感受,引領(lǐng)學(xué)生進一步挖掘俗世凡人的價值和意義。
本篇遵循“寫作即真實”的原則,其寫作范圍、觀察點和立意都有非常明確的指向,廣州美食美味多種多樣,制作過程各呈其態(tài),相信這種寫作的限定和生活的多元能夠啟發(fā)學(xué)生領(lǐng)悟到寫作源于觀察的要旨,也希望學(xué)生們確定方向,用心觀察與體味美食和人事,寫出自己喜歡的味道,寫出美食中的故事,寫出尋訪引發(fā)的思考。
尋訪
廣州市鐵一中學(xué)? 陳嘉琦
廣東的美食以湯最為著名:海底椰雞湯、沙參瘦肉湯、蘿卜玉米排骨湯……然而最令我百嘗不厭的,當(dāng)屬淮山排骨湯。為了找到最正宗的那碗淮山排骨湯,我尋遍了廣州的大小酒樓,終于,在一家門面不大的老字號止住了腳步。
這里的主廚是一位和藹的老爺爺,他在這家店工作四十余年了,店里人都叫他“老陳”。我站在他旁邊,他從旁邊的桌子上取出胡蘿卜和淮山,一邊清洗一邊用粵語對我說:“洗淮山的時候一定要戴手套,不然的話手會很癢。”然后將蘿卜、淮山去皮,放在一邊。他拿出幾根排骨,我問他:“這大概幾斤?。俊薄皟山?。”他回答。老陳將排骨切成塊,生姜切片備用。隨后盛了一鍋清水,倒入排骨灼至半熟。他手上忙活,嘴上也不閑著:“淮山排骨湯可以補腎、養(yǎng)血、安神,增強免疫力,含鈣量高,你們學(xué)生就要多喝喔!”我點點頭,老陳撈起半生熟的排骨,換了一鍋水,放入淮山、排骨、胡蘿卜、生姜片,蓋上鍋蓋:“武火滾半小時,再文火煲兩個小時,就可以了?!?/p>
我走到一鍋已經(jīng)煲好的淮山排骨湯前,排骨的肉香和淮山的鮮香都一涌而上,讓我垂涎欲滴。文火煲了兩個多小時的湯汁呈乳白色,切成塊的鐵棍淮山和幾塊排骨在湯里面,紅色的蘿卜點綴在上面,像座紅白相間的小島。排骨的骨髓散發(fā)出一股奶香,與淮山獨特的清香相互照應(yīng),格外誘人。含一口在嘴中,濃郁的湯汁布滿了味蕾,不舍得咽下,回味無窮。
這一次尋訪,我不僅嘗到了美味的淮山排骨湯,更遇到了和藹熱情的老陳,真不虛此行??!
老師評語
這是一次切實求真的尋訪之旅。一鍋色靚味正的熱情之湯,武火滾、文火煲,細(xì)致的熬湯過程,淮山細(xì)膩白凈,胡蘿卜滾圓紅潤,紅白相間,湯色奶白,確實讓人垂涎??梢钥闯銎綍r片段描寫訓(xùn)練的成效,視覺味覺的描寫角度、修辭的運用,都顯現(xiàn)出不錯的功底,充分表現(xiàn)了淮山排骨湯的美味。但是“尋訪”的框架沒有完全搭建起來,所“尋”之處很模糊,所“訪”之人的形象也不太鮮明,“和藹熱情的老陳”是想要表現(xiàn)的人物,讀來卻猶如隔了幾層紗帷的鮮花,讓人看不真切。
修改建議
既然作者按照寫作導(dǎo)語的要求,利用周末,拉上家長做了一次切實的尋訪之旅,感覺收獲也非常多,那么應(yīng)該仔細(xì)回憶自己尋訪的全過程,檢索自己的觀察所得,緊扣“尋”和“訪”,把筆墨對準(zhǔn)所“尋”的店鋪、所“訪”的人物,增加描寫,使店鋪落到實處,使人物形象清晰,尤其要注意自己所獲得的人物印象——“和藹熱情”,運用人物描寫的各種方法,正面、側(cè)面結(jié)合起來,去突出這一特點。同時要思考自己在尋訪過程中的種種感動:“老陳”為什么接受“我”的尋訪?又為什么“我”能特別體會到他的“和藹熱情”? 這背后的主題應(yīng)該是什么?這道美食的意義究竟何在?追問下去,文章有了中心,才會有更深的立意。
尋訪
升格文
廣州市鐵一中學(xué)? 陳嘉琦
廣東的美食以湯最為著名:海底椰雞湯、沙參瘦肉湯、蘿卜玉米排骨湯……然而最令我百嘗不厭的,當(dāng)屬淮山排骨湯。出乎意料的是,當(dāng)在這家門面不大的老字號止住腳步時,我找到了最正宗的淮山排骨湯。這次尋訪的經(jīng)歷,也讓我別有收獲。
穿過北京路,折向上下九,大大小小鋪子林立,這間鋪子店面不大,舊得有些脫漆的匾額上寫著四個醒目的大字——“陳記湯鋪”,“陳記”啊,我突然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邁步進入鋪中,左右兩邊各擺著幾張質(zhì)樸的木制長桌和板凳,涂著暗紅色漆的圓潤的樓梯扶手、鏤花的窗戶、瓷碗,一切都是那么古色古香。
走進去,我的要求很容易地得到了滿足:可以去后廚近距離地拜訪大廚呢!
大廚個子不高,頭發(fā)有些花白,古銅色的臉上爬滿了皺紋,但是雙眼炯炯有神,像是才五十歲的樣子,實際上他在這家店工作四十余年了,快七十歲了。店里人都叫他“老陳”。
我站在老陳旁邊,他從旁邊的桌子上取出胡蘿卜和淮山,一邊清洗一邊用粵語對我說:“洗淮山的時候一定要戴手套,不然的話手會很癢?!比缓髮⑻}卜、淮山去皮,放在一邊。他拿出幾根排骨,我問他:“直接煲湯嗎?”“不是的,哪有那么簡單,你慢慢看?!彼卮?。
老陳將排骨切成塊,生姜切片備用。隨后盛了一鍋清水,倒入排骨灼至半熟。他手上忙活,嘴上也不閑著:“淮山排骨湯可以補腎、養(yǎng)血、安神,增強免疫力,含鈣量高,你們學(xué)生崽最要多喝喔!”我點點頭?!八麑θ丝烧婧?!”我心想?!澳暮⒆右惨欢◥酆冗@湯吧?”我問?!笆前?,可惜他去了上海讀書、工作,一年就回來那么幾次,我煲了再好喝的湯,他也沒有什么機會喝,所以我就特別愿意煲給你們學(xué)生崽喝,讓街坊鄰居天天有機會喝到最正宗的靚湯!”“多謝曬!”我沖著老陳做了個點贊的動作,老陳呵呵樂了,又叮囑道:“你長大工作以后啊,一定要?;丶野?!”看他認(rèn)真又期待的眼神,我趕緊點點頭。
老陳撈起半生熟的排骨,換了一鍋水,依次放入淮山、排骨、胡蘿卜、生姜片,蓋上鍋蓋:“武火滾半小時,再文火煲兩個小時,就可以了,時間一定要夠,不能急。那邊有熬好放了一會兒的湯,你出去等著吧,一會兒盛過來?!?/p>
我走到一鍋已經(jīng)煲好的淮山排骨湯前,文火煲了兩個多小時的湯汁呈乳白色,切成塊的鐵棍淮山和幾塊排骨在湯里面若隱若現(xiàn),紅色的蘿卜點綴在上面,像座紅白相間的小島。排骨的骨髓散發(fā)出一股奶香,與淮山獨特的清香相互照應(yīng),格外誘人。
這不僅是普通的淮山排骨湯,更是飽含了陳老對廣東靚湯的執(zhí)著熱愛、對鄰里街坊的熱情、對孩子們的無限期望的湯啊!
學(xué)生重寫心得
重寫了幾遍,一次次思考“尋”和“訪”的框架,每一次重寫都能夠感覺到進步?;仡檶ぴL的行蹤,回顧那家店鋪的環(huán)境,重寫“老陳”的外貌和動作,每一次重寫都覺得自己已經(jīng)寫到了最好,但老師仍然引導(dǎo)我不斷追問。在追問的過程中,我漸漸對老陳的品質(zhì)有了更深入的認(rèn)識,也明白了自己“身為廣州仔”去尋訪的意義,以及寫好這篇文章的意義。
尋訪
范文示例
廣州市鐵一中學(xué)? 傅蘭迪
尋訪尋訪,循著味兒飄進了恩寧路。初春,騎樓之下,小店里,陽光透過窗格灑入了屋內(nèi)。劉老師傅操著湯勺,正往碗里倒奶皮。老師傅頭發(fā)花白了,人很高很瘦,叫人擔(dān)心他會不會被一陣風(fēng)刮倒了,像一根直通天的老竹。但那雙手很穩(wěn),青筋縱橫,力度和速度都掌握得剛剛好,步驟有條不紊,似乎是在做一件藝術(shù)品,賞心悅目。
做好了,老人將它裝盤,端上了桌。白玉般的顏色,帶著淡淡的清香,裝在白色的瓷碗里,愈發(fā)顯得精致。拿起勺子挖下去,劃開了表面那一層薄薄的奶皮,內(nèi)里的奶香濃郁無比,厚實又混了點似是蒸雞蛋的鮮味,令人不由得垂涎欲滴。放入嘴中,奶塊很潤滑,卻也很有韌道,入口即化,只留下了那一股清香。我不禁瞇起了眼,好味道!
等到店里閑下來的時候,劉老師傅應(yīng)我們的邀請過來聊天。他的聲音有些粗?。骸昂贸圆唬俊蹦赣H抬起頭,露出了一個夸張的笑容:“太好吃了!回味無窮啊!”我也忙不迭地點了點頭。老師傅很開心地笑了起來,中氣十足:“嘿嘿,我和你們講啊,前幾天還有幾個后生仔跑來這里吃雙皮奶,買了好幾碗,就顧著拍照,差點忘記吃了。吃不完,還是我勸他們,才打包拿走的!好像來這里就是為了擺拍照片,食物總不能浪費,對吧!哈哈哈!”老師傅又開始笑了,笑里有得意,又似乎有掩不住的失落。
母親沖我使個眼色,可不能白走一遭,總得訪出些什么機密才好,我好奇地問:“您是怎么做這雙皮奶的,怎么這么好吃啊?”老師傅開口了:“這是商業(yè)機密,其實做法哪兒都有,技法卻是我獨家的哦!”說罷,還將食指放到了嘴前,做了個“噓”的動作,眼睛都要跳到眉毛上去的樣子,逗得我和母親哈哈大笑。
“不過啊,你們喜歡的話就來吃,我給你們做。過了幾年,我走了,就沒這店嘍!你看,那些小孩子可不都喜歡什么‘麥旋風(fēng)’嗎?”“您的孩子呢?”母親問。“我打了一輩子光棍,哪來的孩子啊!可惜咯,這好手藝……”說著,聲音越來越小。聽到這里,我忽地有些悵然若失。老人低著頭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哎……”一副糾結(jié)、難過的面容。
尋訪,尋的是味道,訪的是故事。老人的話是對我們的警示:老廣州的美食文化,制作技藝流傳下來的,還剩多少呢?難道我們不應(yīng)該傳承它們,讓它們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難道,還要等到它們永遠(yuǎn)印在書籍上嗎?
老師評語
在恩寧路的騎樓下尋訪到雙皮奶的老店,簡寫尋,而一直在追尋“雙皮奶的制作”方法;詳寫訪,在訪談交流當(dāng)中感受到飲食文化面臨的沖擊,詳簡都能夠緊扣題目,突出中心。
瘦高而穩(wěn)重的劉老師傅,把制作雙皮奶當(dāng)作一種藝術(shù),以顧客喜歡雙皮奶為自己的榮耀,“說罷,還將食指放到了嘴前,做了個‘噓’的動作,眼睛都要跳到眉毛上去的樣子”,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使得老人的調(diào)皮可愛躍然紙上。
廣州飲食文化中的精細(xì)、用心,也通過小作者的尋訪不斷呈現(xiàn)。結(jié)尾的發(fā)問無疑提升了文章的主題,“難道,還要等到它們永遠(yuǎn)印在書籍上嗎?”不僅僅是小作者在發(fā)問,也是很多傳統(tǒng)文化在發(f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