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泉
在南京這么多年,有一句口頭禪聽了特舒服,那就是:“不費事哎!”我們雜志社的陳師傅原是公交公司的老司機,開車技術(shù)一流,工作踏踏實實,隨叫隨到,說干就干,從沒有一句怨言。你夸他一聲,他就回你一句:“不費事哎!”
一句“不費事”的回答,聽起來順耳,品起來清淡,其實細想一下,一個能輕松說出這三個字的人,至少得具備兩個必不可少的前提,那就是有本事,肯干活。首先對完成任務(wù)要有足夠的信心,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別人面前的急難愁盼,在他看來卻是小菜一碟。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而他有金剛鉆,還品質(zhì)一流,那自然就信心十足。當然,更重要的是熱愛工作的事業(yè)心,樂于助人的公益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敬業(yè)精神。生活中愛吹牛的人不少,遇事或許也會把“不費事”掛在嘴上,但一回兩回可以糊人,假如牛皮吹炸了,也就無人再相信他了。而有的人,手里或許也有金剛鉆,卻少了一顆火熱的心,找他辦事太費勁,很自然,他的金剛鉆也就成了廢鐵一塊。
回望過去,我們在風風雨雨中成就黨的基業(yè),勵精圖治創(chuàng)造國的繁榮,每一點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千千萬萬平凡普通的人,憑著“不費事”的態(tài)度面對困難,擁有“不費事”的本領(lǐng)化解難題。這兩點在戰(zhàn)爭年代攻城拔寨需要,今天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同樣不可缺少。共和國大廈上的一磚一瓦,憑空不會飛來,背著手空論也不會增添,沒有金剛鉆也無法讓未來變得更優(yōu)更美。其中之理,可謂不言自明。
莫問干將鑄劍否,側(cè)耳可聞濤聲來。一個人愿不愿意干事,能不能干事,事情干得怎么樣,其實歲月的長河總會留下印記的。愿親切悅耳的“不費事哎”之聲,常在耳邊回響。
344050058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