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琳
香港文史學家司馬長風稱馮至的散文創(chuàng)作站在了“一覽眾山小”的高峰,并且認為其中的《一棵老樹》和《一個消逝了的山村》最為精純。這個評價高度肯定了馮至先生的散文創(chuàng)作,但可惜的是,關于《一個消逝了的山村》的文本解讀卻很少。本文試圖從古人參悟山水的三重境界走進這個消逝了的山村,走進馮至筆下的山水世界。
“山”與“水”是古詩文中常見的組合,最早可以追溯到《論語》:“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卑l(fā)展到后來,山水成為古典詩歌的固定術(shù)語。通過詩文來參悟山水也成了很多知識分子寫作中的自覺行為。而關于參悟山水,在文言文《五燈會元·青原惟信禪師》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開講) :“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見后來,親見知識,有個人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边@樣一段記載變成了參悟山水的三重境界。筆者認為,馮至先生把他的散文命名為《山水》,應該也有這方面的思考吧。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山水”的第一重境界,是直覺所見,是山水風物的本來面貌。而放在《一個消逝了的山村》的文本中,應該是去還原云南當?shù)卣鎸嵉纳剿L貌??瓷绞巧剑此撬?,當年馮至先生看到的山水究竟是什么模樣。文章的最后一段“這些風物,好像至今還在述說它的運命”一般被當作這篇散文的總結(jié)句,這句話也就成了我們走進這篇文章的關鍵?!斑@些風物”,我們第一步要做的是找出這些風物??焖贋g覽文章我們可以找到小溪(泉水 )、鼠曲草、彩菌、有加利樹、野狗、麂子等。而文中對這些風物的描寫有詳有略,但我們可以找到一些詞進行簡單概括:小溪是清冽、不分晝夜的;鼠曲草是白色、謙虛、純潔、堅強的;彩菌是五彩、充滿生機的;有加利樹是崇高、莊嚴的;野狗是充滿野性,令人恐怖的;而麂子則是溫良機警的。但作者說這些風物有它們自己的運命。何謂自己的運命?應該就是作者從這些風物中所產(chǎn)生的帶有個人色彩的體悟。所以,我們進入?yún)⑽蛏剿牡诙健娚讲皇巧剑娝皇撬?/p>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說的是開始接觸禪理,凝神靜思,此山水已不再是原來之山水,而是帶有作者個人審美思考的山水。這篇散文不是昆明的山水游記,我們所要去體會的是作者通過他的文字傳達出的帶有個人主觀色彩的山水觀。而縱觀作者的一生,詩歌和哲學是他的人生關鍵詞。這篇散文也處處體現(xiàn)了作者的哲學思考。從哲學角度思考,我們就要透過作者的文字去讀懂精神上的自由、個體宇宙和人生等帶有哲學意味的問題。
為此,筆者翻閱了馮姚平整理發(fā)表的《昆明日記》,里面記載的是馮至從1939年1月到1943年8月寫下的零星日記。而1942年馮至日記“附四”就是《一個消逝了的山村》的最初構(gòu)思:“虔誠(每一顆草,每一個塵)”“有加利樹—鼠曲—菌子”“狗和野狗—鳥—人”“谷—泉—路”“鹿—久已不見—Chartres的窗畫”“消失了的村莊。消逝了的傳說(猶如一個民族死了,帶著他的傳說死了)”。作者的構(gòu)思像是打開這篇散文的密語,隨著他的構(gòu)思去解讀文本仿佛一切就豁然開朗了。我們先看第一句話“虔誠(每一棵草,每一個塵)”,虔誠是作者對山水的態(tài)度,每一棵草,每一個塵,草和塵都是平凡、渺小、容易被忽略的事物,“一個”“一棵”兩個醒目的“一”字和兩個“每”字都在強調(diào)萬物皆有歡喜處,雖平凡但唯一。作者在文中所寫的不是世人所謂的名勝,雖不是名勝,但正是這些平凡、渺小的事物作者虔誠相待,細細地聽它們的述說。它們述說了什么?這就是作者通過他的構(gòu)思和文字所要傳達給我們的。
二、三、四、五處構(gòu)思與一開始梳理的文中的風物基本重合,而作者的構(gòu)思則把這些風物有機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為我們的解讀提供了便利。我們先看第一組組合“有加利樹—鼠曲—菌子”,作者在差不多同一時期曾寫過《十四行詩》,而《十四行詩》中有加利樹和鼠曲草都單獨成篇。我們完全可以把這兩首詩看作是《一個消逝了的山村》的鏈文本。所以,我們可以“借詩解文”,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文字。
作者在《十四行詩》中是這樣寫有加利樹的:你秋風里蕭蕭的玉樹——/是一片音樂在我耳旁/筑起一座嚴肅的殿堂,/讓我小心翼翼地走入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聳起,/有如一個圣者的身體,/升華了全城市的喧嘩。 你無時不脫你的軀殼,/凋零里只看著你。在馮至1942年5月25日和26日的日記里分別有:“月夜里,我們望著有加利樹,越往越高,看著他生長,不由得內(nèi)心驚恐起來。”“夜里,我們從沒有月光的那方面看有加利樹,就不會那樣悚然了。”月夜里—越往越高—看著他生長—驚恐,而夜里—沒有月光—不會悚然。所以,兩相聯(lián)系,最大的疑惑是作者為什么悚然?如何理解悚然?散文中作者把有加利樹形容成“嚴峻的圣者”,詩歌中也有類似的表達。所以,作者到底在有加利樹上領悟到了什么?我們把散文和詩歌聯(lián)系起來看,發(fā)現(xiàn)有很多表示時間的詞語“每瞬間”“都在生長”“仿佛生長”“無時不”“凋零”“永生”,再做一下細分,有加利樹“每瞬間”“都在生長”“無時不”“凋零”“永生”,而我們只是“仿佛生長”?!胺路稹倍志褪菍ψ晕疑L的一種否定,有加利樹卻是“永生”“無時不”“每”“都”,看似凋零其實是生長,看似死亡其實是更為輝煌的生長,這應該就是作者稱有加利樹是圣者的原因,它的生命是永恒的。與有加利樹永恒的生命相比,我們的人生短短一瞬特別可悲,至此我們就能讀懂了作者的悚然,那是在永恒的自然面前感受到的人生短暫,這是對時間的一種無力,對生命的無法掌控。在明朗清澈的月夜我的視線更加清晰,我的感知更加深刻,所以這份悚然在月夜里尤為突出。而一般的夜里,夜色籠罩了一切,也就掩蓋了自然的生長。與其被黑色籠罩所有的生長,還不如在清晰的月光下明白地感受這份悚然。理解了悚然也就理解了作者為什么稱有加利樹是嚴峻的圣者。
再看鼠曲草,作者在詩歌中是這樣來寫鼠曲草的:你一叢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負了一個名稱 但你躲避著一切名稱,/過一個渺小的生活,/不辜負高貴和潔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囂/到你身邊,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靜默: 這是你偉大的驕傲/卻在你的否定里完成。而散文中則把鼠曲草、夕陽里聚精會神的村女、消逝了的山村聯(lián)系在一起,贊美鼠曲草“孑然一身擔當著大宇宙”,并說這就是小草的意義。什么是小草的意義?這時我們再重讀作者的詩歌,詩歌中“名稱”出現(xiàn)了兩次——“躲避一切名稱”和“不曾辜負了一個名稱”,從“躲避一切”和“不曾辜負”略帶矛盾的表達可見作者對名稱有著自己的獨特看法,回到散文,文中的鼠曲草在阿爾卑斯山上是名貴的,而在云南卻是一年兩季開遍了山坡,名貴和平凡都是它,但一切的形容在鼠曲草眼中只有靜默,鼠曲草是不在乎這些所謂或名貴或平凡的名字的,因為這些都只是外在的形容,外在的形容是來自外部世界的評價,這在鼠曲草看來只是喧囂,所以它否定喧囂,所以它選擇靜默。分析到這兒,我們可以聯(lián)系作者的名字,原名馮承植。自己改名為至,因為喜歡《逍遙游》里的一句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钡赖滦摒B(yǎng)極高的人順應客觀,忘掉自己。忘掉自己也就無所謂功績、無所謂名望。鼠曲,馮至,這哪是在寫小草啊,字字句句分明在寫作者自己。最后,回到“孑然一身—大宇宙”,小草的意義是什么?“孑然一身—大宇宙”在詩歌中類似的表達可以看作“渺小—偉大”,小和大的矛盾又有何深意?其實,我們在很多文章中早就有過類似的探討,最經(jīng)典的是朱良志的《乾坤草亭》,他寫到,宇宙、乾坤,說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內(nèi)在的心?!舜笊饺讼胍嬖V人們的是: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個點,雖然只是一點,當我拋棄欲望的追求,唾棄名利的纏繞,獲得自身的獨立的時候,我就可以齊同世界,擁有世界,我就是大全。借助朱良志先生的思考,我們自然可以明白小草的意義:小草躲避名稱、拋卻形容、拋棄欲望……但孑然一身,自身獨立,那么雖然世俗眼中只是一棵小草,但他就是整個宇宙,就是大全。
有加利樹崇高、莊嚴,鼠曲草渺小、平凡,而詩人的第一組風物鏈條“有加利樹—鼠曲—菌子”只剩下了彩菌,筆者想把彩菌和它們放在一起,應該只是展示生命的不同樣態(tài),崇高對應渺小,靜默對應熱烈,生命本就各有各的精彩。而構(gòu)思的其他內(nèi)容,我們可以把“狗和野狗—鳥—人”“鹿—久已不見—Chartres的窗畫”放在一起分析。作者在文中重點描繪的是野狗的嗷叫而鳥直接略去,但是作者卻對人進行了細分,在野狗的這段文字里作者寫到了無眠的老人、夜半驚醒的兒童和撫慰病兒的寡婦,這些人都是生活中的弱勢群體,那個夜晚野狗的叫聲對他們無疑是一種威脅,所以關于“野狗—人”的組合我們可以理解為自然對人的威脅。最后,“鹿—久已不見—Chartres的窗畫”,Chartres的窗畫在文中沒有涉及,取而代之的是傳說中的圣人,但關系不大,都表示的是一種虛幻,不妨礙最初的構(gòu)思。而文中也很明確地寫了鹿久已不見的原因:按照大自然的規(guī)律,鹿(麂子)消逝的原因本應該是野狗的威脅,但麂子真正消逝卻是因為人的詭計。所以,把作者的三個構(gòu)思鏈條放在一起,我們可以讀出生命的不同精彩,甚至生命的不同意義,我們也可以看到自然對人的威脅和人對自然的威脅。這也許就是作者所說的這些風物在述說自己的運命。
“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為什么走過那么多的山山水水,還能只看山水?參悟到這一步,我們要理解的是作者對待山水的態(tài)度。同樣是寫消逝,我們把作者的文字和王開玲的《每一個故鄉(xiāng)都在消逝》放在一起觀照,就能明白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作者的理性我們在閱讀文本的第三段時就能明顯察覺。他是這樣寫一個村落的衰落,“一百四十余萬降落到二十萬”,巨大的數(shù)字落差作者卻說“它們沒有意義”,再放到整個時代背景之下。1942年,昆明處在戰(zhàn)爭的炮火中,作者時時刻刻面對的是生命的逝去、戰(zhàn)爭的殺戮,這是最讓人感到詫異的地方,仿佛作者眼中沒有戰(zhàn)爭、沒有殺戮、沒有興衰,只有山水,從悚然到平靜,作者為什么會有如此平靜的態(tài)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來看作者構(gòu)思的最后一個鏈條“谷—泉—路”。關于路:“我在那條路上走時,好像是走著兩條道路,一條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條路是引我走到過去?!标P于泉(小溪):“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辈灰娋齾s思君因為我們共飲長江水,不見可以是因為同一時間不同空間,也可以是因為同一空間不同時間,而“共飲長江水”說的是“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過一棵樹上的果實,共同飲過一條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擔受過一個地方的風雨,不管是時間或空間把他們隔離得有多么遠,彼此都會感到幾分親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聲息相通的地方”。這樣的表達在最后一段有“我踏著那村里的人們也踏過的土地,覺得彼此相隔雖然將及一世紀,但在生命的深處,卻和他們有著意味不盡的關聯(lián)”。就是這種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使得作者面對歷史的興衰如此冷靜,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是渺小的,但每個人都能夠擁有自己的宇宙,每個人都有自己關聯(lián)的事物,看似消逝,但與你關聯(lián)的歷史不會消亡,而是與自然萬物結(jié)合,化作不同的姿態(tài)繼續(xù)存在。所以,不必傷感。最后,我們再看關于路的表達,作者在文中說一條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條路是引我走到過去,在這里,時間和空間也打通了。
進行到這兒,我們再看文章的題目——“一個消逝了的山村”,消逝代表的是時間,山村代表的是空間,題目本身就站在了時空的原點。也許作者在擬題的時候就告訴我們?nèi)绾慰创剿禾鰰r間,跳出空間,不要被時空束縛。而在文章一開始作者又借助時空強調(diào)了自己的山水觀:“我們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總覺得它們在洪荒時代大半就是這樣。人類的歷史演變了幾千年,它們卻在人類以外,不起一些變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對著永恒?!边@就是作者的山水觀,簡單來說,山水不過是宇宙或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一個代名詞,它包括山和水,也包括小路和原野,還包括少男少女,它是一元世界中的所有,它還是一種宇宙觀,是永不間斷的時間,擺脫世俗之累,追求向上、高遠,乃至悲傷,乃至真、善、美與自然的融合。
詩人正是以其敏銳而細膩的感覺,從平凡的山水里參悟出生與死、短暫與永恒的關系,體會到死亡是生命的輝煌的完成,體會到自然萬物的生生不息,由此獲得自我心靈的一種超越、一種升華,表現(xiàn)出豁達、通脫、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所以,何謂“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是心性的一種圓通之術(shù),更是人生的一份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