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格
“慕課”源于美國高校教育界,在2013年以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涌入我國?!澳秸n”二字由“MOOC”音譯而來,其全稱為“Massive Open Oline Course”,其中Massive 是大量的、大規(guī)模的意思,指課程學習的人數(shù)是沒有數(shù)量限制的,全世界任何角落的學生都可以同時選擇一門課程;Open 譯為開放的,意思是不論任何國籍、年齡、專業(yè)及有無基礎,只要在互聯(lián)網注冊就可以直接學習;Oline 的意思是在線的,是一種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在網上完成的學習方式;Course 指的是課程,且具備規(guī)范的教學體系、教學大綱和教師團隊,故其綜合意為“大規(guī)模的、開放的在線課程”,它是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新興信息技術與遠程教育深度融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互聯(lián)網+”背景下全世界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平臺之一,該平臺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傳播?!耙詫W為本”是慕課的核心特征,這一核心特征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強調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全世界的學生根據(jù)自身需求任意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使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得到有效提高。
慕課時代的舞蹈教育指的是通過慕課平臺形成了特有的舞蹈慕課,即基于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舞蹈課程①張子燕.走向遠程學習的三重追問與路徑——對遠程學習平臺“智慧樹”的反思[J].成人教育,2018,38(05):15-20.。廣州體育學院教授孫鵬鵬在其《慕課時代高校舞蹈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路徑探討》 一文中總結了慕課平臺的舞蹈教育具有的三大特征:
第一,課程語言細節(jié)感和立體感的影像化。慕課平臺的專業(yè)舞蹈教學視頻的制作都采用了多方位、多機位、360 度影像等拍攝技術和3D 立體成像、VR虛擬現(xiàn)實等數(shù)字化技術,為學生呈現(xiàn)出了形象化、全方位的教學視頻。
第二,課程內容多樣多態(tài)化。慕課平臺的舞蹈課程不僅有舞蹈表演、舞蹈基訓、舞蹈編導、體育舞蹈、少兒舞蹈教學等實踐類課程,還有舞蹈理論知識、舞蹈作品賞析等課程,課程內容兼顧專業(yè)及非專業(yè)學生的不同需求。
第三,教學活動虛實結合。慕課以“短視頻”為基本教學單位,通過一定的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動畫、交互、超鏈接等多媒體形式,構建形象化的教學場景,學生可在評論區(qū)提出問題與老師和同學討論交流,最大限度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突破了傳統(tǒng)舞蹈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示范—模仿—練習”的教學模式。
慕課“藏族民間舞——熱巴舞”是由西藏大學開發(fā)的一門課程。西藏大學作為我國民族地區(qū)高校的一員,始終立足于“開發(fā)特色課程,弘揚傳統(tǒng)文化,走特色發(fā)展之路”,而熱巴舞蹈無疑成為彰顯民族文化最好的選擇。該課程的教師團隊是由藝術學院舞蹈系的教師們組成,其中將一生都奉獻給熱巴舞蹈藝術的澤吉副教授為課程負責人和學術總策劃,還包括西藏大學教育工會副主席紅濤、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江東、德青措以及巴桑羅布。民間舞特色課程以“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為主題,面向各個高校和廣大社會學習者。下面筆者將從課程建設與課程價值兩方面進行分析。
西藏大學慕課“藏族民間舞——熱巴舞”于2021年3月在中國最大的跨校課程共享和學分互認平臺——智慧樹正式上線。第二期課程于2022年9月推出,截止2022年11月已有13 所高校參與選課,分別有西藏大學、西藏民族大學、湖北文理學院、天津傳媒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大學工商學院等高校,累計選課人數(shù)2000 余人,參與互動7000 余次,獲得了廣大舞蹈愛好者一致好評。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課程特色如下:
課程目標主要設定為四大方面:一是通過第一階段相關理論知識學習和作品賞析課程,加深學生對熱巴舞蹈深厚的文化底蘊的理解,掌握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熱巴舞蹈的風格特征,使學生收獲更多的情感體驗。二是通過慕課線上模式的熱巴舞蹈實踐學習,在強調動作規(guī)范、體態(tài)自然的同時,要求學生掌握熱巴舞女子鼓技的巧勁兒運用,加強學生肢體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的訓練,強調學生從內而外的表現(xiàn)力,使舞蹈的表演更加貼近民間舞蹈的本質,從而達到人鼓合一。三是提高學生對熱巴舞蹈表演的表現(xiàn)力、風格性、應用性的掌握,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綜合能力。四是通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積極引導學生去傳播、傳承熱巴舞蹈,去了解和熱愛更多的藏族民間歌舞和傳統(tǒng)文化,擴大熱巴舞蹈的影響力。
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參照澤吉編撰的《藏族熱巴舞女子鼓技》,課程內容共分為十二個章節(jié),開設周數(shù)12 周,授課視頻數(shù)共95 個,總時長為744 分鐘。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藏族熱巴舞蹈的相關理論知識講解,將其歷史文化源流的講解作為課程的先導,再循序漸進延伸至功能、流傳于不同地區(qū)不同流派的熱巴舞蹈的風格辨析,使學生感受熱巴舞蹈豐富而厚重的文化底蘊。
第二部分為藏族熱巴舞蹈的實踐部分,將舞蹈作品賞析課程納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對熱巴舞蹈經典作品《康鼓報春》《熱薩瑪》《太陽鼓》等進行賞析,了解編導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背景,感知熱巴舞蹈獨具一格審美特征和藝術特點,再從單一身體各部分的訓練(頭位、腳位、鼓位)、動作拆分訓練(開范兒訓練)、節(jié)奏訓練、技巧訓練、最后進入到組合訓練和劇目學習,層層遞進,從簡到繁,由淺如深。
由于熱巴藝術不是能夠自由參與的歌舞,是受過訓練、由專人表演供民眾欣賞的藝術,其性質決定了它的難度。因此,熱巴舞蹈是一種“風格性技巧”舞蹈,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性的練習技巧,要從手腕的力度,腰部的力量開始練習,有了手和腰的勁才能玩轉手鼓,才能使道具和人融為一體,才能在翻、轉的身體韻律中表現(xiàn)鼓技①江東.“學院派”藏族民族民間舞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之策[J].藝術評鑒,2022(09):111-114.。
前兩部分的課程將理論知識與身體實踐共同融入了舞蹈教學中,使學生在表演時能把熱巴舞蹈的速度美、節(jié)奏美、力度美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除此之外,在慕課學習的不同階段安排了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直播見面課,給學生們提供近距離和老師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分別為吉祥熱巴緣——熱巴舞的傳承之路,對熱巴舞蹈的概述及發(fā)展傳承之路進行了回顧;吉祥熱巴情——淺談慕課教學藍本《藏族熱巴舞女子鼓技》,對教材的建設進行了講述,并對熱巴舞蹈的動作和訓練要點進行講解分析;吉祥熱巴舞——熱巴舞技巧及組合訓練講解,對熱巴舞蹈中的單一技巧及復合技巧的訓練要點作講解示范;吉祥熱巴夢——熱巴舞發(fā)展現(xiàn)狀和未來展望,對熱巴舞蹈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創(chuàng)作的舞蹈作品做總結和梳理,并希望熱巴舞蹈男子鼓技教材、不同風格熱巴舞蹈教材能夠得到進一步完善,在高校的舞蹈專業(yè)教學體系中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
第三部分為澤吉個人專訪,回顧了澤吉與熱巴舞蹈結緣三十余年以來,跟隨眾多不同流派的老藝人學習熱巴舞蹈、在國內外各大藝術舞臺表演熱巴舞蹈、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堅持不懈的研究熱巴舞蹈、毫無保留的向所有的熱巴舞蹈愛好者們教授熱巴、借助不同平臺傳播熱巴舞蹈的心路歷程,并對新生代熱巴舞蹈愛好者以及熱巴舞蹈未來的發(fā)展寄予殷切的希望。
1.普適性與專業(yè)性兼容
本課程的一大亮點就是它的適用范圍較廣,適用于3 歲以上不同年齡階段的舞蹈愛好者,此課程在昌都康巴文化藝術團、拉薩市實驗小學、熱薩瑪少兒藝術團以及各類舞蹈培訓機構的課程中被采用,該課程也同樣適用于傳統(tǒng)專業(yè)舞蹈院校的學生群體,先后在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浙江大學音樂學院、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等多所院校的實踐過程中均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普適性與專業(yè)性的兼容讓不同專業(yè)、不同學習背景、不同年齡階段的廣大人群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如安排在第十一章第一節(jié)中的活動劇目《熱巴健康操》,是為貫徹“健康中國”與“全民健身” 戰(zhàn)略需求而編創(chuàng)的全民健康操,它具有老少皆宜、動作簡單、運動強度適中、普及性強等特點,鼓勵倡導全民參與、健康生活,對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2.教學內容體系化
此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主要參照由澤吉編著的教材《藏族熱巴舞女子鼓技》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聽取學生反饋的意見反復修改、整理,并增設理論知識講解、作品賞析等課程內容而得以完善。
教材《藏族熱巴舞女子鼓技》是經過澤吉副教授三十余年的素材整理、田野調查、采風學習并結合自身舞臺實踐、教學與反饋而形成的舞蹈課程體系化教材,既保留了熱巴舞蹈的“原始性”,也具有很強的“訓練性”。在教材出版之前,澤吉就曾帶著這本書包含著的鼓技教本,先后在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延邊大學舞蹈學院、浙江大學音樂學院等多所院校進行交流學習①澤吉.藏族熱巴舞女子鼓技[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19.。
此次慕課教學的過程中,該教學內容的設計從單一身體訓練逐漸演進至綜合性的組合訓練、復合型技巧訓練和表演性劇目訓練,同時又將授課內容按知識點劃分成幾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有視頻講解和作業(yè)測試,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章節(jié)。該課程是經過多年田野調查、反復實踐研究、不斷總結完善而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的體系化精品慕課。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要想正確的把控一個民族舞蹈的動律和風格,則必須對這個民族的人文歷史、民風民俗、生活習慣有真切的感受和體會,正所謂“由心起舞”,內心要有感受,肢體才能表現(xiàn)出來。由于大部分學生對熱巴舞蹈的文化背景認知尚淺,所以在課程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設置理論知識的講解。在教學的課件中,穿插大量田野采風、舞臺表演、課堂教學的圖片和視頻資料,有意識地將相對應的服裝、頭飾、道具、面具文化的講解納入其中,用圖文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情感、知識情感和舞蹈體驗,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鋪墊下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它獨特的風格和韻味。
熱巴舞蹈作為西藏“歌舞海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它豐富的舞蹈語匯和獨具一格的表演形式更是對藏族文化的深層解讀。熱巴舞蹈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訓練價值,同時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延續(xù)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論述文化自信的重大意義時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近年來面對外來文化的強勢沖擊,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塑造當代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認同變得尤為重要。想要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就必須建立在民族文化認同的基礎上。
熱巴舞蹈作為藏族歷史和藏族傳統(tǒng)民間歌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源于民間,形成、發(fā)展、興盛于民間,無論是其表現(xiàn)的題材內容、表演藝術形式、社會文化功能,還是藝術審美特色,都與藏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有著血濃于水的內在聯(lián)系②康·格桑梅朵.藏族熱巴藝術[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21.。它的誕生與存在是藏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無可替代的獨特價值。熱巴舞課堂教學形成系統(tǒng)的教學體系,經歷了三十余年的時間,在此期間,當?shù)孛癖姷纳瞽h(huán)境逐漸現(xiàn)代化、城市化,人們的思想也不斷被改變,許多年事已高的傳承人相繼去世,這對熱巴舞蹈的傳承和弘揚造成嚴重威脅??趥魃硎诘脑鷳B(tài)傳承模式已無法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需求,因此開發(fā)適應新時代的新的學習方式迫在眉睫。
用線上慕課的形式把藏族熱巴舞蹈的課程錄制下來,分章節(jié)整理剪輯,可以得到長久的定型保存,隨時隨地為源源不斷的熱巴舞蹈愛好者提供學習的機會。用豐富多彩的視頻畫面來學習,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們對熱巴舞蹈的熱愛,擴大藏族文化及熱巴舞蹈的影響力度,讓更多的學生感受藏族文化,對藏族文化產生認同。
慕課“藏族民間舞——熱巴舞”的開發(fā)將熱巴舞蹈教育與藏族民族文化教育相結合,在提高學生舞蹈技能的同時也提高了對民族文化的認知,由此衍生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從而推動藏族熱巴舞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弘揚和傳承。
熱巴舞蹈的教學內容是從傳統(tǒng)熱巴中提煉出來,再經過美化創(chuàng)新,而演變成具有科學的訓練步驟和訓練價值的教材?,F(xiàn)如今,熱巴舞蹈的教學在西藏自治區(qū)內的各個舞蹈院系、藝術團體、舞蹈培訓機構和民間演出中已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地位,已逐漸形成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教學體系。然而,除去我國幾所舞蹈院校和藝術院校外,僅有寥寥幾個舞蹈院系開設了熱巴舞蹈課程,尤其是師范類、綜合類高等院校的舞蹈教育。
地方舞蹈院系開設的藏族舞蹈課程和教學模式主要還是以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幾所專業(yè)院校為模板,主要有:諧(弦子)、果卓(鍋莊)和堆諧(踢踏舞)等,熱巴舞蹈卻很少出現(xiàn)在他們的課堂里。究其原因,師資力量的缺乏是導致地方舞蹈院系校無法開展熱巴舞蹈課程的重要因素,受過熱巴文化熏陶和系統(tǒng)化的熱巴舞蹈教學培訓的教師為數(shù)不多,且沒有可供參考的系統(tǒng)化教材和恰當?shù)慕虒W方法,這也將導致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慕課“藏族民間舞——熱巴舞”作為全國第一門線上熱巴舞蹈教學課程,為熱巴舞蹈能夠科學、正確的被引入到地方舞蹈院系的藏族舞蹈課堂中提供了系統(tǒng)化的教學內容和科學的教學方法,也為提高廣大教師的教學水平提供了“新平臺”。它的出現(xiàn)為推進地方舞蹈院系形成特色的藏族熱巴舞蹈教學體系有一定的作用。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使我國數(shù)以億計的中小學生及高校大學生都處于停課、停學、停教的危機狀態(tài)。我國高等教育司迅速組織37 家基礎好、實力強的在線課程平臺和技術平臺,率先向全國高校免費開放4.1 萬門慕課和虛擬仿真實驗課等在線課程,帶動100 余家社會和高校課程在線平臺積極參與。包括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人衛(wèi)慕課、好大學在線和華文慕課等①吳巖.應對危機,化危為機,主動求變,做好在線教學國際平臺及課程資源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22(04):4-16+60.。數(shù)據(jù)表明,在疫情期間新增慕課達5000 門,參加師資培訓的師資新增394 萬人次,保證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慕課“藏族民間舞——熱巴舞”自2021年9月和大家見面以來,持續(xù)受到廣大舞蹈愛好者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在西藏自治區(qū)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選課人數(shù)持續(xù)上升,其中包括拉薩市實驗小學的學生、西藏大學不同專業(yè)的本??茖W生、研究生和廣大社會舞蹈愛好者。
經采訪課程總負責人澤吉副教授得知,她本學期擔任西藏自治區(qū)歌舞團委培大專女班民族民族舞課程的授課教師,本學期授課內容為熱巴舞蹈單元課。但疫情的突然爆發(fā)打破了傳統(tǒng)舞蹈課堂教學“面對面,手把手”的教學方式,線上教學無疑成為了應對特殊時期的重要教學手段。所以在此教學中,澤吉先安排學生通過線上慕課視頻進行自主練習完成每節(jié)課所要掌握的基礎練習,然后通過騰訊會議軟件對學生自學內容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再對舞蹈動作中的重難點部分進行示范教學,課后讓學生用回放功能進行復習鞏固。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較強的自主意識,還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保證教學效果和學習質量。毋庸置疑,慕課“藏族民間舞——熱巴舞”的教學實踐和取得的效果為后疫情時代的舞蹈教學提供了新的路徑。
慕課“藏族民間舞——熱巴舞”作為一門在諸多民族民間舞蹈課程中脫穎而出的藏族民間舞課程,以豐富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和普適性、專業(yè)性兼容的課程特色滿足了更多學生的需求。通過慕課平臺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提升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使學生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感到驕傲,自覺地傳承和弘揚熱巴舞蹈,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走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