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阿麗
“一卷在手,醉了心還是醉了五月朝陽?”清晨,八旬婆婆在微信朋友圈曬了一杯清茶、一本小說、一輪初升的太陽三張圖片,并配了以上文案,開啟了一天的美好時光。
婆婆向來注重儀式感,逢年過節(jié),應景必不可少。除夕的年夜飯、元宵節(jié)的湯圓、清明節(jié)的青團、端午節(jié)的粽子等,婆婆是逢節(jié)必備;家里人生日時,婆婆都會親自去蛋糕店為親人們定制一個愛心蛋糕,生日當天家庭微信群的第一個紅包肯定是婆婆發(fā)的;子女們?nèi)羰怯袉踢w之喜,婆婆更是忙得不亦樂乎:早早準備了魚肉、萬年青、如意草、松柏枝、秤等家鄉(xiāng)喬遷禮物,寓意以后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稱心如意。當然一貫節(jié)約的婆婆此時還會毫不吝惜地贈送一個喜慶的大紅包。
每逢星期天的晚上,是我們家庭微信群的視頻聊天約定時間。婆婆總是提前精心打扮一番,梳理整齊,穿上心儀的衣服,早早坐等。若是我剛給她買了件新衣服,毋庸置疑,視頻的著裝肯定是這件衣服,搞得好像要接受采訪那般隆重。婆婆說:“我穿戴整齊,精神抖擻地與孩子們聊天,他們在外地就放心了。再穿上子女們送給我的衣服,顯擺顯擺,更讓親戚們知道,俺家的孩子們孝順著呢!”別小看這視頻聊天,原來到了婆婆這里它的學問也不少呢,這不是趁機將我們家的孝順家風言傳身教了一番嘛!
家人團聚,婆婆的儀式感更是爆棚。列菜單,備食材,安排得井井有條。女兒喜歡吃青椒炒牛肉,外孫女喜歡吃糖醋排骨,重孫喜歡吃叉燒,這些都“榜上有名”。全家人七手八腳,一盤盤美食便躍然桌上。把箸舉杯,婆婆風趣地來上一句:“快快快,趕緊拍照,我家正小康呢!我小時候,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每個月能吃上一次紅燒肉就是最大的盼望?,F(xiàn)在這大魚大肉的可是頻頻亮相呢!”在我們暢飲聊天間,一張張美食美圖已經(jīng)在婆婆的微信朋友圈亮相了!
婆婆的“儀式感”,有著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尊重和虔誠,蘊含著婆婆對家風的傳承,包裹著婆婆對晚輩的疼愛,體現(xiàn)出婆婆對小康幸福生活的滿足和熱愛,充滿了婆婆晚年生活的智慧。同時,我從婆婆的“儀式感”中,看到了當下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正向著時尚、趣味邁進,并越來越趨于年輕化,活力滿滿。希望有一天,我到了婆婆的年紀,也能像婆婆這樣活出生活的儀式感!
找不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