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慧敏
目的:探討四周核心肌群訓練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慢性非特異性腰背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將30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受試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的形式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15人,實驗組進行為期四周的核心肌群訓練,對照組則不做任何干預,自然恢復,四周后對比兩組人員的腰背疼痛改善情況。結果:經(jīng)過四周治療實驗組四項評分指標(腰椎活動度、VAS評分、JOA評分、Roland-Morris評分)較治療前改善顯著(P<0.05),對照組相同的四項評分指標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P>0.05)。結論:通過四周的核心肌群訓練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慢性非特異性腰背痛的恢復起到一定作用。
慢性非特異性腰背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是一種始發(fā)于腰部的腰椎癥狀,病程持續(xù)12周以上,既沒有神經(jīng)根受累也沒有嚴重疾病的腰背痛,病因不明的,肋緣以下、臀橫紋以上及兩側腋中線之間區(qū)域內的疼痛與不適,伴或不伴大腿牽涉痛。根據(jù)《中國居民慢性腰背痛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不同年齡段患病率的情況中,19-29歲區(qū)間患病率為31.2%,29-39歲區(qū)間患病率為31.97%,主要是中青年人群,且近年來由于電子產品的普及,久坐少動導致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除了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中醫(yī)療法之外,運動療法的優(yōu)勢逐漸顯現(xiàn),其中以核心肌群為主的訓練得到較多臨床醫(yī)師、康復師的認可。體育專業(yè)的大學生,大多數(shù)從初高中、更早地從小學起就開始運動訓練,訓練中腰背部勞損、損傷情況不可避免,藥物治療和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療程過長且治療見效慢,運動療法可以貫穿于運動員訓練中,不斷鞏固腰椎穩(wěn)定性,減輕疼痛狀況。因此本研究探討核心肌群訓練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CNLBP的改善情況,實驗流程結果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實驗研究向我院2018、2019、2020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征集受試志愿者,填寫根據(jù)中國康復醫(yī)學會認定的《中國慢性非特異性腰背痛診療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專家共識》)中針對CNLBP癥狀的納入標準、排除標準設置的問卷。最終篩選出CNLBP患者30例,根據(jù)運動療法的不同分為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5例。對受試者的身高、體重、BMI以及年齡方面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見表1),基本身體數(shù)據(jù)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以《專家共識》為依據(jù)。(1)腰背疼痛超過12周;(2)反復腰、骶部疼痛;(3)腰部有固定腰痛點;(4)腰部無力、僵硬感,活動受限。
排除標準:(1)骨質疏松、骨折等非運動病癥;(2)有嚴重心理疾病、血液疾病的患者;(3)認知障礙患者;(4)既往有腰部或者脊柱外傷及手術史患者。
脫落標準:(1)納入后不配合治療的病例;(2)因其他傷病導致無法繼續(xù)的病例;(3)因不良反應退出的病例.
1.3 實驗方案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實驗前進行指標測試前測,四周后再進行指標復測。實驗組進行核心肌群訓練,對照組則自然恢復不做任何干預。
實驗組核心肌群訓練方案:(1)腰腹短肌訓練:患者仰臥平躺,手臂自然放于體側,使用腰腹肌的力量抬起腰椎(腰部距離墊子5cm左右);(2)腰腹短肌加強訓練(訓練腰腹肌,即在動作(1)的基礎上,交替抬起下肢超過45度);(3)側平板支撐訓練:患者右側臥位,曲右臂,小臂向前伸直,左手自然放于體側,側抬髖部,只有小臂與右腳支撐地面,左側訓練方式相同;(4)四點跪位俯身動態(tài)訓練:患者呈四點跪位,緩慢由下至上同時伸出右臂和左下肢,再輪換左臂與右下肢,依次循環(huán)。每個動作8分鐘,每次持續(xù)20-30s,1次/天。每次訓練時長約32min,一周為1個療程,一周4次,共治療4個療程。
1.4 測試指標
(1)腰椎活動度測量(Lumbar mobility):受試者需筆直站立,雙腳開立與肩同寬,標記左右髂后上棘位置,再將左右髂后上棘連線取中點做標記,然后在中點正上方15cm處做標記。標記后做立位體前屈動作,身體到達最大前屈位后,測量兩標記點的距離。用前屈測量的數(shù)據(jù)減去15cm,差值即為腰椎屈曲活動度的數(shù)值,腰椎活動度正常值>4cm,通過腰椎活動度來判定患者的腰椎能力。
(2)視覺模擬評分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共5項疼痛評分包括;總體感覺、平躺、坐立、站立、行走。每項評分為標有0-10刻度的直線,0分表示無痛,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疼痛,等級劃分為無痛、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數(shù)值分別對應為0、1-3、4-6;7-10,受試者根據(jù)自身主觀感受打分。
(3)JOA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分表(Japan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總分為29分,分數(shù)越低,表明患者功能障礙越明顯。改善率=[(治療后-治療前)/29-治療前]×100%。改善率為100%時為治愈,改善率>60%為顯效,25-60%為有效,改善率<25%為無效。
(4)腰椎功能障礙問卷(Roland-Morris):總分為24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功能障礙越嚴重,以此評估患者功能障礙的程度。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實驗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 ? ±s表示,運用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四項組內數(shù)據(jù)(干預前和四周干預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四項組間數(shù)據(jù)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核心肌群訓練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腰椎活動度(Lumbar mobility,LM)的影響
據(jù)表2顯示,組間比較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與對照組相比,干預前實驗組LM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LM顯著增加(P<0.05);組內比較運用配對樣本t檢驗,實驗組干預后比干預前,LM顯著增加(P<0.05),說明腰椎柔韌性與靈活性得到提高,對照組在干預前后LM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 核心肌群訓練對視覺模擬評分(VAS)的影響
表3顯示,組間比較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與對照組相比,干預前、后實驗組VAS評分值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組內比較運用配對樣本t檢驗,治療四周后,實驗組在干預后比干預前VAS評分分值顯著性降低(P<0.05),說明有效緩解了疼痛,而對照組在干預前、后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 核心肌群訓練對JOA腰椎評定的影響
表4顯示,組間比較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與對照組相比,干預前、后實驗組JOA評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組內比較運用配對t檢驗,實驗組在四周干預后比干預前腰椎JOA評分顯著增加(p<0.05),腰椎改善率為0.25±0.08,數(shù)值對應指標為有效,而對照組在干預前、后JOA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腰椎改善率為0.11±0.11,數(shù)值對應為無效。
2.4 核心肌群訓練對Roland-Morris的影響
表5顯示,組間比較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與對照組相比,干預前、后實驗組RM評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組內比較運用配對樣本t檢驗,實驗組RM四周干預后比干預前評分顯著降低(P<0.05),說明其功能障礙得到有效地改善,而對照組RM在干預前后無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人體的“核心”部位由腰部-骨盆-髖關節(jié)構成,“核心肌群”則是人體核心部位周圍環(huán)繞的深層、淺層肌群總稱。人體的大部分重量由脊柱負擔,脊柱共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五個部分,支撐腰椎的主要是腹肌、背肌以及核心肌群。因此有意識的加強核心肌群的訓練有助于穩(wěn)固腰椎,對于運動損傷的預防、日常生活質量的提高都有顯著性的意義。當前,關于使用核心肌群訓練治療CNLBP患者的實驗較多,例如核心肌群訓練輔以肌效貼治療急性非特異性腰背痛,兩者聯(lián)合治療效果顯著;核心穩(wěn)定訓練輔以中醫(yī)推拿治療運動員CNLBP,可有效緩解運動員的疼痛癥狀,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推拿治療。同時在對田徑、賽艇、羽毛球、柔道、射擊運動員的損傷調查中結果顯示,國家二級及以上背越式跳高運動員中患腰部運動損傷的人數(shù)輕度比例為57%,中重度的人數(shù)比例為23%;調查賽艇運動員一年內的腰痛發(fā)生率為32%~51%,普通人群一年內的腰痛發(fā)生率為6.3%~15.4%;羽毛球運動員腰部損傷率高達31.64%。由此可以看出在運動員中,腰背部為傷病率較高的部位,并且運動員相較于普通人群腰背部疼痛率、傷病率更高,因為運動員在訓練中通常需要反復練習同一動作,如背越式跳高的挺髖和投擲類的反弓動作等,極易造成肌肉疲勞,練習中動作發(fā)力部位以及發(fā)力順序錯誤極易造成傷病,所以腰背疼痛與勞損的現(xiàn)象更為顯著。如若運動員訓練中對腰背疼痛不加以重視,不斷積累傷病,會出現(xiàn)腰背肌力量減弱、肌力下降、肌肉萎縮等情況,阻礙運動成績的提高,造成心理與生理雙重負擔。如何將運動療法融入體育專業(yè)學生日常生活與訓練中以此改善CNLBP的疼痛病癥,還需更多深入的研究。
4 結果
本研究選取四項核心肌群訓練方法(腰腹短肌訓練、腰腹短肌加強訓練、側平板支撐訓練、四點跪位俯身動態(tài)訓練)進行測試,四項訓練動作循序漸進,從靜止到動態(tài)不斷激活鞏固核心肌群。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患者通過四周的訓練一定程度地改善了腰背疼痛的癥狀、提高了腰椎活動度以及腰椎功能的評定,而對照組采取自然恢復方式不做任何干預,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主動加強腰腹力量與核心穩(wěn)定性,所以其CNLBP疼痛癥狀未得到改善與恢復。說明,本實驗所采取的核心肌群訓方案對于緩解體育專業(yè)大學生CNLBP的癥狀具有一定的作用。
最后根據(jù)本實驗提出,患有CNLBP的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可以適當?shù)卦谌粘S柧毢涂祻途毩曋性黾雍诵募∪旱挠柧?,有意識地增強腰椎力量,促進腰椎的穩(wěn)定性,訓練前應咨詢教練或者康復師,注意訓練方法的科學性,并根據(jù)自身恢復狀況不斷改進訓練負荷與強度,由靜態(tài)逐漸過渡到動態(tài),做到循序漸進,緩解疼痛并預防復發(fā),這樣才能打破腰背痛的惡性循環(huán),減少運動損傷,突破傷病困擾。
基金支持: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編號:202010346020)。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