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昭陽中心小學 陳素娟
小學階段是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關系到小學生閱讀效率和閱讀興趣,加強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開闊小學生視野,讓學生接受更多先進思想,讓學生掌握靈活的語言、文字運用技巧,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
首先,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需要將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作為首要目標。興趣是小學生實現(xiàn)廣泛閱讀的源動力,只有讓他們由衷地喜歡上閱讀,才能使其在與文本對話中體驗到樂趣,自覺的認真鉆研文章中的精彩詞句,設身處地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和文章蘊含的情感,在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為以后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要讓學生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正確的閱讀方法。一方面,學生需要能夠根據(jù)閱讀讀物的類別選擇與之相符的閱讀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熟練運用字典、辭典等工具書,解決掉閱讀過程中生字和生詞的障礙。學生掌握了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才能在閱讀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讓他們能夠在增加閱讀收獲的同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此外,在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美學欣賞能力。閱讀的作用不僅在于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豐富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對人生的理解。學生具備了文本感知力和理解力,才能真正掌握文本的內涵;他們具備了一定的美學欣賞能力,才能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從而對閱讀知識加以內化。
小學生受到自身年齡因素的影響,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不足,需要教師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恰當?shù)乩眉钚允侄握{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小學生時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具有堅定的自信心??晒┙處熇玫募钍侄魏芏?,比如:激勵性教學評價,課堂閱讀成果展示,組織閱讀評優(yōu)活動等,均能夠發(fā)揮出比較理想的激勵性效果,教師可以將這些激勵手段加以綜合運用,讓學生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小學生內在的閱讀動力,強化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通過逐漸增加閱讀量的積累才能獲得質的變化,才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大跨度飛躍。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時需要戒驕戒躁,更不要急于求成,要尊重閱讀能力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的漸進性培養(yǎng)過程,這樣才能符合小學生的閱讀規(guī)律,達到理想的培養(yǎng)效果。
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達到的閱讀量大約為150萬字,而小學語文教材收錄的文章大概50萬字左右,這與新課標下閱讀量標準相差甚遠。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漸進性的特點,需要通過量的積累產生閱讀質的變化。因此,教師需要在引導學生對課內文章進行有效閱讀的同時,還要積極向課外閱讀拓展,以此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小學生實現(xiàn)閱讀行為的源動力。教師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中需要將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作為首要任務。在閱讀能力培養(yǎng)初期,小學生通常對閱讀缺乏積極體驗,教師可以遵循漸進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原則,優(yōu)先選擇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的文章,引導學生進行品味和欣賞,然后再逐步擴大小學生閱讀范圍。
例如:在培養(yǎng)小學四年級學生閱讀能力時,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對閱讀文章加以選擇。小學四年級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多學科知識,他們普遍對自然學科有濃厚興趣,喜歡探索事物的奧秘。教師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將《蝙蝠和雷達》作為典型文章,用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這篇文章說明了蝙蝠生理結構以及他們在感知事物時的特點,人類根據(jù)蝙蝠感知事物的特點發(fā)明了在軍事領域中廣泛應用的雷達。此類文章對于小學四年級學生來講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教師可以以此文章作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契機,引導學生逐漸產生閱讀興趣。
第一,小學生閱讀基礎比較薄弱,識字量的欠缺將成為小學生閱讀過程中最大的阻礙。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掌握如何能夠利用工具書掃清生字障礙,認識生字并聯(lián)系文章的上下文內容找到生字的準確含義。比如:在進行《大青樹下的小學》課文閱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初步閱讀,找到文章中的生字,如:景頗族的“頗”,高高飄揚的“揚”等,利用鉛筆在這些生字旁邊做好記號。在初讀結束后,學生可以集中精力,利用工具書找到相關生字,將字義、字音等在文章相應位置標注出來。這樣讓小學生掃清生字障礙再進行文章的細讀,學生自然而然會結合上下文對生字加以理解記憶,在全面掌握文章內容的同時,增加學生文字積累。
第二,有些小學生往往在閱讀中急于求成,不求甚解,在遇到生字時習慣越過識字查字的環(huán)節(jié),囫圇吞棗,進而對文本產生混沌理解,似懂非懂。這種不嚴謹?shù)膽B(tài)度極不可取,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對待生字的正確態(tài)度。比如:在閱讀能力培養(yǎng)初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通過查找工具書認識的生字進行總結和歸納,將此作為閱讀成果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教師也可以定期對學生識字情況進行抽查,掌握學生使用工具書的動態(tài)和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小學生將會逐漸形成查閱工具書的習慣,為提升閱讀能力奠定好的基礎。
小學生處于不同年齡段和學習階段,其閱讀能力的要求有所差異。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時,需要以詞句訓練為主。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每句話的含義。而進入到小學中高段,教師需要將自然段和邏輯段訓練作為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的重點。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三年級語文課文《不懂就要問》閱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清文章共包含了哪幾個自然段,自然段中包含了幾句話,引導學生找出段落中的關鍵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概括段落大意。比如:在《不懂就要問》文章中,第一自然段學生找到了“孫中山”“讀書”等關鍵詞。學生找到了段落的關鍵詞,自然會以關鍵詞為索引,對整個段落產生整體性理解,進而降低了概括段落大意的難度。
當學生通過有效利用工具書,掃清了字詞方面的障礙,對文章的語句和段落大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時,教師可以遵循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漸進性原則,引導學生進行文本中心思想分析,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感知,找出精彩語句和獨特寫法等,將小學生閱讀引向深入。
選擇合適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法,能讓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少走彎路,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效率。常見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法包括六步法、情境法等。
(1)六步法。
所謂的六步法指的是學生自主閱讀時的六個步驟,分別為找題眼、概括文章大意、解決字詞句問題、理解文章寫作順序、復述文章以及閱讀后鞏固新知等。
例如:在進行《不懂就要問》課文閱讀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題目,根據(jù)題目信息對文章的內容加以推測。從文章題目中,學生不難分析出,這是一篇寫“嚴謹求學態(tài)度”的文章;在分析了文章題目后,進入到文章的粗讀階段,學生可以快速閱讀文章,了解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從而驗證自己對文章題目的猜測;進入到課文精讀階段后,學生可以利用工具書進行文章生詞和生字的查閱,在掃清字詞障礙后,對文章加以準確理解;進入到第五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段落劃分,引導學生根據(jù)文章中的段落進行課文復述,而在最后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解答課后題,鞏固文章中的基礎知識。
(2)情境法。
所謂情境法就是將具有抽象性的語言或文字變成具有直觀效果的畫面,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形象化的印象,采用這種方法能將學生帶入到文章描繪的情境中,讓學生從對文章的整體感知進行逐步細化,體會文章詞句的含義,然后在重新回到畫面構建的情境中,從而讓學生進入到文章的語境中并觸景生情。例如:在進行《白鷺》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語言表達的特點和文章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在學生閱讀前展示白鷺覓食、棲息和飛翔的畫面,讓學生將白鷺優(yōu)美的形態(tài)印刻在頭腦中。在進行圖片展示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精讀,在解決字詞障礙的基礎上,理解文章中描寫“白鷺”的精美語句。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重新回到“白鷺”畫面,在體悟畫面情境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對“白鷺”的情感。利用這種情境法,不僅能讓學生閱讀理解變得簡單、直觀,還能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提升小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學生閱讀逐漸成為行為自覺,從而在閱讀中免受外界因素干擾,增加小學生閱讀效益,讓學生體會到閱讀樂趣,從而不斷增加閱讀量的積累,提升小學生自身閱讀能力。
(1)善于猜測詞義。
學生在大量閱讀中難免會遇到生字和生詞,雖然學生已經掌握了利用工具書的方法,但是有些生字或生詞完全可以在不借助工具書的情況下,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出字義或詞義,學生要善于在文中找到對這些詞語的暗示。例如:學生在閱讀《白鷺》課文時,當學生閱讀到“黛之一忽則嫌黑”時,對“黛”字的字義理解模糊。此時,如果學生遇到一個生字就解決一個生字,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對整個段落的整體認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黛”字做好標記,然后結合上下文加以理解。這句話的前一句是“素之一忽則嫌白”,“素”與“白”相對應,“素”也是“白”的意思,進而可以推斷出“黛”和“黑”是同義詞。學生通過這種猜測能夠讓閱讀連貫的進行下去,在進行完全文閱讀后,可以再回頭查閱工具書,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這樣能夠避免在閱讀過程中受到一兩個生字或生詞的羈絆就讓閱讀行為停滯不前,影響到自己對文章整體的理解效果,從而影響到閱讀效率。
(2)記錄讀書筆記。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時,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學生閱讀的過程是對新知識吸收的過程,學生遇到精彩的語句或巧妙的表達方式時,需要及時將這些文字摘抄下來。比如:在《白鷺》課文中,作者對白鷺進行描寫時用到了排比句式;“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樣的語句在對鳥類的外部形態(tài)進行描寫中比較少見,具有一定的特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類似的精彩語句記錄下來,在閱讀之后進行歸類,以便能夠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能夠加以合理運用,為自己的文章添姿增色。
(3)邊讀邊思考。
閱讀并非單純地對文章中的文字加以識別,需要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同時進行積極的思考,需要根據(jù)已經閱讀的內容和語句,對下文做出內容和表達方面的判斷,學生具有了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后,才能提升自身的閱讀速度,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教師可以對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加以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不懂就要問》課文時,教師可以選擇適當?shù)臅r機,讓學生中途暫停閱讀,然后引導學生簡要地說出對下文情節(jié)的猜測,然后再進行閱讀,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在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中,教師需要遵循激勵性原則,積極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贊賞式評價,給學生帶來成功喜悅感。久而久之,就會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需要明確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遵循閱讀能力培養(yǎng)原則,調動小學生閱讀熱情,教會學生閱讀方法,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增加小學生語文知識積累,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