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志
(廣東省團校、廣東青年政治學院 青年發(fā)展研究院講師,社會學博士)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紀念大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指出:“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一百年來,中國共青團始終與黨同心、跟黨奮斗,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把忠誠書寫在黨和人民事業(yè)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把光榮鐫刻在歷史行進的史冊里?!?1)參見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5頁。在建團百年奮斗征程中,廣東共青團(最早前身為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為中國共青團建團重要的基石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團結粵港澳青年始終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圍繞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中心任務,勇挑重擔、銳意進取,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形成了獨特的歷史經驗。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團一大”在黨的領導下于1922在廣州召開,明確了團組織真正成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綱領明確、全國性的先進青年組織,開啟了中國共青團百年奮斗征程的序幕,揭開了黨領導中國青年運動的嶄新篇章。此后,廣東共青團在中共廣東省委領導下引導青年積極投身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積極參加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在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動員進步青年到黃埔軍校和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等都在廣東指導過共青團運動。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廣東共青團在黨的領導下積極聯系粵港澳三地青年和華僑青年創(chuàng)立愛國救亡組織,積極投身抗戰(zhàn)事業(yè),同時在抗戰(zhàn)期間的國統(tǒng)區(qū)開展針對青年的宣傳、教育和組織工作,在基層壯大黨的青年力量,為黨筑牢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打贏抗日戰(zhàn)爭奠定了重要基礎。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廣東青年團在黨的領導下配合解放戰(zhàn)爭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開辟“第二條戰(zhàn)線”,引導粵港澳青年及華僑青年在各地掀起青年運動的新高潮,為解放戰(zhàn)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作為黨的得力助手,廣東共青團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為全面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奮力拼搏,為超額完成國家計劃和任務貢獻了青春力量。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團華南工委成立,團華南工委積極推動基層團組織建設,擴大團組織覆蓋面和團員數量,通過建立華南團校(廣東省團校前身)和籌辦青年干部培訓班,為黨培養(yǎng)出大批高素質青年干部。廣東共青團忠實履行職責,結合青年特點,積極開展各類活動,通過建立青年節(jié)約隊、青年掃盲隊、造林突擊隊等符合青年特點的活動組織,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團員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引導廣大青年積極參加“一化三改造”、向科學文化進軍、 學雷鋒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動,在祖國的建設事業(yè)中,廣大青年展現出艱苦奮斗、敢于拼搏、積極奉獻的精神風貌。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廣東共青團適應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zhàn)略轉移,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引導青年發(fā)揮先鋒隊和突擊隊作用,為黨在這一時期的中心任務貢獻力量。結合黨的工作中心和外部經濟社會發(fā)展形勢變化,廣東共青團著眼于發(fā)揮優(yōu)勢和突出特色,革故鼎新,扎實奮斗,不斷加強共青團組織建設,提高組織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各級團組織發(fā)揮黨聯系青年橋梁紐帶作用,不斷加強和改進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廣大團員,廣大青年在政治上、思想上不斷走向成熟,不斷通過先行先試的制度創(chuàng)新引領共青團工作發(fā)展。例如,在國內率先頒發(fā)共青團員證、率先成立國內第一個義工團體、率先開通全國第一條服務熱線、率先開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率先探索創(chuàng)建青年文明號等。這幾個“率先”,真正體現了廣東作為“團一大”的起點,堅持敢為天下先,勇立潮頭的精神。這些活動進一步提高團組織服務發(fā)展大局的能力,引導企業(yè)家、青創(chuàng)人員、流動青年等各類青年積極投身經濟建設主戰(zhàn)場。廣東共青團不斷加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建設,注重分類服務和個性化服務,服務各種類型青年群體的進步成長、建功成才,引領青年參與社會建設,構建和諧廣東。深入開展粵港澳青年交流活動,促進情感融合、經濟融合和文化融合。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廣東共青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組織動員全省廣大青年投身新時代偉大實踐。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共青團系統(tǒng)黨的建設,深化改革攻堅和全面從嚴治團,把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工作和共青團工作的每一項指示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堅持“大抓基層”,深化“命脈工程”,擴大團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提升團組織的凝聚力。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基層團組織29.8萬個,團員556.1萬人,少先隊組織30萬個,少先隊員1 292.1萬人,校內少先隊大中隊輔導員30萬人,校外輔導員1.2萬人。持續(xù)深化共青團、青聯、少先隊改革,積極推動省委出臺全國首個省級團校改革方案,推動地市青聯100%建立委員履職制度,推動地市學聯全覆蓋,推動全省中小學全面規(guī)范建隊。通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共青團雙重管理制度和干部評價激勵制度,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聚焦主責主業(yè),引領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深入實施“燈塔工程”廣東青少年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行動,引導青年牢記總書記教導。通過黨史學習、“青馬工程”等常態(tài)化活動,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青年,引導青年傳承紅色基因。廣東共青團率先全面改革“共青團+互聯網”工作模式,在全團率先建成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慧團建”系統(tǒng),實現關鍵團務“直接抵達”; “i志愿”注冊志愿者超1 400萬人,整體發(fā)展水平領跑全國;廣東共青團微信、微博、B站影響力繼續(xù)保持全團前列、廣東首位,省級平臺關注量超3 300萬,年度總傳播量超42.5億次,利用互聯網實現共青團工作組織、服務、宣傳更大合力。
在習近平總書記思想指引下,廣東共青團團結引領全省青年在各個領域各條戰(zhàn)線拼搏奮斗,用青春和汗水生動詮釋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在經濟建設主戰(zhàn)場,引導大批優(yōu)秀青年積極投身“雙區(qū)”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qū)建設等重大國家戰(zhàn)略。在科技創(chuàng)新最前沿,引領廣大青年科學家和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書寫了科技創(chuàng)新的“青春答卷”。在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大舞臺,廣東共青團努力在大局中找準共青團工作的結合點、著力點,規(guī)?;龑嗄暝鶎?,首批1 000名志愿者已加入各地駐鎮(zhèn)幫鎮(zhèn)扶村工作隊;實施“希望鄉(xiāng)村計劃”,累計籌措1.2億元招募3 000名志愿者投身粵東西北薄弱鄉(xiāng)村學校開展接力支教;培養(yǎng)“領頭雁”青年致富帶頭人超過七十萬名。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方面,實施廣東社區(qū)青春行動,帶領青年構建形成“四位一體”社區(qū)治理工作模式;做實做細12355省級青少年綜合服務熱線,助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深化“志愿廣東”建設、凝聚超過7 000支應急志愿服務隊伍,讓廣東志愿服務事業(yè)繼續(xù)領跑全國。在疫情防控領域,凝聚全省七十多萬廣大團員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區(qū)(村)筑起疫情防控志愿防線。在深化粵港澳、國際青少年交流合作方面,積極服務粵港澳大灣區(qū)工作大局,以“青年同心圓”為統(tǒng)攬,強化對港澳青年的思想引領,推進粵港澳大灣區(qū)青年合作平臺建設,發(fā)揮港澳青年力量協同推進大灣區(qū)疫情防控;統(tǒng)籌全省各級共青團及青聯組織工作力量,扎實推動廣東省海外青年統(tǒng)戰(zhàn)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以深化實施《廣東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8-2025年)》為統(tǒng)攬,精準化、系統(tǒng)化構建政策體系,用心用情用力推動解決青年“急難愁盼”問題。建成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的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出臺16條舉措打造“青春灣區(qū)”粵港澳青年發(fā)展型大灣區(qū),示范帶動“活力廣東”青年發(fā)展型省份建設,推動12個地市先后提出建設“青年發(fā)展(友好)型城市”。聯合省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出臺27條支持舉措,支持27個規(guī)劃縣級試點打造青年發(fā)展型縣區(qū)(街道),示范帶動各地做好政策對接、推動政策落地。聚焦青年健康成長、青年建功成才、青年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青年安居及社會融入等需求,累計推出2批18項青年民生實事,分類施策推動解決各領域青年發(fā)展問題。
1.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立身之本,堅定不移跟黨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不移跟黨走,為黨和人民奮斗,是共青團的初心使命(2)②參見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8、8頁。。廣東共青團從創(chuàng)立開始就一直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皥F一大”后,在組織廣大革命青年積極參加黨領導的各類運動、“武裝起義”和反“圍剿”斗爭實踐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才能翻身解放,中國革命才能走向最終的勝利。因此,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廣東共青團始終堅持“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始終堅持“黨有號召、團有行動”,持續(xù)引導廣大青年在不同歷史階段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持續(xù)以黨建引領團建,不斷增強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持續(xù)改革創(chuàng)新又能夠使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新時代,廣東共青團以理論武裝筑牢政治忠誠,教育引導廣大青年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始終堅守為黨育人,不斷為黨培養(yǎng)后備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青團要“堅持為黨育人,成為引領中國青年思想進步的政治學?!雹?。廣東共青團從創(chuàng)立開始就一直堅持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黨的光輝旗幟指引青年,用黨的優(yōu)良作風塑造青年?!皥F一大”就在相關章程和議案中提出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遠大理想、開展政治宣傳和教育運動。(3)參見胡 勇:《“團一大”的召開及其歷史意義》,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809596#/detail/1809596?site4&columnID=0廣東共青團在黨的領導下,通過辦學校、做宣傳動員、強化政治教育等多種方式發(fā)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先進思想引領青年。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過工人、農民和學生運動宣傳黨的思想,教育青年、動員青年,為黨培養(yǎng)了大批出生入死的革命好干部。新中國成立后,建立華南團校,辦好各級干部培訓,為百廢待興的廣東地方經濟發(fā)展輸送了大量青年干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廣東共青團始終堅持政治學校的功能定位,勇于先行先試,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團員青年,引導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在新時代,廣東共青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探索黨管青年的體制機制建設,貫徹青年優(yōu)先發(fā)展理念,在引領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多策并舉,從內心深處厚植青年對黨的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3.始終以實現民族復興為己任,服務大局主動作為
一百年來,廣東共青團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團結帶領廣大青年沖鋒在前、擔當作為、建功立業(yè)?!皥F一大”的綱領就明確提出了“鏟除武人政治和國際資本帝國主義的壓迫”?!皥F一大”重要基石力量的廣東共青團(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以民族復興為己任,不斷動員粵港澳青年參與革命,并在短期內作出突出成績。1923年11月,在黨的三屆一中全會上對廣東共青團的工作予以肯定,提出團的“各地工作,以廣東最佳,各項活動,社會主義青年團均參加?!?4)參見張 棣:《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大”在廣州召開的原因探析》,載《黨史研究與教學》,2010年第2期。在此后的發(fā)展中,廣東共青團堅持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緊扣中心任務,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制度創(chuàng)新、組織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工作舉措創(chuàng)新等多方面改革創(chuàng)新把青年更高效地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動員起來,積極投身民族復興偉業(yè),在黨中央最需要的地方艱苦創(chuàng)業(yè)、勇當先鋒,為中華民族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實現貢獻青春力量。
4.始終扎根青年服務青年,成為黨聯系青年牢固的橋梁紐帶
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廣東共青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始終把工作重點聚焦在最廣大的青年群體,緊密聯系青年、服務青年,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團結港澳青年和海外華僑青年,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建設事業(yè)、民族復興事業(yè)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廣東共青團深入基層對廣大青年開展宣導、教育、組織工作,不斷建立基層黨支部,壯大黨的青年力量,組織港澳青年和海外僑胞青年開展愛國救援行動,建立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廣東共青團始終把加強團組織基層建設、激發(fā)基層活力、服務廣大青年發(fā)展、團結粵港澳青年作為重點工作任務,團的有效覆蓋、組織活力不斷提高,各類青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顯著提升,港澳青年對祖國向心力不斷增強。
在共青團100年奮斗歷程中,廣東共青團以開風氣之先的精神和勇氣,堅持黨的領導、堅守理想信念,在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不斷提高自身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團結帶領廣大青年沖鋒在前、擔當作為,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建立了重要功勛,為實現黨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貢獻青春力量。在新的歷史征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對做好共青團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省委和團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廣東共青團必將傳承、發(fā)揚寶貴經驗,全力做好新時代廣東共青團工作,團結帶領粵港澳大灣區(qū)廣大青年以更加昂揚向上的姿態(tài)投入到新的百年奮斗征程中,奮力書寫中國青年運動的廣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