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青
急性周圍性面癱又名面部神經炎,是指患者的面部神經管內段面神經出現(xiàn)炎癥反應的一種情況,進而造成面部肌肉發(fā)生癱瘓,引發(fā)口眼歪斜等癥狀,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體健康有著不良影響,且部分患者會因外貌發(fā)生變化而出現(xiàn)心理問題[1]。基于上述情況,給予急性周圍性面癱患者有效的治療措施十分重要,以往臨床多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但總體效果并不理想,作者認為可采取中醫(yī)治療,本次研究使用的中醫(yī)治療措施為溫針灸,為分析該治療方法的具體應用效果而開展研究,現(xiàn)總結研究詳情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6~12 月收治的90 例急性周圍性面癱患者,以抽簽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許可。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s,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s,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與周圍性面癱的臨床診斷依據[2]一致,處于急性期發(fā)作;②年齡 >18 歲;③了解研究詳情并積極配合;④病程<1 周;⑤首次發(fā)病。排除標準:①雙側面癱;②妊娠期或哺乳期;③周圍性面癱由耳科疾病、中樞系統(tǒng)疾病或外傷導致;④存在嚴重器官疾病、全身系統(tǒng)疾病或腦部疾??;⑤存在認知障礙或精神障礙。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給予患者醋酸潑尼松片(佛山手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207)口服,30 mg/次,1 次/d;同時給予患者維生素B12注射液(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633)肌內注射,1 mg/次,1 次/d。治療2 周。實驗組患者則使用溫針灸治療,主穴選擇四白穴、頰車穴、合谷穴、攢竹穴、陽白穴、地倉穴等,若存在風寒則增加風池穴,若存在風熱則增加曲池穴。肢體遠端通過瀉法施針,面部則通過平補平瀉法施針,將毫針(1.5 寸)刺入上述穴位,深度為0.1~0.2 寸,直立淺刺,得氣感后以插、轉、提、捻等手法施針,將艾條 (1.5 cm)綁在針柄處并點燃,留針30 min 后拔出。連續(xù)治療6 d 后休息1 d,之后繼續(xù)治療,共治療2 周。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面部神經功能及面部癥狀評分。使用面神經功能評定量表[3]對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面部神經功能情況進行測評,評分越高則說明患者的面部神經功能恢復越好。面部癥狀情況通過Portmann 評分法[4]對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面部癥狀情況進行測評,評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的面部癥狀越嚴重。②面部殘疾情況。使用面部殘疾指數(shù)量表[5]測評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面部殘疾情況,有兩方面內容,即社會功能與軀體功能,評分越高則表明患者的面部殘疾程度越輕,計算平均分并比較。③治療效果。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測評,療效判定標準:眼裂可完全且自主閉合,面部表情正常,鼻唇溝完全對稱,判定治愈;眼裂可基本閉合,面部表情基本正常,鼻唇溝存在輕微不對稱,判定顯效;一半眼裂可閉合,面部表情存在些許不自然,鼻唇溝沒有對稱,判定好轉;與上述標準不一致,判定無效??傆行?治愈率+顯效率+好 轉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的面部神經功能及面部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面部神經功能及面部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面部神經功能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面部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實驗組面部神經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面部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面部神經功能及面部癥狀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面部神經功能及面部癥狀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2 兩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實驗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急性周圍性面癱又名貝爾氏麻痹、面神經炎等,患病患者會出現(xiàn)面部表情肌癱瘓、口角下垂、鼻唇溝不對稱、眼裂無法閉合或閉合不全、額紋消失、口眼歪斜等多種臨床表現(xiàn),同時可能造成面肌痙攣、角膜感染等并發(fā)癥,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及身體健康有著嚴重不良影響,受到廣泛關注[6,7]。
急性周圍性面癱主要發(fā)生于20~40 歲人群,男性群體的發(fā)病率比女性更高,目前臨床對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但可知其與面神經缺血、病毒感染、遺傳與免疫反應等因素存在密切關系,近些年該疾病的發(fā)病率有所增加,危害加?。?-10]。以往臨床對急性周圍性面癱患者主要使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可起到一定效果但總體并不理想,因此作者認為可采用中醫(yī)治療,中醫(yī)認為該疾病屬于中風范疇,認為該疾病是因正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定、過度勞作,風熱或風寒進入面部經絡而造成氣血痹阻、經筋失調而導致的,應以疏調經筋、通絡疏風為治療原則[11-13]。本次研究中采取的中醫(yī)治療方法為溫針灸治療,其是一種綜合療法,是艾炙與針刺,通過針刺能夠起到調暢氣血、疏經通絡的效果,通過艾炙則能夠起到消腫抗炎、溫通的效果,兩種方法結合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使其局部缺血情況改善,并能夠促進面神經功能恢復[14-16]。為分析在急性周圍性面癱的治療過程中應用溫針灸的效果而開展對比研究,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面部神經功能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面部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實驗組面部神經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面部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實驗組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與王麗君[6]的研究基本一致,說明了在急性周圍性面癱的治療過程中應用溫針灸的有效性。為了確保溫針灸的治療效果,在治療期間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針灸前做好皮膚的清潔與消毒工作,同時檢查穴位及周圍皮膚是否出現(xiàn)破損,若出現(xiàn)則不適合實施溫針灸治療。②溫針灸治療期間及治療后要詢問患者是否出現(xiàn)不適感,同時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皮膚燙傷、強烈疼痛、皮下血腫、暈針、出血等不良反應,若出現(xiàn)則要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處理,確?;颊叩闹委燇w驗[17,18]。③結合患者的辨證分型與病程分期選擇合適穴位,確保治療更具針對性。④選擇合適的針灸時機,對于急性周圍性面癱患者,針灸的時機越早,則治療效果越 理想。
綜上所述,在急性周圍性面癱的治療過程中應用溫針灸可起到積極作用,能夠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其面部神經功能,使其面部殘疾程度減輕,值得在臨床積極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