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杜若
(貴陽市南明區(qū)花果園第三小學 貴州 貴陽 550002)
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使課程改革變得越來越深入,在小學教學當中,數學作為基本的教學學科,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學生缺乏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通過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tài)采取有效的方法,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幫助學生學會自主的學習,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會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小學時期,學生的身心都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所以學生的心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比較的欠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容易受到挫折的打擊,而且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還很容易產生放棄的想法,增加了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難度[1]。此外,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意識比較的差,所以需要被動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如果小學數學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設置出一些學習任務,很難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那么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會起到一定的負面效果。
在傳統(tǒng)數學教學思想的影響下,由于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缺乏對自身定位的清晰認識,所以會在日常教學中過分關注學生的成績,覺得教學中只需要把數學知識內容講出來就可以,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在這種思想的長期作用下,課堂教學一直都只是教師在掌控,不僅會造成學生缺少自己獨立學習的空間,而且還很難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還有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學生自主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出現(xiàn)教學時長就多講一些,時間短就少講一些,使用小學實踐教學過于形似化,影響了對學生的教學效果。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指的是學生能夠不再教師的指導下能夠自己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并且自己解決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雖然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為了配合課程改革新的政策,也提出了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理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缺沒有真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所以教師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學生充分的發(fā)揮出自身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實施效果不理想。
由于小學學生具有個性比較活潑、可塑性高等特征,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的抓住學生的學習特征,通過為學生構建出良好的教學情境,增加學生對小學數學課堂的參與度,使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習對數學知識進行獨立的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首先,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加深對構建數學教學情境方式的掌握,通過利用多種方式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在學習中展現(xiàn)自我,幫助學生可以找到正確的自主學習方向[2]。其次,小學數學教師想要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也可以通過為學生構建出游戲教學、情景教學和問題教學等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多樣的教學情境中可以邊學習、邊玩耍,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體驗感,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以實現(xiàn)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認識人民幣”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構建出教學情境,如教師可以講:“小紅拿了一百元去買水果,買了兩斤葡萄花了二十元,買了一斤蘋果花了十元…”教師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構建出相應的教學情境,然后把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不僅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活動中的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己進行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計算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數學實踐教學的效率,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分組教學中更好的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可以自主學習[3]。首先,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加強對分組教學的認識,通過深入了解分組教學的優(yōu)勢,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且通過分組教學對學生小組學習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對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其次,在學生進行分組學習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的發(fā)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為學生講授正確的分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學會獨立的思考,幫助學生能夠深入的掌握數學知識的學習思維,并且在學生分組學習完數學之后,鼓勵學生能夠主動發(fā)展,然后對學生的數學知識內容進行梳理,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講授“圖形的運動”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且在不同小組中分配出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讓學生對圖形的運動進行探討學習,學生通過小組的探討對圖形的運動方法和運動變化進行分析,最后總結出圖形運動過程中的數學知識重點內容,小學數學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進行分組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更好的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大多都是一些知識關注,很少為學生留出獨立思考的時間,導致學生之后總結現(xiàn)有的答案,久而久之學生也會產生一定的惰性,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通過為學生設置教學問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用學生能夠通過教學提出的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鍛煉,幫助學生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提升,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4]。此外,由于小學數學知識內容不同于年級比較高的數學知識內容,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出教學問題,通過教學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
例如,小學數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探討,如在教學生“混合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為學生寫出120÷4-12×18+1=12=?然后數學教師可以提問這道題中含有幾種運算的方式?如果讓你來算應該先從哪一步進行計算?為什么你會先從這一步進行計算?教師通過這種為學生設置教學問題的方法進行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以達到對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目的。
小學數學教師想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更好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為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對學生的自學實踐能力進行鍛煉,使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充分的認識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首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綜合整理,并且通過圖標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展示,激發(fā)學生對自主學習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5]。其次,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教活動,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創(chuàng)新性,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同時,引導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自主學習當中,以實現(xiàn)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找規(guī)律”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如教師拿一些紙杯,然后為紙杯設置出一些不同的擺放規(guī)律,讓學生對紙杯的擺放規(guī)律進行探索,使學生在紙杯擺放規(guī)律中能夠加深對這節(jié)課知識點的認識。又如,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組建成不同的小組,讓不同的小組用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數字的規(guī)律,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開闊學生的數學思維,并且學習自主對數學思維進行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小學教學中的一項任重而道遠的教學任務,對學生是否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通過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全新的數學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數學潛力進行充分的挖掘,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使用學生能夠學會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以實現(xiàn)對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有效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可以更好的養(yǎng)成數學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