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波
批判《東北虎》是容易的。描述它的好卻很困難。
《東北虎》的糟糕,是顯而易見的糟糕:故事難看,不流暢,頗為笨拙、呆滯。這不代表它一無是處。
好的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氣質(zhì)。人物的氣質(zhì)、空間的氣質(zhì),有由內(nèi)而外的統(tǒng)一性,甚至承接了這位東北導演一貫的美學體系。這一點,在之前的短片《錘子鐮刀都休息》就已經(jīng)很完整。
在當下中國,這很稀缺。
一如凱里的潮濕、氤氳和迷幻之于畢贛。耿軍的鶴崗敘事,也呈現(xiàn)了創(chuàng)作圖景的某種完整性。
他鏡頭里的鶴崗,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東北。冰天雪地里,荒誕與憂愁的筆觸,以某種詭異的方式媾合,描繪出人類的虛無與迷失。
耿軍的鏡頭具備一種譜系學特征。我們看到的東北,不只有《鐵西區(qū)》《白日焰火》或者《鋼的琴》,也不只文學界東北文藝復興三杰。更遠的,還有考里斯馬那種北歐的寒帶幽默,或者類似東德情結(jié)的懷舊與傷感。
電影是空間的美學,耿軍對鶴崗的敘述具有一種蒙太奇地理學的特征,照亮一個坐標,我們看見另一個東北。
我們怎么概括鶴崗?
“3萬買套房”是最具體的,是城市衰敗的生動注腳,比經(jīng)濟學家做的調(diào)研報告更貼切。
當然,如此概括是冷冰冰的,它把人與事物的消亡,提煉成一個數(shù)據(jù),忽略了個體與社會的心靈史。
到底怎么概括鶴崗?
“鶴崗詩人”張稀稀《老礦》有句詩:“南來地,北往地,佳木斯,我是鶴崗的!”翻遍了張稀稀詩歌,我發(fā)現(xiàn)他把所有“得”“的”,都寫作“地”,斷句也頗為細碎,呈現(xiàn)出一種修辭學的囈態(tài)。
我找鶴崗人問了一下,得知這句話出自東北下崗工人擦皮鞋時的吆喝:“南來的,北往的,佳木斯,鶴崗的。”但張稀稀似乎在講一種身份,他賦予這句話以主體性,宣告了“我是誰”。
《老礦》概括了這座城市的熱鬧與興旺。在這里,礦是很大的名詞,南來的北往的礦工移民,蜂擁而至。過去,這里有很多很多的礦,人們洗澡,領(lǐng)面包。但這種滋味早已失去。如今隨處可邂逅的,是“不合時宜地人們”。
張稀稀的詩歌如同囈語,充滿不合時宜的哀愁。
定義張稀稀是不是詩人,有點困難。他的微博介紹是這樣的:“瑜伽!歌手。作曲家。編劇。導演。制片人。填詞,美術(shù)教師。”
唯獨沒有詩人。
在發(fā)小耿軍的電影《東北虎》中,他是那位精神疾病詩人的原型。片中,大雪天里,這位詩人和主角徐東出門賣詩,在不見游客的公園門口吆喝。公園門口,是張稀稀所寫的“不合時宜地人們”,“倒賣香腸和面包”。
當然,更不合時宜的,是倒賣詩歌。
《東北虎》也描述了一個不合時宜的鶴崗,那里沒有喜劇和二人轉(zhuǎn),沒有大金鏈和大花褲,沒有“你瞅啥”的虛張聲勢。
一如東北虎與森林脫節(jié),與生活脫節(jié)的東北人,努力避免著憤怒,避免著傷感,避免著不自殺,努力過一種脆弱不堪的生活。
張稀稀和耿軍可能是鶴崗最有才華的藝術(shù)家?;加芯窦膊〉那罢撸钪P(guān)于鶴崗消亡的囈語,后者扛起了鏡頭,捕捉到了這座城市的荒誕與悲傷。
事實上,十年前,耿軍還拍過張稀稀的紀錄片—《詩與病的旅程》,張稀稀在北京得了抑郁癥,回鶴崗教書,不見好轉(zhuǎn),惡化成精神分裂癥,又只好回家養(yǎng)病,并堅持寫詩。一如《東北虎》中的情節(jié)。
看《詩與病的旅程》,猛然意識到,精神分裂的張稀稀,也許是鶴崗這座城市的某種提喻?!稏|北虎》中,自稱年老色衰、經(jīng)濟衰敗的徐東,也何嘗不是東北的所指。
回顧自己當時的創(chuàng)作,導演耿軍如是說,“這些影像會很有意義,把我們的生活中的奮斗,乏味,無力,掙扎和人性中的美好和微弱的兇惡都記錄下來,把這個變化的時代帶給我們的機遇和阻礙,把適者生存和不適者的無奈隱忍都一股腦地用影像呈現(xiàn)出來”。
這句話,是他鏡頭下鶴崗故事的完美闡述。
什么是鶴崗?耿軍在一次采訪中,講過一種更具體的描述:菜市場里什么時候買菜的人最多?晚上。因為早晨新鮮的菜最貴,經(jīng)過了一天的風吹日曬,晚上就降價了。
不合時宜,意味著與生活的脫節(jié),會產(chǎn)生兩種東西,一是幽默,二是憂愁。在耿軍的電影中,兩者合二為一,幽默的憂愁。
舉個例子,《東北虎》中,走投無路的建筑商和男主角徐東喝酒,聊著他們對溫暖南方的向往,建筑商說,喝完酒,他就準備自殺。徐東告知,酒不多了。建筑商頓了一下,說,還有三壺呢。
輔以凝滯的敘述方式,固定的機位,緩慢的臺詞,呆滯的表演,這種幽默變得冷冽起來。
建筑商的處境,是一個折射點,他背后有無數(shù)個幻滅的人,有甲方,有工人,有投資者,其中還包括一個哲學系高材生—“搞哲學的被假象騙了”,都是實體經(jīng)濟崩潰的眾生群像,都是與時代脫節(jié)的人,以憤怒,或者以哀愁,脆弱不堪地活著。
在耿軍前兩部作品中,也指向了一種社會失序與脫節(jié),本身帶有悲觀的諷刺。2017年的《輕松+愉快》中,香皂推銷者張志勇,逢人就送,四種味道,叫對方聞聞,聞了立刻暈過去。
警察趕來,醒來的受害者卻開始講述各自的美夢。一個夢到了街上的女人都穿著裙子,好像是暖和的南方。一個是失眠患者,總算睡了個好覺,“就是太冷”。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被傷害,被搶劫。
沉湎美夢也是一種反諷,沒人意識到自我的處境。
小品、二人轉(zhuǎn)、鄉(xiāng)村愛情故事、開心麻花。東北幽默的熱烈,是樂觀的,是無所畏懼的。但耿軍作品中的“幽默”截然相反,是冰冷的,帶有寒帶氣候自身的冷感。
當然,寒冷本身也帶來另一種幽默。前述搶劫犯弄暈了受害者,劫走財物,并點一根煙夾在受害者指間。
觀眾會心一笑,搶劫犯怕受害者凍死,用一根煙的時間叫醒他。
受害者追上來,搶劫犯對他說:“你也看電視,看報紙,知道咱們這個環(huán)境需要和諧。”一通勸說,受害者道歉,窩囊離去。然后觀眾注意到,搶劫犯手里有槍,槍口正對著受害者。和諧之論,托之于暴力威脅。
《輕松+愉快》《錘子鐮刀都休息》是弱者如何互害的故事,充滿諷刺性的冷峻幽默?!跺N子鐮刀都休息》,錘子、鐮刀成了搶劫、詐騙的工具,正義是缺席的?!遁p松+愉快》有警察出現(xiàn),但他轉(zhuǎn)頭就用迷魂香皂對一名女子下了手。影片最后,警察死了,又活了。他槍里唯一一顆子彈,射向了鏡頭,射向了觀眾。
這是黑色幽默留給導演的解題思路:子彈解決不了壞人,但可以警醒觀眾。
電影是空間的美學。電影最基本的敘事單元—畫面,本身即是一種空間能指,這種能指性賦予了空間一種“先于事件的形式”。法國電影學家莫里斯·席勒在《電影:空間的藝術(shù)》一書中指出,只要電影是一種視覺藝術(shù),空間就是它的感染形式。
我們已經(jīng)很少能在電影院看到地方生活了。為了迎合更多的觀眾,電影最大程度地消除了故事的在地性。
第五代導演的創(chuàng)作,是離不開土地的。后來那些離開了土地的創(chuàng)作,通通變得虛假。到了第六代,人與土地疏離了,比如賈樟柯之于汾陽,王小帥之于西南三線建設(shè),但是,鄉(xiāng)愁情結(jié)還在,人與土地的紐帶斬不斷。
耿軍延續(xù)著第六代的創(chuàng)作,但他的主題更加個人化:人如何被土地困住,如何被時代拋棄,生活如何走向脫節(jié)和失序?
最早在2008年的《青年》中,耿軍就呈現(xiàn)了一種令人窒息的東北小城生活。下崗潮來臨,有人遠走他鄉(xiāng),但更多人沒有勇氣離開。他們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
影片展開了三個青年的故事,自殺的青年,被砍成植物人的青年,還有被煤老板奪走愛情的普通青年。無論死去的還是活著的,無一例外的是,這些人都沒辦法“驕傲地活下去”。
他們的青春,被這座衰敗的東北小城市捂死了。
《錘子鐮刀都休息》《輕松+愉快》視野更加開闊,力圖全景式地呈現(xiàn)一個被遺忘的邊緣社會,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東北。
《輕松+愉快》開頭全是景觀的描寫。破敗的磚房,蕭瑟的廠房,殘垣斷壁,灰蒙天空,殘缺的旗幟飄搖。全景式描繪,貼合著影片的主題,后工業(yè)時代的荒廢景觀,荒誕的社會眾生,魔幻之事一件件登臺亮相。
第五代導演的創(chuàng)作,是離不開土地的。后來那些離開了土地的創(chuàng)作,通通變得虛假。
《東北虎》的視角陡然收窄。開頭是挖機中的徐東,他把吸管插進凍柿子,吸溜果汁。凍柿子表層結(jié)了冰,扎進去是脆脆的聲音。導演耿軍在采訪中說,這是他個人內(nèi)心化的東西,那個聲音,溫暖又熟悉。
也就是說,《東北虎》更加關(guān)注個體的感受。
全景鏡頭之后才展開,挖機矗立開闊的空地,天寒地凍,天光微亮,有一種孤獨感。
《東北虎》的視角是微觀的,聚焦當年活下來的青年們步入中年的樣子,他們依然日復一日地渾噩度日,走向了更加脆弱的危險處境。
《東北虎》是一部風格大過故事的電影,影片的基調(diào)與氛圍,一直籠罩在將黑未黑的暮色中。影片關(guān)于鶴崗的荒敗景觀已經(jīng)淡去,轉(zhuǎn)而化為一種更加難以捉摸又無處不在的荒涼。
鶴崗不時以新聞的方式出現(xiàn)在我們視野里,我想象那里也許是流放之地。外地買房團涌入,在這里學會了躺平和不奮斗,學會了自我放逐。當然,這是外人視角。
但《東北虎》某種程度上也切合了這種想象。冰雪覆蓋了空蕩蕩的街道,開闊的農(nóng)田呈現(xiàn)在眼前,那是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模樣—生活,在這里凝滯了,希望也跟著凝滯了。
《東北虎》將寒帶空間景觀詩意化,將習以為常的生活陌生化,傷感、哀愁,不單單是一個中年男人的生活危機,也是時代背景下的個體迷失—在一座沒有未來的城市,人們?nèi)绾瓮^今天?這是個哲學問題。
東北故事存在一個共同的母題—衰敗與消逝。
《鐵西區(qū)》《鋼的琴》到《白日焰火》,乃至這些年頗受關(guān)注的“東北文藝復興三杰”,都沉浸在這種母題中。作家雙雪濤、班宇,寫的也是鐵西區(qū),機器有巨大的轟鳴,下了班,自行車形成一道洪流。那都是久遠的景象,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生活消亡了,現(xiàn)在,大家無力面對現(xiàn)實與命運的殘酷。乃至寫出《生吞》的鄭執(zhí),都有時代逝去的無力感。
三位作家是下崗潮中成長起來的一代,鐵西區(qū)艷粉街、工人村,這些是遙遠的記憶,甚至僅僅作為一個符號而出現(xiàn)。對于他們來說,東北的衰敗,是巨大而隱含的命運。
《平原上的摩西》,處處可見頹敗的工廠、混亂的街道。經(jīng)濟衰敗和下崗,早已是父輩的事情,看似與他們無關(guān),但墮落的命運不可改,社會廢人與閑人無可救藥。
對于這代人來說,被時代拋棄,不再是失業(yè)、下崗這種物質(zhì)層面的直接感受,憤怒已經(jīng)停息,而是陷入一種混沌的虛無,找不到逃離的出路,又不知如何反抗。
攤開地圖會發(fā)現(xiàn),鶴崗接壤俄羅斯,比鐵西區(qū)更加的東北。對于耿軍來說,被拋之感的憤怒同樣偃旗息鼓了,只剩下無力反抗的虛無。
徐東這個形象,帶有一種模糊性。他工作的場景只有兩個,一是開挖機,其次是在學生宿舍里幫詩人朋友推銷詩集。情人叫他徐老師,我們大致可推斷,他可能是學校的老師。導演現(xiàn)身說法,說他以前是體育老師,現(xiàn)在當宿管,兼職開挖機。在當?shù)兀騼煞莨ぴ僬2贿^。
經(jīng)濟衰敗的徐東,似乎并沒有為錢焦慮,即便妻子懷孕在身,孩子即將出世,他對此無動于衷,甚至有些麻木。唯一能激起他內(nèi)心漣漪的,是那只狗。妻子要求送走,他托朋友寄養(yǎng),誰知走投無路的朋友(前文所述的建筑商)把它燉了。徐東決心復仇。比他對孩子和老婆上心。
故事,就這么個故事。用傳統(tǒng)戲劇來看,談不上精彩,甚至有些呆滯,不可理喻。放在后現(xiàn)代的語境下,這種不可理喻便多了一層意味。徐東是那只東北虎,困于籠中,早就沒了反抗的意識。麻木地活著,唯一的盼頭,就是為狗復仇。
這是他唯一的憤怒。當然,也可能“是一種技巧”(片中臺詞)—憤怒的,不是愛犬被殺,而是需要一個不自殺的理由。
建筑商不自殺的理由更加脆弱—他有酒喝,眼下還有三壺半,喝完再走。
兩人臨死前的夢想,是去南方看海。溫暖的南方,是他們想逃去的烏托邦?,F(xiàn)實中,有能力的人,早就在海南安了新家,逃離了寒帶生活的困頓。
眼下,兩個中年人早已喪失了行動力。
這一點,與雙雪濤、班宇、鄭執(zhí)等東北故事是異曲同工的。一如鄭執(zhí)《仙癥》末尾所寫:“我想你也走不了,年輕人。有人把你種在這片土地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