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描繪了主人公斯蒂芬從童年至成年的經(jīng)歷與精神成長,其對神話元素的大量借鑒與化用,使其具有強烈的隱喻色彩與神話內(nèi)蘊。本文從神話原型、神話母題、神話模式的角度來剖析這部作品的神話內(nèi)核,考察喬伊斯如何表現(xiàn)愛爾蘭人在歷史語境中遭遇的精神危機和他們的自我重塑過程,從而揭示他為現(xiàn)代愛爾蘭人重構神話的意圖和嘗試。
關鍵詞: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神話;愛爾蘭
《一位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以下簡稱《畫像》)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第一部中長篇小說,它描寫了主人公斯蒂芬·迪達勒斯從童年至成年的成長經(jīng)歷,因其中不乏喬伊斯的親身經(jīng)歷,常被視為一部半自傳體小說。
喬伊斯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從小深受宗教信仰影響,但成年后又對其漸漸遠離。他閱讀面極廣,諳熟經(jīng)典文學作品。宗教的浸染與文學的積累使他的作品充滿宗教象征與隱喻,其中常有神話史詩和古典文學的影子,《畫像》也不例外。
喬伊斯作品中的神話元素吸引了眾多研究者的注意,但這些關注多聚焦其后期作品,對《畫像》的討論多為角色的原型批評研究。本文嘗試通過研究該小說的神話原型、母題和模式,揭示《畫像》不僅是運用神話典故暗喻斯蒂芬成長經(jīng)歷的藝術家成長小說,更是一部復活神話原型、重現(xiàn)神話文體、喚醒神話主題、解讀現(xiàn)實圖景、預見集體命運與未來道路的“神話化”作品,體現(xiàn)了喬伊斯為愛爾蘭人重新構建現(xiàn)代神話的努力。
《畫像》中的神話原型與神話母題
主人公斯蒂芬是《畫像》的神話書寫中心,他的受難、叛逆以及對女性的矛盾視角體現(xiàn)著小說的神話典故運用和原型隱喻,展露出背后的神話母題。
1.“不合群者”的受難與殉道
身為“不合群者”,斯蒂芬在愛爾蘭的精神受難是易于覺察的。斯蒂芬之名(Stephen)與《圣經(jīng)》中的原型圣司提反(Saint Stephen)相同:他是基督教的第一位殉道者,被稱為“大有信心、圣靈充滿的人”(和合本使徒行傳6 : 5)。圣司提反的智慧和信仰遭到同胞的反對,而斯蒂芬對精神解放的信念同樣不被身邊人理解。他幼時被父親昵稱為“小杜鵑”——杜鵑鳥有巢寄生的習性,其雛鳥一出生便處于陌生環(huán)境中,而斯蒂芬同樣感到他與家人間“幾乎毫無血統(tǒng)的關系”(喬伊斯,2013a)。他在大學的處境更是如同另一個圣司提反:他講述藝術美學觀念和精神解放追求,同學卻絲毫不以為意。
斯蒂芬幼時愛慕鄰居家的小女孩艾琳,但信仰天主教的斯蒂芬家并不接受信仰新教的鄰居,姨媽丹特更是以“老鷹會飛來啄走他的眼睛”恐嚇他(喬伊斯,2013a)?!袄销椬氖逞劬Α奔仁恰妒ソ?jīng)》中對違背父母之命者的懲罰(和合本箴言30 : 17),又不免讓人想起被禿鷹啄食身體的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的受難源自盜火而挑戰(zhàn)神的權威,而斯蒂芬的潛在受難則源自挑戰(zhàn)天主教的權威。這是對“異端分子”斯蒂芬與“正統(tǒng)權威”水火不容的未來命運的暗示,而這位現(xiàn)代的普羅米修斯隨后也漸漸展現(xiàn)出殉道者的精神。
第五章中斯蒂芬獨自走在巷道上時,附近瘋人院中一個瘋修女喊道:“耶穌!哦耶穌!耶穌!”(喬伊斯,2013a)這一場景將斯蒂芬和耶穌聯(lián)系在一起,直指斯蒂芬的受難正如耶穌的受難,而瘋修女之“瘋癲”也意味著她指認的“耶穌”在他人眼中同樣反常而不可理解。斯蒂芬在日記中記錄了他和母親對圣母馬利亞(the Virgin Mary)的討論:“力圖避免使馬利亞和她的兒子之間的關系也像耶穌和爸爸的關系一樣陷于困窘之中”(喬伊斯,2013a)。這既是在描述耶穌與上帝、圣母間的關系,又是在雙關隱喻斯蒂芬和父母的關系——斯蒂芬母親的名字正是“瑪麗(Mary)”。于是斯蒂芬的“耶穌”原型身份呼之欲出,他的受難也添上了神圣崇高與神秘永恒的色彩。
圣司提反、普羅米修斯和耶穌既是受難的“不合群者”,又是甘于為終極理想而殉道的人物。斯蒂芬的痛苦經(jīng)驗也同樣讓他成為叛逆的孤獨英雄,為他追尋愛爾蘭人精神解放的旅途增添了史詩色彩,賦予了整部小說切實的神話氣質(zhì)。
2.“叛逆者”的解放之路
除圣經(jīng)人物外,斯蒂芬的名字還能反映出與希臘神話人物的親緣性,其姓氏“迪達勒斯(Dedalus)”變形自希臘神話中的巧匠代達羅斯(Daedalus)。兩希文明(希臘和希伯來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流,斯蒂芬之名由兩者結合而成,意味著他不僅是愛爾蘭的后裔,更是整個西方世界文明的子嗣,注定是都柏林“不合群的叛逆者”。代達羅斯與兒子伊卡洛斯被幽禁于克里特島,他造出翅膀與兒子一起飛走,但返鄉(xiāng)途中伊卡洛斯體驗到翱翔的快樂而飛近太陽,終因翅膀上的蠟融化而墜海淹死。斯蒂芬與代達羅斯相似,他被困于都柏林中,感到“當一個人的靈魂在這個國家誕生的時候,便會有網(wǎng)籠罩在它的上面”(喬伊斯,2013a)??藏悹枌⒋_羅斯稱作“思想之路的英雄”(坎貝爾,2012),而斯蒂芬也渴望著從民族、語言、宗教的牢籠中飛出,回到象征永恒藝術與靈魂自由的精神家園。
斯蒂芬同時又是“伊卡洛斯”,他是代達羅斯父子原型的集合體。斯蒂芬的父親迪達勒斯先生在小說中多次出場,令斯蒂芬同時具備了“代達羅斯”和“代達羅斯之子”的二重身份;他在小說結尾對“老巧匠”父親的呼喚更是對此的印證。斯蒂芬成了他自己的子嗣,正如藝術家通過永恒藝術的肉身化變?yōu)樽陨淼膭?chuàng)造者。他在海灘邊似乎看到“長著雙翅的人影”“在海上往太陽飛去”,覺察到這是他的使命預言——伊卡洛斯式的“翱翔的極樂”使他領悟到自己應當創(chuàng)造出“新的、翱翔的、美麗的、無法觸摸的、永不消亡的東西”(喬伊斯,2013a)。斯蒂芬的頓悟與伊卡洛斯的極樂在此刻交融,神話中工匠之子的墜落化作了對抗現(xiàn)實困局的終極武器。
于是斯蒂芬選擇“墮落”,如同基督教中的路濟弗爾棄神而去。學校的神父宣稱路濟弗爾本是“天使清晨之子”,但因“不伺候了”的罪念而墮落(喬伊斯,2013a)。斯蒂芬也反復思考著“伺候”,他在和同學克蘭利交談時兩次明言:“我不想伺候上帝”“我不想伺候我不再信仰的東西”(喬伊斯,2013a)。他成了新的路濟弗爾,將叛逆與墮落作為自己對抗支配、解放靈魂的方式,貫徹他在憶起詩句“光明從空中墜落”時的醒悟:“從空中降下的不是黑暗,而是光明”(喬伊斯,2013a)。
代達羅斯、伊卡洛斯和路濟弗爾的原型形象被聯(lián)結于永恒的“叛逆”神話母題之下。斯蒂芬的自我解放斗爭跨越了個體性與現(xiàn)代性的邊界,成了永恒普遍的人類經(jīng)驗的體現(xiàn),這更加展現(xiàn)出喬伊斯在歷史語境下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愛爾蘭人神話的意圖。
3. 女性“神圣”與“邪惡”的對立統(tǒng)一
《畫像》中的女性特質(zhì)書寫呈現(xiàn)二重性:象征創(chuàng)造性力量的“神圣”書寫與象征毀滅性力量的“邪惡”書寫同時存在。兩種性質(zhì)相反的書寫被有機統(tǒng)一于“母性與誘惑”的母題下,共同創(chuàng)造出超越性別視野的深遠意義。
小說中女性的“神圣”多借圣母馬利亞的原型而體現(xiàn),與之關聯(lián)的象牙、玫瑰、星星等意象圍繞斯蒂芬對艾琳、美茜蒂絲、?,?shù)扰缘南胂蠖磸统霈F(xiàn)。他在海邊看見的“象牙一樣潔白”的少女形象與圣母馬利亞剎那間重疊,“賦有一種神奇的極致的美”(喬伊斯,2013a)。正是在此時,深受震撼的斯蒂芬體驗到了“極樂的神圣的寂靜”,認識到自己“去從生命中創(chuàng)造出生命”的使命(喬伊斯,2013a)。女性特質(zhì)被賦予了一種圣化的啟蒙力量,與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使命息息相關。
女性的“邪惡”也同樣借原型而出現(xiàn)。阿什肯納西指出,小說中達文向斯蒂芬講述的經(jīng)歷正是女性危險性的體現(xiàn)(Aschkenasy,1985)。達文在夜晚歸家時路過農(nóng)舍,前去求水喝,一名衣著暴露的女子遞出牛奶并邀他留下過夜,但他道謝后便趕路回家。這與《圣經(jīng)》中雅億的故事相照應:迦南將領西西拉來到基尼人希百的帳篷求水喝,女主人雅億獻上牛奶并請他留下歇息,趁他睡去后將他殺死(和合本士師記4 : 17—21)。受邀留下的西西拉身死帳中,清醒離開的達文順利歸家,女性形象在此展現(xiàn)出了海妖塞壬般致命的誘惑力。
這種二重書寫看似寫女性,實際上卻注視著性別之上的領域。一方面,斯蒂芬將藝術的演繹視同女性的妊娠生產(chǎn),“在處女的想象力的子宮里,詞變成了肉體”(喬伊斯,2013a)?;浇痰摹暗溃╓ord)成肉身”被喬伊斯巧妙置換為“詞(word)變成了肉體”,由此圣性的靈暈、永恒藝術的肉身化與女性的孕育力量緊密相連,這又使得藝術終極的吸引力與女性魅力合而為一,令斯蒂芬魂牽夢縈。另一方面,《圣經(jīng)》中西西拉代表異端,雅億則象征正義,但小說中的達文純樸誠實,女子卻顯得輕浮放蕩;在此錯位下,正統(tǒng)對異端的執(zhí)法變成了惡對善的引誘扼殺。達文深受愛爾蘭民族主義影響,而他的聽眾斯蒂芬又恰恰是疏離于愛爾蘭母親的“不合群者”,文本的深刻寓意因而得以顯露:癱瘓的“正統(tǒng)”愛爾蘭勸誘自己“叛逆”的孩子墜入順從的陷阱,從而將其精神徹底扼殺。
母性與誘惑在女性的神圣側面體現(xiàn)為藝術創(chuàng)造的圣性與靈魂解放的追求,在邪惡側面則預示著祖國愛爾蘭帶來的危險桎梏。在個人經(jīng)驗上它為斯蒂芬?guī)砩a(chǎn)與終極追求,但在集體記憶中它又誘使著他屈從、被消滅。在喬伊斯筆下,女性特質(zhì)已不再拘于性別的分野,而是成為將個體性與集體性相接的生與死、動力與阻力的象征結合。
《畫像》中的神話模式
小說開篇“母牛遇見小孩”的故事源自愛爾蘭傳統(tǒng)民俗神話:擁有神力的牛會將小孩子帶走并培養(yǎng)成強大的英雄,然后讓他們重歸人世、建立偉業(yè)(Gifford,1982)。這既是對斯蒂芬未來英雄命運的預言,又是對小說神話本質(zhì)的揭示,愛爾蘭的時代風貌和個體的抗爭正是在其間得到了清晰的映照。
1.神話模式的對應:受難與新生
在《批評的解剖》中,弗萊(2006)依照歷史的發(fā)展區(qū)分出了神話、傳奇、高模仿、低模仿和諷刺五類虛構作品模式。他認為五種模式處于循環(huán)之中,而在其間“諷刺不斷趨近于神話”,這種神話的重現(xiàn)“尤為明顯地反映在卡夫卡和喬伊斯的小說中”(弗萊,2006)。喬伊斯寫作中的神話重現(xiàn),與他的神話書寫結構模式密切關聯(lián)。神話具現(xiàn)了最基礎的虛構創(chuàng)作程式與結構原則,“在神話中,我們見到文學的結構原理是離析出來的;在現(xiàn)實主義中,則見到同樣的(而不是相似的)結構原理納入一個大致真實可信的語境中”(弗萊,2006)。
《畫像》的五章將小說分為五部分,呈現(xiàn)神話英雄成長、受難和新生的過程。第一章主要描述斯蒂芬在克朗哥斯公學的經(jīng)歷:他起初遵守校規(guī)和教義,但在遭到神父的無端懲罰后覺醒,從而萌生出了反抗意識,去向教區(qū)長表明了自己的無辜,生平首次戰(zhàn)勝了權威。第二章中斯蒂芬轉學到貝爾維迪爾公學,漸漸感到疏離于周圍的環(huán)境,懷著欲望的躁動投入妓女的懷抱。第三章詳述放縱過后的斯蒂芬在面臨靜修時陷入的精神困境,恐慌的他重新投身宗教,意欲以懺悔擺脫“神的懲罰”。第四章是斯蒂芬的精神成長轉折點,他對宗教的信仰再次動搖,不愿成為神父而選擇去上大學,并在海邊領悟到自己追求永恒藝術的終極理想。第五章中進入大學的斯蒂芬有了成型的信念,他闡明了自己對美學、英國殖民主義、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和天主教的看法,并最終做出了自我放逐的決定。
小說被置于一個興衰起伏的英雄神話結構中:英雄在第一章中誕生并初露鋒芒,在第二章中逐漸成長,在第三章中被打倒摧毀,在第四章中重獲新生,在第五章中完成最終的偉業(yè)。這一結構呈現(xiàn)出英雄史詩式虛構作品的典型模式特征,與古代英雄神話一脈相承。如同弗萊對原型敘述結構的分析,誕生、勝利、墜落和死亡構成了關于英雄的生、死、復生的神話循環(huán)。
艾爾曼(2016)曾點明喬伊斯作品中藝術創(chuàng)作與生命誕生間的隱喻關聯(lián),指出《畫像》“實際上是一個靈魂的孕育過程”,而小說的五章變成了胚胎發(fā)育的階段分層,最終描述了英雄“與其母親的分離”。英雄的受難和抗爭轉變?yōu)榱伺咛サ哪ルy與出生的意志,而新生命的出生反過來又成了英雄的新生。斯蒂芬的經(jīng)歷如同狄俄尼索斯式的受難與復生之旅,后者的受難和新生也同樣發(fā)生在類胚胎的環(huán)境中。這種原型結構模式上的呼應恰恰進一步彰顯了小說的神話內(nèi)核。
2.神話移位中的反諷:非英雄的英雄主義
作為“移位的神話”,喬伊斯的《畫像》既是“傳統(tǒng)”的又是“反傳統(tǒng)”的。一方面,小說以“傳統(tǒng)”的神話模式展現(xiàn)藝術家斯蒂芬的成長;另一方面,在現(xiàn)代主義語境下斯蒂芬的經(jīng)歷又與傳統(tǒng)神話英雄大相徑庭,形成“反傳統(tǒng)”的神話移位現(xiàn)象。神權時代傳統(tǒng)英雄的外部世界挑戰(zhàn)在現(xiàn)代神話中向主人公的內(nèi)部世界轉移,征服自然的英雄事跡變形為個體意識覺醒的精神歷程?!懂嬒瘛返纳裨捯莆坏湫腕w現(xiàn)于其諷刺作品模式中,以想象與隱喻的重生實現(xiàn)了神話的復現(xiàn)。
小說手稿的原標題《斯蒂芬英雄》正暗喻著這種反諷性質(zhì)。小說的五章形成了英雄敘事文體的經(jīng)典結構,分別展現(xiàn)英雄的誕生、成長、隕落和復生。然而,將這一經(jīng)典結構與小說的實際情節(jié)對照,便不難看出一種堂·吉訶德式的反諷意味。登場的“英雄”是一個無法適應環(huán)境的男孩,他的首件英勇事跡是去向師長投訴自己受到的錯誤懲罰;“英雄的成長”體現(xiàn)在他愈發(fā)疏離于環(huán)境并為情所困,甚至投入妓女的懷抱尋求慰藉;“英雄隕落”的時刻是男孩因恐懼懲罰而決心恪守教條的時刻——他的懺悔事實上恰恰阻礙了他的“英雄主義”;“英雄的復生”對應著男孩的覺醒,他決定“墮落”成異端分子,走上不受理解的自我放逐之旅。
小說的結構與經(jīng)典英雄神話的結構相對應,但喬伊斯的反諷寫作使小說的實際情節(jié)展現(xiàn)出與神話英雄主義的強烈矛盾?,F(xiàn)代神話英雄斯蒂芬的追求對傳統(tǒng)英雄而言過于離經(jīng)叛道,而傳統(tǒng)英雄所擁護之物對斯蒂芬而言又大為有害。這種矛盾巧妙地揭露出喬伊斯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代困境:被視作“正統(tǒng)合法”,籠罩于全體愛爾蘭人精神之上的宗教、語言與民族之網(wǎng),事實上恰恰是導致愛爾蘭陷入癱瘓的罪魁禍首。它暗示了傳統(tǒng)神話英雄的死亡和現(xiàn)代叛逆英雄的崛起,直指舊愛爾蘭神話的破滅與嶄新的現(xiàn)代愛爾蘭人神話的誕生。
這足以解釋《畫像》中斯蒂芬對英雄主義的悲觀態(tài)度。然而,雖然斯蒂芬乃至喬伊斯本人都對英雄主義顯得較為消極,但斯蒂芬的終極追求又恰恰是英雄主義的典例。作為一個“能將日常的經(jīng)驗演化成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光輝燦爛的東西的人”(喬伊斯,2013a),斯蒂芬成了在后殖民語境下的現(xiàn)代愛爾蘭中對抗話語壓制、追求永恒崇高理想的英雄,他的受難和重生使他和過往的神話英雄形象交相重疊。小說內(nèi)在的英雄主義將喬伊斯的“反傳統(tǒng)”神話書寫和歷史上的“傳統(tǒng)”神話相連,承接起貫穿人類歷史的追求永恒理想的啟示。即使這種英雄氣質(zhì)并非刻意為之,但由于喬伊斯重構現(xiàn)代愛爾蘭人神話的努力,斯蒂芬的英雄之貌也注定將得到映照——英雄總與神話常在。
困境下的審視與愛爾蘭人的神話重構
《畫像》的神話展現(xiàn)不僅在于一個青年藝術家追尋藝術圣杯的精神之旅,同時在于書寫愛爾蘭民族神話的祛魅與復生,呈現(xiàn)歷史語境下傳統(tǒng)愛爾蘭神話的幻滅與新的現(xiàn)代愛爾蘭人神話的誕生。喬伊斯在刻畫都柏林蕭條凋零的同時也直抒他對祖國痼疾的思考,通過一個冷眼旁觀的叛逆斗士的所見所想,成功完成了愛爾蘭人神話重構的閉環(huán)。
1.神話破滅與危機意識
哈克特(2015)曾指出,在愛爾蘭,“人民與神話(那個有關南部‘愛爾蘭人是一個歡快、智慧的民族’的神話)之間”存在著巨大鴻溝。喬伊斯早年曾表明自己意圖“寫一章我國的道德史”,而都柏林正是他眼中“麻痹的中心”(喬伊斯,2013b)。這種對“麻痹癱瘓”的書寫在《畫像》中得到沿襲,都柏林的停滯和壓抑在斯蒂芬的視角下清晰可見。愛爾蘭社會中的麻木和庸俗貫穿全書,傳統(tǒng)愛爾蘭神話的破滅在這種“癱瘓”中一覽無遺——這又與后殖民語境下愛爾蘭面臨的三重壓制性話語關系密切。
其一是羅馬天主教宗教話語。它在愛爾蘭統(tǒng)治數(shù)世紀,早已滲透社會上下,如同奎因(2015)所言,“那些年輕學生的談話,盡管思想開放,卻充滿宗教氣息”。斯蒂芬在家見證過天主教和新教的沖突、宗教與政治的矛盾;在學校則被訓導遵從教規(guī),否則神父會加以嚴厲的懲罰。長期的壓制使斯蒂芬的身體和思想都曾深受束縛,深陷對神罰的恐懼之中。天主教話語對個體的普遍規(guī)訓在愛爾蘭根深蒂固,以至于任何異見都會遭到極其激烈的回應。
其二是英國的殖民話語。斯蒂芬對同學推崇的英國王室“桂冠詩人”丁尼生嗤之以鼻,轉而贊美“異端分子”拜倫。當來自英國的教導主任將“漏子(tundish)”誤認作愛爾蘭詞語時,斯蒂芬立刻諷刺地指出它來自英語。對外來殖民語言的敏感性令他感到英語“如此熟稔而又如此陌生”(喬伊斯,2013a)。英語作為他“事實上的母語”是他思考和表達的必需工具,但他又清醒地認識到這是被強加于自己民族的殖民語言,英語的統(tǒng)治與蓋爾語的式微分化出等級森嚴的權力結構,丟棄自己語言的愛爾蘭人正遭遇殖民者的奴役。這一困局激起了斯蒂芬的憤慨:“他到這兒來干什么,來教授他的語言,還是來學我們的語言?不管是哪一種,都叫他見鬼去吧!”(喬伊斯,2013a)
其三是同胞狂熱的民族主義話語。斯蒂芬對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中的內(nèi)部分裂對立深感不滿,他同情獨立運動領導者帕內(nèi)爾的悲劇結局,認為帕內(nèi)爾被同胞所背叛。他也看到了極端民族主義話語支配的弊端:他的朋友達文醉心于愛爾蘭文化,并且“對于任何來自英國或英國文化的思想或感情,他的心靈都嚴加把守”(喬伊斯,2013a)。這正是當時激進的愛爾蘭民族主義者仇外心理的寫照,他們對愛爾蘭和英國二元對立的過分強調(diào)導致了愚昧盲目的狹隘主義,大大加重了愛爾蘭的“癱瘓”。
三重話語的混合壓制令陷于孤立的有識之士察覺到后殖民語境下現(xiàn)代愛爾蘭的混亂與愛爾蘭個體的身份危機。斯蒂芬稱愛爾蘭為“吞噬自己豬仔的老母豬”,認為在這樣的空間中,“甚至在他們開始踏上人生之前,他們已經(jīng)對人生的道路感到疲乏了”(喬伊斯,2013a)。于是,愛爾蘭文藝復興所推崇的“古老崇高、歡快互助的理想民族”的神話最終破滅,隨之而來的是重構現(xiàn)代愛爾蘭人神話的危機意識覺醒。
2.穎悟:現(xiàn)代愛爾蘭人神話的重構
面對舊神話的消解,斯蒂芬將自我放逐作為“允許自己使用的唯一的武器”(喬伊斯,2013a)。喬伊斯對愛爾蘭現(xiàn)實困局的揭露絕非悲觀的譏誚,斯蒂芬的自我放逐也不是消極的逃避。相反,這恰恰實現(xiàn)了小說的藝術升華,將個體穎悟與集體命運系于一體。蕭伯納曾指出喬伊斯刻畫現(xiàn)實丑惡的意圖:“在愛爾蘭,人們把貓的鼻子放在它自己的糞便上蹭,試圖讓它養(yǎng)成愛清潔的習慣。喬伊斯先生在對人嘗試著同樣的治療方法”(蕭伯納,2015)。這種被H. G.威爾斯(2015)稱作“陰溝迷戀情結”的風格正反映了喬伊斯重構神話的努力嘗試。
實際上,喬伊斯嘗試實現(xiàn)的目標與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參與者的目標相仿,只是他選擇了一條與葉芝、格雷戈里夫人、拉塞爾等人相反的道路。葉芝等人以傳統(tǒng)民俗神話的材料尋求愛爾蘭文化的復興和傳統(tǒng)精神的復蘇,最終創(chuàng)造出莊嚴的想象神話;喬伊斯則決定將其無情擊碎,展露生銹骯臟的現(xiàn)實內(nèi)側,然后拾起生活中的新材料重建屬于現(xiàn)代愛爾蘭人的神話之塔。正如大衛(wèi)·皮爾斯所言:“在一個現(xiàn)代的愛爾蘭出現(xiàn)前,必須先消滅、擺脫、抹去舊世界的罪責”(Pierce,1992)。
斯蒂芬的抗爭也如出一轍。他最終拒絕皈依宗教話語,聲明自己“不想伺候上帝”,因為“那種令人不寒而栗的、嚴謹不紊的生活使他感到厭惡”(喬伊斯,2013a)。他也遠離了“英國或愛爾蘭”的二元對立,拒絕盲目狹隘的意識形態(tài)沖突。這讓他成為被孤立的異端分子,卻也給予了他廣闊的視野。因為既“痛斥英國文學”又“痛斥愛爾蘭告密者”,他的立場令同學困惑不已,而他則表態(tài)自己可以展示家譜(喬伊斯,2013a)。這是斯蒂芬的愛爾蘭身份宣言,表明他不僅在作為個人追尋藝術理想,更在作為一個有洞見的愛爾蘭人摒棄宗教話語、殖民話語和狹隘民族主義話語建構起的虛像,為陷于困境的民族尋找出路。他選擇“有意識的邊緣化”,掙脫了后殖民語境中的話語陷阱,開拓出了讓愛爾蘭人擺脫壓制、解放精神的嶄新神話空間,走上了一條孤獨的史詩英雄之路。拉爾博(2015)認為,喬伊斯“所做的和所有愛爾蘭民族主義英雄們所做的一樣多”。
結語
作為一部半自傳體作品,《畫像》立足于虛構而映射現(xiàn)實。喬伊斯在書寫斯蒂芬的都柏林經(jīng)歷時,也在作為愛爾蘭人不留情面地如實記錄著自己的見聞。小說中神話原型的變形、神話母題的化用、神話模式的再現(xiàn)、神話書寫中的反諷都賦予小說深刻的神話氣質(zhì),展露出戰(zhàn)勝話語壓制的呼吁。在傳統(tǒng)神話轟然倒塌后,新的現(xiàn)代愛爾蘭人神話從廢墟中冉冉升起。
喬伊斯對天主教、帝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不信任感,使他與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參與者有著顯而易見的差異。但他絕非冷漠的犬儒主義者,即使在海外度過大半生,他的寫作也從未離開過對愛爾蘭民族的思考。唯有在這樣深愛祖國而頭腦清醒的作家筆下,現(xiàn)代愛爾蘭人的神話才得以完成重構。他以自己的批判為武器,正如斯蒂芬以自我放逐為武器,身體力行去實現(xiàn)《畫像》中的宣言:“我將百萬次地去迎接現(xiàn)實的經(jīng)驗,在我靈魂的作坊里去鍛冶我這一類人尚未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良知”(喬伊斯,2013a)。
參考文獻
Aschkenasy, N. 1985. Biblical Females in a Joycean Episode: The “Strange Woman”Scene in James Joyce's“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J].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15(4): 28—39
Gifford, D. 1982. Joyce Annotated: Notes for Dubliners and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ierce, D. 1992. James Joyce's Ireland[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法蘭西斯·哈克特. 2015. 法蘭西斯·哈克特評喬伊斯[A].周汶, 譯. // 喬伊斯評論集——名家論喬伊斯. 王逢振, 編[C].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1—4
H. G.威爾斯. 2015. H. G.威爾斯評喬伊斯[A]. 朱榮杰, 譯. //喬伊斯評論集——名家論喬伊斯. 王逢振, 編[C].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70—73
理查德·艾爾曼. 2016. 喬伊斯傳[M]. 金隄,等譯. 北京: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諾思羅普·弗萊. 2006. 批評的解剖[M]. 陳慧, 等譯.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
瓦萊里·拉爾博. 2015. 瓦萊里·拉爾博論喬伊斯[A]. 朱榮杰, 譯. // 喬伊斯評論集——名家論喬伊斯. 王逢振, 編[C].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59—69
蕭伯納. 2015. 蕭伯納對《尤利西斯》內(nèi)容簡介的反應[A]. 周汶, 譯. // 喬伊斯評論集——名家論喬伊斯. 王逢振, 編[C].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36—37
約翰·奎因. 2015. 約翰·奎因評喬伊斯[A]. 朱榮杰, 譯. // 喬伊斯評論集——名家論喬伊斯. 王逢振, 編[C].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74—77
約瑟夫·坎貝爾. 2012. 千面英雄[M]. 朱侃如, 譯. 北京: 金城出版社.
詹姆斯·喬伊斯. 2013a. 青年藝術家畫像[M]. 朱世達, 譯.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詹姆斯·喬伊斯. 2013b. 喬伊斯書信集[C]. 理查德·艾爾曼, 編. 蒲隆, 譯.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黃瀟,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專業(yè)方向為英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