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蔡英文當局拓展“國際空間”新特點及未來走向

2022-02-05 09:00賈蓓
統一論壇 2022年2期
關鍵詞:邦交國臺灣當局當局

□ 賈蓓

面對中美戰(zhàn)略博弈的國際形勢和所謂“邦交國”接連轉向的對外關系困局,蔡英文當局甘當美國“棋子”,配合“以臺遏華”,并借機推動“倚美謀獨”。在拓展“國際空間”問題上,蔡英文當局除傳統的“固邦”、加強與非邦交國實質關系、參與國際組織之外,還采取一系列新方式和舉措,特別是緊跟美國步伐,謀求換取美國在其推行“臺獨”活動和拓展“國際空間”上的支持。

民進黨當局拓展“國際空間”的背景

一是中美戰(zhàn)略博弈加劇影響臺海局勢。特朗普執(zhí)政時期,在貿易、臺灣問題等領域挑起事端,中美戰(zhàn)略博弈進入深水期。特朗普政府將臺灣視為遏制中國的重要籌碼,實施“以臺遏華”,臺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成為美在中美戰(zhàn)略博弈中打“臺灣牌”的重要方面。拜登執(zhí)政后,很大程度上延續(xù)特朗普對臺政策,在國際上拉攏盟友謀求“以臺制華”。與此同時,蔡英文也加大“倚美抗中”的力度,甘當美國“棋子”,并借機謀求“臺獨”的活動空間。

二是兩岸關系急轉直下,臺灣現有“國際空間”萎縮。蔡英文上臺后不承認“九二共識”,表面采取“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實際不斷推動“漸進式臺獨”。香港修例風波后,蔡英文更是充當“抗中”急先鋒,兩岸關系從馬英九時期的和平發(fā)展急轉直下走向冰凍。與此同時,國際社會遵循一中原則,臺灣參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均不得其門而入,“邦交國”也紛紛轉向中國大陸,臺灣“國際空間”不斷萎縮。

三是臺灣當局推動“漸進式臺獨”推高島內民眾“主體意識”。蔡英文執(zhí)政后,推動“臺獨”動作不斷,通過去除中國文化符號增強臺灣民眾的“主體意識”和“臺灣意識”,推高臺灣民眾對“國際空間”和國際能見度的需求。

民進黨當局拓展“國際空間”新方式和特點

一是策略上依靠美國。蔡英文當局將中美戰(zhàn)略博弈視為爭取美國對臺支持的契機,在拓展“國際空間”問題上采取倚靠美國的策略,除加強同美國實質關系外,還利用美國在國際及其盟友間的影響力,通過美國施壓和游說爭取國際能見度。

一方面加大游說力度,促使美國國會發(fā)揮協助臺灣拓展“國際空間”的作用。美國國會以立法和發(fā)聲、致函等方式表達對臺灣當局在“國際空間”問題上的支持。2019年3月26日,特朗普正式簽署生效“臺北法案”,把臺灣稱為“國家”(nation),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雙邊經貿關系。2020年12月21日,美國聯邦參議院和眾議院以夾帶在年度撥款法案中的方式,通過“臺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20),鼓吹美國應“常態(tài)對臺軍售”,協助臺灣發(fā)展“不對稱戰(zhàn)力”,“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此外,美國國會議員還通過致函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等方式,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wèi)生大會。

另一方面密切美臺關系,爭取美國行政部門直接協助臺灣當局拓展“國際空間”。美臺合作在多邊參與上為臺灣爭取新空間。蔡英文當局依托臺美共同建立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太平洋對話”等不包含中國大陸的新平臺和機制,利用美國的影響力和美國行政部門的支持加強同各國的聯系,爭取國際能見度、拓展“國際空間”。臺灣爭取美國在鞏固“邦交國”方面加強對臺灣的支持力度。臺灣所謂“邦交國”多位于拉丁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區(qū),是美國傳統勢力范圍。為獲取美國在“固邦”方面的支持,臺灣不斷爭取美國在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區(qū)施加影響,以美國駐當地大使館為臺灣“站臺”、美臺共同加強對所謂“邦交國”經濟援助等方式幫助臺灣“固邦”。

二是方式上運用新媒體。蔡英文當局迎合國際輿論發(fā)展風向,注重以新媒體為手段開展“大外宣”,借以提升臺灣能見度,拓展“國際空間”。

一方面,將臺灣美化防疫、投書國際媒體、接受專訪、參加國際視頻會議等活動在新媒體平臺進一步傳播,鼓吹“臺灣經驗”。臺灣當局外事部門專門在YouTube、臉書、推特等平臺推送臺灣當局所謂民主價值、對國際社會的貢獻等內容,轉發(fā)歐美國家親臺勢力支持臺灣的相關言論,在社交媒體上增加臺灣相關議題熱度,爭取國際社會關注。

另一方面,成立專門面向全球的影音串流平臺。2022年8月30日,臺灣第一個全英語播出并以影音內容為主的串流平臺Taiwan+開播,聲稱要推廣所謂的“臺灣文化”,“傳播臺灣的故事,展現臺灣的自由民主以及臺灣價值”。臺灣當局稱平臺將“利用公共媒體以及民間的國際資源與專業(yè),通過多方合作形式、納入最新科技趨勢,制播具備新媒體思維的多類型影音內容,形塑臺灣影視新興巧實力”。

三是方向上尋求對歐關系“新突破”。蔡英文當局借助“友臺”議員、歐洲議會以及個別反華政客的影響力打“擦邊球”,謀求對歐關系“突破”。

一方面借“議會外交”制造“突破”假象。在歐洲各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下,臺灣當局以歐洲議會為突破口,通過游說議會提出涉臺議案、邀請議員訪臺方式,制造所謂“對歐關系突破”假象。2020年,歐洲議會通過6項涉臺決議案,稱歐盟將協同國際伙伴強化與臺灣合作,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呼吁歐盟與臺灣啟動投資談判。2021年又通過12份涉臺決議案,其中,包括內容嚴重違背一個中國政策的“歐臺政治關系報告”。2020年8月,捷克參議院議長米洛什·維斯特奇爾率團訪臺,并在臺灣立法機構發(fā)表演講,這是近30年歐洲國家訪臺最高層級官員,也是45年來首位與臺灣無“邦交”關系國家議長在臺灣立法部門發(fā)表演講。2021年,法國參議院通過首份涉臺決議案,參議院議長率團訪臺。

另一方面以交流合作炒作“關系密切”。臺灣外事部門將臺歐互動頻次作為臺歐關系指標。2020年6月和10月,蔡英文在“哥本哈根民主峰會”和捷克“公元兩千論壇”發(fā)表視頻講話,被視為重要交流成果。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在英國國會中國小組、捷克“公元兩千論壇”等發(fā)表視頻演講。2020年9月22日,歐洲經貿辦事處、臺灣經濟部門和外事部門首度在臺灣合辦“投資歐盟論壇暨展覽”,15個歐盟國家參與展覽。2021年,臺灣大力推動發(fā)展和中東歐國家關系,推動與立陶宛互設“代表處”,謀求以中東歐國家撬動整個歐洲對臺態(tài)度的變化,爭取“國際空間”。

民進黨當局拓展“國際空間”難成氣候

在中美戰(zhàn)略博弈加劇、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沖擊下,臺灣當局強化“倚美抗陸”,借新冠疫情大搞“抗疫外交”,謀求與美日歐等國家實質關系“突破”,提高國際能見度,但在一個中國原則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下,臺灣“國際空間”不斷收縮。

一是所謂“邦交國”不穩(wěn),“斷交”傳聞不斷。蔡英文上臺后接連失去7個所謂“邦交國”,臺灣當局耗費大量精力、財力維護僅有的15個所謂“邦交國”,但依然面臨“斷交”風險,“邦交”不穩(wěn)消息頻傳。2020年3月,海地總統主動要求臺灣撤換代表,示警意味濃厚;9月,僅12個“邦交國”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為臺灣發(fā)聲,洪都拉斯與危地馬拉未公開發(fā)聲;11月,巴拉圭也未在世界衛(wèi)生大會上為臺灣發(fā)聲,僅選擇致函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2021年,洪都拉斯總統和外交部部長多次聲稱因疫苗問題將向中國大陸求助,且不排除政治轉向,年底的總統大選也因反對派候選人宣稱當選后將尋求與中國大陸建交。臺灣媒體指出,洪都拉斯已連續(xù)6次未在聯合國大會發(fā)聲支持臺灣,使得“斷交”輿論再起。島內媒體稱,種種跡象顯示臺灣所謂“邦交國”可能還有“未爆彈”,“斷交”隨時可能發(fā)生。

二是與非邦交國實質關系面臨發(fā)展瓶頸。一方面與美日實質關系尤其是進一步推動洽簽制度性協議面臨阻礙。2020年,蔡英文當局不顧島內民意反對,執(zhí)意開放美國“萊豬”、牛肉進口限制,以期換取美臺經貿協議。拜登上臺后接受采訪表示,“未來在對美國的勞工與教育進行重大投資之前,不會與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簽署任何新的貿易協議”。此外,蔡英文當局推動的“駐美代表處”更名也因不符合一個中國政策難以實現。日本福島5縣食品解禁問題,也成為臺日間經貿談判阻礙。另一方面臺歐關系難有實質突破。盡管臺灣當局和中東歐國家互動有所升高,但受限于歐洲各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各國政策差異以及歐盟本身在協調歐洲各國對外政策上的局限性,臺歐關系難有實質性進展。

三是國際參與領域面臨制度性阻礙。蔡英文當局一直謀求參與世界衛(wèi)生大會和國際刑警組織,并以邀請美國、日本、歐洲和所謂“邦交國”為其發(fā)聲呼吁等各種方式要求參與。但是國際組織尤其是政府間國際組織嚴格遵守一個中國原則,臺灣不得以會員身份參與。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民進黨當局利用疫情在國際場合持續(xù)炒作所謂參加世界衛(wèi)生大會問題,以臺灣不能參加世界衛(wèi)生大會將導致“國際防疫缺口”為借口,謀求國際社會同情。在民進黨當局的拉攏和游說下,臺灣所謂“邦交國”和美國、日本等國家為其發(fā)聲,要求世界衛(wèi)生組織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wèi)生大會,但最終臺灣仍不得其門而入。

臺灣當局企圖拓展“國際空間”的可能走向

蔡英文執(zhí)政后在拓展“國際空間”活動上大打“悲情牌”。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蔡英文當局塑造臺灣所謂的“國際貢獻”的形象,以“臺灣可以幫忙,臺灣正在幫忙”為口號,提高國際能見度。一方面是在逐漸萎縮的國際活動空間中,以相對不敏感的形式謀求與重點國家的實質關系;另一方面迎合與塑造島內的“主體意識”,為其推動“漸進式臺獨”提供民意基礎。未來,臺灣當局可能更加注重以臺灣自身的優(yōu)勢和所謂的人權與民主為基礎,加強在雙邊與多邊領域就相關議題進行合作與實踐。在專業(yè)領域突出“臺灣可以幫忙”;在所謂的人權和民主領域,進一步凸顯自身所謂的“抗中”第一線的“民主先鋒”,加強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在民主人權領域的合作,借以參加各類相關國際活動,并在多邊框架下加強雙邊互動,增強臺灣的國際能見度,謀求國際社會對臺灣的關注與支持。

“臺北法案”的通過和新“美臺交往準則”的出臺為拜登政府提供了支持臺灣“國際空間”的依據。拜登執(zhí)政后,在臺灣問題上多次作出表態(tài)、發(fā)出信號,包括邀請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參加拜登的就職儀式、國務院發(fā)出聲明表示對臺灣所謂的“堅如磐石”的承諾等,國務卿布林肯也專門發(fā)布聲明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國際上拜登政府不斷炒作臺灣問題,將臺灣問題納入多項聯合聲明,并延續(xù)特朗普時期直接在臺灣所謂“邦交國”相關活動中表達支持其與臺灣關系的做法,協助臺灣鞏固“邦交”。這也為蔡英文進一步依靠美國拓展“國際空間”提供了可能。

猜你喜歡
邦交國臺灣當局當局
新中國初期的聯合國外交斗爭策略及適時調整
臺灣“零邦交”的那一天不會很遙遠(社評)
20世紀70年代初臺灣當局對海外保釣運動的“疏導”效果評析
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誰失去的臺灣“邦交國”最多
蔡英文訪“邦交國”灰頭土臉
臺“防長”春節(jié) 秘訪“無邦交國”
本 期 導 讀
怀集县| 澄城县| 巴林左旗| 庆元县| 蚌埠市| 淳安县| 南京市| 乐亭县| 冷水江市| 扬中市| 永州市| 萨迦县| 许昌市| 永福县| 阿克苏市| 盘山县| 磴口县| 启东市| 固阳县| 闸北区| 友谊县| 牙克石市| 江阴市| 宽城| 扶绥县| 建德市| 周至县| 玉环县| 雅江县| 武安市| 阳朔县| 虹口区| 莱州市| 南溪县| 河曲县| 广饶县| 仁布县| 吴忠市| 江华| 青川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