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芝
【摘要】 《千忠錄》是李玉在清初撰寫的歷史劇,享有盛名,該劇講述了明初燕王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攻破南京,致使建文帝喬裝成僧侶逃亡的故事。《千忠錄》中建文帝的形象極為復(fù)雜,作者在結(jié)合史實的同時剔除歷史對建文帝抹黑的部分,在創(chuàng)作中加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對建文帝的形象進(jìn)行藝術(shù)塑造,突破其歷史形象。本文將從對建文帝和永樂帝歷史形象的探討到劇作中兩者形象的翻轉(zhuǎn)之間的對比來看建文帝形象的建構(gòu),以及建文一派的忠臣群像的塑造與建文帝之間的聯(lián)系,再從建文帝身份的轉(zhuǎn)變和忠臣群像的結(jié)局探討背后的悲劇意蘊。
【關(guān)鍵詞】 建文帝;永樂帝;忠臣群像;李玉;形象塑造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5-0004-03
一、建文帝歷史形象的復(fù)雜性
建文帝為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因?qū)嵤┬抡?,發(fā)動變革而遭燕王朱棣的反抗,其打著“清君側(cè)”旗號起兵“靖難”。最終燕王攻破南京,遷都于順天府,也即今北京,而建文帝的下落史書的記載也不甚明確。
據(jù)《明史》記載,建文帝的下落有三類說法:一是葬身于火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卻不曾記載建文帝的殯葬儀式,也未提及陵墓所在,因此這類說法難以讓人們信服。二是說其流亡云南,“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統(tǒng)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廣西,詭稱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聞于朝。按問,乃鈞州人楊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獄,閱四月死。同謀僧十二人,皆戍遼東。自后滇、黔、巴、蜀間,相傳有帝為僧時往來跡。”三是永樂帝朱棣一直未放下對建文帝的疑慮,派胡濙尋找朱允炆的下落?!暗垡丫蛯?,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nèi)臣鄭和數(shù)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p>
也正由于朱棣的上位,《明太宗實錄》多將建文帝塑造成昏庸無能、胸?zé)o大志,甚至是一個不合法的繼承者形象,有意去弱化他的存在,丑化他的形象,以此將朱棣的形象英武化,讓其發(fā)動靖難,奪位登基,繼承大統(tǒng)變得合理化。在《明太宗實錄》卷一中,提及朱元璋臨終想見朱棣一事,并問及左右三次“燕王來未?”:“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宮召上(按:“上”指朱棣),上已至淮安,太孫與齊泰等謀詐,令人赍敕符,令上歸國,及太祖太漸,問左右‘燕王來未?’凡三問,無敢對者。”這段記錄直接將建文帝形象抹黑,從朱元璋病重召見燕王,但皇太孫和大臣齊泰卻命人假傳圣意,讓朱棣返回封地而不是應(yīng)召進(jìn)京面圣這一行為將朱允炆從一個正統(tǒng)的繼承者形象變成一個狡詐,善用詭計奪取皇位的謀權(quán)者。
實錄又記載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丙子,太子薨。太祖愈屬意于上(指朱棣)。一日,召侍臣密語之曰:‘太子薨,長孫弱不更事,主器必得人。朕欲建燕王為儲貳,以承天下之重,庶幾宗社有托?!擦謱W(xué)士劉三吾曰:‘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于何地?且皇孫年長可繼承矣?!婺唬且狗傧阕S谔煸唬骸笏孟喑?,國祚延永,惟聽于天耳。’遂立允炆為皇太孫?!?/p>
從上述記載可知實錄中或直截了當(dāng)?shù)財⑹龌虬抵钢煸蕿墒且粋€不正當(dāng)?shù)睦^位者,正是由于他的處處阻撓,朱棣才無法順利繼位。在實錄中朱棣是正面角色,他的清君側(cè)是順應(yīng)天命,而建文帝則是反派角色,是篡位者,其人格與行為都被貶低,與《千忠錄》賢君的形象相差甚遠(yuǎn)。通過太祖的話語等其他方面來丑化建文帝以襯托新帝的文韜五略與英明神武的形象。在實錄中多次直呼建文帝的名諱,頗為不敬,“以達(dá)到降低建文帝神圣性和尊崇性的目的”,并且有意模糊建文年號來抹殺其存在的必要性。
雖然官修為了維護(hù)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與國家安定而有意扭曲了歷史事實,但民間對建文帝的看法卻與官方相悖。創(chuàng)作者多夾雜私人情感,或抱有同情或是身懷憐憫或是對扭曲史實的不滿,因此在私家撰述中建文帝多為賢明的仁君正面形象,其臣子也為忠君守節(jié)之士。李士林《吟建文帝詩》“一人振乾綱,何憚逐燕王。聰明惟佞佛,仁慈只泥常。半邊明月冷,千古讓泉香。雁雁同歸盡,何須怨彼蒼?!?①儒家乾坤并重、剛?cè)嵯酀?jì)而側(cè)重于乾剛,開篇即夸贊了建文帝能“振乾綱”的才能,怎會怕與燕王相戰(zhàn),不過卻局限于仁慈終與青燈相伴。詩文后半部分也道出了其最后落寞的結(jié)局,但是也有釋懷曠達(dá)之意。
二、劇作形象的突破
(一)建文帝與永樂帝形象的反轉(zhuǎn)
李玉《千忠錄》的創(chuàng)作在結(jié)合史實的基礎(chǔ)上加上了自己的想象與個人情感。戲曲中李玉將建文帝和永樂帝的形象相較于《明太宗實錄》做了一個比較合理的反轉(zhuǎn)。劇中燕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謀逆者,“(外白)臣啟陛下,高皇帝血戰(zhàn)千場,創(chuàng)茲大業(yè),付與陛下,永傳百世。遵命猶新,豈因骨肉之傷殘,便棄祖宗之社稷。” ②由此可知繼任皇位者確屬朱允炆。但是在劇中也并未磨滅燕兵的驍勇善戰(zhàn),南軍節(jié)節(jié)敗退的景象。第二出云:“ 【繡帶兒】燕兵熾,長驅(qū)破壘。京城一線垂危?!?②第三出云:“ 【縷縷金】燕兵至,鬼神愁。頃刻金川破,遍戈矛。” ②皆可見燕軍的勢如破竹而“土崩瓦解之形便已見于目前矣” ②可見離南京破城以不遠(yuǎn)矣,建文帝大勢已去,難以力挽狂瀾。在第六出《燒宮》中,他見頹勢明顯,無力抗?fàn)幈惴呕馃龑m,想要以身殉國,最后卻只成全了一個忠義女子——馬皇后。
“京城失守,皇上必欲死國,妾身豈能獨主” ②“拜別龍顏,腸斷地下早遨游。棄則向火窟把身投也囖” ②馬皇后投身火海以殉難之義烈與傲骨可見圍繞建文帝塑造的一派群像是站在忠杰立場上的。
劇作中建文帝國破后的結(jié)局是選擇遜國流亡,改扮僧人,與翰林程濟(jì),經(jīng)蘇州、襄陽,逃往貴州。全劇終以《慘睹》為核心情節(jié),也是最有名的一出。這出戲以建文帝和程濟(jì)妝成一僧一道逃亡途中唱嘆國破家亡的慘狀為主,僅用押解官、舊臣妻女、隱退官員與君臣二人的視角轉(zhuǎn)化就將燕王起兵后殘酷誅殺忠臣及其眷屬的一幕表現(xiàn)得怵目驚心。
這一出戲開篇“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dān)裝,四大皆空相。” ②歷來為人稱道,意境一下子就變得空遠(yuǎn),奠定了整首曲子高亢激越的基調(diào)。以極其精簡的字詞呈現(xiàn)了流亡皇帝的悲愴凄慘畫面。“收拾起”即為遠(yuǎn)離故土,指明國破被燕兵追殺?!耙粨?dān)裝”則顯得逃亡的匆忙與慌亂,可見當(dāng)時燕王兵臨城下的緊迫感。山河自是寬闊遼遠(yuǎn),而與之相比一擔(dān)裝則顯得渺小。極大與極小的空間對立增強(qiáng)了戲劇的矛盾與沖擊力,表明了建文帝與山河同在的決心與志氣。而后半句“四大皆空想”一說是戰(zhàn)亂中山河破碎,風(fēng)雨飄零中,百姓涂炭一片荒蕪之景;一說帝王出走,忠臣義士遭難,一代王朝破滅后的空寂感。起句就道盡了滿腔的滄桑與悲戚。唱段末句看襄陽城樓依舊,只是故主卻只能一瓢一笠流亡到這,“誰識”二字涵盡心酸苦楚無數(shù),將建文帝心中的悲涼凄愴之感自然流露。
【錦芙蓉】這個唱段是建文帝目睹忠臣義士以及被自己牽連的無辜之人的慘狀而發(fā)出的哀鳴。從他“裂肝腸痛”的痛呼中可看出其內(nèi)心的煎熬,“添悲愴,嘆忠魂飄揚。羞煞我獨存一息泣斜陽?!?②一方面感嘆忠魂,贊揚其氣魄,另一方面也顯現(xiàn)出自己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殘殺的痛苦與自愧。呈現(xiàn)了一位憂國憂民卻無可奈何的亡國之君的形象。
楊世昌抄錄的建文帝留詩4首其一“款段久忘飛鳳摯,袈裟新?lián)Q袞龍袍。百官此日歸何處,惟有峰鴉早晚朝” ③與《慘睹》末尾“何處得穩(wěn)宿碧梧上,錯聽了野寺鐘鳴誤景陽” ②有異曲同工之妙,描繪了建文帝流亡山野,錯將野寺晚鐘認(rèn)作皇宮中的景陽鐘鳴, 也再無百官朝見之盛景,只有峰鴉早晚相伴。呈現(xiàn)了流亡之君的孤苦與落寞之態(tài),將其心中的落差放大,流亡前后的境遇形成鮮明對比,增強(qiáng)了戲曲的張力。在第二十二出《索命》中高祖直接顯靈痛斥永樂帝的不忠不孝之舉。“(末)未識父皇有何見責(zé)臣兒?(小生)恨著你這強(qiáng)梁!…… (小生)忠臣謀國,你反指為奸邪?!?②以極其尖銳的姿態(tài)將永樂帝貶斥為一個篡位者,并且維護(hù)了建文帝的政令和制度。
(二)忠臣群像
與在劇作中建文帝和永樂帝的形象同《明太宗實錄》相比呈現(xiàn)的截然不同之態(tài)一樣,忠臣與奸臣的對立也發(fā)生了轉(zhuǎn)換。戲曲開篇即直言“靖難忠臣,仲彬史氏,翰林程濟(jì)英豪,金川門獻(xiàn),削發(fā)共潛逃。十族孝孺忠烈,億萬命,淚灑空霄。” ②點明作者贊頌建文忠臣的立場,與永樂相對立。在《慘睹》中描繪了三類忠心之士的被殘殺的凄慘景象。第二和第三個唱段,描繪了忠臣“尸骸零落,暴露堪傷” ②的慘狀,可想而知,帝王流亡之途也不見太平。借解押官的口道出“堆車輛,看忠臣榜樣。枉錚錚自夸鳴鳳在朝陽?!?②的感慨,一身忠骨,自夸朝陽鳴鳳卻落得如此下場,怎么不心生悲憫與哀嚎。第四和第五個唱段,寫明被無辜牽連的忠臣的女眷被蹂躪的慘狀。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與對女性的侮辱,她們發(fā)出了“倒不如鋼刀駢斬喪云陽” ②以死明志的氣概,與馬皇后相對應(yīng)。第五和第六個唱段則是描述了久不為官的清流,雖然隱逸,但不配合的態(tài)度卻使他們?nèi)耘f逃不出新帝的迫害。解押官的嘲諷與清流們“拼得個死為厲鬼學(xué)睢陽”振聾發(fā)聵的吶喊相對比,進(jìn)一步加深永樂帝“暴嬴秦”的形象,忠奸對立一目了然。而在全篇中對建文一派忠臣群像的塑造更為深刻。舊臣吳成學(xué)、牛景先眷戀故主,扮作僧道追隨而來,四人會于山中。第十三出《雙忠》中描述因永樂部將張玉率兵追捕,危難之間吳扮作建文,牛扮作程濟(jì),“一言凜凜忠義堪褒,氣昂昂命棄鴻毛” ②二人皆引頸自刎,慷慨赴死。這種以身殉國,忠君護(hù)主的大無畏精神也在程濟(jì)身上體現(xiàn)。在《打車》篇中,程濟(jì)面對追隨的君主被困于囚車的境況,忠魂的力量被放大到極致。一連五個“痛殺”一氣呵成,嚴(yán)厲指出新帝的殘暴與不仁,“雙雙,傍君魂入冥鄉(xiāng)!傍君魂入冥鄉(xiāng)!” ?②表明自己與君主共存亡的堅定意志。也正是由于“民心原不死,忠義豈容忘?” ②這種忠臣的感染力,才會致使嚴(yán)震直倒戈放走建文帝,最后羞愧于高皇帝,刎頸而死。
三、形象背后的悲劇意蘊
(一)建文帝身份轉(zhuǎn)換的悲劇命運
從一個執(zhí)掌大權(quán),實行新政的統(tǒng)治者驟變成倉皇而逃,流亡在外的失位君主,建文帝心理的落差不可謂不大。從燕軍兵臨城下,群臣人心渙散開始就表露了對個人命運的迷茫之態(tài),第一出“日月慘無光,國難家憂禍天降” ②已經(jīng)表明國家命運的走向,也可窺見建文帝之后身份轉(zhuǎn)變的必然性。以毫無準(zhǔn)備的姿態(tài)匆忙從帝王變成僧侶,在時間上營造了緊張壓迫感,強(qiáng)調(diào)了變換身份的突發(fā)性,增強(qiáng)了悲劇感。雖然有心抵抗,現(xiàn)實卻只能派慶成長公主議和暫穩(wěn)局面,這種無可奈何之舉更加深了其悲劇性。
《慘睹》篇不僅是對個人命運的喟嘆也是對整個國家命運以及王朝更替中那些流離失所,被牽連的臣子百姓命運的唱嘆與憂慮。
“歷盡了渺渺征途、漠漠平林、壘壘高山、滾滾長江,但見那寒云慘霧和愁織,受不盡苦雨凄風(fēng)帶怨長?!?②縱使前身是君臣,如今不過是一對逃亡師徒,概括盡流亡途中的艱辛。內(nèi)含三層對比轉(zhuǎn)換:一,一路跋山涉水,歷經(jīng)平林、高山、長江,若是以往還能欣賞江山的美好風(fēng)光,如今只顯路途漫漫。這是昔時與今日的境況對比,含有建文帝身份變換后的心境變化。二,逃亡途中所見景物都可以涵蓋在首句“山河”二字中。眼前景即山河所在,一方面是對故土的留戀,另一方面“山河”是永恒的,但就如“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一說,立于天地之間的人卻是“遠(yuǎn)行客”,古往今來,有多少背井離鄉(xiāng)之人,即使是帝王也無法避免。無論如何斗轉(zhuǎn)星移,山河都是永立的,但是主宰這山河的人卻是一直在變化。如今只能“收拾起一擔(dān)裝”,多少次淚灑途中,感慨身世飄零,這是古今對比。三,經(jīng)過這山一程水一程的奔波,離故土是愈行愈遠(yuǎn)。從全文看建文帝出逃先躲到吳江史仲彬家,后逃往襄陽。在程濟(jì)的陪同下,流落于滇黔、巴蜀間。從空間轉(zhuǎn)換對比上可見建文帝一行人這一路的顛沛流離。
《劫裝廟遇》更是揭示了建文帝身份地位、生活條件、言語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錦衣玉食到饑餐露宿,食不果腹;從君臣談笑變成師徒感慨。在第二十四出《歸宮》中宣德帝直言“生來錦衣玉食,出外困苦饑寒,何以自遣” ②,只道是“黎羹聊自飽”“萬山深茅屋小”“風(fēng)浪起命系毫,死里逃生有幾遭” ②,年少登基,半生沉浮,怎能不嘆命運之悲戚。而在整一個劇作對凄涼環(huán)境的多以“寒云”“愁云”“殘夜”之類的詞語來烘托,更顯建文帝命運的凋零。
雖然劇作最后采用一個大團(tuán)圓式結(jié)局,但是從高處廟堂的帝王到流亡在外的僧人再到迎回宮被稱建文皇爺,三重身份的變化,其命運之悲劇不言而喻。
(二)從個別到群體的悲劇延伸
建文一派誓死報國,以身殉主的忠臣群像,他們擲地有聲的吶喊與不屈的忠骨不正是歷史上王朝更替所有忠臣的集體表現(xiàn)。他們不在乎個人安危,而是死守心中的氣節(jié)。
李玉也正值明清交替之際,他有心致仕報國,挽救明末風(fēng)雨飄搖,黑暗動蕩的社會,但是明朝的覆滅阻止他志向的實現(xiàn)。這種有心卻無能為力的心境正與戲曲中建文一派相對應(yīng),所以戲劇中人物的悲劇也是李玉個人命運悲劇的體現(xiàn)。就如程濟(jì)最后可以回歸故土卻不在朝廷任職,正是李玉政治理念的再一體現(xiàn),所效忠的君主不在何談為官,也暗含了對投降清軍的奸惡之臣的貶斥譴責(zé)。而李玉個人命運也同樣是明清易代之際,忠君忠國者的命運。他們有著強(qiáng)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不屈服于新朝的意志與不能身死報國的思想情感之間的撕扯也是更替之際朝臣的悲劇體現(xiàn)。從一個朝代到對所處時代國家命運的擔(dān)憂再到整個歷史中朝代更替中國家命運和因此受累的百姓命運的思考,也是李玉在劇作中所暗含的悲劇意蘊。
綜上,從李玉的《千忠錄》中可以看到了流亡皇帝凄慘悲愴的命運,從皇帝到僧侶的身份轉(zhuǎn)變是城破后的結(jié)局,而在逃亡中也可感知到建文帝憂國憂民的仁君形象和跟隨他的忠臣義薄云天的氣概與不降于新帝的錚錚鐵骨以及他們的命運悲劇。而劇作中建文帝的形象與《明太宗實錄》中所記載的相差甚遠(yuǎn),這何嘗不也是一種悲劇。在對建文帝及其身邊的忠臣群像命運的悲劇的探討背后也蘊含著作者以及這一類人物的悲劇。
注釋:
①《通海文史資料》,1988年第3輯,第20頁。
②李玉著、周妙中點校:《千忠錄》,《明清傳奇選刊》,中華書局1989版,第7頁,第3頁,第16頁,第7頁,第17頁,第18頁,第39頁,第40頁,第41頁,第86頁,第1頁,第39頁,第40頁,第40頁,第51頁,第75頁,第77頁,第7頁,第39頁,第93頁,第93頁。
③王品崇:《存稿聚覽》,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頁。
參考文獻(xiàn):
[1]孫俊士.“靖難”戲曲初探[J].戲曲研究,2006, (2):153-162.
[2]李凱麗.2000年以來《千忠錄》的研究綜述[J].戲劇之家,2016,(2):58.
[3]謝貴安.試述《明太宗實錄》對建文帝形象的描寫與塑造——兼論傳統(tǒng)史學(xué)的曲筆與直書問題[J].學(xué)習(xí)與探索,2011,(1):219-222.
[4]郭樹亞,郭振楊.官方與民間對歷史書寫的差異——以建文帝歷史書寫為中心[J].福建質(zhì)量管理,2017,(14):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