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敬頻,白瑞,徐云,趙耿威
廣西民族大學(xué) 數(shù)學(xué)與物理學(xué)院,南寧 530006
四元數(shù)在圖像處理及數(shù)學(xué)基礎(chǔ)理論的研究方面均有重要作用[1-2]. 作為矩陣關(guān)聯(lián)運算的普通乘積和直積(也稱Kronecker積或張量積),具有廣泛的應(yīng)用性和普適性[3-5]. 文獻[6]利用直積理論提出了群對稱原子或分子軌道中產(chǎn)生對稱軌道的標(biāo)準(zhǔn)方法與封閉公式. 文獻[7]根據(jù)Toeplitz矩陣可分解為Kronecker積的和的性質(zhì),提出了一種基于卷積核矩陣的圖像迭代復(fù)原方法. 文獻[8]以直積為主要工具研究了四元數(shù)矩陣方程AXB+CXD=E的M自共軛解. 文獻[9-10]討論了有關(guān)Kronecker積的最小二乘問題及其在二元多項式回歸中的應(yīng)用. 多年來,關(guān)于矩陣Kronecker積性質(zhì)的研究已有豐富的成果[11-13]. 關(guān)于矩陣方根的求解方面,文獻[14-15]分別采用Schur分解和牛頓迭代方法給出了實矩陣的方根計算,文獻[16]運用冪法給出了復(fù)矩陣的方根計算,文獻[17]利用拉直算子討論了復(fù)矩陣Kronecker方根的存在性,文獻[18]利用牛頓迭代方法給出了Einstein積意義下實張量的方根計算. 目前未見關(guān)于四元數(shù)矩陣的Kronecker積分解問題的研究報導(dǎo),針對這一問題,本文著重考慮直積意義下四元數(shù)矩陣的分解及最佳逼近問題.
定義1設(shè)X=(xij)∈Qm×n,Y=(yij)∈Qs×t,稱
(1)
是X與Y的Kronecker積. 當(dāng)X,Y中有一個是實矩陣時,稱X?Y為弱直積[2].
本文具體討論如下2個問題:
問題1給定四元數(shù)矩陣A∈Qm2×n2,尋找X,Y∈Qm×n使得A=X?Y. 當(dāng)此分解式不存在時,求F(X,Y)=‖X?Y-A‖的最佳逼近值.
問題2對問題1給定的四元數(shù)矩陣A,求直積意義下滿足X?X=A的二次方根X的存在條件及計算公式.
引理1設(shè)四元數(shù)q=a0+a1i+a2j+a3k∈QR,則q的方根總存在,并可表示為
(2)
證設(shè)x=x0+x1i+x2j+x3k,且q=x2,直接展開比較可得
(3)
(4)
對A∈Qm2×n2作如下分塊
(5)
L=(Vec(A11),…,Vec(A1n),…,Vec(Am1),…,Vec(Amn))∈Qmn×mn
(6)
于是關(guān)于問題1的解,有如下結(jié)果:
定理1設(shè)非零矩陣A∈Qm2×n2有分塊式(5),則存在X,Y∈Qm×n,使得A=X?Y的充要條件是rank(L)=1,其中L如(6)式所示.
證若存在X0=(xij),Y0∈Qm×n,使得A=X0?Y0,則由Kronecker積的定義及(5)式可得
Aij=xijY0i=1,2,…,m;j=1,2,…,n
當(dāng)且當(dāng)
Vec(Aij)=xijVec(Y0)
因此
L=(x11Vec(Y0),…,x1nVec(Y0),…,xm1Vec(Y0),…,xmnVec(Y0))∈Qmn×mn
由于A≠0,因此X0≠0,Y0≠0,從而rank(L)=1. 反之,若rank(L)=1,不妨設(shè)Vec(A11)≠0,則L各列有比例關(guān)系
Vec(Aij)=kijVec(A11)
因此有
Aij=kijA11i=1,2,…,m;j=1,2,…,n
取X0=(kij),Y0=A11,則存在分解式A=X0?Y0. 證畢.
注2由定理1的證明過程可知,當(dāng)A的Kronecker積分解存在時,只要確定Y0以及所有Aij的左比例系數(shù)kij,那么X0=(kij)和Y0就是A的一組分解.
同時可得如下推論:
推論1在定理1的條件下,四元數(shù)矩陣A存在Kronecker積分解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四元數(shù)向量u,v∈Qmn×1使得L=uvT.
證根據(jù)定理1及rank(L)=1可知,存在可逆矩陣P,Q∈Qmn×mn,使得
當(dāng)A的Kronecker積分解不存在時,我們討論它的最佳逼近問題. 對此,假設(shè)(6)式中L的奇異值分解為
(7)
其中U,V∈Umn×mn均為四元數(shù)酉陣,r=rank(L),Σr=diag(d1,…,dr),d1≥…≥dr>0. 根據(jù)推論1可知,求F(X,Y)=‖X?Y-A‖的最佳逼近值,等價于求u,v∈Qmn×1使得
‖uvT-L‖=min
(8)
定理2設(shè)非零矩陣A∈Qm2×n2有分塊式(5)和(6),則存在u,v∈Qmn×1使得(8)式成立,其中
(9)
U(·,1),V*(1,·)分別是(7)式中U,V*的第1列和第1行,d1是L的最大奇異值.
證根據(jù)L的奇異值分解(7)式以及Frobenius范數(shù)酉乘積不變性得
(10)
‖(u1,u2,…,umn)T(v1,v2,…,vmn)-diag(d1,…,dr,0,…,0)‖2=min
(11)
根據(jù)diag(d1,…,dr,0,…,0)的對稱半正定性,可取
ui=vi∈Ri=1,…,r
ui=vi=0i=r+1,…,mn
因此由(11)式得
(12)
其中δij∈{0,1}. 對(12)式中函數(shù)f(u1,…,ur)求偏導(dǎo)數(shù),得
(13)
方程組(13)等價于
由此可得
ui=0
或
再由U*u=(u1,u2,…,umn)T,vTV=(v1,v2,…,vmn),可得
即表達式(9)成立. 證畢.
根據(jù)四元數(shù)方根總存在的特點,可得問題2的解如下:
Ast=bstBs=1,2,…,m;t=1,2,…,n
(14)
這時X0=B∈Qm×n就是A的二次方根.
證充分性是顯然的. 下證必要性. 若存在X0=B=(bij)∈Qm×n使得A=B?B,則由分塊式(5)可得
Ast=bstBs=1,2,…,m;t=1,2,…,n
(15)
注3當(dāng)(14)式成立時,顯然有rank(L)=1,因此rank(L)=1是A的二次方根存在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的(見算例1).
例1已知四元數(shù)矩陣
試討論是否存在X,Y∈Q2×3,使得A具有Kronecker積分解.
解對A作分解式(5),得
其中
直接計算可知
rank(L)=rank(Vec(A11),Vec(A12),Vec(A13),Vec(A21),Vec(A22),Vec(A23))=1
因此,根據(jù)定理1可知,存在X0,Y0∈Q2×3,使得A=X0?Y0. 事實上,由
得Kronecker積分解
例2已知四元數(shù)矩陣
試討論A的二次方根的存在性.
解對A作分解式(5),得
其中
直接計算可知
Ast=bstBs=1,2;t=1,2,3
根據(jù)定理3,A存在二次方根X0=B,即
對于給定的m2×n2四元數(shù)矩陣A,利用A的分塊矩陣(5)式,并由Vec構(gòu)造的mn×mn矩陣L的秩,獲得A具有直積分解的充要條件及其分解方法. 當(dāng)此類分解不存在時,由L的奇異值分解,以及求F(X,Y)=‖X?Y-A‖的最佳逼近解等價于求極小范數(shù)問題(8),得到了問題1的解. 對于問題2,應(yīng)用四元數(shù)方根的存在性與Kronecker積的定義,得到了X?X=A成立的充要條件及其直積意義下二次方根X的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