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夢怡 馬 娟 王佳玉 李文海 李衛(wèi)強*
1.寧夏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院,寧夏 銀川 750004;2.寧夏醫(yī)科大學回醫(yī)藥現(xiàn)代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寧夏 銀川 750004
清代醫(yī)家吳鞠通在《溫熱論》的基礎上,依據(jù)《黃帝內經》中有關三焦部位的論述,結合自己治療溫病的實際經驗和用藥規(guī)律,初次提出了上、中、下三焦病候治療的基本原則。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其主要病位為肺臟,歸屬上焦,病機為外感疫毒襲肺,導致肺的氣機升降失調。而在《溫病條辨·上焦篇》中,吳鞠通根據(jù)上焦心肺的功能及生理特點和肺在臟腑中所處的位置,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理論,作為治療上焦溫病處方用藥的總原則。
吳鞠通《溫病條辨·上焦篇》第二條:“凡溫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陰”[1]。肺主呼吸之氣,開竅于鼻,通過自身的升降出入和自然界清氣密切相關,是氣體進行交換的場所。正如《黃帝內經》中提到“諸氣者皆屬于肺”且“肺氣通于鼻”,溫邪自口鼻而入,侵襲肺臟[2]。吳又可認為,溫疫侵襲人體的原因為無形之“戾氣”,從口鼻侵入人體而致病,并且肺為清虛之體,居于五臟六腑之首位,外合皮毛,加之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因此外感六淫之邪易通過口鼻、皮毛而侵襲人體,首先犯肺導致肺衛(wèi)宣降失常。此外,太陰肺臟主行水,為陰臟,而溫熱之邪為陽邪,陽邪盛則傷人之陰,故溫熱之邪易從口鼻而入,襲手太陰肺經,即所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
吳鞠通《溫病條辨·上焦篇》共58條原文,46首方劑(其中寒濕類方劑1首,本文不納入),包括11個病名,即風溫、溫熱、瘟疫、溫毒、冬溫、暑溫、伏暑、濕溫、寒濕、溫瘧、秋燥。這里將其分為溫熱與濕熱兩類,其一為純熱不兼濕之溫熱病,即包括風溫、溫熱、溫疫、溫毒、溫瘧、冬溫、秋燥;其二為溫病夾濕之濕熱病,即包含暑溫、濕溫、伏暑[3]。
本文采用統(tǒng)計學頻數(shù)統(tǒng)計法對《溫病條辨·上焦篇》中涉及的方劑及藥物進行分析,藥物統(tǒng)計時包括條文加減方中的藥物和方劑重復使用的藥物頻數(shù),其中藥物功能分類、功效、性味、歸經等均參照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中藥學》統(tǒng)一校對[4]。
2.1 《溫病條辨·上焦篇》方劑、藥味使用頻次統(tǒng)計 由表1可知,治療溫熱類溫病的方劑有26首,涉及用藥96味;治療濕熱類溫病19首,涉及用藥81味。
表1 《溫病條辨·上焦篇》方劑、藥味使用頻次
2.2 《溫病條辨·上焦篇》藥物功能、性味、歸經頻次統(tǒng)計 由表2可知,《溫病條辨·上焦篇》中主要以清熱藥為主,總計使用240次,其中溫熱類溫病占63.3%,濕熱類溫病占36.7%;其次為解表藥,總計使用59次,其中溫熱類溫病占64.4%,濕熱類溫病占35.6%;補氣藥總計使用58次,其中溫熱類溫病占48.3%,濕熱類溫病占51.7%;化痰藥總計使用39次,其中溫熱類溫病占59.0%,濕熱類溫病占41.0%;相對而言,利濕藥、滋陰藥、平肝熄風藥、補血藥使用頻次較少,分別為34次、26次、22次、4次。
表2 《溫病條辨·上焦篇》藥物功能頻次 (次)
由表3可知,治療溫熱類溫病藥物中出現(xiàn)頻次最多的前五位藥分別是甘草17次,犀角17次,玄參16次,連翹13次,麥冬13次。其中玄參、麥冬性味甘寒,犀角、連翹苦寒,甘草甘平;甘草、玄參、麥冬三味藥都能入肺、胃經,連翹入肺、小腸經,犀角入心、肝經;甘草、犀角、連翹、玄參四味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麥冬能夠生津潤肺,養(yǎng)陰清心。
表3 溫熱類藥物中頻數(shù)最高五味藥
由表4可知,治療濕熱類溫病藥物中出現(xiàn)頻次最多的前五位藥分別是甘草13次,銀花12次,竹葉10次,石膏9次,連翹8次。銀花、竹葉甘寒,甘草甘平,石膏甘辛,連翹苦寒;五位高頻藥都入肺經,其中甘草、銀花、竹葉、連翹四味藥還皆入心經,石膏入胃經;銀花、竹葉、石膏、連翹四味均為清熱藥,有清熱之功效,甘草為補氣藥,既能補脾益氣,又能清熱解毒。
表4 濕熱類藥物中頻數(shù)最高五味藥
通過對《溫病條辨·上焦篇》用藥規(guī)律的統(tǒng)計學分析,由于上焦溫病顧及上焦位置最高的特點,因此需結合“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治則,選用如羽毛般輕清上浮的藥物,且牢牢把握“非輕不舉”的原則。
3.1 藥物質地 《溫病條辨·上焦篇》選用藥物質地清輕宣透、氣味輕薄。結合表3、表4綜合分析后發(fā)現(xiàn),甘草甘平、連翹苦微寒、銀花甘寒、竹葉甘淡寒、石膏甘辛大寒、玄參甘苦咸,這些藥物性味皆甘、寒、辛,且均為清熱藥,質地清揚上浮而入肺經。此次新冠肺炎中醫(yī)治療中的核心方劑銀翹散中銀花、連翹、淡竹葉、薄荷皆性涼而質輕,輕清宣透。其中,牛蒡子辛平,清熱疏風利咽;桔梗辛苦,功能宣肺祛痰止咳,配甘草有清熱利咽止痛的功效;鮮蘆根甘寒,清熱生津止渴。全方所用藥物都為氣薄清輕之品,而肺氣向上向外宣發(fā),故用藥應當清揚如羽毛般上浮方能入肺臟而發(fā)揮療效[5],即吳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用藥原則。
3.2 藥物用量 《溫病條辨·上焦篇》選用藥物用量較輕。此次疫情初熱期治療方案中桑菊飲:杏仁二錢、連翹一錢五分、薄荷八分、桑葉二錢五分、菊花一錢、苦梗二錢、甘草八分、葦根二錢,所有藥物用量最高不超過二錢五分,可以看出方藥劑量之輕??v觀上焦篇所有方藥,均用量較輕,足以體現(xiàn)藥物用量“非輕不舉”的原則。
3.3 煎藥時間 煎藥時間宜短是《溫病條辨·上焦篇》藥物使用的特點之一。經過統(tǒng)計,筆者發(fā)現(xiàn)吳鞠通在上焦溫病治療中藥物使用中以清熱藥為主,使用頻次高達240次,以解表藥為輔,使用頻次為59次,而解表藥、清熱類藥物皆不宜久煎,以避免其藥性的流失。吳鞠通在銀翹散方后亦提到“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而入中焦矣”,即表明入上焦的藥物在煎煮上應該把握時間,不能久煎,即應遵循“非輕不舉”的原則[6]。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病位在肺,屬上焦,其病機為外感疫毒襲肺,導致肺的氣機升降失調。結合《溫病條辨·上焦篇》中吳鞠通關于上焦心肺功能、生理特性和肺在臟腑中所處位置的特點的闡述,在統(tǒng)計分析《溫病條辨·上焦篇》遣方用藥中功能、性味、歸經等規(guī)律后發(fā)現(xiàn),溫疫的治療用藥上具有藥物質地清輕宣透、藥物用量較輕、煎藥時間宜短的特點,這些無不反映“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上焦溫病處方用藥的總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