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躍偉
脂肪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對人體起保暖隔熱、支持和保護內(nèi)臟的作用,猶如人體及其器官的羽絨服和防彈衣。它還是細胞膜、神經(jīng)細胞周圍的髓鞘以及膽汁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如人體的建筑材料。它協(xié)助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的吸收,參與機體代謝等。同時作為備用能量,供機體應(yīng)急時使用,產(chǎn)生的熱量是碳水化合物的2倍。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脂肪酸因結(jié)構(gòu)的不同,可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以含飽和脂肪酸為多,在室溫中呈固態(tài),常常稱為“脂肪”,攝入量過高會導致血膽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升高,繼發(fā)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因此限制飽和脂肪酸如豬油、奶油、牛油、羊油等動物性脂肪的攝入是合適的。植物脂肪以含不飽和脂肪酸為多,在室溫下呈液態(tài),常常稱為“油”,在體內(nèi)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環(huán)、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對心腦血管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適當食用橄欖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等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性油脂,比較有利健康。但椰子油和棕櫚油含飽和脂肪酸較高,應(yīng)盡量少選擇?,F(xiàn)代科學認為,人體健康是一種高度平衡的和諧狀態(tài),因此食用油的攝入也要講究平衡,使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三者比例適當。實際生活中,不要長期固定吃一種油,食用油換著吃最好。
脂肪的主要來源是烹飪油和食物本身所含的隱形油脂。烹飪油脂肪含量接近100%,動物性食物和堅果類也含有豐富的脂肪。畜肉類脂肪含量較高,豬肉為30%左右,羊肉為15%左右,牛肉為5%左右,且以飽和脂肪酸為主。禽肉類脂肪含量差別較大,多數(shù)在10%~20%之間,脂肪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蛋類以蛋黃含脂肪最高,約為30%,且膽固醇含量較多,但卵磷脂含量也很高。魚類脂肪含量最低,多數(shù)在1%~10%之間,其脂肪為多不飽和脂肪酸居多。有些魚類富含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對預(yù)防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植物性食物中堅果類含脂肪量較高,最高可達50%,是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來源。由于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屬于多不飽和脂肪酸,因此魚類和堅果常常被認為是具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的食物。水果類、蔬菜類等屬于低脂肪食物?,F(xiàn)代人的飲食習慣是脂肪攝入較多,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慢性疾病,應(yīng)該注意控油。
油脂的飲食控制比較復雜。食物中的隱形油脂我們無法測量,但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只要不大魚大肉,日常普通的家常便飯隱形油脂含量在25~35克之間??吹靡姷挠椭?,主要是烹飪油,還有就是進餐時吃的肥肉。日常生活中的零食———堅果,由于油脂含量較高,我們也把它當作脂類對待,進行油脂控制。烹飪油、肥肉和堅果都是“看得見的油脂”,因此可以使用“食物交換份熟食手測量法”測量。
油脂1食物交換份的重量約為10克,堅果1食物交換份的平均重量,帶殼的是25克,不帶殼的堅果仁是15克。那如何使用“食物交換份熟食手測量法”測量油脂和堅果呢?就是用陶瓷調(diào)羹盛取油,手的大拇指與脂肪進行比對,用手抓取堅果,從而在食物烹飪時和進食時估量和計算油脂的使用量。
烹飪油的食物手測量要借助中國傳統(tǒng)餐具中的調(diào)羹
比拇指略寬的1平匙陶瓷調(diào)羹烹飪油是1個食物交換份(圖1)。
油脂的食物手測量用大拇指
接近拇指第一節(jié)大?。s10毫升)的脂肪是1個食物交換份(圖2)。
接近拇指大?。s18毫升)的肥肉是1個食物交換份(圖3)。
堅果的食物手測量用手抓
用手抓是動作,所以要先進行規(guī)定動作的說明。這里的用手抓動作被稱作1小把,注意抓1小把的要點是:手指并攏抓,盡量多抓,但指尖要碰到大魚際(圖4)。
小把帶殼堅果(約35毫升)為0.5個食物交換份(圖5)
這是用抓“1小把”動作拿取的各種帶殼堅果量。
小把堅果仁(約35毫升)為1個食物交換份(圖6)
這是用抓“1小把”動作拿取的各種堅果仁的量?!吨袊用裆攀持改稀吠扑]我國居民每人每天的烹飪油用量不超過25克,由于油脂食物的特殊性,能夠把飲食控油真正落到實處的人很少。烹飪菜肴時每250克生菜只放1陶瓷調(diào)羹(10克)以下的油,對于烹飪者來說操作不難,難的是傳統(tǒng)的烹飪方法需要較多的油。而進食者自己不做飯,根本就不知道菜肴中油的用量。因此,對烹飪者來說,要努力做到每250克生菜只放1陶瓷調(diào)羹以下的油,而對進食者來說,控油更顯復雜。
飲食的口味和習慣會嚴重影響油脂的攝入。飲食時減少脂肪攝入的小竅門:
一是少吃蛋糕、餅干、糕點、薯條等零食和含油主食,以及加工肉制品和油炸食品。
二是少吃肥肉,動物肝、腎、腦等內(nèi)臟。
三是燉肉類菜肴撇去浮油再吃。
四是吃雞鴨鵝肉時,去除外皮和脂肪層。
五是吃烤肉時將油脂滴完再吃;
六是選用低脂、脫脂奶制品,不用黃油和奶酪;
七是不喝剩菜湯。
八是減少外出就餐,如果蔬菜炒得太油,可以用白開水涮著吃。
另外,我們還可以改變控油的思路。因為油脂和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能夠互相轉(zhuǎn)換,適當減少主食,可以使脂肪分解供應(yīng)身體能量,減少脂肪在身體內(nèi)的積聚。減油很難,但少吃幾口飯不難。少吃兩口飯,相當于少吃了1調(diào)羹油,是不是簡單了許多。由于現(xiàn)代市場提供的米面大多是精白制品,其中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含量大減,所以也不用擔心少吃幾口飯會帶來相關(guān)營養(yǎng)素的缺乏。
編輯:趙玉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