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雄
(景德鎮(zhèn)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的推廣,各大廠商都在尋求減輕汽車重量的路徑,輕量化已成為汽車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人們開始更多地去關注減輕汽車重量,減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1-4]。
減輕汽車重量的主要方式為材料的選擇和工藝優(yōu)化。內高壓成形主要是從工藝上開展優(yōu)化,與傳統(tǒng)加工工藝相比,可以有效地減少模具的使用,簡化工序,節(jié)省材料。最早是由國外學者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經(jīng)過不斷的研究,已經(jīng)在成形機理、實驗研究等領域取得一些進展[5-6]。劉曉晶等[7]對副車架的截面進行了主要分析,主要有矩形、梯形、多邊形等,針對其難成形、軸線為空間曲線、易破裂等問題進行了研究,通過AutoForm軟件模擬得出最大增厚及最小減薄位置處,對成形參數(shù)作了優(yōu)化,并通過實驗加以驗證。李鑫等[8]以副車架為研究對象,設計了多工序成形工序,針對成形結果中出現(xiàn)的破裂等現(xiàn)象進行了優(yōu)化,采用響應面法對壓力、初始屈服壓力以及軸向進給量三個參數(shù)進行了優(yōu)化。王磊等[9]對扭轉異形管件進行了研究,針對其成形扭轉角度困難的情況進行了理論研究,在內壓力和壓力的作用下共同成形,并通過實驗驗證,回彈較小,壁厚分布較為均勻。黃煜等[10]以三元催化器端蓋為研究對象,提出一模兩件的工藝方法,對端蓋成形關鍵因素進行分析,起皺數(shù)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對成形質量產(chǎn)生影響,起皺數(shù)量適中能夠獲得成形質量較好的零件。崔曉磊等[11]研究了不同加載條件對管件尺寸精度的影響,通過在模具內側布置傳感器檢測位移量記錄加載位移。內壓力增大會產(chǎn)生一定回彈,提出調控精度的工藝參數(shù)方法。筆者以副車架加強梁為研究對象,借助有限元成形軟件,研究不同加載路徑對成形結果的影響,為副車架成形提供有益參考。
副車架加強梁如圖1所示,由兩塊鈑金沖壓焊接而成,兩側焊縫各為4條,由5個安裝孔組成。傳統(tǒng)成形工序繁多,而副車架為典型變截面零件,符合內高壓成形要求。為此,將管件預成形,彎曲一定角度后導入模具中。如圖2所示,1為上模具,2為下模具,3為預彎管件,將彎管件3置于上下兩模具之間,封閉兩端沖頭,通過液壓油脹形而成。從圖中可以看出,管坯均勻放置于上下模具中間,未發(fā)生模具干涉,為檢驗合模過程能夠替代預成形工藝,需對合模后的管坯件進行結果測評,判斷預成形是否出現(xiàn)破裂或者起皺現(xiàn)象,為內高壓成形奠定基礎。預成形結果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預成形效果較好,減薄率為18.8%,增厚率為16.2%,其結果與彎管后對比沒有發(fā)生太大區(qū)別,停留在膨脹率合理區(qū)間內,其合模成形結果的減薄率和壁厚滿足后續(xù)脹形要求。
圖1 副車架加強梁數(shù)模
圖2 CAE仿真模型
圖3 預成形結果
預成形極限圖如圖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主次應變均發(fā)生在安全區(qū)域以內,未超出臨界區(qū),且離臨界區(qū)還有一段距離,能夠繼續(xù)開展下一步內高壓成形過程的數(shù)值分析。
圖4 預成形極限圖
初始屈服壓力是指材料開始發(fā)生塑性變形的臨界值。內高壓成型初始屈服壓力可以根據(jù)Tresca屈服準則理論公式來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sP——屈服極限壓力,單位MPa;ε——軸向力與環(huán)向力比值,無軸向進給或簡便計算值設定為0;t——管坯的厚度,單位mm;d——管坯外徑,單位mm;sσ——材料屈服強度。計算得出屈服壓力為42.4 MPa。
整形壓力為管坯已完成塑性變形后,管坯外表面大部分與模具完成貼膜,但部分復雜區(qū)域還需要更大的壓力,使管坯全部貼合模具。在不考慮軸向進給和加工硬化情況下,整形壓力公式如下:
其中:cP——整形壓力,單位MPa;t——過渡圓角處壁厚,單位mm;cr——最小圓角,單位mm。計算得出整形壓力為216 MPa。
極限開裂壓力為無軸向進給時,進行管坯內高壓純脹形時發(fā)生破裂的壓力。簡化公式如下:
其中:bP——極限開裂壓力,單位MPa;bσ——抗拉強度,單位MPa。管坯抗拉強度為440 MPa,計算得出無軸向進給開裂壓力為58 MPa。
軸向進給力是保證管件密封和關鍵塑性變形的關鍵參數(shù),由三個部分組成管件,保持塑性所需壓力,克服管壁與模具間的摩擦力,高壓液體產(chǎn)生壓力。工程中快速估算軸向進給力理論公式如下:
其中:aF——軸向進給力,單位N;d0——管坯初始內徑,單位mm。推出軸向進給力為604 kN~700 kN。
合模壓力是指上下模具在液壓成形工藝過程中需要的模具壓力。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cF——合模力,單位kN;pA——成形零件水平面投影面積,單位mm2。計算得出合模力為6 245 kN。
成形過程中內壓力會持續(xù)上升,上下模具和彎管之間的摩擦力也增大,軸向進給力呈現(xiàn)非線性變化,不同加載路徑對成形結果影響較大。采用單因素變量法研究不同軸向進給加載路徑對壁厚的影響。圖5為不同加載路徑,(a)為兩端沖頭都線性軸向加載,(b)(c)為不同折線加載路徑。
圖5 不同軸向進給加載方式
表1 為不同加載方式下成形壁厚結果,從表中結果可以看出,加載路徑2的壁厚差最小,壁厚成形較為均勻,壁厚差為1.576 mm。加載路徑1壁厚變化比較大,在加載方式1成形下的結果顯示,最小壁厚為1.223 mm,最大壁厚為4.161 mm,壁厚差為2.938 mm,局部產(chǎn)生起皺現(xiàn)象。在加載路徑3成形下的結果介于加載路徑1和加載路徑2之間,壁厚差略大于采用加載路徑2成形下的結果。綜上,選擇加載路徑2的方式進行軸向進給的加載,其成形極限圖如圖6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副車架加強梁沒有發(fā)生破裂、起皺現(xiàn)象,壁厚分布較為合理,整體處于安全區(qū)域內。
表1 不同軸向進給加載方式下成形壁厚
圖6 成形極限圖
本文采用單因素變量法,通過壁厚分布探究不同軸向進給加載路徑對成形結果的影響,結果表明折線加載路徑效果較好,從成形極限圖中也能看出采用折線加載路徑下成形效果較好,加強梁沒有發(fā)生起皺、破裂等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