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
雍和宮廟會賣大掛山里紅的北京小販
這些日子,天兒眼瞅著越來越冷,就算正式入冬了,山里紅最應季。山里紅好吃,就是生的吃多了容易倒牙,胃里抽筋,還愛往上反酸水。八九十年代那會兒,老北京人吃山里紅都是弄倆鋼種盆往院里一擱,一個盆是空的,一個盆里崗尖兒、崗尖兒,裝的全是剛從自由市場買回來的山里紅。家里勤快的女人,多數(shù)都是奶奶、姥姥、老媽、媳婦什么的,搬個小板凳往那兒一坐。右手拿著水果刀,左手捏起一個山里紅,一切兩半,里頭的籽挖出去不要,然后“啪嗒”一聲,再把剩下的果肉往空的大盆里一扔。
收拾干凈的山里紅,倒在小鋁鍋里,擱上水。稍微講究點的,再往鍋里扔兩塊冰糖;要是不那么講究的呢,?兩勺白糖也成。小鋁鍋坐在蜂窩煤爐子上,小火慢熬,忽忽悠悠往外冒白汽,用不了多大工夫,屋里屋外就全是又酸又甜的香味。饞急了眼的小孩咽著吐沫,吸溜著鼻子,掀開鍋蓋,探頭探腦一尋摸……滿滿當當一大鍋,又紅又黏,又軟又爛,咕嘟、咕嘟直冒泡,這就是老北京人做的山楂醬。
老北京的山楂醬,要是拿到市面上賣,還分高低搭配兩個版本。低配版的不用去籽,山里紅囫圇個往鍋里一倒,直接就熬。最后熬出來的山楂醬里頭帶籽,吃的時候也不用吐,閉著眼睛,稀里糊涂往下咽就成。老北京人給這路低配版山楂醬起了個外號叫“糊涂糕”,意思就是說,吃的時候甭忒較真,差不多就得,歸了包齊,山楂籽也算是一味藥材,吃到肚子里趕寸了沒準還大補呢。100多年以前,冬天走街串巷賣“糊涂糕”的,多數(shù)都是北京南城本小利薄的小買賣人,吃“糊涂糕”的也都是社會最底層窮人家的小孩。
高配版的山楂醬,講究可就多啦,熬之前必須去籽,熬的時候必須擱冰糖,臨吃的時候最好還得往碗里找補一勺糖桂花。這種高配版的山楂醬,現(xiàn)在好多打著老北京招牌的飯館都管它叫“炒紅果”。炒紅果明明是熬出來的,為什么非得加個“炒”字?這事就跟炒肝明明是熬出來的,前頭也得加個“炒”字一樣,前前后后掰扯了好幾十年也沒掰扯清楚,怎么說的都有。比較靠譜的說法,炒紅果的這個“炒”,八成、沒準、大概其是“神翻譯”鬧的烏龍。為什么這么說呢?
清朝入關以前,滿族吃飯沒后來那么講究,也就是炒、燉、烤有限的幾個花樣,會說漢語的人也不多。清朝入關以后,八旗子弟跟北京的大街上軋馬路,往左一看——本店特色菜烹蝦段;往右一看——本店今日特價菜醋溜木須;冷不防的,身邊推著小車還遛達過去一位,扯著脖子吆喝一聲:“哎,紅果兒啊,剛熬的!”烹、溜、熬這些烹飪手法,滿族飲食習慣里原先沒有,從漢語往滿語翻譯的時候也不知道應該怎么翻。擠對得實在沒轍,最后只能四舍五入,合并同類項,凡是做熟了以后湯少的,都算炒;湯多的呢,都叫燉。炒肝、炒紅果的“炒”,打根上說,就是這么來的。
“神翻譯”這個說法聽著挺有道理,真要是掰扯起來,也未見得特別靠譜。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北京原先真有一種叫炒紅果的吃食,它還就是炒出來的。
這事說起來又是100多年以前了。清朝末年,京北順義、密云、懷柔三縣有一位專門負責彈壓地面的小官叫黃德來,老家在京西北皂甲屯,官稱“黃二爺”。俗話說,人熟、地熟好辦事。順義、密云、懷柔現(xiàn)在是出水果的好地方,晚清那會兒產(chǎn)的水果更多。黃二爺跟那邊混得挺熟,方方面面全吃得開,后來索性辭官不做,借著這點人脈在西四路口開了個叫“尚記果局”的買賣,專賣各種干鮮果品。
炒紅果算是老北京果局子的大路貨,只要進了冬天,大大小小的買賣字號差不多全賣。只不過別的果局子賣炒紅果,都是把山里紅擱在鍋里熬。黃二爺賣炒紅果,那是蝎子拉屎——獨一份,還真就是把山里紅擱在鍋里炒。
做這種炒紅果,標配必須用皂甲屯產(chǎn)的山里紅。皂甲屯的李子有名,山里紅也特別好,個大皮薄,酸甜口,吃到嘴里又沙又面。黃二爺把皂甲屯的山里紅買回來,先得跟現(xiàn)在做山楂罐頭一樣,拿小刀把紅果里頭的籽給旋下去,然后把摻了芝麻、瓜子仁的棗泥餡嵌進去。山里紅收拾利落,再架上大鐵鍋,硬劈柴旺火,多擱冰糖,炒糖色。糖色炒得了以后,把嵌了棗泥的山里紅倒進去,玩了命地急火快炒。多咱炒得鍋里的湯差不多全干了,多咱算一站。
這種貨真價實的炒紅果,外頭是脆的,里頭是嫩的。“咔嚓”一口咬下去,先是一層嘎嘣脆的糖殼,然后是酸甜口,多少還帶點焦香味,帶點嚼勁的山里紅,再往里是噴鼻香、齁掉牙的棗泥。一個紅果從里到外,能吃出3種滋味、3種口感,復合型得那么好吃。
《四世同堂》里邊有個橋段,說的是剛?cè)攵臅r候,冠曉荷坐著洋車逛西四,打算去果局子買兩罐榅桲,再來包炒杏仁?;丶夷脴X桲湯拌白菜心,嚼著杏仁,喝著小酒,去去寒氣。
冠曉荷吃的榅桲到底是個什么東西,眼下也是一本糊涂賬,怎么說的都有。有的老北京風味的館子,為了顯得自己有文化、有底蘊,給吃主上炒紅果的時候,特意還得交代一句:“我們這叫炒榅桲,榅桲在老北京話里就是山里紅的意思。”
“榅桲就是山里紅”這說法,不能說它全錯,可也不能說全對。為什么這么說呢?“榅桲”這個字眼在中國南北方的意思不一樣。南方人說的榅桲跟蘋果算是親戚,俗稱又叫木瓜。這種果子一般不能直接吃,都是當佐料,再不就是當藥材泡酒什么的。揚州有種特產(chǎn)的藥酒,叫木瓜酒,用的就是這個榅桲。
老北京人說的榅桲,往根上捯,也是從滿語化過來的,跟南方人說的榅桲,讀音差不多,實際呢,一毛錢關系都沒有。這個詞翻譯成漢語,本意是“酸甜”的意思。剛才咱們說了,滿族入關以后,好多漢族的吃食找不著特別能對應的滿語說法,只能是四舍五入,差不多就得,有的旗人就管吃到嘴里又酸又甜的炒紅果叫“榅桲”。再后來,這個字眼在北京話里也可以泛指好多用山里紅做的酸甜口的吃食。
榅桲最早是滿族話,本意是“酸甜”的意思。您要是跟榅桲前頭,再加個“炒”字,加個“煮”字,炒榅桲、煮榅桲,翻譯成漢語,炒酸甜、煮酸甜,那就不像人話啦。所以說,冠曉荷吃的榅桲就只能叫榅桲,前頭用不著再加別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