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春光
摘要:新時期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實踐,讓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也讓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逐漸凸顯出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引入不僅為老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還為學生的知識理解提供了新的途徑。本文主要以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學為例,探究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融合路徑。
關鍵詞:高中生物;分子細胞;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因其自身的復雜性和綜合性,容易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畏懼心理。為了有效緩解學生生物學習的壓力,老師需要立足于當前階段學生的生物學習習慣和認知發(fā)展特點,在立德樹人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導下,融合不斷發(fā)展的信息技術,讓學生通過形象化的方式進行抽象的生物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生物世界的魅力,發(fā)現(xiàn)生物與生活的關系,并在知識學習之余實現(xiàn)生物思維和生物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使得學習的難度較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影響。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融視頻圖片、文字音樂等為一體的信息傳播方式,能夠將抽象的生物原理轉變?yōu)樾蜗蟮纳飫赢?,給予學生更多的視聽體驗,讓學生能夠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降低學習的心理障礙,通過正確的情境代入來實現(xiàn)知識的深入理解。
比如,在學習《走進細胞》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細胞內部的動態(tài)圖,引導學生在觀看動圖的過程中,對細胞的產生、成長、分裂和衰老進行直觀認識,通過場景模擬的方式來讓學生對細胞的發(fā)展過程和生命的概念產生深刻的理解。同時,為了深化學生對細胞的認識,老師還可以模擬一個生病的場景,讓學生對生病的原因和治療的過程進行一個合理的想象與探究,在與同學討論、與老師互動的過程中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完成知識的強化和應用。這樣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教學情境的方式,符合新時期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在動圖的觀察中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
(一)助力實驗教學,鍛煉動手能力
生物作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應用學科,主要是對自然界的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實驗,并在實驗的過程中高度凝練并檢驗相關生物概念。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生和老師在學習和教學中將更多的精力放置于學科成績的提高上,使得生物實驗往往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面,不利于學生生物素養(yǎng)的形成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在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指導下,老師以信息技術手段支撐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進行“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的實驗教學中,由于實驗操作所需要的時間較長、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老師可以選擇好適宜種類葉片作為實驗材料,在教學前提前錄制好實驗視頻,在實驗中調整培養(yǎng)皿蓋透光度大小來進行實驗。同時,老師需要結合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對實驗經過和結果進行數(shù)據分析,確保結果的精準性和結論的完整性。在錄制視頻的過程中,老師需要通過延時攝影的方式記錄下實驗的整個過程,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完整的觀察到光照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深化對實驗的理解和對理論的認知。
比如,在學習《細胞的物質輸入與輸出》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將理論講解和演示實驗相結合,在完成對教材知識的講解之后,讓學生觀看相關的演示實驗,強化對新知識的理解,并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饋。視頻的播放速度由老師掌握,老師可以結合學生觀看視頻時的具體反應和學生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暫停和重播,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既能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又能掌握正確且規(guī)范的實驗流程,提高學生實驗興趣的同時,減少了學生對實驗的陌生感。然后老師再組織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進行“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實驗,讓學生的實驗效率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二、促進課堂延展,引導自主學習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科學習任務較重、學科學習的時間有限,單靠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老師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的便捷性,做好課堂教學延伸,讓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探究能力能夠得到培養(yǎng)。生物知識的抽象性要求老師需要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梳理,在結構化生物體系的過程中,將生物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整理出來。讓學生的生物知識體系更加清晰,也讓學生的生物學習思維得到鍛煉。
比如,在學習《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的時候,老師可以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以微課的形式將細胞的分子、細胞的結構、細胞的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shù)惹懊鎺讉€章節(jié)的知識進行簡單的回顧,在舊知識的引入中導入新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知識學習的邏輯性。在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老師制作微課的重點則應當放在對章節(jié)重難點內容的提煉上,讓學生在利用微課進行復習的時候,能夠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復習的節(jié)奏。同時,對于自己較為陌生的知識,學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進行反復觀看,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分享教學資料,加強師生互動
信息技術的深入發(fā)展,為學科教學帶來了海量的學習資料。老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為學生甄選優(yōu)質的生物資料,將其整合為一個資料包上傳至班級群,同時可以隨時上傳與生物學科前沿相關的信息資料,讓學生能夠在教材學習之余實現(xiàn)生物視野的拓展。
同時,老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的便捷性,與學生定期進行交流和互動,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在班級群內和同學們一起討論研究,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其他社交軟件與老師進行單獨交流。老師需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問、深入探究,并對學生的問題給予及時的答復,以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老師以信息技術的方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便利生物學習資料的分享,能夠讓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得以培養(yǎng),讓學生的生物知識體系得以完善。
結束語:
高中階段,學生學科學習的壓力較大,老師需要客觀認識到學生這一時期的學習習慣和認知特點,將信息技術與生物知識進行有機融合,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生物情境,讓學生能夠在充滿趣味性的氛圍中進行生物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在掌握一定的知識基礎之后,以實驗的方式深化對生物概念的認知。同時,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老師還需要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進行課堂之外的生物知識拓展,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夕媛,許晴,劉麗杰.概念圖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學研究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12):75-76.
[2]蔣芊萍.淺議高中生物學困生的成因及其轉化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6):109-110.
[3]劉玉林.基于PBL的高中生物教學的嘗試[J].新課程,2021(4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