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李
立冬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9個節(jié)氣,在公歷每年11月7日或8日。立冬過后,日照時間將繼續(xù)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xù)降低。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nóng)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義。我國古時民間習慣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但按氣候?qū)W劃分四季標準,平均氣溫連續(xù)5天低于10℃算作冬季。因為我國地域廣闊,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qū)外,“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僅與黃淮地區(qū)的氣候規(guī)律基本吻合。
我國過去是農(nóng)耕社會,勞累了一年的人們,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所以有諺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而因為“好吃不過餃子”,同時,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所以,人們選擇在立冬這一天吃餃子。
立冬餃子最常見的要數(shù)豬肉白菜餡餃子了,特別是霜降過后的白菜,清淡可口、滋味鮮美,和肥美的豬肉搭配在一起,誘惑的滋味讓人回味無窮。除了常見的白菜餡餃子,也有立冬吃倭瓜餡餃子的風俗。倭瓜存在小屋里或窗臺上,經(jīng)過長時間糖化后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蒜末吃,別有一番滋味。因為古代認為瓜代表結(jié)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jié)日。
古時的立冬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撫恤孤寡之制。據(jù)《呂氏春秋·孟冬》記載:在立冬日前三天,太史向天子稟告:“某日立冬,大德在于水?!庇谑翘熳育S戒,準備迎冬。立冬那天,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去迎接冬的降臨。迎冬回來,賞賜為國捐軀的大臣的子孫,撫恤救濟這些大臣遺留的孤兒寡婦。
在民間,也有“賀冬”“拜冬”的習俗,據(jù)說從漢代開始。到了宋代以后,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jié)。
今冬麥蓋三層被,明年枕著饅頭睡。
(注:麥子上蓋了三層被厚的雪,雪越厚越保暖,也殺死了土壤里的害蟲。經(jīng)過一冬的養(yǎng)精蓄銳,開春之后麥苗便會以旺盛的勢頭猛長,長得好當然就豐收。)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注:冬天本不應該打雷,但偶有氣溫偏高的情況下出現(xiàn)打雷的天氣,打雷之后下雨或下雪。在這種情況下,氣溫變化大,很容易引發(fā)群體疾病,牲畜容易生病死亡,提醒養(yǎng)殖戶多多注意。)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元]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
何處梅花一綻香。
譯文:綿綿細雨還沒有變成霜雪,但也漸生寒意,門前樹木的葉子已經(jīng)半青半黃。距離農(nóng)歷十月的小陽春沒有幾天了,何處的梅花已經(jīng)開放,飄來縷縷馨香!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
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
今宵寒較昨宵多。
譯文:家鄉(xiāng)院子里的花草樹木都在秋風中凋零了吧!樹葉黃了,楓葉紅了,而我還在客居他鄉(xiāng)。一盞孤燈,半輪明月,陪伴著我參禪思索,今晚比昨晚更加寒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