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福生,平潔潔,楊樺
張某,女,39 歲,2018 年3 月5 日初診。因“雙眼視物重影4 個月”就診。4 個月前,患者不慎頭部著地后出現(xiàn)雙眼視物重影,曾先后至當?shù)囟嗉裔t(yī)院行針灸治療,癥狀未改善,遂來診??滔掳Y:雙眼視一為二,單眼視物重影消失,伴頭暈、頭痛,二便調,納眠可;舌紅,苔黃,脈沉弦。專科檢查:雙眼視力1.0。雙眼眼球運動各方位均到位,角膜透明,瞳孔圓,對光反射存在,晶狀體透明,眼底(-)。眼位檢查:雙眼角膜映光點位于瞳孔中心,垂直復像,左下方影像分離最大,周邊物象為右眼(像)。同視機:第一眼位右高左11△,外斜6△,9 個方位中,左下方垂直復視影像分離最大,右高左23△(圖1)。既往體健,無眼眶及顱內占位性病變。西醫(yī)診斷:右眼上斜肌不全麻痹;中醫(yī)診斷:右眼風牽偏視(氣滯血瘀證)。治則:疏調經筋,活血化瘀。針刺主穴:上斜肌穴(右)、上斜肌穴上0.5 寸(右)、承泣(左)、四白(左)、風池(右),配穴:合谷(右)、太沖(右)、足三里(右)。
圖1 張某治療前同視機檢查結果?!?”代表眼球外斜;△代表棱鏡度;R/L 代表雙眼重影,右高左
針具規(guī)格:風池、合谷、太沖、足三里均取0.30 mm×40 mm,其他腧穴均取0.30 mm×25 mm。針刺手法:(1)合谷,指切進針法,提插捻轉瀉法,得氣后邊提插邊捻轉,使針尖方向朝患眼方向,頻率每分鐘60~80 次,提插、捻轉(幅度360°),持續(xù)1 min;(2)太沖,指切進針法,捻轉瀉法,使針尖方向朝患眼方向,頻率每分鐘60~80 次,提插、捻轉(幅度360°),針感強,持續(xù)1 min;(3)足三里,提插捻轉補法,得氣后邊提插邊捻轉,使針尖方向朝患眼方向,頻率每分鐘60~80 次,提插、捻轉(幅度180°),持續(xù)1 min;(4)上斜肌穴,推眼球朝下,沿眶上緣徐徐進針,不捻轉,進針約0.5~1 寸,局部有酸脹感,囑眼球輕輕向下緩緩運動,使針感傳向眼底;(5)承泣,推眼球朝上,沿眶下緣徐徐進針,直刺0.5~1 寸,得氣后采用運動針刺法即邊捻轉針柄邊囑患者盡量向右上、左下活動眼球,兩個方位間隔3 s,頻率每分鐘15~20次,捻轉幅度為180°,持續(xù)1 min,針身沿著眶下緣貼近骨面可防止血腫;(6)四白,直刺0.3~0.5 寸,得氣后采用運動針刺法即邊捻轉針柄邊囑患者盡量向右上、左下活動眼球,兩個方位間隔3 s,頻率每分鐘15~20 次,捻轉幅度為180°,持續(xù)1 min;(7)上斜肌穴上0.5 寸,為防止上斜肌穴運動針法造成血腫,在其直上0.5 寸取穴,直刺0.3~0.5 寸,得氣后采用運動針刺法即邊捻轉針柄邊囑患者盡量向右上、左下活動眼球,兩個方位間隔3 s,頻率每分鐘15~20次,捻轉幅度為180°,持續(xù)1 min。(8)風池,刺入后得氣,且針尖須對準同側瞳孔,進針深度要達到1~1.2 寸,小幅度捻轉法,針感可循足少陽經分布路線漸漸上行,過頸部側面,漸達陽白穴或眼區(qū),邊行針邊囑患者雙眼球同時向患眼顳側活動,若針感未達眼底,不可強求。電針穴位:四白、上斜肌穴上0.5寸,采用疏密波,低頻脈沖電流,即頻率每分鐘60次。每天針刺1 次,每次留針30 min,共治療10 d。
首次治療后,患者覺頭暈減輕,重影無明顯改善;治療4 次后患者覺視物清晰,頭暈、頭疼明顯緩解;治療7 次后患者雙眼視物重影消失,但視物稍模糊;治療10 次后患者雙眼視物清晰,重影消失,頭暈、頭疼癥狀完全消失,復查同視機:九個方位眼位正,垂直復視影像九個方位已經消失(左下方眼球外斜1△,垂直方位右高左1△,在正常范圍內,數(shù)值可忽略不計)(圖2)。隨訪至今,病情無反復。
圖2 張某治療后同視機檢查結果?!?”代表眼球外斜;△代表棱鏡度;R/L 代表雙眼重影,右高左
滑車神經屬于第四對腦神經,支配上斜肌,單純損害表現(xiàn)為眼球位置稍偏上,向外下方活動受限,下視時出現(xiàn)復視[1]。西醫(yī)早期治療多以營養(yǎng)神經、擴張血管藥物、A 型肉毒桿菌毒素、高壓氧[2]或采用配戴三棱鏡為主,晚期主要采取手術治療,但二者對于功能恢復的療效都不理想[3]。
本病屬中醫(yī)學“目偏視”“風牽偏視”“視一為二”“視歧”范疇[4],其病因病機分為虛實兩端,實證多與風、痰、氣滯、血瘀有關,虛證多與氣血不足、肝腎不足有關[5]?!饵S帝內經》最早對其進行了描述,《全注全譯黃帝內經·靈樞·大惑論》[6]曰:“邪中于項,乘虛入腦,引目系急,以致目眩睛斜,視歧而見一物為兩物?!北静±孀C為氣滯血瘀證,由于氣行不暢,血脈瘀阻,滯塞不通,筋脈失于濡養(yǎng),眼肌功能失調,導致目眩睛斜,視歧而見一物為兩物。
針刺對本病療效顯著[7],采用局部、臨近、遠端三種取穴方法。麻痹肌肉局部腧穴運動針刺法可改善眼周微循環(huán),以興奮麻痹肌肉;臨近取穴使針感直達眼底,甚至眼內有沖擊感,以達到活血祛風、通調經筋的目的;遠端取穴合谷、太沖,開四關,疏肝散邪,配足三里,使針尖朝眼球方向,達到調理臟腑,補益全身氣血的目的。針尖朝向眼球方向,大拇指向外捻,以達到氣至病所的目的,正如《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8]曰:“轉針向上氣自上,轉針向下氣自下,轉針向左氣自左,轉針向右氣自右,徐推其針氣自往,微引其針氣自來?!薄夺樉拇蟪伞ぞ硭摹と闂钍涎a瀉》[8]曰:“九指捻者:凡下針之際,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內捻。外捻者,令氣向上而治病;內捻者,令氣至下而治病。如出至人部,內捻者為之補,轉針頭向病所,令取真氣以至病所。如出至人部,外捻者為之瀉,轉針頭向病所,令俠邪氣退至針下出也。”
電針上斜肌穴上0.5 寸、承泣,可增強針刺療效。研究[9]表明,電針刺激可以促進神經肌肉的收縮,進而促進神經遞質的釋放,改善神經沖動的傳導,促進眼周血液循環(huán),促使眼部麻痹肌肉功能的恢復。胡元龍等[10]面部穴位采取低頻脈沖電流(頻率每分鐘60 次),四肢部位穴位采用較高頻的脈沖電流治療眼肌麻痹,以針刺部位出現(xiàn)酸、麻、脹感為宜,療效滿意。本研究波形采用疏波、密波自動交替出現(xiàn)的疏密波[11],這種波形以興奮效應為主,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代謝,改善組織營養(yǎng),消除炎性水腫。
運動針刺法[12],是指針刺得氣后,醫(yī)者實施手法的同時,指導患者活動患處或相關部位,調動患者自身潛能的一種針刺治療方法,又稱互動式針刺法。筆者根據眼球本身具有的運動功能選擇此針法。本療法的關鍵在于良好的醫(yī)患配合和合理的手法時間,仔細體會針下的感覺,使氣至病所,注意眶內穴位針刺時力量、幅度不可太大,以免引起血腫,得氣后針尖始終靠近骨面,可降低甚至避免血腫的發(fā)生率,出針后無菌干棉球壓迫止血10 min 至關重要。此外,筆者在針刺過程中根據上斜肌解剖位置,將面部眶上緣內方,眶上緣內1/3 與外2/3 交界處暫且命名為上斜肌穴(查閱文獻并未有相關記載),因其解剖位置位于上斜肌與眶上壁之間,可作為治療上斜肌的經驗用穴。同時本病治療借鑒了西醫(yī)解剖知識,即眼配偶肌原理,本案例中上斜肌穴(右)、承泣(左)屬于此方法。
運動針刺法能有效的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愈率,希望通過本案例將該療法推廣到臨床實踐中,為治療眼上斜肌麻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