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心
王安石一生位極人臣,但生活十分儉樸,兩袖清風(fēng),淡泊如一,是歷史上唯一不坐轎子、不納妾,死后無任何遺產(chǎn)的宰相。
王安石任職宰相時,兒媳家的親戚蕭公子來到京城拜見他,王安石說請他吃飯。第二天,蕭公子穿著華麗的衣服前往,心想王安石一定會備下豐盛的菜肴款待他。時過中午,蕭公子饑腸轆轆,但又不敢離開。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讓他坐下。餐桌上沒有果品甜點,蕭公子心里納悶。
酒過三巡,先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又端來一盆菜湯。蕭公子驕傲放縱,不再動筷子,只吃了胡餅的餡,把四邊的皮都留下了。誰知王安石徑直拿過來自己吃了,蕭公子十分羞愧地回去了。
王安石此舉絕非作秀,只是本性使然。他沒有因為自己是一國之相而鋪張浪費、擺闊炫富,而是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在他看來,簡樸是一種本色,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作為正人君子的良好修養(yǎng)。
又有一次,宋神宗請臣子吃飯,讓他們自己釣魚,釣上來之后交給御廚去做。別人都在釣魚,王安石卻坐在那兒,把盤子里的幾十顆球狀魚餌吃光。宋神宗見了問他為何與魚爭食,可王安石心不在焉,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宋神宗由此不喜歡王安石,認為他純粹在作秀。
王安石性格執(zhí)拗,自視甚高,一意孤行,被稱為“拗相公”。
《邵氏聞見錄》里載有這樣一個故事:當(dāng)年包拯任群牧司使,當(dāng)時司馬光和王安石同為其手下的判官。一日,群牧司內(nèi)牡丹盛開,包拯來了雅興,置酒邀司馬光、王安石賞花。包拯舉酒相勸,司馬光平素不善飲酒,但礙于長官的面子,就隨量喝一點。唯獨王安石撂下一句“我從不喝酒”,斷然拒絕,橫豎不給包公面子。司馬光回家寫日記,大發(fā)感慨:“介甫終席不飲,包公不能強也。某以此知其不屈?!?/p>
王安石改革變法沒有錯,只是剛愎自用、用人不善,最終導(dǎo)致失敗。他因與他人政見不同,樹敵眾多,但對司馬光、蘇東坡這樣的政敵,卻能夠推心置腹。王安石經(jīng)常對人說:“司馬十二,君子人也?!币馑际钦f司馬光是君子。
王安石死后,司馬光亦說:“介甫無他,但執(zhí)拗耳。贈恤之典宜厚?!碧K東坡遭遇“烏臺詩案”,身陷囹圄,王安石在他性命攸關(guān)的時刻施以援手,上書宋神宗說:“安有盛世而殺才士?”
元豐年間,蘇東坡復(fù)起,上任路上到金陵看望王安石,二人踏遍鐘山,游遍諸寺,談詩說禪,心無芥蒂,體現(xiàn)出正人君子的大家風(fēng)范。
在文學(xué)、書法方面,王安石的詩詞千古流傳;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議論文獨樹一幟,精辟中見平和;書法為黃庭堅、米芾所推崇。
在政治上,王安石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除積弊,推行新政,富國強兵,成為中國11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然而,他的一生卻充滿爭議,褒貶不一。
因推行“熙寧變法”遭人詬病,宋高宗趙構(gòu)為開脫父兄的歷史罪責(zé),認為王安石是北宋亡國的元兇;明人楊慎把他視同王莽、曹操、司馬懿、桓溫之流,屬禍國殃民的奸佞小人。
然而,梁啟超卻為王安石樹碑立傳,贊其品格像千頃湖泊般廣大,萬仞高山般崇高。布爾什維克的領(lǐng)袖列寧,譽王安石為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美國前副總統(tǒng)華萊士訪問中國時,曾對王安石大加贊賞,稱其推行的“青苗法”對1929年前后處于大蕭條時代的美國經(jīng)濟危機的扭轉(zhuǎn)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拋開這些不論,王安石的品行節(jié)操,不論是他的政敵還是朋友都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是真正的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