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東南亞的文化外交

2021-12-29 15:29
南亞東南亞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東南亞地區(qū)外交文化

高 奕

在當今國際社會,文化外交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高度重視并著力推行的對外戰(zhàn)略手段和外交模式之一,各國政府結(jié)合本國文化軟實力的特點和優(yōu)勢,采取了不同的文化外交政策及活動開展方式。

一直以來,無論是從事文化外交的政府官員還是該領域的研究學者,都對“文化外交”的定義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界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者米爾頓·卡明斯(Milton Cummings)認為:“(文化外交)是各國及其人民之間思想、信息、藝術和其他文化方面的交流,目的是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雹費ilton Cummings,“Cultural Diplomacy and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A Survey”,Washington,DC:Center for Arts and Culture,2003,p.1.這個定義忽略了文化外交作為國家行為而應具有的政治屬性,進而模糊了文化外交與一般跨國文化交流間的區(qū)別。美國文化外交史專家弗蘭克·寧科維奇(Frank A.Ninkovich)將文化外交定義為“一種在國際政治中有關管理文化知識的影響力的、專門的國家政治手段”。②Frank A.Ninkovich,The Diplomacy of Ideas:U.S.Foreign Policy and Cultural Relations,1938~195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1.寧科維奇明確指出文化外交屬于國家政治范疇,但該定義仍過于寬泛。曾任職美國國務院和美國新聞署(USIA)的前富布賴特協(xié)會主席、著名文化外交研究學者理查德·阿恩特(Richard T.Arndt)通過與“文化關系”(Cultural relations)的對比來闡述他對文化外交概念的理解:“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文化關系自然而逐漸地發(fā)展——跨境貿(mào)易和旅游、學生流動、通信、圖書流通、移民、媒體訪問、異族通婚——每天都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跨文化接觸。如果這是正確的,文化外交只能被認為是政府正式的外交人員對這種自發(fā)的(跨境的文化)流動的整理和引導,以促進國家利益的實現(xiàn)。”③Richard T.Arndt,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American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Dulles,Va.:Potomac Books,Inc.,2006,p.xviii.阿恩特的概念相對較為全面,但從文化外交史來看,政府往往在文化外交事業(yè)上起到“創(chuàng)制”和“領導”的作用,比如著名的“庚款興學”及“富布賴特項目”等,政府在其中表現(xiàn)出的不僅僅是阿恩特所提出的類似因勢利導的情況。在綜合分析比較文化外交的各種定義后,筆者給出了自己對這一概念的界定:文化外交,是一國的政府或與政府合作的非政府行為體通過國際教育交流、國際文化體驗、海外文化中心、國際展覽、國際文體交流以及國際文化貿(mào)易等形式向另一國的國民投射本國文化元素中的精華和成就的行為。文化外交的直接目的是加深兩國間的相互認知和理解,增加文化外交發(fā)起國對對象國的吸引力,樹立和提升發(fā)起國的國家形象,創(chuàng)造對發(fā)起國有利的觀念環(huán)境。文化外交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和實現(xiàn)發(fā)起國的政治、經(jīng)濟、安全和文化利益。

美國政府自20世紀30年代正式開展文化外交以來,“文化”已經(jīng)成為美國對外戰(zhàn)略“武器庫”中不可或缺的利器,被美國在包括東南亞地區(qū)在內(nèi)的世界各地推行了大半個世紀,成為美國爭奪和護持霸權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些年來,國際關系學界對美國文化外交的關注與研究不斷深入。其中,中國學者的研究相對集中在美國對華文化外交領域,而對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文化滲透、文化擴張涉及較少。冷戰(zhàn)時期是奠定美國官方主導的文化外交的基本思路、立法支持以及管理架構(gòu)的重要歷史階段,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延續(xù)至今的“明星”項目,因此研究這段歷史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美國文化外交。此外,對中國而言,東南亞地區(qū)具有不可估量的地緣政治和經(jīng)濟價值,研究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東南亞文化外交,有助于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美國在我國周邊地區(qū)開展“攻心戰(zhàn)”的演進邏輯,為我國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提供借鑒。

一、美國對東南亞開展“文化冷戰(zhàn)”的背景與動因

經(jīng)過20世紀初的實踐①20 世紀30 年代前,美國政府謹慎地開展了一定程度地介入國際文化事務以服務對外政策的嘗試。一是1908 年美國國會批準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用于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庚款興學”。利用清政府約1800 萬美元的賠款安排了近2000 名中國學生到美國大學深造,其意圖既有加強對華滲透和影響的現(xiàn)實目的,也有基于“使命感”的理想主義色彩。二是伍德羅·威爾遜總統(tǒng)于1917 年4 月成立“美國公共情報委員會”(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CPI),意圖通過影響公眾輿論支持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該委員會的活動范圍不僅僅限于美國國內(nèi),而且在歐洲、拉美和遠東地區(qū)開展了大量的工作,通過廣播、出版、演講、電影等各種形式向世界宣傳美國的理念、制度、決心以及強大的實力。但是在傳統(tǒng)政治思想的影響下,該委員會于1919 年8 月被威爾遜總統(tǒng)裁撤。美國公共情報委員會是美國第一個帶有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色彩的聯(lián)邦機構(gòu)。此外,美國政府還嘗試打通慈善界和文化界與政府外交部門的聯(lián)系,以進一步探索利用文化服務對外政策的可能性。和二戰(zhàn)的檢驗,美國政府逐漸認識到文化手段在對外政策中的重要性,更加堅定了使用文化外交塑造戰(zhàn)后國際秩序、建立美國霸權地位的決心?;谶@樣的思路,美國官方開始更加深入地介入公共文化事務。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美國政府逐漸改變了單純協(xié)調(diào)私營部門文化活動的傳統(tǒng)角色,轉(zhuǎn)而承擔起越來越多的歷史上留給非政府行為體的責任和活動”。②Michael L.Krenn,The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Cultural Diplomacy:1770 to the Present Day,New York,Bloomsbury Academic,2017,Kindle Version.美國政府主導的文化外交項目在世界各地粉墨登場,東南亞地區(qū)則成為“文化冷戰(zhàn)”的重要戰(zhàn)場之一。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東南亞開展文化外交的背景與動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文化外交管理機構(gòu)的調(diào)整與演進

為了促進文化外交,更好地服務美國對外政策,從二戰(zhàn)后期開始,美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機構(gòu)調(diào)整和改革。1944年1月,美國政府將“文化關系司”(Division of Cultural Relations)改名為“科學、教育與藝術司”(Division of Science,Education and Art),繼而又與其他一些機構(gòu)合并組成了一個新機構(gòu)——“公共信息辦公室”(Office of Public Information,OPI)。1945年8月,美國政府撤銷戰(zhàn)時信息處(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將其職能以及泛美事務辦公室(Office of Inter-American Affairs)的對外信息職能一起轉(zhuǎn)移到了美國國務院新成立的名為“臨時國際信息服務局”(Interim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的機構(gòu)。同時,美國國務院從公共信息辦公室剝離出部分職能,新建了“國際信息與文化事務辦公室”(Office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Affairs,OIC)。不久,戰(zhàn)時信息處和泛美事務辦公室的職能都被整合進該辦公室。自此以后,美國二戰(zhàn)時負責對外信息與文化關系的三大部門被統(tǒng)一劃歸為國務院體系管理。

戰(zhàn)后,隨著冷戰(zhàn)的開始和深入,美國政府意識到僅憑國務院的力量來領導、管理和協(xié)調(diào)日益繁重的國際信息與文化活動,已經(jīng)無法滿足需要?!懊绹谑澜绶秶鷥?nèi)的利益和責任大大增加,加上新媒體的迅速發(fā)展,以及需要‘重新教育’曾經(jīng)是戰(zhàn)敗國而現(xiàn)在是被占領國的人民,使之走上民主道路所帶來的特殊挑戰(zhàn),使得其(美國新聞署的成立)成為必然。”①Arthur A.Bardos,“‘Public Diplomacy’:An Old Art,a New Profession”, 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Summer 2001,https://www.vqronline.org/essay/public-diplomacy-old-art-new-profession.1953年8月,在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的支持下,“美國新聞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USIA)成立,該機構(gòu)整合了美國政府各個涉及對外信息傳播的機構(gòu)職能,其中包括了國務院幾乎全部的對外信息與文化交流項目(只有國際教育交流項目還留在國務院,但1955年這些教育交流項目的海外運作和管理也被移交給了美國新聞署)。美國新聞署獨立于美國國務院,直屬美國總統(tǒng)管轄。

1978年,吉米·卡特總統(tǒng)再次改組美國文化外交相關機構(gòu),將美國新聞署與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合并,組成名為“美國國際交流署”(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gency,USICA)的機構(gòu)。自此以后,美國的文化交流項目的分治局面(運行管理權歸屬國務院,海外行動管理權歸屬美國新聞署)正式結(jié)束。里根總統(tǒng)在1982年又將該機構(gòu)的名稱恢復成美國新聞署(USIA)。在整個冷戰(zhàn)時期,美國新聞署是美國政府對外信息傳播和推行文化冷戰(zhàn)的主要負責機構(gòu)。

(二)對文化外交的立法支持

除了對行政部門進行機構(gòu)改革,為文化外交提供組織保障外,美國國會也在文化外交的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國會通過的一系列有關文化外交的法案上。

作為1944年《剩余物資法案》的修正案,參議員詹姆斯·威廉·富布賴特(James William Fulbright)提議國會“批準使用向國外銷售(戰(zhàn)爭)剩余物資所獲得的賬款,用于通過教育、文化、科學等領域的學生交流的方式促進國際善意”。②Michael L.Krenn, The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Cultural Diplomacy:1770 to the Present Day,New York,Bloomsbury Academic,2017,Kindle Version.美國歷史上不乏使用政府資金支持教育交流的先例,比如著名的“庚款興學”,但是這次富布賴特參議員的提案“與之前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qū)的做法有明顯區(qū)別,因為其具有全球范圍的潛在影響力,并且力圖組織起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教育交流”。①Michael L.Krenn, The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Cultural Diplomacy:1770 to the Present Day,New York,Bloomsbury Academic,2017,Kindle Version.1946年8月1日,杜魯門總統(tǒng)正式簽署了《富布賴特法案》(Fulbright Act of 1946)。

隨著冷戰(zhàn)的逐步升級,美國政府意識到自己與蘇聯(lián)已經(jīng)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各個領域展開競爭。因此,在國會表決通過后,杜魯門總統(tǒng)于1948年1月正式簽署了《美國信息與教育交流法案》(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 Act),又稱《史密斯-蒙特法案》(Smith-Mundt Act)。該法案確保了美國政府“在全球范圍內(nèi)開展國際信息、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②Milton Cummings,“Cultural Diplomacy and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A Survey”,Washington,DC:Center for Arts and Culture,2003,p.7.這樣,通過國會正式授權的美國政府資助的文化交流項目的活動內(nèi)容不再限于教育交流,其適用范圍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不再限于購買美國戰(zhàn)爭剩余物資的國家。

1956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國際文化交流與貿(mào)易公平參與法案》(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and Trade Fair Participation Act)。該法案授予美國總統(tǒng)一系列管理文化交流活動的相關權力,如可以派遣美國藝術家和運動員以個人或團隊的形式出訪外國,宣傳美國在該文化領域取所取得的成就,派遣美國代表參加在國外舉行的藝術、戲劇、音樂、體育以及其他形式的藝術節(jié)、比賽以及展覽會等。此外,該法案還鼓勵個人、公司、協(xié)會和其他私人團體參與該法案提到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③參見美國政府出版局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ublishing Office)官方網(wǎng)站提供的該法案內(nèi)容全文,https://www.govinfo.gov/content/pkg/STATUTE-70/pdf/STATUTE-70-Pg778.pdf.

1961年9月,美國國會通過《教育和文化交流互助法案》(Mutu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Act),又稱《富布賴特—海斯法案》(Fulbright-Hays Act)。該法案帶有明顯的富布賴特參議員個人的理想主義色彩,通篇沒有任何涉及“冷戰(zhàn)”或“對外政策”的表述,某種程度上是對冷戰(zhàn)開始以來美國文化外交過于側(cè)重服務現(xiàn)實政策、強調(diào)冷戰(zhàn)對抗的一種“回擺”:“新法案缺少冷戰(zhàn)論調(diào),它有四個目標:第一,‘增進美國人民和其他國家人民(人民,而不是精英)之間的相互了解’;第二,加強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聯(lián)系(相互依存);第三,促進國際合作以推動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進步;第四,致力于建立‘友好、互諒及和平’的國際關系。”①Richard T.Arndt,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American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Dulles,Va.:Potomac Books,Inc.,2006,p.329.該法案給予美國政府在推行對外教育文化交流項目方面更多的授權,并且也使這些項目從立法層面具有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的可能。伴隨著該法案的通過,1961年底,美國國務院成立了“教育與文化事務局”(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

(三)“多米諾骨牌”理論與東南亞重要地緣戰(zhàn)略地位的確立

從二戰(zhàn)開始,美國逐漸認識到了東南亞地區(qū)的經(jīng)濟價值和重要地緣戰(zhàn)略意義,但是在戰(zhàn)后初期,美國在東亞的戰(zhàn)略重心仍然放在東北亞,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兩國。在中國,美國希望通過扶持蔣介石政府,將中國變?yōu)槊绹谶h東的堅定盟友,但中國內(nèi)戰(zhàn)的走勢讓美國逐漸意識到即將“失去中國”,于是將日本作為代替中國的選項,開始著力扶持日本。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美國來說,東南亞既是它對付中國即將建立的新政權的前沿陣地,又是推動日本經(jīng)濟恢復和發(fā)展的原料產(chǎn)地和產(chǎn)品市場,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②劉蓮芬:《一個半世紀的美國與泰國關系史》,科學出版社2019 年版,第63 頁。此外,蘇聯(lián)借二戰(zhàn)后東南亞地區(qū)的民族獨立運動之勢,開始介入東南亞事務,也讓美國政府感受到了蘇聯(lián)的威脅,認為蘇聯(lián)的目的是要取代西方國家控制東南亞地區(qū),擴大共產(chǎn)主義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此后,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美國加緊了在亞洲遏制共產(chǎn)主義的步伐。朝鮮戰(zhàn)爭的結(jié)果讓美國感受到了新中國的力量,因而更加著力謀求全方位地遏制中國。通過朝鮮戰(zhàn)爭,美國也暫時穩(wěn)住了東北亞的局勢,于是將遏制中國影響的重點轉(zhuǎn)移到東南亞方向。

1954年4月7日,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正式提出了“多米諾骨牌”理論(“falling domino”principle):“你擺了一排多米諾骨牌,你把第一張打翻了,最后一張肯定會很快翻倒下去。當我們談到可能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比如印度支那、緬甸、泰國、(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喪失,那么你在談論的,就不僅僅是會使你們遭受物資和原材料損失這樣不利因素成倍增加的地區(qū)了,而且是一個會真真正正喪失成百上千萬人口的情況。”③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2~1954,Volume XIII,Part 1 Indochina), Kindle Version.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1954年通過《東南亞集體防御條約》的簽訂,加上美國之前與亞太地區(qū)國家簽訂的一系列防衛(wèi)條約,美國建立了遏制中國的封鎖鏈條。

在思想上,美國希望自己的觀念和文化能夠被東南亞各國國民了解和認可,進而促使處于戰(zhàn)后“非殖民化”轉(zhuǎn)型期的東南亞各民族和國家接受美式思維,效仿美國模式,構(gòu)建親美、親西方的現(xiàn)代國家,加入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對抗?!霸谟幸庾R地影響和塑造東南亞正在發(fā)生的變革進程的活動中,文化外交體現(xiàn)了美國在該地區(qū)的使命:(使該地區(qū)國家)對共產(chǎn)主義產(chǎn)生免疫,按照自由資本主義路線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以及從殖民地和傳統(tǒng)社會向孕育著西式民主的種子的現(xiàn)代社會制度轉(zhuǎn)型?!雹費arc Frey,“Tools of Empire:Persuas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s Modernizing Mission in Southeast Asia”,Diplomatic History,Vol.27,No.4,September 2003,The Society for Historians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SHAFR),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ing,Inc.,p.545.

二、美國對東南亞文化外交的實施

冷戰(zhàn)期間,美國在東南亞開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外交活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類項目,即教育交流、圖書外交以及表演外交。

(一)教育交流項目在東南亞的廣泛開展

1948年秋,《富布賴特法案》生效后美國開展的第一個項目就在東南亞地區(qū)的緬甸落地。1948年1月4日,緬甸正式宣布獨立,美國當天便宣布承認緬甸的主權國家地位。就在兩周前的1947年12月22日,美國才剛剛與英緬政府簽訂了《富布賴特協(xié)議》。

“富布賴特”緬甸系列項目由美國駐仰光大使館負責具體實施,“最初的資金來源于美國在緬甸剩余軍事裝備的銷售,預算為每年20萬緬甸盧比”。②Robert L.Clifford,Helen B.Hunerwadel,“Burma Beginnings:Fulbright and Point Four”,The Fulbright Difference,1948~1992, edited by Richard T.Arndt,David Lee Rubin,Transaction Publishers,1 edition,January 1,1993,p.18.第一個項目是資助緬甸的兩名女護士到美國學習,她們也因此成為最早獲得“富布賴特項目”資助的外國學生。第二個項目是邀請美國內(nèi)華達大學里諾分校(University of Nevada at Reno)經(jīng)濟學系的歐內(nèi)斯特·因伍德(Ernest L.Inwood)博士擔任仰光大學經(jīng)濟學客座教授。第三個項目是邀請一對夫妻——農(nóng)業(yè)專家奧斯卡·亨德瓦德爾(Oscar Hunderwadel)和家庭經(jīng)濟學家海倫·亨德瓦德爾(Helen Hunderwadel)——于1949年2月來到緬甸的撣邦地區(qū)提供服務。奧斯卡在當?shù)亟⒘宿r(nóng)業(yè)培訓學校,為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海倫則在當?shù)亻_展了家庭罐裝食品的相關培訓,成為緬甸食品罐裝產(chǎn)業(yè)的引路人。隨著緬甸內(nèi)戰(zhàn)的不斷升級,出于安全考慮,美國政府對“富布賴特”這樣的教育交流項目在緬甸的開展進行了一定的限制。盡管如此,冷戰(zhàn)期間雙方的教育交流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規(guī)模。

由于日益擔憂共產(chǎn)主義對東南亞的影響,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便加強了對東南亞地區(qū)“思想攻勢”的力度。1950年6月21日,副國務卿詹姆斯·韋伯(James E.Webb)向杜魯門總統(tǒng)提交備忘錄,明確表露出這樣的政策傾向:“國務院建議立即在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加強信息和教育交流項目,使這些國家了解美國的政策,并解釋美國對這些國家人民和政府的軍事及經(jīng)濟援助方案。”①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Volume VI,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Kindle Version.韋伯將泰國作為落實這一政策的重點國家。

1950年7月1日,泰美雙方簽訂了《泰美教育文化交流協(xié)定》(Thai-U.S.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Agreement,即《富布賴特協(xié)定》)。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直到70年代初期,是美泰教育交流最頻繁的時期。這一時期,美國將在泰教育交流項目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泰國具有社會領導潛力的青年精英身上。在一份遞交給負責監(jiān)管美國政府秘密行動的“行動協(xié)調(diào)委員會”(Operations Coordinating Board,1953年由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設立)的名為《對泰國行動計劃綱要》(“Outline Plan of Oper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ailand”)的文件中,在提到美國對泰國的信息宣傳工作時,特別強調(diào)優(yōu)先考慮接觸第二梯隊潛在的領導人,并且對這類人選給出了明確的界定:“a.那些處于統(tǒng)治集團邊緣、可以受到美國影響,而且憑借才干或環(huán)境有可能在統(tǒng)治結(jié)構(gòu)中崛起的人。b.那些因為具有一定社會地位和公民責任感而使其能夠采取有利于城鄉(xiāng)民眾普遍福利的行動的人。c.年輕人和知識分子中那些政治上較活躍和有一定影響力的人?!雹赨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5~1957,Volume XXII,Southeast Asia),Kindle Version.在這樣的指導思想的引領下,美國在泰國篩選出了一批符合條件的人選,通過富布萊特項目將他們送往美國學習和生活。

除了緬甸和泰國之外,富布賴特項目還在東南亞地區(qū)的菲律賓、老撾、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文萊等國家展開。隨著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的改善以及地區(qū)局勢的緩和,80年代的里根政府將教育交流外交的重點轉(zhuǎn)移到了西歐和蘇聯(lián)的年輕人身上,美國在東南亞地區(qū)的教育交流外交活動逐步減少。

(二)圖書外交的大力推廣

美國設立海外圖書館和信息中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伍德羅·威爾遜總統(tǒng)時期。威爾遜總統(tǒng)于1917年4月成立的“美國公共情報委員會”(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簡稱CPI),負責向世界宣傳美國的思想文化和強大形象。該機構(gòu)在一些國家設立了美國的海外圖書館和信息中心,其中“最著名的圖書館是在墨西哥城,一個名叫羅伯特·H·默里(Robert H.Murray)的人在那里從美國僑民社區(qū)招募人員為當?shù)厝颂峁┯⒄Z課程”。①Nicholas J.Cull,The Cold War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p.8.二戰(zhàn)期間,石油大王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的孫子納爾遜·奧爾德里奇·洛克菲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領導的“泛美事務協(xié)調(diào)員辦公室”(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of Inter-American Affairs,OCIAA)繼續(xù)在南美地區(qū)建立圖書館,組織講座和各種文化活動。1942年,在戰(zhàn)時信息處(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的主導下,美國在英國倫敦設立了海外圖書館。到了1945年,美國相繼在斯德哥爾摩、里斯本、馬德里、伊斯坦布爾、開羅、莫斯科、重慶、貝魯特、墨爾本、悉尼和大馬士革建立起海外圖書館。

二戰(zhàn)后,作為在目標國家和地區(qū)傳播美國思想文化的平臺,美國的海外圖書館和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s)在對東南亞地區(qū)的文化冷戰(zhàn)中繼續(xù)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東南亞地區(qū)在戰(zhàn)后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去殖民地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在這一進程中,知識分子階層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如果美國政府能夠讓這些社會精英被美國文化所吸引,影響這些人的價值傾向,讓他們認可和接受美國的思維模式和意識形態(tài),那么這群“意見領袖”所能發(fā)揮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這將大大有利于阻擋共產(chǎn)主義進入該地區(qū),同時對美國滲透和控制東南亞地區(qū)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圖書館作為知識階層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資源,自然就成為美國對東南亞地區(qū)開展文化外交的必要手段。

美國政府從二戰(zhàn)期間就開始布局東南亞地區(qū)的信息中心,“美國的小型信息中心要么在戰(zhàn)爭期間就投入運作(例如在曼谷),要么就是在日本占領軍投降后立即建立起來(例如在仰光和新加坡)。到1949年,東南亞的所有主要城市都已經(jīng)設立了信息中心的辦公室。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在東南亞的)信息中心的數(shù)目已經(jīng)增加到了58個”。②Marc Frey,“Tools of Empire:Persuas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s Modernizing Mission in Southeast Asia”,Diplomatic History,Vol.27,No.4,September 2003,The Society for Historians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SHAFR),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ing,Inc.,p.551.1951年8月,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與教育交流辦公室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設立了新的信息中心。1953年美國新聞署成立后,美國的海外圖書館和信息中心全部歸屬該機構(gòu)管理。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對東南亞地區(qū)的重視也促使該地區(qū)的美國海外圖書館和信息中心得到了更加快速的發(fā)展。1954年,美國設在菲律賓的圖書館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了8個,館藏圖書41500冊,這些圖書館在當?shù)胤浅J軞g迎。例如,位于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圖書館有242個座位,平均每天要接待2000名讀者。①常貝貝:《冷戰(zhàn)初期美國的心理戰(zhàn)與海外圖書項目(1945~1961)》,東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 年,第102 頁。同年,美國新聞署在緬甸的港口城市毛淡棉市設立了新的信息中心,以加強對緬甸的少數(shù)民族克倫族的影響,同時,美國新聞署又在緬甸東枝(Taunggyi)建立了另一個信息中心以覆蓋撣邦地區(qū)。此外,美國還擴大了設立在仰光大學的美國圖書館的規(guī)模,以進一步影響當?shù)氐膶W生群體。②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2~1954,Volume II,Part 2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ndle Version.

隨著海外圖書館的增設,美國政府面臨著圖書翻譯的問題。在當時的東南亞地區(qū),除了少數(shù)的社會精英或有過海外教育經(jīng)歷的人士之外,大多數(shù)的當?shù)貒癫⒉痪邆溟喿x英語書籍和資料的能力。因此,美國開始將大量反映美國和西方思想文化的著作翻譯成當?shù)卣Z言在東南亞地區(qū)進行推廣。

緬甸獨立后,國家領導層與美國保持了良好的關系,緬甸政府對美國文化持歡迎態(tài)度,因此緬甸自然也就成了美國譯本圖書發(fā)行的重點國家。被譯成緬文的著作包括《艾默生精選集》《本杰明·富蘭克林自傳》《自由的精神》《托馬斯·杰斐遜》《托馬斯·杰斐遜論民主》《亞伯拉罕·林肯》《論美國的民主》等。

針對越南,美國則出版了越語版的《聯(lián)邦黨人文集》(The Federalist Papers),《托馬斯·杰斐遜:民主之父》(Thomas Jefferson:Father of Democracy),以及上文提到的《本杰明·福蘭克林自傳》,③Congressional Record:Proceedings and Debates of the 87th Congress First Session, Volume 107-Part 13,August 24,1961,To September 5,1961,(Pages 16897 to 18214),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1961,p.17799.該著作也被翻譯成了印尼語在印度尼西亞發(fā)行。④Ibid..在印尼發(fā)行的西方文學翻譯作品還有諸如吉恩·利西茨基(Gene Lisitsky)的《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該書首發(fā)10000冊,因受到當?shù)孛癖姎g迎而加印了3000冊。⑤Ibid.,p.17800.在馬來亞聯(lián)邦,諸如《杰斐遜:自由思想的捍衛(wèi)者》(Jefferson:Champion of the Free Mind)這樣的著作被翻譯成馬來語在當?shù)匕l(fā)行。⑥Ibid..

(三)表演藝術外交的積極行動

一國的表演藝術(這里指作為“嚴肅藝術”或“高雅藝術”意義上的音樂、舞蹈、戲劇等)除了給人以美的享受外,還能映射和傳遞出更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體現(xiàn)該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狀態(tài)、精神品質(zhì)、思維模式和價值追求,因此表演藝術也成為美國文化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

冷戰(zhàn)時期美國表演藝術外交在東南亞最廣為人知也最成功的是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①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1894~1991 年),美國舞蹈家和編舞家,1999 年美國《時代》雜志評選葛蘭姆為世紀舞蹈家,并稱她為20 世紀最重要的舞者之一。的案例。1955年,在美國政府的安排下,葛蘭姆開始了她的亞洲巡演之旅。從1955年9月到次年3月,葛蘭姆和她的舞蹈團從日本東京開始演出,一路在東南亞地區(qū)的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緬甸等國巡演,隨后前往南亞地區(qū)和伊朗,最后一站是以色列。美國國務院對此次巡演寄予厚望:“由于美國國務院在戰(zhàn)后尋求修復(與亞洲各國的)關系,并在亞洲建立聯(lián)盟以推廣美國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葛蘭姆的作品具有特別的功用。葛蘭姆的現(xiàn)代主義舞蹈展現(xiàn)了領先時代的獨創(chuàng)性,將亞洲美學與美國風情的特色融合在了一起。”②Michael L.Krenn,The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Cultural Diplomacy:1770 to the Present Day,New York,Bloomsbury Academic,2017,Kindle Version.由于此時的東南亞地區(qū)正處在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去殖民化的高潮期,葛蘭姆及其團隊的美國現(xiàn)代舞傳遞出的打破約束、追求自由的思想,深深打動了當?shù)厝嗣竦男撵`,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例如,印尼媒體就給出了高度的評價:“我們很難說服自己,除了廉價電影,以及美國人在政治、軍事和商業(yè)等方面的霸道態(tài)度,美國還有另一面存在。我們厭煩了‘美國主義’浪潮日復一日地出現(xiàn),而瑪莎·葛蘭姆的到來讓我們松了一口氣,因為她的作品讓我們相信,美國也擁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東西?!雹跮ucy Victoria Phillips,“The Strange Commodity of Cultural Exchange:Martha Graham and the State Department on Tour,1955~1987”,doctoral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2013,p.152.

美國政府的駐外機構(gòu)在葛蘭姆的文化外交之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葛蘭姆一行每到一處,美國駐當?shù)氐臋C構(gòu)就會開始宣傳造勢,在當?shù)氐拿襟w上展開報道,并配以引人注目的宣傳照片。除了舞蹈演出外,美國政府還安排葛蘭姆發(fā)表演講,會見當?shù)鼐⑷宋?,竭盡全力地把葛蘭姆打造成魅力十足的“文化大使”形象。葛蘭姆的此次亞洲文化之旅,被美國政府認為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她的藝術中展現(xiàn)出的美國與眾不同的特色,是從意識形態(tài)角度對美國文化的深度和活力的有力證明”。④“Martha Graham in Asia”,Hope for America:Performers,Politics and Pop Culture,https://www.loc.gov/exhibits/hope-for-america/cultural-diplomacy.html.

三、美國對東南亞文化外交的影響效果及制約因素

(一)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東南亞文化外交的影響效果

第一,對于泰國和菲律賓這類國家,基于歷史淵源、相對悠久的文化交流史以及美國文化外交在當?shù)剌^多的資源投入,美國思想文化在當?shù)氐玫搅讼鄬V泛的了解和接受,兩國參加過美國文化交流項目的國民中涌現(xiàn)出了一批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人物。如1956年泰國的富布賴特獎學金獲得者沙努·烏納軍(Snoh Unakul),從美國學成回國后擔任泰國全國立法會議成員,后來又擔任泰國銀行行長(1975~1979年),并于1991~1992年擔任泰國政府副總理。除了擔任政府職務外,沙努還是泰國影響力最大的智庫“泰國發(fā)展研究所”(Thail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TDRI)的創(chuàng)始人,擔任過該機構(gòu)董事會主席以及TDRI基金會主席。菲律賓駐美國前大使小何塞·蘭佩·奎西亞(Jose Lampe Cuisia Jr.)在富布賴特項目的支持下于1968年赴美留學,對于美國與菲律賓之間開展的教育交流項目對菲美雙邊關系的影響和作用,奎西亞給予了高度評價:“(諸如富布賴特等教育交流項目)是‘有利于發(fā)展菲律賓與美國雙邊關系的非常好的項目’,‘也是美國人得以了解菲律賓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菲律賓文化的一個好渠道,這些項目讓雙方建立了非常穩(wěn)固的關系’?!雹賁oriano,“1948 Pinay scholar honored at Fulbright 70th Anniversary”, GMA News,March 24,2018,https://www.gmanetwork.com/news/lifestyle/content/647778/1948-scholar-awarded-at-fulbright-phl-s-70th-anniversary/story/.

第二,對于緬甸、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等美國介入較晚的國家,美國的文化外交同樣對當?shù)貒瘢ㄓ绕涫巧鐣㈦A層和政府官員)接受西方思想、樹立和強化親美傾向起到了一定作用。例如,在1957年10月美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拍發(fā)給美國國務院的電報中提到,印度尼西亞政府“請求(駐當?shù)兀┟绹侣勌帲║SIS)向其提供15000冊反共書籍,用以在共產(chǎn)主義盛行的爪哇中部地區(qū)分發(fā)傳播”。②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5~1957,Volume XXII,Southeast Asia), Kindle Version.美國官方對這類項目的實施效果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正如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對美國新聞署的“民主經(jīng)典圖書項目”做出的評價:“也許沒有任何項目在贏得新興國家人民的人心方面,(比該項目)做得更加成功?!雹跜ongressional Record:Proceedings and Debates of the 87th Congress First Session, Volume 107-Part 13,August 24,1961,To September 5,1961,(Pages 16897 to 18214),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1961,p.17798.

第三,美國通過文化外交向東南亞各國輸送美式自由民主思想的做法在某些情況下也給當?shù)氐慕y(tǒng)治階層帶來了一些麻煩,其中典型的例子是泰國社會主義黨總書記、反對泰國軍人獨裁的富布賴特學者卜薩農(nóng)·卜育他那(Boonsanong Punyodyana)。卜薩農(nóng)于1962年和1967年先后兩次赴美學習和工作,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貒笤谔﹪ㄕ髮W任教的卜薩農(nóng)迅速投入到宣傳和組織學生開展旨在推翻泰國軍人獨裁政府的政治運動中,并擔任“泰國社會主義黨”總書記。該黨在1975年的大選中獲得眾議院的45個席位,位列所有參選政黨的第二位。由此可見,一些在美國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的東南亞精英投入到本國爭取政治民主化、反對威權獨裁統(tǒng)治的斗爭中,對當?shù)亟y(tǒng)治階層的政權穩(wěn)定造成了沖擊。

第四,美國力圖在東南亞國民心中樹立“民主、自由”的國家形象,在老牌歐洲殖民者眼中,美國在東南亞地區(qū)的文化外交具有明顯的“反殖民化”傾向,這一做法引起了希望繼續(xù)控制該地區(qū)、阻止或延緩其非殖民化的英、法等西方強國的反感。其中尤其以企圖繼續(xù)控制印度支那地區(qū)的法國反應最為激烈:“法國官員(以及反應相對沒那么激烈的在西貢和河內(nèi)的英國外交官)認為,美國新聞署是美國為迫使法國離開該國而發(fā)動的協(xié)同攻擊的先頭部隊。法國殖民地官員深信美國的文化外交充滿了反殖民主義的‘開放自由精神’,因此他們經(jīng)常試圖阻撓美國新聞署的各種項目,并且(安排)秘密警察密切監(jiān)視(美國在當?shù)氐模┕彩聞展賳T?!雹佟癕.Haussaire (Saigon) to Foreign Office”,14 March 1947,Serie B,Amérique 1944~1952,L’Etats-Unis,Box 128,Archives du Ministère étrangères,Paris (hereafter MAE);“Activités étrangères,Mois de Novembre 1954,”Commissariat Général de France en Indochine,Direction des Services Francais de Sécurité,Haut Commissariat d’Indochine,Cabinet,5/31,Centre Archive d’Outre-mer,Aix-en-Provence;Geoffrey A.Wallinger(British Embassy,Bangkok) to H.A.Graves (Saigon),14 February 1952,FO 371/101054,PRO.Cited in Marc Frey,“Tools of Empire:Persuas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s Modernizing Mission in Southeast Asia”,Diplomatic History,Vol.27,No.4,September 2003,The Society for Historians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SHAFR),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ing,Inc.,p.566.

(二)美國對東南亞文化外交的制約因素

首先,美國文化外交的擴張主義本質(zhì)嚴重制約了其實際影響力的發(fā)揮。美國對東南亞的文化外交的本質(zhì)是基于美國的“例外論”“天命論”以及國家利益基礎上的針對東南亞地區(qū)的文化擴張主義行徑。美國政府通過各種文化外交手段,以美國思想價值觀和美式發(fā)展道路影響東南亞地區(qū)國家國民的觀念偏好,為美國滲透、介入和主導東南亞地區(qū)事務以及遏制共產(chǎn)主義的冷戰(zhàn)目標服務。美國推行所謂的“普世價值”思想和文化元素,目的是影響和同化東南亞地區(qū)的各國國民。當這些國家的國民接受美國思想文化、認可美國社會制度和采取美式衡量標準時,美國會對其大加贊賞,反之則斥之為遠離“文明世界”。這種過于強調(diào)用本國文化影響他國,而忽視了對對方文化的認知、理解和尊重的行為,不可能獲得他國國民的充分認可。

其次,冷戰(zhàn)期間美國在東南亞地區(qū)的一系列“倒行逆施”,嚴重制約了文化外交效果的發(fā)揮。例如在印度支那地區(qū),盡管美國采取了文化投射和觀念滲透等措施,但由于美國先是支持法國殖民者干涉印度支那地區(qū)國家的民族獨立進程,隨后又取代法國殖民者介入該地區(qū)事務,企圖全面控制印度支那,并最終演變成一場持續(xù)近20年的戰(zhàn)爭,這些做法足以“對沖”美國與印支三國的文化交流帶來的正面效應。當美國的炸彈落在越南土地上的那一刻,美國通過文化外交在當?shù)亟⑵饋淼膰椅Ρ汶S之“粉身碎骨”。

四、結(jié)語

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東南亞地區(qū)開展的文化外交活動,是“文化”作為國家對外戰(zhàn)略工具的重要實踐。隨著冷戰(zhàn)的結(jié)束,美國政府認為文化外交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其歷史使命。進入21世紀后,為了有效應對世界各地洶涌的“反美主義”,挽回美國日益惡化的國際形象,文化外交再次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與此同時,伴隨著美國戰(zhàn)略重心東移亞太,東南亞再次成為美國外交關注的焦點。在總結(jié)冷戰(zhàn)時期的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上,美國對東南亞的文化外交再次粉墨登場,除了擴大諸如“富布賴特”這樣的傳統(tǒng)項目規(guī)模以及對海外圖書館進行信息化升級外,還創(chuàng)制了以“東南亞青年領袖倡議”(Young Southeast Asian Leaders Initiative,YSEALI)為代表的新型文化外交項目,竭力爭奪人心,為其“重返”東南亞并維護其在該地區(qū)的領導地位提供助力。

猜你喜歡
東南亞地區(qū)外交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導向下區(qū)域地理教學探索——以《東南亞地區(qū)》教學為例
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導向下區(qū)域地理教學探索——以《東南亞地區(qū)》教學為例
悠悠歲月外交情
涉僑外交二三事
誰遠誰近?
中國企業(yè)投資東南亞糧食產(chǎn)業(yè)的優(yōu)勢、挑戰(zhàn)與對策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
靖江市| 河源市| 慈溪市| 岳池县| 榆林市| 江达县| 德昌县| 云龙县| 胶州市| 堆龙德庆县| 恭城| 高唐县| 盐源县| 洛浦县| 田东县| 景洪市| 西丰县| 福安市| 麻栗坡县| 朔州市| 襄城县| 华容县| 定陶县| 明水县| 呼图壁县| 凤庆县| 安化县| 陵川县| 新兴县| 虹口区| 道真| 电白县| 鄂尔多斯市| 呼玛县| 温宿县| 芦山县| 崇礼县| 南乐县| 资中县| 张北县|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