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 江梓豪
倫理主義又稱道德主義,是一種視道德為至高無上價值存在的理論主張。在通常意義上,我們把倫理主義當成與歷史主義相對的概念來理解,是指以倫理道德的善惡標準來評判一切事物或人物,在社會理想設計上主張構建“道德王國”,在個體人格設計上主張塑造“君子人格”,道德在社會生活中具有絕對主導地位和作用。而歷史主義否認永恒不變的人性與善惡標準,強調歷史現(xiàn)實的合理性,強調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不可抗拒性,強調歷史價值優(yōu)先于道德價值。在此,我們無須糾纏于道德與歷史“二律背反”的問題,忠實于中國文化的本源與流變,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政治思想的倫理主義特征。這種特征顯示,盡管政治倫理化與倫理政治化高度統(tǒng)一,甚至可以具體化為“禮制”,但倫理道德始終處于工具地位,即包括倫理道德在內的所有意識形態(tài)和習俗制度,都是為政治服務的。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而儒家則是以“倫理主義”為核心,是從“規(guī)范”朝“行為”影響的一套理論學術。自漢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成為中華帝國至關重要且行之有效的理論。歷史創(chuàng)造并選擇了儒家,同時儒家也影響并創(chuàng)造了歷史,我們要從當時的社會治理與文化習俗等客觀要素去分析儒家思想。盡管中國傳統(tǒng)政治思想的倫理主義呈現(xiàn)出政治倫理化與倫理政治化的特點,兩者之間一體兩面,但倫理道德終究屈服政治而淪為工具性存在,甚至為某種政治目的而置倫理道德于不顧。
政治倫理化顧名思義就是把“政治實踐”通過“倫理規(guī)則”來進行解釋與約束,即通過倫理理解政治。它體現(xiàn)出古代政治思想家的理論探索,又凸顯出了古代政治社會結構對思想的宏觀約束。談論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就繞不開儒家,儒家更多地從倫理的角度理解政治,強調政治的倫理觀或政治的道德觀①。比如,孔子對于政治的立場:他認為政治本身就包含了端正、正直和正確的意思,所謂“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禮記·哀公問》)某種程度來說,儒家的政治倫理思想是一種把個人品德與政治績效進行結合的思想。從個體的維度來說,它首要關注的是品行與修養(yǎng),認為政治人物的道德水平與政治治理能力相關。
但是,韓非與儒家的看法截然不同,他認為“國者,君之車也”。也就是說,法家把國家當作一種君主實現(xiàn)理想與抱負的機器。政治治理的關鍵在于這個機器是否良好,治理的關鍵在于制度。兩種思想雖然存在分野,但歷史的演化過程,既體現(xiàn)出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特點,同樣吸收了法家重刑的手段。在儒家的認知中,天下(國家)是由不同的庶民(個體)所共同組成的,想要國家的秩序能夠穩(wěn)定,人民的生活足夠安定,需要從個體的“德性”入手,通過“禮法”的方式進行約束,就能夠達到天下的大治。與西方“性惡論”不同,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孫丑上》),認為人天生就有一種“先天的、非功利的、絕對化的”善的內心存在。這樣一種先驗性質的道德內核,就是人類社會倫理秩序的基礎。
為什么需要將倫理秩序建構在一個穩(wěn)固的道德基礎上?因為儒家認為,人的行為是受到心靈(道德)控制的;每一個人都會具有一種“倫理善”,而這一種觀念會影響到行為,把這樣一種“倫理善”看作一種倫理選擇,即傾向于朝著善的方向去進行。儒家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人性具有兩面性,雖然善是天生的,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種倫理善的形式,但是如果得不到教育和約束,也可能朝向惡的方向發(fā)展。儒家所強調的是,人具有善的基礎,因此通過堅持善就能夠約束惡。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需要通過本性的善掌控后天的惡,就需要不斷加強“德性修養(yǎng)”,比如孟子所說的“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保ā睹献印るx婁下》),既強調了人與禽獸的差異在于“德性”,同樣也說明了防止人性朝野獸墮落需要加強人的“德性”修養(yǎng)。教育是一種中性的行為,儒家的德性教育,至少存在三個層面意思。第一個層面,擁有良好德性的人,不會主動去做社會倫理約束之外的行為。因此,通過個體層面的德性教育,能夠有助于社會倫理的穩(wěn)定。第二個層面,個人層面的德性,能夠轉移到政治領域,即在個人掌握正確權力,并且在缺少相應監(jiān)督的時候,會依然自覺地堅守心中的道德原則,而不是做有害于社會并且違反倫理的事情。第三個層面,受過良好德性教育的人,能夠通過自己的言行,在社會與政治層面達到良好的示范效應,從而帶領整個社會的風氣改善。
除此之外,“忍”是中國人長期以來十分信奉的處事原則之一。從許多的典籍之中都能得到印證,如“有容德乃大”(《易·損卦》);“君子以懲忿窒欲”“萬事之中,忍字為上”[1]2-5。因此,道德是倫理的基礎,何種程度的道德基石決定了倫理秩序的穩(wěn)定與否。比如說,西方的自由主義道德觀是建立在“個人自由”的基礎上,即以不干涉他人自由為前提的自由。但是這樣一種自由同樣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自由”。
政治治理依托于倫理價值。任何治理都是一種有限的治理,在古代許多的政治治理,需要有適當?shù)膫惱硪罁?jù)。換言之,政治治理需要通過倫理的規(guī)范來解決,“仁政”就是最高的政治倫理價值。孟子認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保ā睹献印るx婁上》)即統(tǒng)治者不能實現(xiàn)“仁政”的問題,主要歸為錯誤的政策上。同樣,另外一方面說明,是否能夠實現(xiàn)“仁政”也需要統(tǒng)治者自己能夠“自覺”。政策的選擇實際上就是一種倫理上的選擇,而這一選擇的背后,關乎統(tǒng)治階層能否獲得民心的問題。比如,掌握權力的官員,既能夠選擇謀私,同樣能夠選擇為公服務,不同的選擇背后本質上是一種道德抉擇。受過良好德性教育的官員,都會傾向于把公眾利益擺在個人利益的前面。
除此之外,中國的古代政治制度還具有“注重監(jiān)察,糾劾不法”[2]62的特點,它可以補充對道德選擇之外的制度約束。倫理對治理的介入,提高了治理主體的治理能力與積極性,并且把治理的權與責,很好地統(tǒng)一到了治理者的身上,它彌補了制度治理中個體理性選擇的困境。制度往往有框架性的規(guī)范,以及具體的實施細則。約束性的治理,都能夠體系化地完成具體的目標。它可能會出現(xiàn)某種意義上的“墮政”,因為從理性選擇的角度來說,官員會首先衡量進行治理的成本與預期收益。
自古以來,中國政治人物的選拔都會存在一種“尚賢”的特點,也就是成為政治領袖、官僚、帝王,“賢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標準?!吧匈t”的背后,包含了三個層面的考慮。第一,賢能的人,能夠更好地完成公共事務的治理,并且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接受。第二,要把賢能的人作為一種示范,讓更多的人受到一種主觀層面的“道德感召”,從而讓社會中存在的矛盾盡量減少與降低。第三,人格示范是一種社會穩(wěn)定的催化劑,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僅體現(xiàn)了一種倫理秩序,更重要的是說明了某一個角色按照倫理規(guī)范所應該有的樣子,也就是一種個人身份的示范效應,人格示范也是政治倫理化的表現(xiàn)特征。對于“人格示范”來說,會存在社會與政治中的差異性。社會中以“長幼尊卑”為核心,體現(xiàn)出一種身份倫理特征。政治中以“賢能政治”為表率,體現(xiàn)出一種“無我”的道德表率。為什么說政治中的“人格示范”是以“無我”為基礎?政治往往是處理社會的公共事務,對于古人來說,需要賢能的人去做這樣的事情,一方面大家相信賢能的人能夠實現(xiàn)“公平”,另外一方面也相信他們能夠以“公利為先”。而要達到這兩種境界,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道德層面的“無我”。人性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如果比較自私的人掌握權力,缺少應有的監(jiān)督與制約,就會造成公共利益的損失。而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中國人的認知中是“不道德”的。因此,“無我”是一種對于政治人物的道德要求,同樣也是通過“德性教育”彌補制度化存在弱勢的嘗試。
為什么沒有規(guī)范性制度?中國古代的選舉(selection)可以說是由統(tǒng)治者自上而下地選擇治理者,或者說是通過少數(shù)來選擇少數(shù)②。中國古代也有不少的制度,但真正缺少的是一種常態(tài)化、普遍化、長期化的制度??婆e制度是一種成型的制度,但是它實際上實現(xiàn)的是一種“文治”——韋伯意義上的法治③??婆e制度像是從外部為中國官僚社會作了支撐的大杠桿④,制度缺乏穩(wěn)定性,其實是中國文化中缺少“憲制精神”。所謂的“憲制精神”是一種被接受的抽象價值準則,人會自覺遵守與認同的一套價值體系,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套價值體系是長期且穩(wěn)定的。法家同樣不具備這種精神,法家的哲學根基建立在對社會與人心理精細、敏銳的觀察之上,是一套操縱人的行為系統(tǒng),使人民放棄個人的自然利趣而服務國家⑤。缺失的“憲制規(guī)則”,并不意味著中國人從來就不守規(guī)則。因為,中國人的規(guī)則,沒有那么“死”,而是一套彈性的“倫理”,在政治上就是一套以“仁政、民本”為基礎的價值理念,所謂“人格示范”就是這種價值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措施。它不是一種剛性的制度,而是一種凸顯“仁政、民本”思想的倫理。它反映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家,以“尚賢”為傾向的政治實踐。換言之,因為執(zhí)政者是“賢能”的,那么剩下的人就應該向其學習。因為某個人是執(zhí)政者,所有在這樣的政治倫理的責任效應下,就應該讓自己變得更加“賢能”,否則就對不起這樣的一份責任,那么也就不應該繼續(xù)待在這個位置上。對于政治上的“人格示范”,它包含了人格突出、示范掛帥、政治規(guī)范等作用。
突出“人格”,意味著行為的抽象化。為什么要抽象化?或許可以從現(xiàn)實的復雜性理解。首先,個體層面的人生活在同一個社會與文化共同體中會存在共性,但是人的差異性是無法被忽視的。政治家在執(zhí)行政令的時候,不僅受到政令的規(guī)范,還依照自身能力與特點進行“發(fā)揮”。因為古代中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龐大國家,許多政策與政令都具有模糊性,而這個模糊性既是為了涵蓋更大的對象,同樣也是為了讓地方與下級能夠更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細化執(zhí)行。而這種問題的存在,就需要地方官員與下級官員能有足夠的能力。但是僅有能力也不行,因為模糊空間的存在,也創(chuàng)造了腐敗的空間?!百t能”就是一件重要的事,而抽象化賢能,其實就是通過符號化與概括化,完成一種理想人格的再造。
“示范”掛帥意味著“人格示范”。有了抽象化的人格只是開始,接下來它就需要成為眾人學習與模范的典型。尚賢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向賢能看齊,向“上”看齊,所謂的“上”既有政治上的上級,也有道德高尚之人,還有年齡更大的人。從現(xiàn)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能夠自動內化各種規(guī)則與標準,也有一些人僅僅是把一些道德說教當成教條,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都會受到社會力量的影響⑥。因此,模范作用不僅是一種道德說教,同樣是一種能夠實現(xiàn)政治社會化的方式。為什么要構建出這樣一種“看齊”?從儒家的理論中,存在著“見賢思齊”的邏輯。但是這樣一種邏輯背后,實際上隱含了兩個層面的價值判斷:第一,人是能夠分辨出“優(yōu)劣”的,因此才能夠看到賢能的人,并向其學習與模仿。第二,人是具有自利傾向的,向賢能的人學習與看齊,自己也能夠獲得益處。
關于第一個判斷,儒家所給出的解釋是,道德上向“孝”看齊,政治上向“忠”看齊?!爸倚ⅰ眲t是儒家價值的核心要素,雖然有“忠孝兩難”的悖論,但是“忠”往往會成為被選擇的對象,因為它背后是一種“大義”。這樣的精神之中既包含了犧牲主義的忘我精神,又包含了道德主義的名利觀?;氐降诙€判斷,為什么是人向“孝與忠”看齊就能夠獲得利益?在思考利益之前,首先要分析獲得什么樣的利益。對于中國古代的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要么是物質層面的利益,如金錢、土地、糧食、傭人等;要么就是精神層面的利益,可能是名聲、爵位、宗族地位等?!靶ⅰ币话銇碚f是處于對父母的贍養(yǎng)與照顧,它的經濟基礎是農耕文明的興起。農耕文明一般都是以家庭聚集居住,這個小共同體通過差序格局進行維持。“親親”的倫理,則體現(xiàn)出一種互助思想。贍養(yǎng)父母既是報答養(yǎng)育之恩,同樣是維系整個小共同體的穩(wěn)定?!靶ⅰ睂嶋H上是家族共同體的核心倫理,它支撐了共同體價值基礎。向行“孝”的人學習并視其為模范,不一定會獲得直接的物質利益,但是在共同體文化的熏陶之下,能獲得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利益?!爸摇眲t是對于帝國與統(tǒng)治階層來說的一種價值,向盡“忠”的人學習并視其為模范,獲得的不僅僅有精神層面的利益,同樣能夠獲得物質層面的利益。所效忠的對象是皇權,它的核心目的就是維系皇權的存續(xù)。不論是幫助帝國抵御外敵,還是治理災害,或者是維持秩序,都會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所以說,當出現(xiàn)“忠孝兩難”問題的時候,歷史上的人物往往會選擇“忠”,但是也有可能因為“忠”意味著更大的共同體利益。
人格示范的基礎是儒家“見賢思齊”的理論。它的目的是構建出一種“等級社會”,即通過“忠與孝”為評價標準的倫理社會。需要注意的是,何懷宏教授認為“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不僅始終是等級社會,也始終是少數(shù)統(tǒng)治”[3]3。中國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農業(yè),農業(yè)生產的物質性約束,決定了它不需要一套“人人平等”的倫理思想,因為追求“平等”的結果可能就是物質層面的匱乏,最終威脅到每一個人的利益。比如說,農業(yè)人口中的青年群體,生產效率必然更高,老年群體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失去生產能力。如果按照“平等”的倫理,那么老年人就應該被拋棄,而不是繼續(xù)以不平等的地位消耗物質產品。事實上,這有悖于農業(yè)生產的邏輯:第一,農業(yè)生產需要勞動力與經驗,因此老年人也能夠提供自身的價值。第二,農業(yè)生產的不確定性意味著需要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降低個人風險,而維系共同體的邏輯是“親親”倫理,這就意味著血緣與地緣都很重要,如果老年人被無情拋棄,那么共同體的存續(xù)則會遭到挑戰(zhàn)。決定文化的因素,不僅僅是習俗與慣例,它應該用更深層次的“生存邏輯”進行產生。這樣一種邏輯放在中國古代社會,能夠產生的結果就是一種以“忠與誠”為模范對象的等級社會。
倫理政治化與政治倫理化的根本差別在于,如何看待人性的“善與惡”。換言之,以“善或惡”作為不同的起點,就能夠理解兩種思維方式的價值。簡單來說,政治倫理化是儒家以孔孟為主的思想家通過“人性本善”的邏輯起點構建的一套理論機制。因為,人性是善良的,出現(xiàn)“惡”或者不那么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適當?shù)慕逃c規(guī)范。因此,涉及政治的問題,就需要通過內在修養(yǎng)提升,以及對外在規(guī)則進行規(guī)范與約束。把政治問題以倫理化處理,就是政治倫理化的根本。而以荀子為代表的另外一批思想家,則以“人性惡”或者“人性無善無惡”為邏輯起點,大概分為兩種路徑:第一種,認為一定條件下“人性是惡”的,因此社會中的制度與倫理應該要防范這樣一種惡的出現(xiàn)。因為,人的本性不是“道德圣人”,那么在制度與規(guī)范缺失的時候,人就可能暴露出壞的一面,從而對個人以及社會產生危害。通過倫理進行規(guī)范,通過把倫理上升到政治的層面,完成社會的控制,從而會減少問題出現(xiàn)的可能性。第二種,人的本性沒有“善惡”,“善惡”的分野是后天因素構成的,是包括教育、習俗、社會風氣等共同影響的。后天因素如此重要,那么就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控制與規(guī)范,所以就把倫理問題變成了嚴肅的政治問題。
倫理政治化凸顯“實用理性”。倫理政治化的思考邏輯,都是通過規(guī)范行為,以及社會控制所開始的,也就是說這樣的一種方式,目的都是為了實現(xiàn)一種社會穩(wěn)定、有序的倫理目的,這背后則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的一種“實用理性”。荀子生活在戰(zhàn)國時代,如果以政治倫理化的思考方式去理解當時發(fā)生的問題,則可能會產生一種脫離現(xiàn)實的錯覺。因為,當時強盛的諸侯們靠的絕不是一種內在的心性修養(yǎng),而是一種能夠外化的政治實踐方案。因此,如何更好地控制社會,如何讓社會得到更好整合,就成為當時思想家們關注的問題。
首先,孔孟的政治倫理化思考,存在明顯理想主義色彩。也就是說政治倫理注重的是一種政治的理想化模型,而不是實踐中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但是孔子為倫理的政治化奠定了基礎,在此之上孟子通過倫理來理解政治。而荀子則采取了另外一種方式理解政治,把倫理的問題當作政治的問題進行解釋。牟宗三把這樣一種現(xiàn)象評價為“孟子向內轉,荀子向外轉”[4]120。因為兩者存在認識論的差異,所以孟子是把政治問題倫理化,而荀子因為對于人性惡的認知,把倫理問題進行政治化。這樣的差異造成了不同的實踐,孔孟所認知的根本在于“仁”,是否能夠達到它就是問題的關鍵。而荀子則相反,關鍵在于如何控制住人性,在此基礎上完成權力的分割。
其次,荀子認為人性就是一種天性?!胺残哉?,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荀子·性惡》)。對于人性,荀子的思想中包含了三種認知⑦:其一,人的本性是可以改變的。其二,矯正人性之惡,只有圣人才能為之。其三,在人的天成本性上,是沒有什么差別的。因為,荀子所認知的人性是惡的,所以提出了“隆重禮法”(《荀子·大略》)的思路進行約束。它的關鍵在于“禮”能夠節(jié)制與約束人性的惡,“法”能夠通過強制性的手段對人的行為進行糾正,在此基礎之上“禮法”既體現(xiàn)在對于惡的威懾之上,還體現(xiàn)在對于善的導向之上。
最后,倫理的政治化對于人性認知的出發(fā)點不同,但是最終目標還是力圖構建一個更加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這樣的一種社會秩序,并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平等”的秩序,而是一種凸顯出“差異性”或者說“等級性”的秩序。倫理政治化的思考邏輯在于敏銳地觀察到人對于“僭越”的欲望,因此希望借助于“禮法”的形式抑制它。荀子不一定能夠意識到平等的問題,因為迫于當時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基礎,其所有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庸之道”是倫理政治化的顯著表現(xiàn)。中國古代政治的格局是君主制,也就是說“帝王”是主權的象征,以及治權的來源,甚至在后來也吸收了部分的治權,成為了真正的“家天下”。國家與社會的治理,都是帝王君主的“家事”,因此它享有最高的權威以及最終的“決定權”。帝王之下的臣子,也就是經過選拔的官僚隊伍,政治上負責的對象往往是“上級”,而不是直接對“人民”。當然這是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視角,雖然儒家經典中論述過很多“以民為本”的案例,但是如果最終決定官僚們“生死”的決策者,是上一級官僚與帝王,那么官員們自然會在心目中有一個“輕重關系”的排序。毋庸置疑,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真正體察民情、收集民意的官員,也有不少朝代政風、吏風良好,但是往往帝國的衰敗都是從官吏的內卷化與讀書人的世俗化開始的。中庸之道是為官之人的一種選擇,這一種思維的背后,體現(xiàn)出倫理強于制度,關系重于契約的文化背景。某種程度來說,想要真正了解中國古代的政風與吏風,首先需要從官員本身的“中庸主義視角”進行思考。
為什么古代的官僚體系中中庸之道會成為主流?這可以從制度與官僚隊伍中來理解。
首先,從制度的角度來說,科舉制成型之后的文官政治是一種官僚政治(Bureacracy),它是一種官僚有權侵奪公民自由的那種政治制度⑧。因此官僚們事實上具有很大的權力,但是否能夠用好這份權力,事關百姓與官府之間的關系,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某種程度來說,中庸之道是官府與百姓之間達成“和諧”的一種潤滑劑。除了中庸之道外,要么就是極端的謀反行為,或者身居高位卻謀害忠良、投敵賣國。針對前者而言,直接造反的官員少之又少。魏晉南北朝就是一個戰(zhàn)亂不息、分裂割據(jù)的時代⑨,但是曹操作為割據(jù)一方的諸侯,也不敢直接“反”,只敢“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最終曹操死后,曹丕在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才敢稱帝,某種程度來說曹操本人對于“反”的這件事還是有顧忌的。原因有三點:第一,謀反這一概念在中華文化中具有相當?shù)馁H義色彩。第二,官員個體權勢,與帝國統(tǒng)治階層權勢的不對等。簡單來說,就算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諸侯的存在實質上威脅到自己,因為多方勢力的加持之下,如果做了逆天(謀反)的行為,很可能會引來天下眾怒,從而產生嚴重的后果。第三,帝王很少掌管治權,如果曹操稱帝,那么意味著要把實際上的治權與君權交給代理人。而曹操生性多疑,那么從“中庸之道”的視角來看,曹操不“稱帝”或許是一個更加理性的選擇。
其次,從官僚隊伍中看“中庸之道”。從官僚的結構來看,自秦朝的郡縣制開始,官員會分為“中央官與地方官”,并且整個官員體制呈現(xiàn)金字塔結構。所以說,越上層的官員人數(shù)越少,與此同時晉升的難度越大。并且,中國古代還有“官吏有別”的傳統(tǒng),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官員可能無法晉升到很高的位置。那么,有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就擺在這些官員們的面前,那就是人當官到底為了什么?儒家會認為“政者政也”,但這樣思考模式也導致存在“兩面人”的現(xiàn)實局限性。所謂“刑不上大夫”,就是說高級官員能夠享受到一種特權??陀^來說,無法晉升的官員與大量的吏員,除了需要工作養(yǎng)活自己與家人的考慮之外,可能就會存在另外一些考慮因素,造成了存在“中庸之道”這種特殊的行為模式。其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官員的考慮因素以滿足“私利”為基礎。自古就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那么是否意味著當官(官與吏)或多或少都能夠獲得不少物質上的好處。這一種觀念,既有對的成分,同樣也有錯誤的成分。自古以來的官僚隊伍,雖有吏風的差異性,但就算是最“腐敗”的時代,同樣也會有清廉的官員存在。反之,以清廉為主流的時代,同樣會有貪腐的官員。換言之,腐敗是帝國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而這一現(xiàn)象既有帝國的制度因素,同樣有中國文化中重關系(倫理)的原因。因此,帝國的官員擁有權力但缺少制度化的監(jiān)督,并且帝國的財稅體制等客觀因素,造成了官員擁有不少能夠貪腐的空間,而這些空間的客觀存在,給了官員是否選擇貪腐以及進行何種程度貪腐的選擇權。因此,在腐敗成為“潛規(guī)則”的官場氛圍中,高層官員既要受到下級官員行賄的挑戰(zhàn),同樣面臨是否要向上級上供的選擇。這樣的背景下,很少有官員能夠完全獨善其身。因此,對有關貪腐方面的問題而言,采取“中庸之道”或許是理性的選擇,“中庸之道”即為對于下級慣例式的腐敗,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tài)度,對于向上一級行賄采取“功利化”的態(tài)度。這樣的官場氛圍,很容易形成一種普遍化的貪腐文化,所謂“法不責眾”。因此,對于官員的監(jiān)督與反腐則是歷朝歷代的難題。官員想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生存,學會“中庸之道”是非常有必要的??v觀歷史,有“清君側,誅晁錯”也有變法失敗的王安石等案例,恰是說明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第二,“官官相護”的必然邏輯。中國是一個重倫理的“人情社會”,官場上的人自然也生活在這樣的“人情社會”中。吳曉波提出了中國古代政治中存在四大利益集團,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產階層、無產階層,這四個利益集團之間相互博弈⑩。這也是以“倫理”建國的必然趨勢,因為倫理秩序的包容性整合了社會與國家之間的利益,調和了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關系,并且創(chuàng)造了穩(wěn)定的階層秩序。倫理的彈性則很好地處理了人際之間的關系問題,這樣一種思維套用在政治社會中,自然有不小的作用。官場既是一個公共權力場域,同樣也是一個以關系或派系為紐帶的場域,這樣一種模式增強了古代國家官僚體系的穩(wěn)定性。因為這樣一種結構,不同的官員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倫理制度的彈性使得帝國的法制缺少絕對的威懾力,法制的根本是要求“司法獨立”,中國古代自然沒有這一回事。因此,重“刑”的帝國實際上并不崇尚法制精神,而是以功利化的角度使用“法”作為治理工具,一般稱為“法治”而不是“法制”?!胺ㄖ巍钡耐匦怨倘淮嬖?,但是作為治理工具,它能夠很好地對官僚隊伍起到震懾作用,缺乏“司法公正性”無法形成一套具有現(xiàn)代性的“憲制”,比如清朝“甚至連一個知縣都可以在公堂上為所欲為,而幾乎沒有被繩之以法的危險”[5]290。但是,如果遇到了如明太祖一樣的暴君,可能會因為一些小事丟掉性命。一般而言,皇權往往缺少某種程度的制約,因為皇權是建立在維護帝王本人利益的基礎上,所以它很難成為一種制度性規(guī)范。帝國的官員們擔心嚴格的刑罰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論是面對帝王還是同僚們采取的都是“中庸之道”,體現(xiàn)在官員之間的關系就是“官官相護”。
第三,傳統(tǒng)文化的“中庸”邏輯??鬃釉唬骸熬又杏?,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禮記·中庸》)從孔子的君子與小人之論,能夠看出其對于中庸的推崇。在儒家的認知中把“中庸”看作最高的道德標準,并且論述為天道與人道之間的永恒真理,首先它以“中和”定義為宇宙最初的狀態(tài),并且推論出人本身具有“中和性”,而其需要教育與政治。所得“中和之道”,就是人世間最常用與常見的道理,沒有價值導向的態(tài)度對待事物就是中庸,用這樣的價值觀念修養(yǎng)身心就是中庸。其次它認為,中庸既為最常見的道理,那么也就成為處理問題最正確的思想。對于中庸的理解,還可以從如何處理問題、如何修養(yǎng)品行、如何培養(yǎng)人等角度,進行理解。一是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論。中庸被理解為自然與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解決問題需要順從這樣規(guī)律的一種思維方式。對于問題的處理應該拋棄一切價值導向,能夠不偏不倚地做出選擇即為中庸。在處理問題中做到中庸,以及個人的品性修養(yǎng)中做到中庸,這樣的人才能夠算作中庸。中庸之人才能夠以中庸的方法論達成天道的和諧統(tǒng)一。二是作為個人品性修養(yǎng)的價值?!昂脤W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做到這三個方面,才能夠完成個人品性的修養(yǎng),自身品性修養(yǎng)過關了才能夠達成天下的和諧。并提出中庸的關鍵在于“誠”,所謂“誠”即為自己的天性,但是要通過教育讓人明白自己有這樣的一種天性,這樣就能夠達到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
不論是政治的倫理化,還是倫理的政治化,本質上都是把倫理道德當成一種工具,或者說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主義帶有明顯的工具主義色彩。然而,工具主義與本質主義的區(qū)分在于,手段與目的之分。工具主義會把“倫理與政治”當作一種實現(xiàn)政治與社會某種目的手段,而不是整合當作目的。本質主義即為手段與目的相統(tǒng)一的實踐,實現(xiàn)目的手段不能偏離于目的,一切實踐都是有利于目的的實現(xiàn)。難道說中國的政治倫理思想是一種工具主義,或者說具有很重的工具主義色彩?孔子面對周代政治風氣的墮落,以及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弱化,所提出來的解決辦法是“回歸禮治”,也就是將政治以倫理化的方式,重塑政治秩序并且與倫理規(guī)則相互融合??鬃右砸惶淄晟频睦碚摚搅水敃r的魯國統(tǒng)治者,但是在政治實踐的過程中卻遭受到了空前的阻力,最終只能失意遠走??鬃拥男袨椋瑢嶋H上就是一種本質主義,而不是工具主義。憲政的本質是“內生性”的?,但是孔子的本質主義對于社會來說卻是外生性的,換句話說孔子的思想不具有群眾基礎。
某種程度來說,本質主義就是一種理想主義,一種高度抽象的理論推演,它的優(yōu)勢在于高度的抽象化與解釋性,但局限同樣明顯。本質主義的局限在于:第一,高度抽象的理論與現(xiàn)實情況的差異性。任何一種抽象的理論,實際上是一種人類通過有限理性所建構的解釋系統(tǒng)。再好的理論都只能反映出現(xiàn)實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全部的矛盾,它會因為抓住事物發(fā)展矛盾的一部分,而忽視另外一部分。事實上被忽視的要素,成為矛盾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動力。第二,理論是靜態(tài)的,而現(xiàn)實則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理論是對于過去經驗的發(fā)掘。因此,過去是否能夠預示未來?雖然,借助于一些理性的工具能夠對于一些現(xiàn)象進行預測,但是用一個理論能夠預測出未來的發(fā)展,甚至是一種高度確定的趨勢,實際上還是非常困難的。工具主義體現(xiàn)的是中國政治思想的務實特質。純粹的理想主義可能會制造出一種美好的“愿景”,而不是能夠實際操作的方案。
工具主義與本質主義都不是解決方案。工具主義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將倫理目的當作一種努力的方向,而在實踐的過程中嚴格按照實踐邏輯進行操作。但是,這樣的方式可能會產生出違背倫理目的的實踐,并隨著實踐的產生,最終產生倫理目的被反噬的效用。本質主義把倫理目的當作實踐指南,一切的實踐手段都需要嚴格遵守價值目的,它的好處在于能夠保障實踐的倫理預設。但是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實踐都會有不可預測性,也就是會產生一些意料之外的結果。在某些極端的場景中,如果不能夠靈活變通,那么就可能變成墨守成規(guī)、固步自封。如果以一種更加理性的視角去看待兩者,就能夠更好地理清其優(yōu)勢與劣勢。換言之,任何一種選擇都會優(yōu)劣并存,不論怎么選擇都會有無法彌補的短處。但是,如果換成動態(tài)與發(fā)展的視角看,或許能夠得到不同的答案。
首先,承認理性的局限性。大量的研究已經證明,人們的決策常常讓他們自己顯得頭腦簡單、缺乏理性、弄巧成拙,即使是那些所謂的專家也是如此?。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人也不可能預知未來。因此,本質主義的最大弊端就是,無法隨著時間改變,也就是無法因為客觀條件改變而隨之改變。比如說,古代思想家可能會支持君主制的合法性,但將這樣的思想放在當代則會顯得不合時宜。君主制違反了當代社會被普遍接受的平等原則,它的背后是一套凸顯階級的倫理秩序。在古代,平等的問題不是思想家關注的重點,等級化的制度安排反而能夠有助于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盡管“儒家最強調受教入仕的機會平等”[3]68,如孔子“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子張“學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孟子“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孟子·公孫丑上》)。在當代不平等的秩序之中,往往會更加助長社會的矛盾與沖突。這一點從許多社會運動中可以發(fā)現(xiàn)人們對于“平等”這一價值的追求。理性是有限的,經過理性思辨所預設的倫理目標,可能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美好,更重要的是這一種倫理目標是否能夠經受得住實踐檢驗,并在實踐過程中是否能夠進行修正。
其次,如果經過實踐的檢驗,得到修正的倫理目標與最初的目標相悖,是否意味著本質主義的失敗?因為理性的有限性,使得一開始倫理目標就不是一種絕對真理般的存在。修正與最初的預設有差異,首先還是要關注差異的要素,以及是否存在一些根本性目標的背離與改變。這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辯論,如果處理得當,那么就吸納了本質主義的理論支撐,又超越了有限理性的局限性,而不會在實踐的過程中“進退維谷”。
最后,以“本質為體,工具為用”。克服兩者的局限性,整合兩者的優(yōu)勢,以動態(tài)的思想進行考察,可能是第三種選擇?;蛟S能夠發(fā)揮它們的優(yōu)勢,但可能也會受到兩者局限性制約。總的來說,工具色彩并不是貶義,而是一種以鮮明價值立場為導向的開放式實踐。任何脫離于實踐的預設,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任何背離根本價值的實踐,如果得不到充分的理論論證,那么同樣是無法被接受的。因此,對于本質與工具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關注“度”的問題,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能處在固定的中間地帶,而以一種動態(tài)平衡的視角面對完全變化的發(fā)展。
盡管本質主義與工具主義在理論上可以實現(xiàn)互補甚至交融,但對于具體政治實踐特別是中國傳統(tǒng)的王權政治,倫理道德往往是工具性的,即講倫理道德甚至進行道德修煉,也是為了某種政治目的,因為只有倫理道德才是獲得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來源。在此意義上,倫理道德也僅僅是手段而已。特別是當政治目的與倫理道德發(fā)生沖突時,也就不會顧及倫理道德而放棄政治目的,而是為了政治目的犧牲倫理道德,甚至用極其不道德的手段來實現(xiàn)目的。當政治目的達成之后,又反過來用倫理道德進行粉飾,此所謂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如此反復,倫理道德始終只能是服務于政治而淪為工具。
注釋
①參見包剛升:《政治學通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9 頁。②參見何懷宏:《選舉社會》,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3 頁。③參見蘇力:《大國憲制:歷史中國的制度構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419頁。④參見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第110 頁。⑤參見牟復禮:《中國思想之淵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210 頁。⑥參見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領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26 頁。⑦參見任劍濤:《倫理政治研究》,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79-81 頁。⑧參見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第6 頁。⑨參見白鋼:《中國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90 頁。⑩參見吳曉波:《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5 頁。?參見蘇力:《大國憲制:歷史中國的制度構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386 頁。?參見道格拉斯·肯里克等著:《理性動物》,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