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田鹿
在古典文學的人物長河中,出現(xiàn)于《西游記》、完成于《封神演義》的哪吒,絕對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異數(shù)。他因殺死龍王三太子,為不連累雙親而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哪吒死后,靈魂無所歸止,母親為他蓋廟宇、塑金身,享受一方煙火,如此三年,就可魂魄堅凝。李靖不久聞知此事,當即燒了哪吒的廟宇,打碎了哪吒金身。要不是太乙真人以蓮花化身拯救哪吒,哪吒就成了孤魂野鬼。重生后的哪吒端著火尖槍找李靖尋仇,千鈞一發(fā)之際,太乙真人趕來,阻止了哪吒,賜給李靖一座寶塔,塔中層層有太乙真人的塑像,要哪吒拜塔為父,這才解開了這對父子的冤仇。
中國的文化,向來是強調“百善孝為先”的。它被納入到“三綱”之列,成為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則之一;它也被寫進法律,成為封建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還被作為主流價值觀念在社會上大力弘揚,成為判斷品行高下的重要標尺。
可是,就在這樣一個文化背景中,竟然出現(xiàn)了哪吒這么一個端著武器找父親尋仇的特殊形象,不但沒有受到人們的抵制與厭惡,還被反復搬上舞臺,以正面形象而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何以如此呢?
一是外來文化的影響。
哪吒這個形象,并非出于《西游記》的原創(chuàng),而是來源于佛教。一般來說,就接受心理而言,人們對于外來文化的接受度要寬容一些。唯其是外來形象,人們才有以一種脫離“孝”的框架,而僅僅從故事情節(jié)、父子恩怨、人物命運的角度來欣賞這一形象的可能。
二是對神靈的恐懼。
哪吒原本是佛教的護法神,相貌兇惡,法力高強。隨著哪吒的民間影響力越來越大,道教也將其吸收為本教的神祇,其形象也逐漸由兇神惡煞變成了一個小孩的樣子。不過,身份、相貌雖然轉變了,但其威力卻沒有絲毫降低。在科學不甚昌明、有神論普遍存在的封建時代,民間出于對神明的恐懼心理,對這樣一個法力高強的大神,也必定不敢說三道四。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在于,它是對明清以來將孝文化推崇到不近人情的社會文化的一種反思與反撥。
從源頭來看,孝是出于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而升起的一種感激以及回報之情。先秦儒家講“父慈子孝”,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關系的相互性和對等性,這充滿了理性精神。但是,在后來的封建時代,統(tǒng)治者出于維護統(tǒng)治的需要而將孝不斷擴大化并推向極端,講“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就把孝推到了一種不近人情的境地。
在這個意義上說,《封神演義》安排了哪吒向李靖尋仇的情節(jié),并將其原因歸于李靖對于哪吒的不公正待遇。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中國傳統(tǒng)孝文化中幾乎絕無僅有的一個異數(shù),這是舊時代反思父權的先聲,具有特殊的文化意義。當然,這個反撥的分寸感也還是把握得比較好的,作者還是為這對父子設置了重歸于好的結局,否則,哪吒如果真要是復仇成功的話,那也就超出了中國人能夠承受的心理底線,很難獲得人們的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