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利,李金云
(蘭州理工大學 文學院,甘肅 蘭州730050;西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甘肅 蘭州730050)
《訓蒙文》,由生活在清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山西落第秀才李毓秀(1647—1729年)編寫,當時編寫的具體目的、用途和適用對象,現在已不可確考。后來,一個同樣籍籍無名的儒生賈存仁(1724—1784年)對《訓蒙文》加以改造修訂,并更名為《弟子規(guī)》,使之成為蒙學讀本?!兜茏右?guī)》在“總敘”中,開宗明義,指出“弟子規(guī),圣人訓”。內容大多改編自《論語》《禮記》,以及朱熹編纂的《童蒙須知》等傳統(tǒng)文獻。如《禮記》說,“凡為人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弟子規(guī)》中對應有“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童蒙須知》說,“凡人弟子,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弟子規(guī)》中則化為,“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等等?!兜茏右?guī)》以《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總序,下分七個部分。全文共360句,1080字,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形式編纂而成。其核心思想是訓育為人子弟在家或出外的言語、行動、舉止、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應有的禮儀和規(guī)范?!兜茏右?guī)》從清朝中后期起,成為兒童啟蒙讀物。其“便于誦讀講解而皆切于實行”,“使蒙稚之民咸知大義”[1]。
就是這樣一部兒童啟蒙讀物,在當代,身份尷尬、地位尷尬、作用尷尬,而且正日漸成為全民矚目、論爭、相互貶斥鄙夷的風暴之源。而《弟子規(guī)》的這種尷尬遭際,正是古典文本在國人對待傳統(tǒng)、面對現實、綢繆未來的大是大非之辯中的典型范本和微縮景象。
《弟子規(guī)》的尷尬,源于現實中的人們對其持有的認知理念、價值判斷與情感傾向性。《弟子規(guī)》來源于傳統(tǒng)中國,尤其是來源于專制主義鼎盛時期的明清時期,承載著太多的歷史原罪和價值非議。同時,這個來自古典中國的文本,因為脫離了當時的權勢利害與語境,成為一個純粹的靶子,不得不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基于各種現實、勢利甚至絕對主義、極端主義考量的攻擊。對于《弟子規(guī)》的評判,更多體現出現實生活中無力對抗平庸之劍和勢利之眼的人們,對一個具有代表性具體文化文本的情緒發(fā)泄和變相解構。《弟子規(guī)》未必是怪胎,而對《弟子規(guī)》的各種大相徑庭甚至水火不容的態(tài)度和斷言,才是這個社會、這個時代的可怪之處,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與警惕??梢哉f,傳統(tǒng)文化,還較少因為諸如此類的問題成為全民公論的話題,出現旗幟鮮明兩軍對壘的局面。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關于文化、精神和心靈層面的話題,將日益成為人民生活的重中之重,這種激辯、論爭將會更為深刻和持久。這當然是好事,簡單的否定與肯定,必然存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缺陷。作為個體的人和整個社會能夠一分為二、客觀理性,甚至多元地看問題才是本質力量強大的表現。
文本意義的產生,影響因素極為多樣,簡單的理論描述,可以理解為世界中的文本(社會、時代的因素)、文本中的世界(內容自身的因素)、讀者(解讀意圖的因素)、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因素)等等,這里面還存在一個雙向甚而多向度的相互作用問題。實際生活中,除去正常的但幾乎是平庸無聊的內容,有意為之的言說中,更多的話語表達,則是“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很多的用意,都是文本之外,或者語境之外的因素主導了話語本身。對《弟子規(guī)》的評價就是這樣,來自歷史的成見、怨言和擔憂,以及信任的危機等等,共同形成了現在一方面類似雞同鴨講的隔膜,另一方面又隨時不惜兵戎相見的不妥協(xié)局面。
目前對待《弟子規(guī)》的態(tài)度,可以說是多元存在,見仁見智,但涇渭分明、各執(zhí)一端的情況最為普遍。一方面是大力提倡,唯恐不夠盡力。在充分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大政方針以及海內外華人共同推動的重建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對《弟子規(guī)》的傳播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尤其是各地地方政府推動的文化傳播項目,大多數把《弟子規(guī)》看成必選文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不論學前教育還是基礎教育階段,都把《弟子規(guī)》列為基礎內容。另一方面,反對的聲音同樣強大。比如,山東省教育廳于2010年10月專門發(fā)文,要求在中小學校開展的經典誦讀活動中,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特別說明,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guī)》《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隨即,反對此項行政命令者在網上發(fā)文?!兜茏右?guī)》充其量,不過是“清代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兒歌版”[2],“他們哄騙乃至強制少年兒童讀腐朽的《三字經》、《弟子規(guī)》”[3]。在學術界和民間,對待《弟子規(guī)》的態(tài)度,一樣的儼然兩軍對壘,水火不容。
對《弟子規(guī)》的批評,可以梳理概括出幾種典型的形態(tài):第一種批評是世俗派的出身論。認為《弟子規(guī)》作者出身卑微,文本配不上經典。編寫者和修訂者同為山西老鄉(xiāng),都是普通秀才,一生籍籍無名,沒有其他政治上和學術上的成就,立意多編砌前人言論,原創(chuàng)不足,屬于“粗制濫造”。這種論調,基本不值一駁。文本作者出身卑微或者高貴,不是討論一個文本自身價值的充分和必要條件。出身論、血統(tǒng)論思想,今天更要不得。至于編輯前人言論,更是這個文本的特點所在,文化需要的就是傳承,沒有對前人的繼承,既沒有《弟子規(guī)》的今天,更沒有中國文化的今天,乃至明天。
第二種批評是社會文化精英們的未雨綢繆論。這些歷經世事和高瞻遠矚的人們,最擔心的是《弟子規(guī)》可能成為權力規(guī)訓的先聲或教條。規(guī)矩的意義一旦變異,自然會成為黨同伐異的“攪屎棍”,讓好不容易贏得的社會公平正義、人身權利重新回到君君臣臣發(fā)揮到極致時候的人身依附關系,回到人成為規(guī)矩、規(guī)訓的奴仆的年代。筆者認為,這一點是所有批評意見中最為懇切、最為卓著的遠見,也最為寶貴最為值得正視。
現如今,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規(guī)矩?!兜茏右?guī)》就是講規(guī)矩。規(guī)矩沒有什么不好,它不僅僅是規(guī)范、規(guī)訓,骨子里,它體現的是人類在漫長的風雨如晦的生存與生活中,積淀、累積的生命智慧與寶貴經驗。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把握人心、人性、天道、自然的一般規(guī)律,做更好的生靈,過更好的人生,讓我們過得更好。不論什么民族、國家,但凡稱得上文明的東西,其最終的意義,都在于要讓人過得更好,把人的價值和存在放在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上,使人更成為人。這是對于文化與文明的一個基本判斷標準。
特別要說明的是,所謂規(guī)矩,應該是經驗與智慧,來自生存和生活本身。而上升到社會層面的規(guī)矩,則更是社會公民集體生命經驗與智慧的結晶。這些源于生存生命層面的寶貴經驗與智慧,以及充分利用這些經驗與智慧,為廣大生命個體謀福祉的共同意志轉化而成社會規(guī)矩。這些規(guī)矩,最后還要落實為個體生命具體實際的真實過程,而遠非來自那些自我授受自我膨脹的權力,更不是??滤赋龅?,權力飛揚跋扈的規(guī)訓與懲罰。
第三種批評是說,《弟子規(guī)》全文1080字,用得最多的一個字是“勿”,有43處之多。背離了儒家精神,是一種成人本位而非兒童本位的文本。這種說法有它的道理,但也不能絕對化。我們只消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問題。
《傅雷家書》,是教育部新課標推薦書目。樓適夷在為其寫的《代序:讀家書想傅雷》中說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名篇。而據葉永烈統(tǒng)計,“從1981年至今已經21次印刷”,“總印數超過了一百余萬冊”[4]。
但《傅雷家書》仍然脫離不了說教與“勿”。如傅雷1954年8月16日晚寫給傅聰的信件中就這樣講:
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子,擱在自己腿上或膝蓋上。你只要留心別的有教養(yǎng)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盤下,叮叮當當的!出臺行禮或謝幕,面部表情要溫和,切勿像過去那樣太嚴肅。這與群眾情緒大有關系,應及時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靜些,表情自然會和緩[8]。
這里面除去深情繾綣之外,仍然是太多的“勿”。因此“勿”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家庭、學校的教育,秉持的一方面是正向的道德高標引導,一方面是底線式的最低要求的規(guī)矩明示。沒有規(guī)矩難成方圓,我們的教育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只有道德高標的宣講,沒有腳踏實地的底線警示。一個好的官員,首先是一個中規(guī)中矩的人。一個好的人,首先是知道什么該干,什么不該干的人?!按髦備D跳舞”,是藝術,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人生最基本的真實狀態(tài)。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是我們的世紀病。
《弟子規(guī)》語言簡練,但道理深刻,充滿人生的寶貴經驗與智慧。比如說穿衣,“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蹦切┇C奇炫富、暴露失體的衣著打扮,正是缺乏基本常識規(guī)矩的表現。說尊敬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苯裉?,那些在大人跟前懶洋洋、牛呼呼,或者半死不活、愛搭不理,凡事無所謂的孩子比比皆是。再如“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動輒父子反目、親人暌隔的情形同樣在我們當下的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如果說,《弟子規(guī)》不是以孩子為本位,我們干的以孩子為本位的事多了,更多的是培養(yǎng)出了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兜茏右?guī)》寥寥數言,直抵真相。教育,需要啟發(fā)、喚醒主體作用,激發(fā)主體能動性,這種主體性,應該體現為自我意識中真、善、美的性情和符合社會共同規(guī)范言行的培養(yǎng)和建設?!靶韵嘟?,習相遠”,《三字經》里就這么說,《論語》里這么說,同樣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弟子規(guī)》確實有很多問題,或者說,值得我們質疑的地方。比如,有人一口氣提出來反對兒童讀《弟子規(guī)》的六大理由:第一,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弟子規(guī)》的語言形式屬文言文,幼小兒童很難接受。第二,從中國優(yōu)秀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角度來講,《弟子規(guī)》中多處內容體現了封建奴化思想,不利于幼兒獨立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從教育方法來講,死記硬背的方式不適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方式。第四,從《弟子規(guī)》核心價值觀來看,它所宣揚的是成人本位、長者本位的價值觀,與現代教育倡導的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背道而馳。第五,用《弟子規(guī)》來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啟蒙,培養(yǎng)不出道德的國民,也讀不出道德的中國。第六,讓幼兒讀《弟子規(guī)》之類的所謂經典,屬于典型的“超前教育”[6]。這些理由,的確不是沒有道理,值得以《弟子規(guī)》為榮為教本的人謹慎對待??傮w來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魯迅的“拿來主義”,是我們理性、恰當對待《弟子規(guī)》以及傳統(tǒng)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應有的態(tài)度和原則。
《弟子規(guī)》或許不是最好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代表性的文本,也或許不是經典,但卻是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代言身份自居的“國學”,在今天,是同時遭遇褒揚和非議之盛,最具象征性的文本之一。
《弟子規(guī)》的尷尬遭遇,上升到“國學”層面,情況如出一轍。
“國學”一方面大熱特熱,成為時代的顯學,但同樣成為眾矢之的,受到了廣泛尖銳的質疑。李零直言不諱,認為“國學”是一個混亂的概念,一個可笑的概念,“國學多國渣”[7]。費秉勛則說“我就不喜歡動不動叫‘國學’,我認為現在已沒有國學了,國學已經消亡了”?!艾F在全國上下稱說‘國學,國學’,都是空喊,是‘皇帝的新衣’”[8]。袁偉時說,“所謂國學不過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準確和不恰當的表達。學術無國界。日本人造出‘國學’一詞,旨在壓抑外來的儒學和佛學影響,抬高本土的神道和武士道。中國人跟在他們屁股后面鼓噪,意欲何為?”[9]林夕說,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學術,可以用一個統(tǒng)一的“國學”概括,可以找出一個統(tǒng)一的宗旨,甚至可以找出一個中心,“國學”就是圍繞著“道”或者“氣”或者什么類似東西,再籠統(tǒng)地造就一個西學,進行一個滑稽的二元對立,這才是對中國傳統(tǒng)學術最大的自我貶低。一代代學人的思考、辯論、砥礪、傳承、變革、書寫,就以這樣的方式,最后被縮水和偷換成“國學大師”的幾本暢銷書。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國學變成了一個筐,里邊裝的盡是些職業(yè)騙子、雞湯廚子、無恥神棍、邪教胚子[10]。許錫良更說,國學就是用來阻止中國民主與法治進程的陰謀,也是用來對抗“以人為本”的陰謀[11]。
對于這種互為敵愾、勢不兩立的狀況,我們在《弟子規(guī)》的遭遇中已經作了分析與說明。黨圣元指出,國學問題“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當然有它比較復雜的社會上、政治上、文化上以及經濟上的原因”。“在對國學的理解和界定上,分歧也是非常大的。當討論的、議論的、對話的各方對所談論的這個對象的概念界定不一致的時候,實際上是會影響到正常對話、正常交流的”[12]。
心平氣和的討論,首先要回到原點,弄清楚“國學”的本義,國學的所指與能指。什么是“國學”?《周禮》有載:“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禮記》也說“國有學”,《周禮正義》說:“國學者,在國城中王宮左之小學也”,指的是國家設立的學府機構?,F代意義上的“國學”概念,興起于清末民初,如1902年梁啟超與黃遵憲的通信中,就提到創(chuàng)辦《國學報》想法。至遲從此時開始,國學之論,大興于天下,舉凡時人諸賢,在千年變局中,紛紛就家國學術存亡之道,各發(fā)己見。而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前,所謂國學,只是一部分人的言說。隨著東歐巨變和蘇聯(lián)解體,國學開始逐漸恢復,成為國人熱議的話題。
“國學”在現代的一般理解,是指中國固有的學問,也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學術研究。20世紀初,人們還用過“國故”“國粹”的概念,它們意義相近但有差別。對于國學的界定,有人以為,國學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世界觀,是“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的理念,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精神等。國粹派鄧實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自有之學也。國學者,與有國以俱來,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須臾離也?!薄皣鴮W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李思輝說,“國學不是游離于國民文化和教育體系之外的‘附著’,而是我們這個民族一以貫之的價值觀、道德倫理觀的思想集合,是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精神和傳統(tǒng)”[13]。這些界定都相對比較寬泛。
現在我們一般提到的國學,可以簡要地概括為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特點的一種學問,它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旨歸。國學的外延,狹義上包括先秦經典及諸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及歷代史學等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14]。廣義上的國學外延,基本上包括了傳統(tǒng)中國的語言文字、經學、史學、哲學、文學、佛教、道教、藝術,加上中國傳統(tǒng)科學技術(包括醫(yī)學、工藝、農學與建筑學)等內容。
但是,國學這樣界定或者說規(guī)定了以后,還有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國學到底是傳統(tǒng)中國之學,還是中國之學?如果是傳統(tǒng)中國之學,那么,現當代的中國學術是國之學,還是西學,或者別的學問?所以,王富仁說,“國學”這個學術概念在迅速擴大著自己影響的同時,也遇到了包括中國現當代諸學科、數學和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具有現代邏輯系統(tǒng)的諸學科及其專家與學者的公開的或心理的抵抗。但是,“國學”既然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學術,就不能將這些學科排斥在自己的范圍之外[15]。
而如果說國學是中國之學,那么,現當代的很多中國學術,又都來自西方,無論理念還是方法,都是舶來之物,現在要將其統(tǒng)統(tǒng)稱之為中國之學,明顯有剽竊貪占的嫌疑,不要說我們不好意思,西方人也不會答應,顯然我們會惹上極大的麻煩。
因而我們可以看到,“國學”之謂,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先天的邏輯缺陷。這是“國學”發(fā)展壯大過程中一個很大的阻礙和困惑。劉夢溪也說:“國學其實也是一個時代的名詞,學術大家們有的有所保留,連寫《國學概論》的錢賓四先生,都說過這個詞前無承繼,將來恐怕不容易成立。馬一浮也說過這個詞不夠恰當”[16]。
當前,學術界對“國學”究竟是什么確實仍然存在爭議。即便是在“國學”是“中國學術”或“中華學術”的國內簡稱的認識之下,一些學者認為,國學是研究中華民族傳統(tǒng)學術文化之源及其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以推動我國和世界學術文化的進步和發(fā)展為目的的科學;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國學應該是“治國平天下之學”。如果是前者,那么意味著國學對于中國學術無所不包。而如果是后者,那么國學指的是治國理政的學問[17]。國學乘著國家大力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機遇,發(fā)展突飛猛進,重要性日益凸顯,以至于社會需求大增,一些先行的高等教育機構都開辦國學專業(yè)、國學院了,但國學到底是什么的問題,如何界定內涵,厘清外延,還遠遠沒有搞清楚。
另一個問題,就是如同道教的產生基于佛教的東漸,國學的出現,則是基于西學的邏輯,而現在的大熱,則是因為中華民族復興夢想的日益成真。這一出發(fā)點,無疑就是一把雙刃劍,既可成事,亦可敗事,既可保衛(wèi)和平,又可能挑起事端。
國學,最簡單的理解,顧名思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和學術。國學,即以區(qū)別西學,是體現了中國人的語言思維與表達的方式,中國人的情感模式、生命態(tài)度、審美傾向和價值判斷及對世界的看法、認識和理解。同時,國學還具有一種潛在的情感色彩和價值評價,有著“它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和學術”“是與我們自己國家、自己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息息相關的”等微妙的含義[18]。國學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一個帶有抵御意義建立起來的概念,在當時,很多學者在“國學”這個學術概念中感到了自己學術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并從精神和文化歸屬上支撐了他們的學術研究。但是,國學的提倡者沒有充分估計到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學術所能夠起到的正面推動作用,而更多擔心的是它的負面作用。在這個意義上說,國學在其出發(fā)點上、立意上,不可否認,有著明顯的排外主義色彩。
國學要發(fā)展壯大,就必須解決自身的邏輯起點問題,要消除排外主義的初始立場。否則,發(fā)展越迅猛,問題就會越多,尷尬亦會越多。
仔細比較起來,關于中國傳統(tǒng)及其繼承與弘揚,最為恰當的一個概念應該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劉夢溪也說:“我更傾向多使用傳統(tǒng)文化的概念,傳統(tǒng)文化的概念比‘國學’更親切普及,更容易被民眾以及外國人所接受。因為每個人都站在傳統(tǒng)的延長線上”[19]。事實上,國家層面的具體行動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兩相比較,“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概念上更準確更具親和力,也更強調廣泛性、包容性。而“國學”更強調學術性和體系性,再加上概念的歷史沿革因素,學術機構就更習慣更傾向于使用“國學”這一概念。
國學盡管遭遇尷尬,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和質疑。但是,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層面的代表,其堅守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自信自強的努力有目共睹,難能可貴。
尼克松20世紀80年代曾揚言:“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zhàn)而勝了?!卞X理群在自己的《追尋生存之根》中,專門談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面臨“釜底抽薪”的危險:“當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對生養(yǎng)、培育自己的這塊土地一無所知,對其所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廝守其上的人民,在認識、情感,以至于心理上產生疏離感、陌生感時,就在實際上失落了不只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家園’……成為‘無根’的人?!币舱浅鲇凇案拘缘膽n慮”,錢理群提出了“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地”這樣的命題[20]。
如何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地?如何認識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前世、今生和未來?如何界定我們是我們,而不是他者?文化血脈便是最好的、最無可隱匿無可混淆的族群、家國的精神標志與基因。而文化自信、精神自強是我們無愧于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寶和制勝之道。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2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xù)和發(fā)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傳承和升華,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yǎng)中國人的文化土壤”[22]。同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最大公約數,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梢哉f,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在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23]。
國學,是中國文化、中國學術的代名詞,是中國文化、中國精神最為核心的、最為重要的精髓和本質。中華民族發(fā)展到今天,是千萬年篳路藍縷錙銖累積的結果。即便一百多年急劇的屈辱,曾經導致中國人對傳統(tǒng)的質疑,甚至改弦更張選擇導致千年之大變局,但是,放棄自己,走別人的道路,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不應該是我們的選項。不論西方文明,還是馬克思主義,都必須落實到、熔鑄于實實在在的中國土地和中國基礎之上。
國學要傳遞給今天中國人的,毫無疑問,應該是生而為中國人的精神自豪、文化自信,以及千百年來在大自然的風雨飄搖和人世間的血雨腥風中毅然坦然的生存策略、智慧的自信和勇氣。
國學的價值與意義,使命重大而光榮,那就是——撫慰我們的鄉(xiāng)愁,安放我們的今生,引領我們的未來。
李零說得好:“研究傳統(tǒng),我們應該有充分的自信……對中國傳統(tǒng),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們的天是中國的天,地是中國的地,人是中國的人,根本用不著氣短。我們的文化資源,世界任何地方都比不了。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面對著有血有肉的中國生活,用中國人的語言、中國人的體驗,寫中國自己的歷史,這是最大的優(yōu)勢”[24]。
作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承載者和傳播途徑,在21世紀的中國社會精神文化建設中,國學不能缺位。目前,國學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越來越多地凸顯在當代文化建設的現場,凸顯在當代中國人文化生活的現場。但是,發(fā)展國學,應該以強烈的文化自省精神貫穿始終。
其一,我們首先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重視和發(fā)掘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絕不是為了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代替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基于歷史和現實、理念與實踐的全民族的共同選擇。馬克思主義是當今最先進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是指導我們事業(yè)的基本理論思想。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實踐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為了使馬克思主義理論精髓和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高度融合、會通,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其二,發(fā)展國學,更不是復古式地完全回到傳統(tǒng)文化。文化上的復古主義在中國有漫長的歷史,但是,人類社會的車輪滾滾向前,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文化上的復古和政治體制上的復辟均是沒有出路的。1840年以來的中國實踐更表明,僅僅依靠傳統(tǒng)文化,在當時條件下不能使中國強大,不能使中國現代化,不僅不能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面,甚至有被驅逐出世界民族之林的危險。在今天,更不能期望僅僅依靠傳統(tǒng)文化就能為我們提供一條別樣的現代化道路。我們重視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國學,只是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有益資源,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前提下,保持民族特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其三,對以發(fā)展國學為幌子,開歷史倒車,近乎無聊的行徑,我們更要高度警惕。海外提倡國學最賣力的所謂新儒學派甚至提議改造國家機構:由通儒院、國體院和庶民院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儒學之徒組成通儒院,孔子后代繼承國體院領袖,大眾選舉產生庶民院。權力機構的最高原則是“保護儒家神圣合法性的首要地位”[25]。甚至有強調以孔子紀年的。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韓星的文章《白鹿原、〈白鹿原〉與儒家文化和關學》,原載于2016年第3期《孔學堂》雜志(中英雙語),在文章的最后,就用了雙紀年——孔子二五六七年丙申臘月十三日丁酉,公元2017年1月10日??禃怨庖蚕矚g這樣。還有提議以黃帝紀年的。諸如此類近乎夢囈的腐朽做派,盡管讓人作嘔,但因為打著“我們”“國粹”的旗號,并非絕對沒有市場,我們要有清醒的頭腦,堅決反對。
其四,要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諸多負性因素有足夠的認識。國學也好,傳統(tǒng)文化也好,來自悠長的中國歷史,其中混同了太多的糟粕和垃圾,其中的問題多多,負性因素多多,陷阱多多。我們知道,魯迅講過的“吃人”的歷史,柏楊講過的“醬缸文化”,李宗吾講過的“厚黑學”,以及那么多的生殺予奪、欺凌跋扈,甚至無恥下作,包括張鳴所說《二十四孝圖》里半是矯情半是絕情,無一不是傳統(tǒng)文化,國學中的重頭戲碼。只有徹底剔除了所有非人性非人文的殘渣余孽,國學和傳統(tǒng)文化才可能煥發(fā)生機。
其五,推廣國學的最大的危險,還在于先天邏輯問題可能導致負性結果。那就是,極端主義的國學,必將導致在對外關系上,唯我獨尊、目空一切、夜郎自大,對內文化建設上尊圣宗經,社會層級上講究尊卑等級,這種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毫無疑問會禁錮甚至敗壞人們的精神思想和社會創(chuàng)造力。事實上,國學雖刻意區(qū)別于西學,但實質上是“國將不國之學”,不中不西之學,不新不舊之學??梢酝埔?,過分強調區(qū)隔,甚而惡意競爭對抗的結果,完全有可能使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學術所能夠起到的正面推動作用,因為極端民族主義排外主義的刺激,非但沒有彰顯出來,反而引起反彈,增加了國家、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阻力與危機。
其六,“國學”教育與公民教育課融合,更為有利于現代少年兒童的成長。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李澤厚提出,公民教育課程比《三字經》重要。公民教育課程是現代社會中培養(yǎng)合格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倫理秩序的課程。作為未來的公民,如何讓孩子講理性、守秩序、尊法律、護公物、明權界、別公私,以及具有自由、平等、獨立、人權等等觀念,這是現代教育必備的功課。《弟子規(guī)》《三字經》等傳統(tǒng)典籍宣揚孝親敬師、長幼有序、勤奮好學、尊老扶幼、借鑒歷史、重視經驗等等,同樣是人之為人的優(yōu)秀品質。公民教育和“國學”教育要做的,就是使此兩者古今會通,和諧交融,助力青少年成長。而兩者之間可能的差異或沖突,應結合現代實際生活的需要進行整合與揚棄??傊?,“國學”教育與公民教育課必須以現代生活為基礎和依據,合乎現代法治和現代社會性道德的約束。
國學需要給21世紀的國人提供文化自信,前提是對國學的優(yōu)缺點有足夠的自察與自省。同時,發(fā)展國學,國學應有的文化擔當,應該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獨特自立的文化使命擔當?!睹駡蟆返?號所載《國學講習會序》中說: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立者也[26]。1935年1月10日在《文化建設》上發(fā)表的《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一十宣言”)指出: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征,必須從事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27]。要“用批評的態(tài)度,科學的方法,檢閱過去的中國,把握現在的中國,建設將來的中國”[28]。
學以致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之一,20世紀初的學者們,在談論國學的時候,就是為著奮發(fā)圖強的,為著中國人的,以及中國人的家園的生存與建設的。現代意義上的國學,更應該具有一種強烈的現實品格。這一現實品格,最主要就是甄別傳承好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建設發(fā)展好數千年一脈相承的、獨一無二的、有鮮明中國印記的文化模式和類型。
第二,與世界文化和諧共存的胸襟與擔當。國學,或者說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今天的意義,絕不是虛構過往的輝煌,炫耀曾經的榮耀,更多的是基于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塊土地上的現代化建設,基于中華民族、華夏文明在地球村這個命運共同體和諧發(fā)展中的價值與貢獻。我們既不能數典忘祖,也不能抱殘守缺,而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貢獻出屬于東亞文明的中國經驗、中國智慧,進而作為一個未曾中斷的文明獨有模式,為人類文明邁上更高的臺階作出應有的努力。這就意味著,國學需要以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形態(tài),面對世界文明的各種形態(tài)以及各種挑戰(zhàn)。唯其如此,才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充分體現出中華文明的胸襟與超越性。
同時,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世界也好,社會也好,人心人性也好,都是復雜多面多元多層次多結構的,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學說知識技能,或者文化文明,能夠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多元共存,多極發(fā)展,這是世界、人類存在的本相。國學,在體現傳統(tǒng)文化的特征與價值的同時,更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和異己的思想、文化、學術派別的質疑、批判、競爭中求得發(fā)展,但這絕不是相互歧視、壓倒、顛覆和消滅,而是可以在論爭中相互溝通,實現彼此的了解、同情和理解”[29]。
數十年來,改革開放作為基本國策,其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我們進入世界的大家庭,用世界的眼光來看中國,不脫離開世界大勢世界潮流來孤立地考慮自己的問題”[30]。
盡管人類在各個層面,包括文化方面、文明方面有很多不同的東西,但在基本的生存、發(fā)展、普遍性的基礎價值,乃至精神上追求美好人性修養(yǎng)等等方面,人類的共同之處超過不同之處,遠遠不是簡單地以地域、種族、國家、民族就能截然分割區(qū)別的。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是一種最低級粗暴最不負責任的認知和判斷。國學要發(fā)展要被認可被尊重,前提是,“當前我們重建傳統(tǒng)的過程當中,一定不要忘記我們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個成員,人類文明當中一些共性的東西、共相的東西,我們也不可以例外”[31]。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文明的共相比異相多。而從建設的、發(fā)展的眼光看,文化“求同”比“立異”更重要得多。
曾經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觀點或說法,認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國文化一個極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品質,被聯(lián)合國認可,可以修正西方文化中的利己主義傾向。然而,事實是,各種文明幾乎都有類似的格言。猶太教如是言:“你不愿施諸自己的,就不要施諸別人?!庇《冉踢@樣說:“你自己不想經受的事,不要對別人做”?!妒ソ洝ぢ芳痈R簟吩疲骸澳銈円獎e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他們?!蹦潞蹦略唬骸澳阕约河X得什么是痛苦,就該想到對別的所有人來說它也是痛苦”[32]。各種真正意義上的文明,各民族人民的基本人性在最高意義層面來講,應該是相同相通的,中國人沒有什么特別。
東西方文明各有參差,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簡單的設計以此代彼,以彼代此,均是一種無知因而無畏的妄想。國學要有與世界多樣性文化和諧共存的胸襟與擔當,努力促進東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補充。通過文明對話,取長補短才是今日世界和諧、和平的發(fā)展之道。
社會學家費孝通的主張體現了中國學問的博大與精深和中國智慧的審美新境界。他認為,各種不同的文明都“各美其美”,但是最好的是能做到“美人之美”,進而如果是“美美與共”,那就能達到“天下大同”[33]。
今天,包括通信、交通在內的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地球成為一個小小的村落,地球人的興衰成敗從來沒有被如此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化、世界文明的明天與未來作出獨特的更顯中國智慧中國風范的貢獻,這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國學在當下的現實擔當。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英國人湯因比曾說:“中國有可能自覺地把西方更靈活也更激烈的火力,與自身保守的穩(wěn)定的傳統(tǒng)文化熔為一爐。如果這種有意識、有節(jié)制地進行的恰當融合取得成功,其結果可能為文明的人類提供一個全新的文化起點”[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