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當中,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僅僅通過大量機械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可是,教師要想徹底地改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就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不應該只停留在為算而算的數學教學模式上,而應該有效地對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善。本文通過對小學低年級數學的計算教學進行研究和分析,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關鍵詞:計算能力;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引言
在新課改深入實施中,多元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增加,比如強調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情景教學法、自主教學法的應用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當前的教學理念,也相應提升了教學質量。但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并不完善,還存在教學方法固化、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實踐應用能力薄弱等問題,這制約了小學數學教學的進步,同時也無法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計算素養(yǎng)。因此,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尋求解決策略,更好地提升計算教學的效果。
1、提升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必要性
計算是現代人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數學方法。小學階段的計算主要有整數計算、小數計算、分數四則運算和混合運算等。而學習計算的過程,實際上是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數和計算的概念、法則和公式間均有聯(lián)系,數學概念、法則與公式的引入,是一個抽象、概括、判斷以及推理的思維過程。數學知識具有非常強的系統(tǒng)性,比如,整數計算方法都未能學好,那么小數的計算就難以學好。因此,計算教學應以新舊結合為基礎進行講授,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2、提升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幾點思路
2.1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基礎
教師要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就必須一步一步地積累學生的數學基礎計算能力,讓學生通過不斷地進行計算題目的訓練來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每節(jié)課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之前,教師就需要幫助學生做好相關數學知識的心理準備以及預習準備,使學生能夠以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另外,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之前,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口算訓練。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對于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這節(jié)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在預習之前就應當有效地對課本知識進行歸納和整理,準備一些關于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內容,并讓學生在預習完課本內容之后進行口算問答。這樣,學生在學習三位數加減法之前就有一定的計算基礎,也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數學計算基礎。不僅如此,每當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之前,教師就應當明確地要求學生對即將學習的新知識進行提前預習,并且采用以往知識的學習方式對新知識進行歸納學習,讓學生充分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準備。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充分激發(fā)他們對數學計算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習更深層的數學題目奠定堅實的基礎,并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以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他們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2創(chuàng)新計算教學方法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重要來源,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以及效率的理想催化劑。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如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應注重激發(fā)學生計算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計算訓練形式,努力讓學生體會到計算的有趣,從而實現提高其數學計算能力之目標。比如,靈活應用算珠、計算器和木棒等輔助性工具,指導學生全面完成計算任務。對于“9+3=?”,可嘗試讓學生運用“數一數”木棒數量的形式來計算,提高學生計算的積極性。又如,利用學生喜歡表現和要強的特點,靈活運用競賽式口算來提升學生參與計算的主動性,并及時給出相應的解題技巧和思路,必要時還可直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競賽。運用這一方式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并增強其合作意識。
2.3有效應用評價手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盡管評價反饋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普遍應用,但從根本上來說并沒有發(fā)揮它的價值。一方面評價反饋的方式和內容較為單一,更多只是停留在成績和作業(yè)上;另一方面評價反饋應用不夠深入,只局限在言語上,而不深入探究,學生在這種情況下無法從計算教學中獲取足夠的自信心,并積累豐富的經驗。所以,在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要特別強調評價反饋的應用,充分挖掘它對學生的影響力,并在不同的方面進行體現。首先,拓展評價反饋的內容,在成績、作業(yè)的基礎上,對學生計算的思維、計算的效率、計算的質量等要素給予恰當評價,使學生可以對個人的數學能力形成準確的認識,從中獲取自信心,進而為整體的進步提供有效動力。其次,要對計算教學中評價反饋的方式進行優(yōu)化,除了教師語言上的評價,還需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展開反饋和評價。即針對教學中計算存在的問題和收獲,學生可以自主展開評價和交流,總結出具體、正確的計算模式,教師在其中給予恰當的指導,使得學生自主評價反饋的過程得到完善。
結語
總之,計算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非常密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也要善于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發(fā)散聯(lián)想,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掌握得更加靈活牢固,同時教師也要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知識重難點講解,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促進學生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為學生再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魏志雄.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0(34):195.
[2]王樹功.多樣化教學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教學探究[J].情感讀本,2020(12):28.
[3]宋良霞.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11):147.
[4]崔曉玲.關于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4(11).
[5]宋園園.智慧教學:奏響計算教學的有效樂章: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現狀掃描和策略探尋[J].小學教學參考,2014(5).
貴州省安順市第五小學 貴州省安順市 5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