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丹玫
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構建‘互聯(lián)網(wǎng)+’條件下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發(fā)展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惫膭罾蠋煂⑿畔⒒侄芜\用到教育教學中。如今,人們頻繁使用QQ和微信等IM工具。這些工具具有實時、交互、儲存、延展等特性,可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各種數(shù)字化資源。將它們運用到“交際語境習作”教學之中,能變革教與學的方式,提升教學實效?,F(xiàn)以五年級《種植向日葵,寫觀察日記》教學為例,談談相關的理論依據(jù)、做法與實效。
一、基于IM工具,設計交際語境習作任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以《種植向日葵,寫觀察日記》教學為例,這是一項五年級暑假語文學科實踐性學習活動。具體任務如下:1.利用假期開展種植向日葵的實踐活動。2.假前一周,在QQ學習群里討論設計《我的向日葵日記》的參考模板。3.借助QQ空間,用文字+拍照(錄視頻、音頻、繪圖等)的方式做觀察記錄,完成《我的向日葵日記》。每周自選兩日記錄上傳到班級微信小打卡程序里,同時閱讀同學的打卡內容,進行點贊。4.逢周六上午9至10點,登錄班級QQ群進行分享與學習。
二、運用IM工具,實施交際語境習作教學
(一)激趣與驅動——運用IM工具創(chuàng)設交際的語境
以本次習作教學為例。習作前,教師設計以下驅動環(huán)節(jié):1.分組在QQ群里討論如何制作《我的向日葵日記》。2.各小組將日記模板共享到班級群里,互學借鑒,修改本組的模板。學生們的熱情就被點燃了。有一個小組模板中包含“植物名片”“植物花語”“種植時間軸”“種植準備”“圖文日記”“局部觀察”“心得體會”等環(huán)節(jié)。其他小組閱讀后大受啟發(fā),紛紛修改設計。完成這本電子日記,并向同學們展示成果,成為了學生參與下一階段學習活動的巨大動力。由此可見,借助QQ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的交際語境,以任務作為驅動,能激活習作動機,進一步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通過交流互動還解決了從哪些方面進行搜集與觀察,即“寫什么”的問題。
(二)觀察與記錄——借助IM工具完成在線儲存
QQ空間具有儲存多種類數(shù)據(jù)信息的功能,且便于查閱與取用。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QQ空間分類儲存觀察所得,不斷豐富習作素材庫。本次習作,教師引導學生在QQ空間開設“我的向日葵日記”欄目,堅持記錄觀察結果。學生以文字加照片等方式來記錄。還有學生運用延時拍攝,錄下了小苗破圖和花瓣綻放的過程,成為極好的習作素材。同時,學生們通過相互訪問空間,實現(xiàn)了素材的共享。
(三)表達與建構——依托IM工具實現(xiàn)交際語境要素之間的連接
1.群組交流,觸發(fā)靈感。運用QQ聊天組功能,交流觀察實踐的收獲與心得,激發(fā)表達欲望。這樣能使交際語境要素之間的思維鏈式發(fā)生反應,譬如:生1展示文段(即“語言”),生2(即“讀者”,)閱讀并發(fā)問或反饋評價,促使生1進行思考回應(反思表達的“目的”)并作出調整。以本次習作教學為例,在種植與觀察記錄的過程中,學生時常自發(fā)組織QQ群組交流。如:一個學生看到同學們的種子都發(fā)芽長葉了,但自己的沒有發(fā)芽,便在QQ群里提出了疑問。其他同學紛紛在線為其解答。
2.在線打卡,展示互動。心理學研究證明,外界的肯定與贊賞,是持續(xù)寫作的強大動力。教師可運用微信的小打卡功能,引導學生多種方式展示習作素材或習作中的階段性成果,以此獲得同伴關注,收獲成功感。以某日小打卡為例:學生5(上傳文字+照片)打卡:今天,向日葵又長高了,中間的兩片葉子也慢慢張開來。小葉子已經快1厘米長了,上面還有一些細小的毛。可能是繩子太長了,或是綁太松了,向日葵又倒了下去。我把繩子又提高了一點,將它恢復了原狀。師:細小的絨毛觸感如何?生6:摸上去毛茸茸的,怪癢癢的。師:挺不錯的接觸體驗。生7:老師快看我的打卡,我也用了觸覺,還有嗅覺呢。師:好期待!立刻就去看!……
3.點贊支持,收獲成功。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地獲得習作的喜悅,教師運用微信小打卡程序里的點贊功能,進行投票。再通過教師QQ空間的“優(yōu)秀作品巡禮”日志展示出來。多一個展示平臺,就讓學生多一分機會展示自我,收獲成功??v觀上述過程,借助IM工具開展習作教學活動,教師除了必要的組織與引導之外,多數(shù)時間隱沒在學習活動背后,將學習場教給學生。學生自由寫作,互為學師,嘗試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四)評價與修改——借助IM工具實現(xiàn)“教”“評”促“改”
1. 主題式展示:他山之石,微課授法 。教師可組織主題式展示,引導學生自我參照,同伴對比,學習借鑒,小結提升。教師可收集典型的個案作為素材,設計習作指導微課。關于習作方法的引導也主要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實現(xiàn)。 寫種植日記活動的第一次主題如下:展示主題:請摘錄日記中運用多了種感官進行觀察的片段。賞析評價:運用了什么感覺器官,為什么?觀察結果怎樣?用了什么方法表達?效果如何?教師先將本次主題的在線文檔上傳到QQ群里。學生根據(jù)主題,從日記中篩選出相關的語句,復制粘貼到文檔中。教師收集了學生作品后,就可以從中選取典型素材,錄制“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的微課,上傳至QQ共享文件夾。學生根據(jù)個人需要下載學習。這樣就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2.成果展評:賞析共議, 感受成功。教師可以運用在線文檔編輯功能,分享佳作,進行隨機式的片段賞析。學生在QQ上打開文本即可進行閱讀與評析。這樣也給學生多搭建了展示平臺,鼓勵每一位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和自主修改,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多種形式展示習作成果。如:PPT、照片配文、音頻+照片、剪輯微視頻、電子日記冊等。
實踐證明,在實施交際語境習作教學時,運用IM工具,充分發(fā)揮其各種功能,能連通各交際要素之間的通道,為學生搭建溝通交流、保存展示、賞析評改的平臺,較好地提高習作教學的實際效益。
【本文系廣州市海珠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立項課題“利用IM工具提高習作教學實效的研究”(立項號:2018C043)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