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朱華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育方法,他非常重視在教育過程中的“做”,因為只有動手去做了,親自去體驗了,才能夠?qū)W習,只有去做了,才能夠積累知識,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目的是要解放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即解放兒童的頭腦,讓兒童自己去思考體會;解放兒童的雙手,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去行動;解放兒童的眼睛,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看到這個世界;解放兒童的嘴巴,讓他們張開自己的嘴巴表達自己的想法;解放兒童的空間,不要一直把他們放在一個空間,要讓他們走出去;解放兒童的時間,建立他們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有自己的時間支配意識,成為時間的小主人。
1.保證游戲時間,引導主動探索,給幼兒更多成長空間
游戲是能夠激發(fā)幼兒潛能和天賦的活動形式,而且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與智力水平要超過平時,因為他們能夠感受到在平時生活中不容易感受到的存在感和自豪感。教師在組織游戲時,不能因自身能力有限就將幼兒禁錮在游戲中,除了要把控游戲方向與規(guī)則外,在提升自身組織教育能力的同時,給予幼兒足夠的時間以及充分自由的探索空間,才能將游戲效果發(fā)揮到極致。
比如:“跳房子”是非常經(jīng)典的游戲,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還能夠增強幼兒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第一輪游戲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游戲分享,引導幼兒分享自己在游戲中的感受,或是說一說自己在游戲中的觀察,最喜歡誰,誰跳得最好,為什么?分享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是否有其他適合跳房子的圖案,并在不斷的體驗與調(diào)整中形成新的游戲圖案。
2.引導幼兒親自動手,參與游戲材料的制作
幼兒的游戲類型豐富,材料多種多樣,玩法也非常有創(chuàng)意,而游戲材料有的是教師手工制作,有的則可以就地取材,比如石子兒、木棍兒等,這些游戲材料不僅好用,而且經(jīng)濟實惠。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游戲材料的具體情況,讓幼兒參與到游戲材料的制作或篩選中,不僅能夠發(fā)揮他們的動手能力,增強游戲的參與感,還能調(diào)動幼兒的多種學習感官,提升綜合能力。
比如:“老虎吃小人”屬于棋類競技游戲,游戲過程中需要很多棋子。教師拿來小石頭當棋子,幼兒玩得非常開心。教師抓住時機,引導幼兒思考還有什么物品可以拿來玩這個游戲。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幼兒去到區(qū)角、戶外等地方研究適合該游戲的材料,最終確定使用瓶蓋、紐扣、杏核、貝殼和筆帽制作新的游戲材料。因為有了自己動手制作材料的經(jīng)驗準備,所以幼兒的參與感非常好,每個人都沉浸在游戲中,提升了游戲的整體效果。
3.解放幼兒頭腦,不用對錯來約束幼兒
幼兒對游戲充滿了期待和渴望,參加游戲活動時要比平時更加興奮,幼兒的天性也在游戲活動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有一些教師在游戲活動當中要求非常嚴格,幼兒必須完全按照教師的思路來進行游戲,否則就是錯誤的,教師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能否順利完成游戲上,而忽略了游戲本身帶來的教育價值。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幼兒對于游戲活動的興趣,也無法發(fā)揮游戲真正的教育價值。在游戲活動中沒有絕對的錯誤和正確,教師不應用所謂的對錯來約束幼兒,只有允許幼兒有不同的想法需求,留給幼兒足夠的思考和探索空間,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才能夠讓游戲更有意義。
大班戶外體育游戲“小熊過橋”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教師組織幼兒玩過橋的游戲時,大家都非常興奮,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多走幾次,但是必須要等待上一名幼兒從獨木橋上走完,下一名幼兒才能上去。大家都比較著急,其中一名幼兒提出:“老師,能不能兩個小朋友手拉手,同時過獨木橋?這樣不就能快一點兒走完了嗎?”對于這個提議,很多幼兒也表示贊同。于是教師仔細思考過后,調(diào)整了游戲方案,根據(jù)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想法,設(shè)計出了并排的兩條獨木橋,滿足了兩名幼兒手拉手分別站在各自的獨木橋上并排通過的需求。經(jīng)過實驗,這種過獨木橋的方式非常好,既可以鍛煉幼兒之間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又能推進游戲活動的進程,增加了每人游戲的時間。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在游戲中教師不僅要給予幼兒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在最好的狀態(tài)中進行游戲,還要注意幼兒的游戲參與度,引導幼兒參與游戲材料的制作,尊重幼兒的個性化創(chuàng)意表現(xiàn),不要用固定的游戲模式約束幼兒。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為我們提升游戲效果做了航向指導,影響著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