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闖
摘? 要:為了最大限度提升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實效性,通過將深度學習策略合理的應用到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去理解相關的物理本質規(guī)律,切實增強初中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本文通過具體論述初中物理教學中深度學習的運用策略,堅持從多個角度切入,逐步進行深入探究,從而達到強化初中學生物理水平的目標。
關鍵詞:初中物理;深度學習;深入探究
正所謂深度學習的概念其最早來源于人工神經網絡。通過將深度學習策略合理地應用到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這樣便能夠讓低層特征逐步朝著抽象的高層特征表示,合理采用數據的分布式特征,促使初中學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點,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一、堅持從單元的整體內容導入,明確物理的深度教學目標
課堂導入作用主要是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點,注重各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促使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網絡。因此,為了切實保證初中物理課堂的深度學習效率,便需要教師始終立足于物理學科體系的高度上進行深入研究,注重對物理教材內容的二度消化,準確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夠設計更加準確的深度教學目標。例如,在“密度”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因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關于質量的相關知識點,所以在運用深度教學策略的時候,教師則可以先設計導向性的學習目標,即讓學生真正懂得什么是物質的密度?你是如何才能夠歸納出這個物質的密度呢?物質密度的單位和計算公式分別是什么呢?在查詢密度表的時候主要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呢?如何才能夠計算出無法直接測量物體的質量或者是體積?這樣通過以明確的教學目標為指導,促使學生在后續(xù)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并能夠準確把握質量、體積和密度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夠為學生在后面應用密度知識點做好良好的鋪墊。同時,通過設計問題式的導入目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促使學生在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時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這樣能夠為保證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設計生活化的物理問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初中物理提問,其應始終秉持“激趣—創(chuàng)景—啟發(fā)—探究”的方式與原則。而所謂的激趣,即通過生活物理的前景,讓學生用剛學過的物理專業(yè)知識進行解答,例如,在講初中物理“吸熱和散熱”一課時出一個問題:炎熱的夏季為什么吹電風扇感覺涼爽?請你們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答。有的學生面面相覷,也有的欲言又止。對于此種物理現(xiàn)象,學生均親身感受過,但若要求其用物理術語來回答此問題,便往往讓學生感受困難。對此,教師便可給予適當地提出,如“吸熱與散熱”的相關知識能否回答以上問題?至此,學生紛紛表示,在電風扇的作用,因使得汗水表面的空氣流動加快,因而也相應地加快了汗水的蒸發(fā)速度,而蒸發(fā)過程將吸收熱量,故人體溫度也將隨之下降,這便是吹電風扇會使人感到涼爽的主因。
又如,當夏天開空調時,有時會有水滴落下的現(xiàn)象。請嘗試以物理知識來進行解釋?面對此問題,學生此前已然學習過相關方面的知識,繼而在回答問題過程中亦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諸如此類物理現(xiàn)象還有許多,諸如蒸汽燙人比開水更厲害? 還有在青藏高原上為什么水沸騰了卻達不到 100 攝氏度呢?等問題,這些都是源自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當教師提出此類問題時,不僅能切實激發(fā)學生好奇,且能促進學生思考,繼而確保了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
在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堅持以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理論知識作為主要的導向,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并針對相關的問題找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緊密結合物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構建良好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不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物理知識點研究的過程,促使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例如,在學習“力與運動”的知識點時,老師可先讓學生探究力和物體運動狀態(tài)之間的定量關系,并讓學生積極地進行猜想,利用實驗展開驗證,最后再根據實驗得出結論。這樣學生在自主實驗的過程中不但能夠鍛煉探究能力,而且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如拉力大小如何確定?摩擦力如何平衡?為什么會出現(xiàn)數據誤差?實驗為什么會成功?這樣通過將探究方式作為學生掌握物理知識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能夠讓學生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探究能力,從而最大限度提升初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促使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
四、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深度學習興趣
(一)設計新奇的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深度教學策略時,教師通過設計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物理實驗,能夠將學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中主動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點。例如,在“白熾燈的工作原理”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物理認知水平構建實驗情境,即:任取一根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用的筆芯,再將這節(jié)干電池與筆芯連通,這時鉛筆芯則會先變熱之后再變紅,隨后會變得越來越紅,直到發(fā)出非常耀眼的光芒。通常學生會對這種現(xiàn)象表示非常驚訝,從而將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起來,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深度學習。
(二)營造輕松的實驗情境,促進學生參與深度學習的熱情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身心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中,所以為了切實保證初中物理深度教學的實效性,教師便可以通過設計具有一定深度性的物理游戲來營造輕松有趣的實驗情境。這樣學生們在輕松的實驗情境中便能夠主動參與深度學習。例如,通過設計“漏斗吹乒乓球”等小實驗的時候,便可以積極組織學生自主參與到小制作活動中,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玩耍的過程中真正領悟到物理思想。
(三)創(chuàng)設具有懸念的實驗情境,誘發(fā)探究激情
通過在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具有懸念式的實驗情境,這樣便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來,讓學生真正明白自己的學習需求,以此誘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大氣壓強”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設計“在大試管中插入小試管”的實驗情境,這樣在插入半個小時的時候再將試管同時倒立,而小試管則不會隨著大試管中所流出的水往下面掉,反而呈現(xiàn)出不斷上升的情況。這樣在整個小實驗的過程中充滿著魔力,這樣能夠將學生的探究激情充分誘發(fā)出來,以此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這個物質知識,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總之,通過在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采取深度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的課堂情境,優(yōu)化物理課堂教學過程,這樣便能夠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探究,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從而最大限度提升初中學生的物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管小雯. 促進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教學模式初步研究[D]. 蘇州大學, 2015.
[2] 白孝忠. 阻礙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教學行為與改進建議[J]. 物理教師, 2017(2).
[3] 杜興強. 阻礙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教學行為與改進建議的綜合研究[J]. 學周刊, 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