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貴
摘要:小學組織教學,對課堂教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組織教學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我們在一堂課的課前、課中、課后都要精心安排組織教學,主要從建立好師生關系,建立課堂規(guī)范,認真準備每一堂課等方面進行設計。
關鍵詞:組織教學、師生關系、課堂規(guī)范、精心準備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4-507
教學組織形式,是指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所采用的行為方式的總和,是達到教學目的的手段。
小學階段,教師除了有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責任外,還肩負著培養(yǎng)孩子品行習慣的重要使命。而組織教學正是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的重要一環(huán),良好的組織教學是上好一堂優(yōu)質(zhì)課的前提,沒有良好的組織教學,課堂教學無法順利開展,學生也不可能更好地從課堂上獲取知識,由此可見,組織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具體來看課堂組織教學主要由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良好的組織教學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專注。深入?yún)⑴c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作為一線教師都知道,如果一個課堂組織教學不好,大部分學生在開小差,那縱然我們教師的教學再精彩、再巧妙也無濟于事,因為學生根本沒有參與其中。而良好的組織教學像一只無形的手,時時刻刻幫助我們糾正著學生的行為,讓其不能開小差,并使其大部分時間都關注于教學活動,并深入?yún)⑴c其中。
第二,良好的組織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課堂教學作為小學學生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小學階段的整個學習。因此,我們要將小學階段的這個主陣地抓好、建設好。而抓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就是抓好組織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課堂上的良好學習習慣。小學階段,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時間特別長,課堂上的組織教學抓好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習慣也就培養(yǎng)好了,基本上學生的其他學習習慣也培養(yǎng)好了。也可以這樣說,我們通過良好組織教學,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也培養(yǎng)了學生其他的學習習慣和大部分生活習慣。
第三,良好的組織教學有利于學生的深度思考。
我們都知道深度思考需要安靜,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嘈雜的課堂,學生的思維怎樣展開。課堂教學中常常需要學生思維靜靜地展開,而良好的組織教學可以使學生在需要安靜時保持安靜,需要交流互動時深入交流互動,從而達到相互啟發(fā)深入思考的目的。
通過以上闡述,我們已經(jīng)知道組織教學是如此重要。那么,在我們的實際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做到一個良好的組織教學呢?
第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健康和諧發(fā)展的重要保證,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條件。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取決于教師的素質(zhì)修養(yǎng),教育觀念和教育水平,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在教育過程中實現(xiàn)的,這有賴于教師、學生、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配合。但由于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矛盾的主要方在教師。
那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1、理解、尊重和信任學生。美國教育學家羅斯福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詳?shù)恼n堂氣氛。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參與者,專制壓抑的課堂氛圍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即有助于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靈感。
2、發(fā)揚教育民主,教師要認真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而不能以“權威”自居。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zhì)疑,發(fā)表不同意見,尊重學生的看法。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保證學生具有安全感。討論協(xié)商的方式解決意外事件,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不同想法,營造民主的教育氛圍。
3、關愛每一個學生。
愛是極富有感染力的,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愛才有教育、有興趣才有學習。學生的課堂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任課老師的喜好程度。如果我們想要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想要分享他們的想法與感受,我們就應使學生感到他們獲得了情感上、智力上和身體上的安全和關愛。
第二,建立課堂常規(guī),形成規(guī)范學生課堂行為的標準。
建立必要的教學常規(guī)是組織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遵守課堂教學秩序的行為依據(jù)。怎樣建立課堂規(guī)范呢?
首先,我們要和學生一道制定課堂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獎罰分明。鼓勵為主,懲罰為輔等特點。提到懲罰,有人會想到體罰和變相體罰。這里說的懲罰和體罰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在現(xiàn)代教育中,獎勵是孩子成長不可缺少的,但沒有懲戒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合理的懲罰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形成孩子堅強的性格,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能增強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偉大的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普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犯了錯誤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但他們之所以受罰,并非因為他們犯過錯,而是為了要使他們不再犯。”
比如我們可以給每個人先設定個課堂表現(xiàn)基本分100分,上課積極思考、舉手回答問題的加2分。上課紀律好,沒打開小差,沒小聲說話的加2分。小組交流認真,深入探討并得出正確結(jié)果的加3分,課堂上作業(yè)書寫工整的加2分,認真思考有難度的題目并做正確的加3分……,上課開小差減1分,書寫差減1分,小組交流不積極減2分,被老師點名減2分,作業(yè)不認真減2分,作業(yè)未完成減3分……
其次,課堂規(guī)范制定得雖然好,但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執(zhí)行體系,課堂規(guī)范也只能是一紙空文。所以課堂規(guī)范制定出來,我們就要搭建相應的執(zhí)行組織。全班分為6~8組,每個組設組長一名。主要負責每個組的加減分。設班長一名,主要負責各組長和全班的加減分。選出來的班干部一定要做到品行端正、公正、公平。再給個人和小組加減分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設計競賽,每一次作業(yè),每一次上課,作業(yè)完成好的前三個組加分,每一堂課積極思考,勇于發(fā)言,紀律最好的三個組加分,學生受年齡特點的原因,很喜歡比賽,這種激勵形式一出,學生都爭相競爭、課堂組織教學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認真充分準備好每一節(jié)課。
我們經(jīng)常說,不打無準備的仗,只有我們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課堂才能組織高效教學。
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1、精心備課。
組織教學有序、高效的課堂離不開教師的精心備課,只有做到精心備課,教師對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以及教學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做了充分的準備,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方案,我們的課堂教學才不會出現(xiàn)無法應對的情況,才會避免課堂教學出現(xiàn)不暢的情況。精心備課還體現(xiàn)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符合知識的內(nèi)在規(guī)律,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等方面。只有做了精心準備和認真思考,課堂教學才能高效展開。
2、教師教具的精心準備。
教師教具的準備包括實驗器材、圖片、展示模型、課件、多媒體……等等,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一個解題思路我們無法用語言講述清楚時,我們展示一下圖片,或用課件動畫演示一下,學生一下就明白了。所以,教師對教具做精心準備,可以在課堂組織教學中避免冷場、浪費時間,從而更高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3、學生學具的準備。
課堂上除了教師講解以外,學生自動探究,在新教學理念的要求下占比越來越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大多數(shù)時候都會用到各種各樣的學具。提前讓學生準備學具,可避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因沒有學具,而無法開展探究。
4、保證孩子充沛的體力和精力。
要想讓孩子上課時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必須保證孩子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比如科學合理安排休息時間,要求家長合理補充營養(yǎng),吃好早飯和午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等。
5、要求孩子做好課前預習。
無論做什么事情,事先都應有所準備。準備的充分與否,效果大不相同。同樣,孩子上課也要做好準備。預習是對知識的準備,是上好課的重要一環(huán)。在老師講解新課前,應讓孩子有計劃的、獨立的自學新課內(nèi)容。才能保證教師的課堂教學高效進行。
總之,由于受年齡特點的影響,小學課堂的組織教學非常重要,為了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我們需要從不同方面去精心設計和安排組織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課堂高效、精彩。當然即使我們認真準備了,課堂組織的效果也不可能一開始就達到最佳,這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去不斷反思,不斷總結(jié)。相信只要長期堅持,一定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廣春,《讓孩子自發(fā)地學習》遼海出版社,2015
[2]李群《我成長、我快樂》 作家出版社?2014
[3]毛偉霞《快樂思維 教學模式》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
[4]粱秋麗《猶太人的家教圣經(jīng)》 中國紡織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