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群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夠對自身教育理念和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確保能夠緊跟現(xiàn)代腳步,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情境教學法作為新課改后,在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不但有利于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教育工作者對其教學價值進行深入挖掘?;诖耍疚囊猿踔袣v史教學為例,從情境教學法的概念著手,對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目標與原則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創(chuàng)設與運用的措施,希望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應用該教學方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歷史;教學目標;應用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0-0133-02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educators are required to innovate their own educational ideas and methods to ensure that they can keep up with the modern pace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As a teaching method widely used in subject teaching aft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ctivities,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It is worthy of educators to deeply explore its teaching value.Based on this,taking histo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this paper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advantages,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in histo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educators to better apply this teaching method.
【Keywords】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Teaching objectives;Application principle
歷史學科屬于一門具有獨立性的社會學科,其不僅具備關鍵的社會功能,同時也是對上千年歷史文化的傳承。但是,就目前初中歷史教學情況而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填鴨式”、“灌輸式”等教學方式的弊端,在新課改背景下越來越明顯。因此,也就需要歷史教師能夠對自身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各類全新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研究,尤其是情境教學法,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融入到歷史長河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點。
1. 情境教學法的概念分析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教育工作者依據實際教學內容和目標,通過引入或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由此可見,情境教學法具有較強的情感色彩,并且具有一定的生動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符合現(xiàn)代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能夠有效降低“教”與“學”的難度。
另外,情境教學法是在現(xiàn)實生活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它能夠確保學生的身心完全融入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它能幫助挖掘教材中,所無法直觀呈現(xiàn)出的內容,使得整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對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更有利。
2.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點
(1)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在進行學習時,除了有目標等信念支撐外,還有興趣因素的影響。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正是對“興趣”這一影響因素的有效利用,使得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積極參與到歷史學習中。比如,歷史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索懸念的興趣,為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又如,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對生活中的歷史產生興趣等。
(2)與歷史課程特征、學生認知相符合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活動,要求歷史教師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進行有效培養(yǎng)。關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有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以及家國情懷。由此可見,時間和空間是學生學好歷史的關鍵因素,一般教學模式很難實現(xiàn)時間和空間的教學,而情境教學法卻可完成這一教學目標。
歷史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能夠將學生帶入到相應歷史情境中,使得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空間,并找到各歷史事件中的聯(lián)系,進而實現(xiàn)對歷史知識的有效把握。因此,情境教學法和歷史課程特征極其相符,并與學生的認知完全符合,是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教學手段。
3. 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與原則
(1)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
隨著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法優(yōu)勢的逐漸突顯,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將其作為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的關鍵手段,也就導致其目標越來越明顯。
關于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通過形象、生動的歷史場景創(chuàng)設,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
第二,利用歷史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第三,利用歷史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情感;
第四,通過歷史情境對學生的感覺進行訓練,對學生的直覺進行培養(yǎng),以此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
(2)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原則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隨著教學內容和目的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但是,整體上還是要遵循一定原則的。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原則主要是可靠性原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有所依據,不能是胡編亂造,以此確保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夠推動教學活動的發(fā)展。
4. 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chuàng)設與運用
(1)運用歷史劇創(chuàng)設情景,展現(xiàn)真實歷史事件
初中歷史教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時,可通過組織學生創(chuàng)作歷史劇的方式還原歷史事件,將真實的歷史事件呈現(xiàn)給學生,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進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對推動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對學生開展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這節(jié)內容時,主要是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講解,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歷史教師可將網上查找的相關資料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理解每個時期的原始農業(yè)、畜牧業(yè)、手工業(yè)以及房屋特點等內容。在此基礎上,歷史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挑選不同時期創(chuàng)設情節(jié)劇,并將主題設定為“農耕生活”;其次,給每組學生一周時間進行演練,最后在本章內容學習結束后進行表演,由學生和教師對其進行點評。
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認識,也幫助學生初步構建出學習體系,為其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另外,在學生演排歷史劇的同時,他們會對各時期所存在的物件,不應該出現(xiàn)的物件等進行深入探討,進而使其知識儲備得到豐富,利于其歷史素養(yǎng)的形成。
(2)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時,歷史教師還可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化,通過生動、深情、幽默等語言藝術,促使學生與歷史內容所體現(xiàn)出的情感達成共鳴,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對學生開展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歷史》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tǒng)一》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這節(jié)內容時,歷史教師為了能夠激起學生對海峽兩岸人民情感上的共鳴,使其感受到海峽兩岸人民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想念,可以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引入本節(jié)課。當歷史教師深情朗讀完這首現(xiàn)代詩時,學生們會異口同聲的回答“聽出了作者的濃濃思鄉(xiāng)情”。而歷史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濃濃的思鄉(xiāng)情也涵蓋不了海峽兩岸人民的思念。在此語言情景中,學生對海峽兩岸人民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思念情產生了好奇,想要對通訊發(fā)達的今天還無法團聚的海峽兩岸人民進行深入探究。
(3)利用問題創(chuàng)建情境
在進行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和應用的過程中,除了上述兩種創(chuàng)設和應用方式外,歷史教師還可以利用問題創(chuàng)建情境,活躍學生的歷史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在攻克一個個問題的同時,了解所學歷史的真正內涵和意義,使其歷史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培養(yǎng)。例如,在對學生開展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這節(jié)內容時,主要是對漢武帝所實施的大一統(tǒng)思想措施的講解。在實際教學時,歷史教師就可以通過“東平陵故城”這一經典故事引入話題,并依據教學目標提出下述幾個問題:
第一,漢初和景帝末年的經濟發(fā)展存在哪些差異?
第二,董仲舒針對當時發(fā)展情況,提出了哪些應對措施呢?
第三,董仲舒所提出的應對措施,對后來的文化發(fā)展起到什么作用?
第四,漢武帝的政策是否完全正確呢?
通過這種層次化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對本節(jié)所學內容有了一個更深層的認識。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使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4)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現(xiàn)真實的歷史情境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創(chuàng)設和運用情境教學法時,需要歷史教師能夠對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進行充分利用,以此優(yōu)化教學效果,使得真實的歷史情境能夠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的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學內容[7]。例如,在對學生開展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第4課《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fā)展》這節(jié)內容時,主要是對夏、商、周三朝政治制度的講解,重點為西周分封制。在實際教學時,歷史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三字經》中關于夏、商、周歷史朝代更替的音頻內容,并在“夏傳子,家天下……最長久”中進行探討。
利用多媒體技術,不但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直觀的情境,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初步認識,并對歷史知識產生探索欲望,推動接下來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
5. 結束語
在將情景教學法應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將其應用價值凸顯出來,需要歷史教師能夠對其概念進行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chuàng)設目標和原則進行確定,以此設計出有效地應用策略,促使情境教學法能夠與歷史教學法更好地結合,進而推動初中歷史教學更好發(fā)展,使得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杰.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35):67.
[2]李翠萍.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有效運用[J].求知導刊,2020(50):79-80.
[3]邱志成.部編版教材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改進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95):145-146.
[4]龔世宏.初中歷史課堂中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22):54-55.
[5]付微.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黃河.黃土.黃種人,2020(21):48-49.
[6]董亞芬.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文庫,2020(21):55-56.
[7]蘇爾古格.情景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39.
[8]劉琛.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0(20):33-34.